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界之主从四合院开始 第262节

  -----------------

  11点还有一章。尽量看最章节,好多书都有被默默删减。别的作者说了,我才知道。

第416章 我嘴很严的!

  张所长先通报了一下治安所最近的工作,特别是上个月打击小混混的专项行动。

  接着,让大家对他们交道口治安所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

  鸡毛蒜皮的意见提了一些,张所长表态交道口治安所以后一定改进。

  这样的会,已经不是开一场两场了,这个月,在不同大院开了好多次了。

  周末比较合适召集普通群众开会,同样的座谈会,全城各地也都在同时进行。

  说起小孩子玩弹弓的事情,各家也都纷纷表态会教育好自家小孩。

  张所长郑重道:“最后一项议题是关于自行车行车安全的问题。下面请郑守信同志给大家念一下市局交通宣教科下发的文件。”

  开得有点久了,刚开始的热烈掌声也变得有些稀稀落落。

  郑守信念了一段前面的重要意义后,开始通报一些典型案例,众人听得算是感觉有点意思了。

  “3月13日上午,在朝阳门南小街,赵大飞同志,注意力不集中,一面骑自行车,一面听半导体收音机,由于骑得比较快,撞上了一辆正在卸货的平板车,幸好无人员伤亡。”

  “3月16日下午,地坛公园外,张人俊同志,为了炫耀车技,骑车的时候,双手离开车把,向路旁围观群众招手,结果因为控制不住自行车,连人带车摔倒在地,门牙掉了两颗。”

  ...

  “最后一条,3月25日下午,磁器库南岔胡同七号,王守常小朋友,从家里推出一辆大人的自行车,到胡同里练车,当他摇摇晃晃的骑出胡同口到马路上的时候,遇到一辆正在行驶的小汽车,汽车司机赶忙躲闪,紧急刹车,才避免了一场事故。”

  一群人不是没同情心同理心,

  但是,真是听得意犹未尽。

  旁边的木工刘师傅跟他的伙计、徒弟们都放慢了动作。

  张所长总结道:“这只是随便挑出来的几个案例,实际上还大有人在,特别是比较年轻的同志,这些都是可以避免的事情。”

  “交通安全这根弦,希望大家要绷紧!”

  “家长也要教育、看顾好小孩,不要让他们到马路上练自行车。说得难听点,真出了一些不好说的事,家长哭都来不及。”

  易中海代表全院人表态,“我们会加强对小孩子们的教育,不让他们到马路上练车。”

  幸亏已经收养了一个儿子,不然,易中海作这个表态都会挺尴尬的。

  作为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热心群众,张三,表示很欣慰。

  吃瓜半天的李铭,没有帮张所长想出好办法对付弹弓打玻璃的事情。

  散会的时候,张所长还颇为遗憾。

  张所长这是把李铭当成无所不能了,他现在还没成神成仙呢。

  等他真成为一个大千世界的主宰,那自然是想怎样就怎样。

  他现在的小世界才方圆1公里,在他看的道教书籍里面,连最小的洞天都还不如。

  李铭回到城西小院,开车去颐和园找娄晓娥姐妹俩。

  行车到中关村的主路上的时候,他探查到了一个气运能量点,熟悉的人,周晓白。

  他现在是时不时的探查四周,希望能找些新的能量点。

  ‘嘟嘟’‘嘟嘟’

  李铭打了几下汽车喇叭,把车靠边停下,探头笑道:“你这是到学校参加音乐课?”

  周晓白有些惊喜,停下自行车,站好了才开口道:

  “我跟罗芸到颐和园看花,看完了准备回家。可是在门口,她碰上了亲戚就又回去逛了,我就一个人先回家。”

  “上来,我送你回去。”

  “不用了,沿着这条大街直直走就到我家附近了,也没多远。”

  李铭打开车门,跳下驾驶室,

  “你骑自行车要半小时呢,我慢慢开也就10分钟!甭客气,今天周日,我也没啥急事。”

  他不由分说提起她的自行车就往车后斗放。

  周晓白拦不住他,而且大街上也不好拦,拉拉扯扯的太尴尬。

  坐到驾驶室里,两个人又一次单独在一起。

  周晓白比上次更紧张,没话找话,

  “你上次买的电唱机买到了么?”

  李铭边开车边回话,“买到了,绕了一大圈最后还是在城东的商店买到的。现在,我是在到处收集唱片,争取把所有唱片都收集齐全了。”

  “那要好多钱吧!我妈多买了一些唱片,我爸都反对,说是玩物丧志。”

  “那买回来后,你爸有没有听?”

  “一般只有我跟我妈听,我爸不听这些靡靡之音。”

  “那是你妈没有买你爸喜欢听的歌。”

  “可能吧!”

  “你妈妈爱听什么歌曲?”

