一界之主从四合院开始 第289节

  吴名回来比较晚,刚吃完饭出来,“那么多批评信!”

  阎埠贵点评道:“不说工人,农民,各行各业的人,连三年级的小学生都在写信,全国各地的都在往他们那里寄,路上估计还很多。”

  人人都在讨论,人人都发表意见,自然有些人就会写信过去指点一下工作。

  《京城日报》、《京城晚报》又从这些信件里挑了一些出来,刊登在报纸上。

  有了这样的反馈,受到鼓励,更多人写信过去。

  几十年后,很多人乐忠于在网络上发视频发文章,有人给点赞回复,差不多一样意思。

  李铭刘海中俩人扶着自行车进入前院。

  “小铭,老刘,你们这是一起回来了。”阎埠贵招呼道。

  刘海中回了一嘴,“在门口碰上了。晚饭还没吃,我先回家吃饭了。”

  李铭笑着点点头,没说话。

  他把自行车停在东厢房边上,“三大爷,您帮忙出个黑板报吧?”

  阎埠贵扶了一下眼镜,“小铭,我有点不太明白。”

  “这不是外面的韵动搞得如火如荼的嘛。咱们大院是先进典型是样板,这事肯定不能落后了。您跟冉老师两人刚好会写粉笔字,你们两就出个黑板报吧。”

  阎埠贵看了一下四周,“那这黑板报要出在哪啊?”

  董大爷、吴名等人也是东张西望,不知道李铭有什么打算,院子里好像没地方可以写的。

  “当然是大院外的院墙上呀。做人不能太自私!写出来就只给自己看,这是不对的。写出来了应该分享给别人看。”

  “稿件由院里的人提供,您负责写上去,我负责找人弄个黑板出来。大概就这么个事情,您跟大伙商量商量。”

  李铭话说的好听,大家商量,那是细节归大院里的人商量。

  这个事,他主意已定的情况下,那就得照着他的意思办,现在这个95号院,基本上是李铭说了算。

  反对不了,那就参与进去。

  这是李铭现在的想法,所以主动搞些七七八八的事情,显得很积极。好事不能便宜了别人。

  阎解成也是刚吃完饭到前院,一时贪心,开口问道:“给黑板报写稿,有什么奖励没有?”

  李铭不客气道:“阎解成,也就是在咱们院里,你可以这么问一下。在厂里,你刚才说的这句话,是会被小组开会批评的,车间开会批评的。”

  吴名也没有取笑阎解成,“对啊,阎解成,说话要注意点。”

  李俊义等人也点点头,确实就是这么严重的事情。

  阎解成尴尬不已,恨不得学鸵鸟。

  老父亲阎埠贵帮忙解围,“小铭,那这稿件要有个标准吧?”

  “给单位写的学习材料挑一些出来。到时候把稿子的出处、单位、作者名都写在末尾。”

  李俊义赞同道:“这样挺好的。”

  不用额外写,交稿子的人省心省事,还能留有单位、名字,路过的人都能看,也算是一种扬名方式。

  董大爷也想发挥一下余热,“我们这样在家里的呢?”

  上了黑板报,以后去报刊栏,董大爷都能秀那些爱指点江山的老头一脸。

  “您啊,想写啥就写啥。简单一点,写个万岁也行。”

  阎埠贵征询道:“小铭,你说这事要不要给街道办汇报一下?”

  “汇不汇报,您跟一大爷、二大爷商量着拿主意。”

  -----------------

  上午11点还有一章

第441章 害了很多人

  阎埠贵点点头,“那我就再跟一大爷他们商量一下。”

  这样问一下,显得尊重李铭的意见,毕竟这个事又是李铭发起的。

  大好事,街道办的表扬等着阎埠贵等人。

  这样的小事,李铭雷厉风行,“周末之前,我就安排人来粉刷一下墙壁。黑板很快就可以搞定。”

  “小铭,上个月写的发言稿能不能拿来用。”

  “当然可以用。”

  “小铭,这黑板报多久出一期。”

  “一个星期一期吧。也不能太累着三大爷跟冉老师。”

  小问题一堆,李铭给院里人一一解答。

  要折腾95号四合院里的人,薅他们的气运能量,这些工作还是需要做的。

  很快又到了周日。

  李铭今天没有把娄晓娥接回城里,前天他下去看她的时候,娄晓娥说是要帮向阳花大队抢收小麦。

  小麦收割最早的5月份就有开始,‘徽省抢收小麦不忘抓命。’

  从南到北,因为气候原因,越北越晚收割。

  京城算是比较晚的,才刚刚开始收割,娄晓娥要自找苦吃,李铭也不反对。

  确实是抢收,下雨就麻烦了,6月的京城,是降雨开始增多的时节。

  ‘全国建成上百座小型氮肥厂。’

