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香江财阀少主,做刘天仙干爹 第56节

  自这部电影之后,除了一部1991年的《非洲和尚》票房破千万,拿下了1095万的票房,其他的电影没有一部超千万,可以说是惨淡至极。

  ……

  虽然《僵尸先生》系列电影赶不上前面这两个系列,但是也是以小成本获得大票房。

  第一部300万不到的制作成本,拿下2000万的本地票房和3000多万的海外票房,也是赚翻了,让邵逸扶和其他那些小电影公司的老板羡慕的要死。

  他们就开始疯狂的跟风,几个月就拍了几十部《僵尸先生》电影,过分至极。

  邵逸扶授意下面继续黑马清阳,说马清阳是花花公子,跟新艺城电影的签约女艺人都有一腿。

  马清阳对这样的一个造谣传闻,只是微微一笑,并没有任何的反驳。

  因为人家说的是对的,自己怎么反驳。

  而且他就需要这样一个花花公子的人设,好让自己继续韬光养晦。

  但是没有想到,邵逸扶他们变本加厉,他们甚至说马清阳跟新艺城电影签约的开心少女组合那些少女们有一腿。

  马清阳也没有动怒。

  因为开心少女组合本身就是他的美少女养成,在若干年以后都陆续会是他的女朋友…….

第80章 利用石油危机狂赚90亿!

  邵逸扶还怂恿那些人跟风抄袭刚刚加入马清阳麾下的成珑电影。

  成珑加盟新艺城电影,跟新艺城合开了一个新艺城的卫星公司,名叫艺珑公司。

  他自导自演的一部电影《师弟出马》,在原来那个时空是1980年的票房冠军。

  因为这个时空有横空出世的《最佳拍档》,虽然没有成为这个时空1980年的票房冠军,但也拿下近2,000万的本地票房。

  结果过了没多久,就有一个香江电影公司开拍了一个《师兄出马》。

  甚至宝岛一个电影公司,用成珑的师父于占远,拍了一部《师父出马》。

  在这种80年代的港台影视圈,跟风抄袭就是这样的泛滥,人名片名可以抄袭,剧情桥段可以抄袭,武打设计可以抄袭,服装造型可以抄袭,几乎一切皆可抄。

  不过,成珑有一点是其他人抄袭不来的,那就是拼命玩命!

  但是,其他人没有办法像成珑一样玩命啊,所以这种跟风抄袭是绝对不能够容忍的,不然香江~电影就完了。

  特别是作为影视行业大佬的邵逸扶,就为了对付马清阳,自己竟然鼓励抄袭跟风,这种行径实-在是太过分了!

  而且,邵逸扶控制的无线电视台每天变着花样的造谣污蔑马清阳。

  说马清阳是花花公子还则罢了,说他是色魔就有点过分了吧。

  他们造谣污蔑马清阳的行径就有点像后来的倪振为了对付情敌浏锡明玩的那些花招。

  原来那个时空,1990年,在拍摄《乌金血剑》的时候,浏锡明与周慧相识,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有记者问了一句:“你对周慧的感觉怎么样?”

  浏锡明当时的回答很正常:“我非常欣赏周慧!”

  这段对话普通人看起来并没有什么毛病,但是却传到了倪振的耳朵里,这人心里立马觉得不是滋味了。

  倪振是当时周慧的男友,此人家世不俗,父亲是大作家倪框,姑姑是奕舒,还有一个非常出名的前女友李嘉歆。

  这人哪点都好,就是有一点小心眼,听到了浏锡明对自己女友的评价以后,他觉得这人对自己的女友有非分之想,便想着搞他。

  他本身就有一个叫《YES!》的杂志,用大版面专门用来抹黑浏锡明。

  如果浏锡明真的有啥,倒也罪有应得,倪振完全是在无中生有,来造浏锡明的谣,让他名声变臭。

  浏锡明去商场买电脑,就说他去买春。

  浏锡明弯腰系鞋带,就说他偷窥女人裙底。

  总之,无论浏锡明做什么,都能给按上一个“肮脏”的罪名,而观众们就爱看这种八卦,《YES!》杂志卖爆了。

  最初倪振可能只是为了给自己“出一口气”,而抹黑浏锡明。

  后来他看着杂志的销量,开心极了,“编故事”的力度也更大了,导致浏锡明的名声也越来越臭,最后甚至搞了一个叫“毒瘤明”的外号。

  这一下浏锡明的名声彻底烂透了,这样的一个艺人,无线电视台自然不敢再用。

  迫不得已之下,浏锡明只好选择离开无线电视台。

  在离开无线电视台的时候,或者是内心过意不去,周慧特意给浏锡明打了一个电话:“我知道他(倪振)这样写,不关三角关系,而是写完之后杂志很好卖,所以继续写,我有劝过倪振,但他不听!”

