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1999 第749节

  “真的只是如此简单吗?”

  

  “首富的进攻:港交所要改革。”《苹果日报》

  “允许双重股权结构和非盈利生物科技公司上市。”《明报》

  “如果港交所不改革,我就改革港交所。”《新浪新闻》。

  聚会第二天,关于徐良压迫港交所改革的报道甚嚣尘上。

  事关徐良这个新晋的世界第三富豪,整个香江商界和舆论界都被搅动了,甚至还影响到了周边地区。

  “波尼,你说徐大老板是什么意思?让我们放弃双层股权结构,现在自己却呼吁港交所允许双层股权结构公司上市?”

  曾里青手里拿着一份《香江商报》。

  “企鹅的双层股权结构,让公司的大权掌握在我们手里,徐老板当然不甘心。让香江同意双层股权,当然是要维持他对鸿蒙、新梦想等公司的控制。”

  “你的意思,鸿蒙要上市?”

  “肯定的,不然他去管港交所干嘛?”

  “也对。”

  “日文版和韩文版的QQ开发的怎么样了?”

  “开发组已经建立起来了,最多一个月就能推出第一版。”

  波尼马点了点头。

  上次在香江见面的时候,徐良最坚决的要求就是他们必须开发出QQ国际版。

  不要求他们进军欧美,但必须开发出日韩和东南亚版本。

  波尼马本来是很反对的,国外市场风险太大了。

  但徐良许诺会用鸿蒙的资源提供帮助后,他才答应下来。

  “让人事部开始寻找合适的职业经理人,等版本开发好了,最快速度推出市场。”

  因为鸿蒙的成功,他也很认同对方的本地化策略。

  “好的。”

  曾里青递过两份文件,这是《QQ飞车》和《征途》游戏开发组的人员资料。

  接过来简单翻了翻,点了点头。

  “没问题,就他们吧。”

  

  乔玉会放下手里的报纸,疑惑的看着身边给自己削苹果的男人。

  “这不是你的风格啊?怎么想的?一上来就给人家下马威!”

  “啊……。”

  徐良切下一块苹果递了过来。

  “你快说,不弄清楚我哪有心思吃苹果。”

  徐良笑了笑,“你觉得我先礼后兵,周文尧会答应改革吗?”

  乔玉会迟疑起来。

  大概率是不会的,港交所发展了几十年,已经形成惯性了,如果没有强大的外部压力,很难出现内生性的改革。

  上一世,也是直到2018年,港交所才允许双重股权公司和非盈利生物科技公司上市。

  “看来你心里的答案也是否定的。”

  “你不是联系了香江的富豪圈吗?有汉华的关系在,他们应该会支持你才对。”

  “他们当然会支持,但表面的支持也是支持。

  我总不可能冒着撕破脸的风险,强压人家帮忙,这么做只会适得其反。”

  “那你现在是……?”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看着他意味深长的样子,乔玉会恍然。

  “股权。”

  “孺子可教。”

  港交所已经在2000年的时候上市,目前市值96亿港币。

  其中55%的股权在公众手里。

  机构投资者持股占比 39%,香港政府持股占比 5.9%,贝莱德持股4.64%,道富环球持股3.04%,先锋集团持股3.02%,资本研究与管理公司持股2.98%。

  分散的投资,给了徐良极大的操作空间。

  叮铃铃……。

  手机铃声响了起来。

  徐良把苹果递给乔玉会,擦了擦手接起来。

  “老板,港交所的股份已经收购了4.9%了。”吕慧道。

  “明白了,继续第二步计划。”

  “好的。”

  徐良挂断了电话。

  “第二步计划?”乔玉会好奇道。

  “我已经想港府提出申请,在香江成立一个类似纳斯达克的证券交易所。”

  “你是认真地?”

  “当然是假的,不过流程肯定会走。只有这样才会打压港交所的股价,方便我收购。”

  “你确定有效?”乔玉会问道。

  “如果没有福布斯背书,效果肯定不理想。现在吗,我是世界第三富豪,身家389亿美元,在香江这个金钱至上的社会里,谁会轻视我的话?

