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1999 第349节

  吕慧气愤道。

  徐良摇了摇头,“没必要,他估计还巴不得我们起诉,好让他扬名呢.”

  顿了一下,转过头。

  “卢总,公司这边就交给你了,总部那边会派人过来帮你们进行系统对接.”

  “请您放心,我一定管理好公司.”

  徐良点了点头,招呼吕慧离开了。

第281章 募资与调整

  离开新浪,不,应该说鸿蒙北美分公司后徐良道。

  “里德哈斯廷斯那边联系好了吗?”

  吕慧点了点头,“他随时欢迎您到公司参观.”

  “红卫,开车.”

  netflix的总部也在硅谷,不过并不是主流的帕罗奥多,而是在南端的洛斯盖图。

  当徐良到达的时候,里德哈斯廷斯带着公司高管们亲自在楼下迎接。

  “又见面了,徐先生.”

  握住对方伸过来的右手,徐良笑道:“对这次见面我已经期待了很长时间.”

  两人相视一笑,里德哈斯廷斯把公司高管给他介绍了一遍后,一行人进入公司。

  简单参观了一下。

  netflix现在的公司员工并不多,加起来也就一百多人。

  这也可以理解,纳斯达克危机,再加上至今还在亏损的窘境,让netflix根本没资本招募更多员工,换更豪华更大的办公地点。

  简单的看了一圈后,徐良来到里德哈斯廷斯的办公室。

  一个四十平左右,周围用钢化玻璃隔出来的单间。

  旁边放着几张沙发充当会客区。

  “很抱歉,netflix还在发展阶段,我们暂时没太多钱花在办公空间上.”

  说着,里德哈斯廷斯递过来一杯水。

  “这恰恰是优秀企业的特质,如果一家企业在没有彻底扭亏为盈的情况下,就先学会了享受,它肯定走不远,我也不会去投资.”

  哈斯廷斯笑了笑,没再继续兜圈子。

  “徐先生很看好我们netflix?”

  “是的。

  关于这一点,当初在斯坦福礼堂的时候我已经表露的很清楚了.”

  徐良也没有讳言。

  哈斯廷斯微微点头后,“我们netflix确实需要融资,不知道徐先生愿意给出怎样的条件?”

  “估值8亿美元,汉华资本获得15%的股份.”

  里德哈斯廷斯心中一惊,他们这段时间一直在联系风投,但因为纳斯达克寒冬和九11的双重打击,整个风投行业都显得非常谨慎。

  即便是最慷慨的凯鹏华盈和红杉也只给他们6亿美元的估值。

  而且还加了额外的附加条款。

  完不成业绩,要给凯鹏华盈和红杉双倍的股份。

  里德哈斯廷斯沉吟片刻后,微微摇头。

  “徐先生,您要的股份太多了,我们最多给出10%的股份.”

  他并没有被眼前的现金冲昏头脑。

  netflix虽然还没有盈利,但差距也不大了。

  八千万美元,足够了。

  留下更多的原始股,更有利于他控制公司,而且未来的价值也更大。

  “哈斯廷斯先生,如果你答应的话,我们可以适当的提高估值.”

  徐良很想多拿点原始股,过了这个村可就没有这个店了。

  里德哈斯廷斯心中一阵意动,但犹豫了一会后,还是坚定的摇了摇头。

  比起现在,他更愿意选择长远。

  看他坚持,徐良也没再强求。

  双方草签了协议,接下来就是尽职调差。

  离开netflix总部后,口袋里的手机突然响了起来。

  徐良拿起来一看,按下了接听键,姜晓阳清脆的声音传了过来。

  “你还真是到哪都不消停。

  斯坦福大学演讲是怎么回事?”

  “你知道了?”

  “能不知道吗?新闻上都传开了。

  什么‘华夏首富闪耀斯坦福’,什么‘全球互联网应该学会聆听东方的声音’,更夸张的是香江这边报纸,都把说成是‘互联网时代最伟大的教父’,简直不要太高调.”

  徐良恶寒,这也太能吹了。

  “而且不只是港澳台,在内地你也是大出风头。

  另外,恭喜你,这次你又登上新闻了,而且给了十五秒钟。

  所以,这次你应该在全球出名了。

  不过我倒是很好奇,你这个不喜欢出现在媒体前的人怎么想到跑斯坦福演讲去了?”

  徐良简单的把事情说了一遍,苦笑道。

  “我也是因缘际会,碰上了.”

  “原来是这样。

  不过徐良,我看过新闻报道,你演讲中提到的四个时代和人工智能划分方式很有道理,虽然现在全球有很多非议,但我建议你可以直接写一本书。

  既可以用更详实的数据,打那些质疑你的人的脸,也可以通过这本书确立自己在互联网发展史,甚至是科技发展史上的地位。

  到时候,你就不仅仅是只是一个商人。

  还是一个著书立说,具备卓越才能和超凡眼光的学者。

  影响力和地位,远不是一个单纯商人能比.”

  听在耳中,徐良有些心动。

  但他自家人知道自家事,他说的那些,只是借着前世的记忆,简单复述而已。

  想要写书,还需要大量的详实数据,以及可以令人信服的案例。

  他实在没什么信心。

  “我考虑考虑吧。

  对了,基金募集的事情怎么样了?”

  “青龙基金最顺利,目前已经筹集的资金已经突破12亿美元,按照目前的发展态势,年底之前可以突破15亿美元.”

  虽然对外公布青龙基金的募资额是10亿美元,但大家太热情,适当的提升一些也没什么问题。

  “比我预料的快了很多.”

  徐良道。

  “那么高的投资回报,只要不傻,谁会错过?”

  徐良点头后,“谁投的最多?”

  “长实的那位.”

  “他?”

  姜晓阳应了一声后,“我还以为李四叔会投的最多,没想到还是落在了李首富后面.”

  “老李投了多少钱?”

  “一亿美元.”

  “确实不少了.”

  徐良道。

  老李一直是一个纯粹的商人。

  他具备天生的机敏,总能够敏锐的察觉到赚钱的机会,并投下重注。

  十几年前的赫斯基能源,十几年后的地产大甩卖都是明证。

  不过,老李押注的都是实体产业,金融上下重注到是让他也有些意外。

  “募集15亿美元后就封闭基金,不用再等下去了.”

  “嗯.”

  “玄武基金呢?”徐良问道。

  “玄武基金相对较少,目前至募集了亿美元,除了华尔街机构投了一些,香江的富豪只是礼节性的投了一点.”

  香江富豪十个里面有一多半都是靠地产发家,他们运作地产的经验比徐良更丰厚,自己就可以去内地投资。

  所以,根本不在意专注地产的玄武基金。

  相比之下,华尔街对内地不说两眼一抹黑,但也强不了多少,反而给他投了不少钱。

  “徐良,玄武基金在香江估计没什么机会,所以我打算在国内开办几场投资酒会,相信你首富的名头能吸引不少资金.”

  “你阿你,就知道打我的主意.”

  徐良笑道。

  “我这叫资源的合理利用.”

  “你想合理利用就去东瀛、新加坡和南韩开分公司,我在那边的名头也不低。

  相信可以募集不少钱.”

  “我也想,但暂时找不到合适的人员。

  等以后再慢慢筹备吧.”

  徐良点了点头后,“凤凰基金募集多少钱了?”

首节上一节349/74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