  对于周慧,浏锡明并没有苛责,而是大度地表示:“算啦,你再劝下他,叫他不要写啦!”

  随后,浏锡明便前往宝岛发展,彻底告别了香江的是是非非,而倪振自始至终都没有向他道歉。

  直到十七年以后,犯下大错的倪振才向浏锡明道歉。

  2008年,身在夜店的倪振,酒后情不自禁犯了天下所有男人都会犯的错误,与嫩模吻了五分多钟,第二天,直接就成了娱乐头条。

  而这时候,他已经与女神周慧相恋了近二十年,大家都非常同情周慧,一腔深情如此被辜负。

  倪振瞬间千夫所指,迫使他站出来,发表公开信道歉。

  在接受接着采访的时候,更是表示,因为自己的安全感不足,才会在17年前,因为浏锡明欣赏女友的一句话,而利用自己的杂志抹黑浏锡明,迫使他离开香江去宝岛发展,如今他封为一代贱男,千夫所指,令他终于相信因果循环,当年种下的因,如今已得报应....

  面对倪振迟来的道歉,浏锡明很大度地表示了原谅。

  ……

  马庆阳可不能像浏锡明那样大度,别人敬他一尺,他敬别人一丈,别人如果辱他,他必加倍报之!

  马清阳原本看在邵逸扶在原来那个时空做了很多慈善,对他一直非常客气。

  尽管之前邵逸扶拒绝跟自己合作,马清阳也没有报复。

  就是在邵逸扶针对自己之后,马清阳采取同等报复的手段。

  甚至于邵氏电影和无线电视台有不少人想跳槽过来,马清阳也只是择优录取,并没有把邵逸扶的根基给挖掉。

  但是邵逸扶却变本加厉针对自己,一点老人家的涵养都没有。

  那么马清阳就不准备让他像原来那个时空那样颐养天年了。

  他准备把无线电视台和邵氏电影挖空!

  或许有人会说,邵逸扶可是做了不少慈善,可那是又怎样,那毕竟是他原来那个时空做的慈善。

  在这个时空的1979年他在内地并没有做任何慈善!

  而在这个时候,马清阳将来做的慈善会比邵逸扶多很多,而且不只是教育,他未来对内地做的贡献要超过香江所有富豪们的总和。

  马清阳利用他在美利坚中情局级别最高的华裔特工的身份,传递一些负面的消息,让两伊战争和国际局势更加激烈,使得石油的价格急速的飙升,要比原来那个时空升得更快。

  本来从14美元一桶的价格飙升到41美元,原本大概是一年的时间,但是在他的推波助澜之下,三个月就达到了,这已经是国际对石油价格承受的极限。

  ……

  第一次石油危机之后,石油工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石油消费国家实行的节约措施和燃料替代工程,使得市场对重油产品的需求锐减,而对汽油、柴油等轻油产品的需求并没有受到油价大涨的影响。

  欧佩克国家新增加的石油供应多半是重油,新增轻油产量小,而炼油企业并没有从过去以满足对重油的高需求方面发生转变,这样也造成市场紧张。

  伊郎石油供应中断意味着大量轻油消失(占其产品的一半),这更加剧了市场的紧张。

  此外,一些短期因素也使一些长期因素浮出表面。

  伊郎革命后的石油市场状况使世界认识到,石油输出国组织的石油生产能力并不像以前所想象的那样是没有限制的,国际石油贸易中存在着供需不平衡的现实可能性。

  伊郎停止石油出口后,一些产油国如莎特、科威特一度增加了石油产量,石油缺口已经并不大了,只要国际上协调一致,一场严重的石油危机是可以避免的。

  但是市场紧张情绪的出现反映了一个新的事实:欧佩克国家短期石油生产增长能力是有限的。

  虽然一些欧佩克国家已经根据能力增加了石油生产,但是却不可能迅速超越生产极限。

  扩大生产能力意味着需要大多数欧佩克国家花费较长时间进行大量投资,要在短期内迅速增加生产能力仍然存在技术障碍和投入额外成本的问题,也就是说,欧佩克的增产并非不耗费成本就能轻而易举地实现的。

