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1999 第294节

  “昨天的推介会怎么样?”

  谢文笑道:“还不错。

  事后,有228家企业跟我们签订了合作协议,除了老客户,有四分之一是新客户。

  剩下的虽然在犹豫,不过看他们的样子,对我们描述的前景还是很心动,大概率还是会签约.”

  “俞军,你呢?”

  “我这边跟谢总差不多,也有231家企业签约.”

  俞军道。

  徐良点了点头,“广告联盟的前景不比竞价排名逊色,所以推介会一定要继续开。

  俞军,除了几个一线城市和强二线,其它地方你就不用去了。

  把你手下市场部的人都撒出去,一个城市一个城市的做推介,尽快把广告联盟的业务发展起来.”

  “是.”

  必应的广告业务,跟百毒不同,采用的是直销而不是代理。

  一年半下来,营销网络已经覆盖了全国出藏、青两省外,其它所有省份。

第238章 京城第一废墟

  必应旗下,市场部的人已经超过了八百。

  数量之多,仅次于研发部。

  而整个必应的人数已经超过了两千。

  必应就靠着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的本事,在短短一年半的时间里,让必应搜索引擎技术迭代了十二次。

  几乎每一个半月就有一次。

  同时,开发出了六十九种语言的必应客户端。

  现在的必应,论技术能力,已经不比google逊色了。

  后者今年都没有盈利,融到的钱都要小心花,不像徐良可以毫不犹豫用鸿蒙游戏赚到的钱,使劲砸技术搞研发。

  再加上华夏目前低廉的人力成本,以及吃苦耐劳,又比较聪明的特质,才有了现在必应飞速发展的现状。

  现在,整个鸿蒙都知道,必应才是大老板的亲儿子。

  有求必应。

  交代完俞军后,徐良看向谢文。

  “老谢,公司总部土地的事现在怎么样了?”

  “我已经跟京城国土方面的领导反映过了,他们说我们要求的地块太大,要向上面反应一下,才能给我们消息。

  我打算等三天时间.”

  徐良微微点头。

  “今天是第几天了?”

  “第三天.”

  徐良颔首后,没再过问。

  “望京大厦整体租赁的合同签了吗?”

  “我们约了今天签合同.”

  徐良刚要再问,手机突然响了起来。

  拿起来一看,是一个陌生号。

  略作犹豫后,徐良按下了接听键。

  一个年轻的声音传了进来。

  “是鸿蒙公司的徐良先生吗?”

  “我是,你是那位?”

  “我是姜shu记的秘书刘树成,您能现在来一趟吗,姜shu记想亲自询问一下鸿蒙新建总部的事.”

  “好,我马上过去.”

  挂断电话。

  看着谢文和俞军询问的眼神。

  “你们先去忙吧,我去问问咱们总部征地的事.”

  两人点了点头,也没多问,转身走了出去。

  徐良也没带吕慧,让霍刚开车,来到了目的地。

  徐良刚停好车,一个穿着白色衬衫,黑色西裤的年轻人连忙跑了过来。

  “徐总.”

  “刘秘书,你怎么在这?”

  姜卫国参观新梦想和鸿蒙的时候,都带着对方,所以两人也认识。

  “姜shu记怕您找不到地方,让我来接您.”

  “姜shu记有心了,我们走吧.”

  有刘树成的带领,徐良很快来到了姜卫国的办公室。

  敲门后进去。

  正埋头在办公桌后面批改文件的姜卫国抬起头,看到徐良后站起身。

  招了招手。

  “过来坐.”

  两人在旁边的会客区坐下来。

  刘树成递过来一杯水。

  到了声‘谢’后,徐良暂时放在了一边。

  “最近的新闻我看到了,鸿蒙发展的很不错,亿美元,不算港澳台,目前是国内最高的科技公司了.”

  从他的话中,徐良听到了一丝高兴。

  可以理解,毕竟自己治下出了顶尖的高科技公司,比普通公司更有影响力,也就是政绩。

  “多亏京城政府支持,并给与我们的税收优惠政策,否则鸿蒙公司也不会发展的这么快.”

  徐良并没有可以说出,融资对象只是鸿蒙国际并非鸿蒙全体的事。

  能瞒多久就瞒多久,总归也是一层保护。

  姜卫国微笑道:“虽然融了亿美元,但如果全拿来建企业总部的话,恐怕会耽搁公司的发展。

  虽然我不是很了解互联网行业,但也知道任何行业想要做大,都会面临激烈的竞争,关键时刻没有钱是不行的.”

  好不容易培养出一家科技巨头,他也不想看着鸿蒙步子迈得太大,进而走向没落。

  更何况眼前的人还很有可能成为自己女婿。

  不免多关心了一些。

  “事实上,我们这次的融资已经大部分投入东南亚市场和欧洲市场的扩张,所以您不必担心我们会走错路.”

  徐良笑道。

  “那们还有钱买地?”姜卫国皱眉道。

  “我们希望政府能够放宽我们缴纳土地购置金的时间,并给与我们一定的优惠.”

  徐良道。

  “你到是会赚便宜.”

  “我们并不是赚便宜,而是想享受其它科技公司享受到的优惠政策,这并不过分.”

  徐良道。

  姜卫国微微点头。

  现在国家和地方对高科技企业都有不少扶持政策。

  徐良的要求确实不过分。

  “话虽如此,但你们要五百亩来建设新总部是不是太大了?”

  徐良把自己的公文包拿过来。

  从里面拿出一叠文件递了过去。

  “这是我们鸿蒙总部的设计图,请您过目.”

  姜卫国接过来,很快便被图纸上的内容吸引了目光。

  形如飞碟般的平面图,虽然是手绘,但却非常工整。

  后面是侧面图,正面图,以及局部示意图。

  如果有什么缺点的话,就是上面并没有标具体的数据。

  事实上,这是徐良凭借这自己的美术功底,参照他上辈子曾经参观过的苹果总部画出来的。

  不过他并不记得长宽高这些数据,所以只是示意图,并不具备作为施工图纸的资格。

  但作参考是够了。

  看完后,姜卫国承认,确实很受震撼。

  现阶段国内的建筑艺术还停留在高楼大厦的层次,不太注重结构和造型。

  徐良这个用马克笔加了颜色的总部建筑示意图就不一样了。

  不仅造型别致,而且采用大面积的曲面玻璃,中心位置留出大块绿地和水面,突出人与自然有机结合。

  如果真的能按照设计图,全方位的打造出来。

  姜卫国相信它一定能成为闻名全国,甚至全球的地标建筑。

  “你们计算过打造这么一个新总部要花多少钱吗?”

  “没有精算,只是简单的预估了一下.”

  “多少?”

  “50亿华夏币以上.”

  “50亿?!”

  姜卫国心中一震,虽然早就料到肯定要花不少钱,但真正知道的时候还是忍不住心中震惊。

首节上一节294/74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