  ‘邢台战胜地震灾害取得夏收胜利。’

  ‘彻底为农业服务,完全为社员服务。’

  ‘农机部门更加自觉地面向农村,调拨大批农业机械和配件支援农业生产。’

  吃饭问题是头等大事,一点也不敢马虎。

  报纸的报道也有微调,除了头版的文章照发,开始大量报道农业生产。

  还是差了那么点,没有用头版报道农业生产,以前农忙的时候几乎所有内容都是农业生产。

  李铭在保卫科的副科长办公室,喝着茶,看着报纸,等开会。

  昨天下班之前,保卫处余太和处长给他打电话通知,今天上午要加班开会,传达最新指示。

  砰,砰砰。

  “大奎,快进来吧。”李铭探查了一下,是治安股的杨大奎在敲门。

  杨大奎推开门,惊讶道:“股长,我才敲门还没说话呢,您怎么知道是我呀?”

  “我自然知道。有啥事情么?”他故意这样的,就是要让手下人佩服得五体投地。

  “您之前留的那个陷阱坑,这次捕获到一只大野猪。”

  “哈哈,抓回来了没有?”李铭也不看这些旧报纸了。

  “还在坑里,活蹦乱跳的,昨天没带枪去,我们不敢下去抓。”

  “你们用绳子去套嘛!”

  杨大奎双手一摊,“试了,没试成功。快天黑了,我们重新作了些伪装就先回来了。”

  “等开完会,我开车带你们去。”

  杨大奎好事的问道:“股长,今天这个会是讲什么?”

  “4月29日,城东那起故意杀人案,前天出了判决结果。上头要求加强保卫工作,打击各种犯罪行为。”

  “就是前天在工体召开的宣判会,立即枪毙的那个,好像叫杨国庆,对吧?”

  “这人的名字你要记住咯!省得别人问你,你回答不上来,给你扣帽子。”

  “我明白。”

  这起案子的性质非常恶劣,可以说害了非常多人。

  今年4月29日上午,杨国庆在八面槽日用杂品商店买了一把菜刀,跑去东华门大街25号商店,砍了两个人,被当场抓住。

  一个男的,后颈被砍一刀。

  一个女的,怀孕七个月,右下鄂被砍一刀。

  还好这俩人抢救及时,最后都脱离了危险,救活了。

  杀人案而已,每年都有一些。

  问题是这个杨国庆一贯表现不好。

  杨国庆的父亲,以前是地主,杀过人,被查出来后枪决了。

  杨国庆本人,65年7月跟三个类似身份的人,搞七搞八搞了些不大好的事。

  今年2月份的时候,小团伙被治安局抓到了,杨国庆算是情节轻微,才19岁,被宽大处理,批评教育后就先放了出去。

  不像几十年后,治安所的批评教育可以当做耳旁风。

  这年头的批评教育,还有一些后续的学习心得的教育,95号院的贾张氏对此就深有体会。

  杨国庆又搞出了这么一起故意杀人案。

  教育不好,不但不改正错误,还接着搞破坏!

  跟杨国庆类似身份的人,都会被怀疑。

  轧钢厂保卫处就是接到了通知,要求加强核查杨国庆这类人,排查隐患。

  开完会,李铭想带治安股的手下杨大奎、李方胜去陷阱坑抓野猪,保卫科好多人都抢着去帮忙。

  小货车能载人,他自然乐意,去的人可以切身体会他这个副科长的能耐。

  抓猪绑猪,老一套,很快就搞定了,拉回轧钢厂,养在食堂的临时存放地。

  等周一食堂主任来了再上称,李铭开着小货车回城西了,保卫科值班的人,还在议论纷纷。

  “李副科长是真牛逼!之前咱们只是听治安股的人说,这次去看了才知道,坑有多深!”

  乱七八糟的词都是李铭传给治安股的人,治安股传到保卫科,就这么传播出去了。

  “坑不深,估计狍子什么的就跑了。”

  “一个人挖了那么大那么深的坑,不得不佩服。”

  “抓野猪上来那下,那力气!怪不得他能把甄友重拎起来当大风车玩。”

  “早知道,我也要抢着去治安股。李副科长大气,之前的小动物,全被他们仨分掉了。”

  “这次去了的人,肯定都有一份辛苦费。给李副科长办事,没有白忙这个说法。”

  “我听说,在采购处的生活会上,他们批评李副科长就是批评他不搞勤俭节约,生活不够简朴。”

  “采购处的人吃了李副科长那么多东西,他们还好意思说!”

首节上一节289/63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