  其结果是,一旦爆发石油危机,欧佩克地区的产能限制难以保证市场的供需平衡。

  除了生产能力的限制外,石油危机的爆发还有经济因素的作用。

  欧佩克国家在第一次石油危机期间掌握了原油生产和定价的权力后,几乎所有欧佩克国家都倾向于提高油价和减少石油生产,把石油作为未来的财政储备。

  当油价大涨、减少石油开采量仍然能够获取足够多的财政收入时,产油国扩大生产的动力就降低了,于是欧佩克国家纷纷减少石油开采以减缓石油枯竭速度,把石油留作未来发展之用,因为如果没有发现新的油田,储藏量与产油量之间的比率下降将进一步缩短油田寿命。

  而那些能够增加石油产量的国家一方面受其经济规模和生产力水平的制约,它们吸收新增加的石油收入的能力也很有限;另一方面,对它们来说,增加超过发展所需的石油收入意味着增加冗余资金,而这些资金面临着因为世界性通货膨胀和汇率波动带来价值贬值的巨大风险,因此它们也不愿过多地增加石油收入。

求鲜花

  石油市场的紧张为产油国提高油价提供了机会。

  在两年多的石油危机期间,石油输出国组织曾七次召开石油部长会议,绝大多数国家(除莎特外)都竭力把会议作为提高石油价格的有利时机。

  1979年初油价大约为13134美元P桶,到2月产油国已先后将油价提高了6%到15%不等,3月现货价格上涨了30%,约每桶10美元。

  6月欧佩克决定将油价从每桶18美元提到23150美元。

  12月,莎特将油价从每桶18美元提高到24美元;为维持与莎特石油的差价,其它国家又提价4美元,达到每桶30美元。

  1980年初,莎特将油价提高到每桶28美元,其它国家则提高到34美元,现货市场为每桶3445美元不等。

  年底莎特将油价提高到每桶41美元,而现货市场价格已经达到45美元,油价达到顶峰。

  产油国对石油市场盲目乐观,认为市场能够满足一切价格要求。

  它们放弃了通过长期合同获取稳定的市场和对石油官价的安排,采取“随行就市”追求石油价格最大化的手段,这样也从价格信息方面增加了石油短缺的假象。

  一些产油国减少石油供应的做法更是加剧了市场的恐慌。

  在1979年上半年石油危机初期莎特等国都曾经因为各自不同的原因削减了石油产量,这对于当时已经相当紧张的石油市场无异于火上浇油。

  第二次石油危机历时约两年,它主要体现为石油价格的急剧上涨。

  油价暴涨对发达国家经济体和依赖石油进口的发展中国家经济体都产生了不利影响,加剧了世界经济萧条。

  石油危机使得油价大幅上涨,增加了石油进口国的能源支出,加大了通货膨胀的压力,同时使这些国家的贸易赤字迅速膨胀,加剧了经济萧条。

  油价暴涨不仅对已经出现的通货膨胀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也增加了工业化石油进口国的贸易赤字,使得刚刚取代美元黄金固定汇率制的浮动汇率制。

  出台不久就面临巨大的冲击。

  美利坚对世界经济的特殊影响以及美元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特殊地位,使得美利坚无需向国外借债,只需借助于在世界范围内输出美元,就可以使其收支赤字有所缓解。

  但是此时美利坚的收支赤字仍然在增加,而且还促成了世界性的通货膨胀。

  美利坚的财政收支赤字越大,美元就越弱势,国际金融市场也就因此而陷入更混乱和更严重的不确定性状态。

  第一次石油危机后陷入“滞涨”的西方经济在第二次危机爆发前已经有了复苏的征兆,但是随着新一轮的石油危机爆发,工业国家经济再次陷入萧条。

  经济的衰退导致失业率上升,促使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推迟了世界经济的复苏与发展。

  石油危机使各国的石油进口开支剧增,随之出现对外贸易赤字急剧扩大。

  ……

  毕竟现在是1979年而不是1996年,那个时候石油价格能够涨到100多美元一桶,但是1979年是绝对不可能涨到那么高的。

  马清阳就马上打电话给留在美利坚的盖尔加朵,让期货操盘团队赶紧抛售期货,收割完毕。

  正如马清阳所算的一样,他这一次总共赚了12.5亿美元,抛出各种手续费,还有给高盛集团的佣金,最终净赚12亿美元!

  按照这个时代的汇率,7.5那就折合港币90亿!

  有了90亿港币,他就可以做很多事情包括可以把1979年的邵逸扶整垮!

首节上一节56/17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