  “施特劳斯的《蓝色多瑙河圆舞曲》,李斯特的《匈牙利狂想曲》,贝多芬的《第九交响乐》,还有柴可夫斯基的《天鹅湖》,挺多的。”

  “懂了!你妈喜欢的是瓯洲的古典音乐。你爸估计更喜欢的是部队的战斗歌曲。你给你爸买几张这类的唱片,他就会听了。”

  周晓白明显没这么多零花钱去折腾,“我还是让我哥买了寄回来吧。”

  “邮寄不合适,路上很容易弄坏唱片。要不我借一些给你,你拿去给你爸听一听,看他喜欢哪些。”

  周晓白婉拒道:“你自己还要留着听呢。”

  李铭不由失笑道:“嚯嚯。一张唱片,一面,即使短的时间也有10分钟,两面就20分钟了。一个小时听3张,一天12个小时,也才36张。我的唱片是按百来计算的,好几百张。”

  “这么多啊!”

  “你妈喜欢的古典音乐我也有很多。你刚刚说的《第九交响曲》,我就有柏林爱乐交响乐团演奏的,莫斯科国立交响乐团演奏的等好多个版本。”

  周晓白委婉道:“那你花了好多钱吧?”

  “哈哈。你不会跟你爸一样说我玩物丧志吧?”

  “不会不会。就是,就是,”周晓白有些不知道该怎么表达。

  “就是花了这么多钱,你爸你妈的工资都负担不起,是不?”

  没等周晓白回话,李铭接着透露道:

  “其实,光明正大的挣钱办法很多的!我力气大,去乡下开荒,建了几个温室大棚,把菜卖给我轧钢厂的同事,一个冬天挣了几万块钱。”

  周晓白只剩下目瞪口呆了,完全超出她的认知。

  “记得帮我保密哈!除了我们几个合伙的人,你是第一个知道的。”

  了不得的秘密,周晓白赶紧保证道:“我肯定帮你保密!我嘴很严的!”

  “其实也没什么,过段时间,会有很多人猜得出来了。”

第417章 一骗一个准!(4000字)

  李铭不是在女人面前得意忘形的乱说话,是真的会有好多人猜测到。

  别的不说,采购三科的人肯定能算出总的钱数,虽然不知他跟向阳花大队三七、四六分钱,即使只占10%,也可以分到好几千块钱。

  他解释道:“我写了一篇关于提高温室大棚蔬菜产量的论文,5月份,就要在《农业科学》杂志上公开发表了。”

  “你还发表论文啊!”周晓白感觉这人真是无所不能。

  李铭秀她一脸,“写论文,很简单的呀。我发表了好多篇论文了。”

  “像什么‘南方葡萄树形改进’,‘灯光围网捕鱼’,写了好些。‘严谨的态度科学的方法采集保存证据’这篇论文,还印发给全市治安员学习。”

  一路上被秀满了脸的周晓白,回到了家都还有点没反应过来,脑海里还是那些,

  ‘很简单呀!’‘那个更容易!’‘小菜一碟!’‘有手就会!’

  周晓白的母亲陈亦君,感觉女儿心不在焉,喊了一句,“晓白?”

  “妈,您说这个世界上有没有天才?”

  陈亦君柔声道:“当然有了,怎么了?”

  “我说的是那种全才!”

  “我听罗芸说的。”周晓白先把自己撇清干系。

  “前段时间到我们学校作先进事迹报告的人里,有一个叫李铭的。因为他弄出来了第一套专门的练习试卷,学校里好多学生寒假做了很多卷子,怨气老大了,他们就打听这个罪魁祸首的事情。”

  “这个李铭不仅参加义务的治安巡逻队抓了好多罪犯,还帮治安局破获了好多重大案件,全市治安员都学习他发表的论文用于破案子。”

  周晓白又强调道:“听罗芸打听来的消息。”

  “他枪法好,力气特别大,还会开车。还负责建设他们厂的职工宿舍楼,建设速度快,都登上了京城的报纸。发表了好多农业生产的论文。而且还懂音乐,知道肖邦的音乐像诗一样优美。”

  周晓白没有说赚钱的事,答应了要保密,也没有说15号新闻简报的事,这个新发生的事情一说就会露底。

  老实孩子开始骗人的时候,那是一骗一个准!

  陈亦君安静的听完女儿的讲述,“这人能文能武,确实是很优秀,你爸爸就喜欢这样的人才。”

  “说起我爸,他老是反对我们听唱片。妈,要是我们给他挑一些他爱听的歌,他以后是不是就不好意思反对我们听唱片了?”

  “我后面再看看。”

  周晓白拿出了李铭的建议,“妈,您不用看了。咱们可以先不买,先借几张唱片给他试听。”

  陈亦君看似随口的问话,“那找谁借呀?”

  学习成绩好的孩子,都不傻,她们不骗人,可能只是因为单纯。一般智商高的人干起坏事来,都挺难查的。

  周晓白没上当,而且作为女孩子,她也不好意思开口找李铭借唱片。

  “这我就不知道了,您认识的人多,这得问您了。我最多就是找罗芸帮忙,我的同学里就她的消息最灵通。”

  没什么异常,陈亦君答应道:“乖女儿心疼她爸爸了,跟我提要求了,那我就去问一下。”

  “妈!我这不也为了您嘛!省得听得正开心的时候,又被我爸在旁唠叨,那多扫兴啊。”

  陈亦君挺开心的,“知道你用心良苦!”

  “那咱们商量一下我爸可能喜欢听什么歌。”

  母女两就凑一起嘀嘀咕咕,商量怎么对付家里的少数派。

  另一头,

  送周晓白到家后,

首节上一节262/63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