  而且那天的聚会,我也不是只为了给李业光和周文尧一个下马威,转移视线。

  同样是为了展示一下人脉。

  让他们以及知道这件事的人,真的相信我有能力重新成立一家证券交易所。”

  看着面前成熟自信,一切尽在掌握的样子,身为事业型女性的乔玉会只觉得帅呆了。

第664章 双管齐下

  “超级富豪徐良,欲建立东方‘纳斯达克’。”

  距离上次媒体曝光徐良强迫港交所改制不过两天,热度还没消失的时候。

  香江新浪的头版头条,仿佛在一锅热油里加了瓢水,瞬间爆炸了。

  不只是香江,连带新加坡,弯弯,日韩都出现了新闻报道。

  看热闹不怕事大的记者,找不到徐良,便找上了汉华在香江的总部,早就得到徐良吩咐的他们,当然给与了肯定。

  “陈司长,请问徐良先生申请在香江建立股票交易所的事情是真的吗?”

  香江财政司司长刘正勋点了点头。

  “是的。我们已经接到了对方的申请报告。”

  “请问你们会同意吗?”

  “目前我们还在研究。不过香江是自由资本主义社会,只要不违反法律,我们欢迎任何人在这里投资。

  徐先生是世界知名的企业家和金融家,我相信他有实力做好股票交易所。”

  刘正勋是汉华的投资人,在太平洋和青龙两支基金里各投了三十万美元。

  他或许不会帮徐良压服港交所,但唱唱赞歌,满足对方几个不困难的小要求,还是没问题的。

  “所以您是倾向于支持对方的是吗?”

  “是的。”

  啪!

  李业光拿起遥控器关了电视。

  看着房间里所有董事会的成员,神色严肃。

  “各位,事情你们都清楚了,有什么意见?”

  “我认为应该跟徐良协商一下,接受对方的建议……。”

  “我不同意。”周文尧毫不留情的打断道,“现在已经不是20年前了,从头到尾建立一家股票交易所,已经不是一个人就可以做成的事,哪怕他是福布斯前三的富豪也不可能。

  所以我们完全没必要紧张,更没必要妥协。”

  “老周,我不跟你争论,我这里有一份数据跟大家分享一下。”

  之前被打断讲话的人拿出一份文件。

  “在座的所有人都知道汉华是全球最大的私募基金,在对冲基金领域和私募股权领域,是毫无疑问的第一。

  但很少有人知道,或者说圈子外面很少有人知道的是,汉华还是华夏最大的风投机构。

  目前为止,他们在华夏有六只,在美国五只,全球范围内总共有16支风投基金。

  其中不乏Netflix、Zappos、艾派德旅游等知名公司。

  作为华夏风投公司,这里也是汉华风投投资最多的地方,根据一份汉华官网的资料显示。

  目前他们六只基金在四年的时间里投资了357家公司(包含孵化器),其中包括阿里、企鹅、当当网、前程无忧等知名互联网公司。

  再加上还未上市的鸿蒙,新梦想等公司。

  可以说,只需要汉华一家公司,就能撑起一家证券交易所的架子。”

  “哼,太危言耸听了。风投投资的公司有几家能上市?即便是世界上最知名的风投公司红杉资本,成功上市的概率也只有20%。

  而且证券交易所除了上市标的,最重要的是有足够的投资人,我不觉得股民们会相信一家新生的,玩弄概念为主,而且上市公司不需要盈利的证券交易所。”周文尧直接道。

  “太武断了,在已经有纳斯达克这个成功例子的前提下,新交易所肯定会吸引那些对互联网和科技股感兴趣的股民。

  一开始或许会冷清一点,只要发展下去总会有崛起的时候。

  到了那时,我们再后悔也晚了。”

  13个董事分成两派,一派支持周文尧,一派支持妥协。

  坐在中间的李业光现在也是左右为难。

  留下一句‘回去好好考虑’后,散会了。

首节上一节749/176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