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1999 第1672节

  “哈哈,任总客气了。

  等这次的事情有了圆满的结果,等任总退休,我亲自登门邀请。”

  徐良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

  有了这个胡萝卜,不怕任义刚不尽力。

  “徐总,那咱们可说好了?”

  “说好了。”

  听到这里,任义刚神色越发兴奋。

  他仿佛看到了自己领着高额的顾问费,没事去国际金融论坛上与格林斯潘之类的老朋友吹吹牛逼。

  预测一下国际金融发展形势,美滋滋的退休生活。

  当然,把任义刚弄进来,汉华也不亏。

  公司接下来要在亚洲地区大力开展金融业务。

  任义刚不仅当了十几年的港岛金管局总裁。

  还击败过索罗斯,在亚洲地区还是有点名气的,非常适合当汉华的新闻发言人。

  黑石都知道挖梁财爷当大中华区主席。

  汉华自然可以有样学样。

  找点地头蛇来帮忙撑撑场面,弄点资源,大家各取所需。

  ……

  很快,港岛媒体就像是收到了什么统一信号一样。

  开始齐刷刷的刊登和报道。

  ‘汉华收购雷曼亚洲,欲接手一百多亿港元迷你债券,帮助3万港岛投资者纾困’的新闻。

  在这些媒体笔下,徐良仿佛成了上帝。

  只需要他手指一挥,投资者不仅能全额拿回自己投资债券的本金,还能获得部分投资收益。

  至于徐良会不会承受损失?

  媒体大都选择了一笔带过。

  或者用‘汉华将利用自身强大的金融交易操作水平抹平损失’等词句来进行了阐述。

  总之,让读者、观众觉得这件事解决起来很容易。

  徐大老板有办法就对了。

  还有媒体夸赞他是最能体现两岸三地一家亲的杰出华人企业家。

  并举例说明:上世纪九十年代内地发生水灾,港岛市民纷纷慷慨解囊。

  如今徐良对遭遇金融危机的数万可怜市民施以援助之手。

  无疑是一次报恩行为,同时也是一段佳话。

  等等。

  如果《明报》、《东方日报》等纸媒对徐良各种歌功颂德,戴高帽的话。

  网上就是另一个世界。

  绝大部分论坛,以及Facebook、新浪、企鹅、必应等新闻板块都刊登了汉华收购雷曼海外的真实消息。

  而且明确表示不会负责雷曼旗下权益资产的赔付。

  与此同时,任义刚领着一帮不情不愿的金管局高管召开起了新闻发布会。

  “汉华收购的雷曼海外,并不包括过去的业务和资产,所以并没有责任接手迷你债券……”

  任义刚话还没讲完,发布会现场就炸锅了。

  特别是一些前来参会的老年投资者,当场就昏死过去了一个。

  他们基本不上网,对网上的舆情没什么了解。

  所以开开心心的过来参会,以为迎来转机。

  没想到是当头一棒。

  现场顿时鸡飞狗跳,乱糟糟的一团。

  记者们交流了一下眼神,早就得了交代的他们,也不再去拍摄台上讲话的任义刚。

  而是全部离席,不约而同的把镜头对着即将送往医院抢救的老头。

  台上的任义刚看在眼里,脸色瞬间沉了下来。

  他也不是傻子。

  那里不知道,这次他又被人当枪使了。

  “该死的混蛋,别让我知道你是谁。”

  所有破坏他退休大业的人,都是他任某人的敌人。

  对敌人就不能有任何手软。

第1350章 我愚蠢的欧豆豆啊

  任义刚的新闻发布会造成的影响很大。

  记者们一路追到医院去拍摄了那位当场昏厥的老年投资者。

  然后深扒出了这位老伯的悲惨经历。

  一家七八口人,挤在十几平方的狭小房子里生活了几十年时间。

  如今老头和妻子快八十岁的人了,都还在茶餐厅打工。

  为的就是存钱帮儿子买房。

  结果儿子偷偷瞒着一家人,把全部的购房款拿去购买了迷你债券。

  几十年的积蓄,数百万港元直接缩水了近一半。

  几十年的努力,三代人的买房希望就此化作泡影。

  听说上面会给所有因为迷你债券损失的投资人托底,这才跟儿子一起参加新闻发布会。

  来之前还制作了锦旗,想表达对上面,对徐良的感谢。

  没想到事与愿违。

  又急又气下,血压飙升,当场就晕倒了。

  病床上插着各种管子昏迷不醒的老头,走廊上痛哭流涕的小孩、老太太。

  不停扇自己耳光的儿子……

  记者们迅速按动快门,一张张照片和视频,被港媒广泛的报道和传播,赚足了眼球。

  人们从来都是同情弱者的。

  老头一家的遭遇,无疑引起了很多港岛市民的共鸣。

  在这座金钱至上的城市里。

  至少三分之一的人有投资股市的经历,赔钱的更多。

  可谓是感同身受。

  华夏人对拥有一套属于自己房子的感情就更不用说了。

  老头努力奋斗了一辈子,眼看就能买新房搬新家,生活就要迎来重大改变,结果一切又回到了原点。

  购房款缩水近一半后,按照港岛的房价走势。

  等老头一家重新攒够钱,估计已经买不起房子了。

  而老头已经快八十岁,估计到死都可能无法实现买房梦了。

  当老头一家在记者面前哭诉现在房子的种种不方便后。

  报纸读者和电视观众也心有心有戚戚焉。

  这次,大家难得的没有指责港岛房价和大地产商。

  而是把矛头对准了银行、金管局……以及汉华。

  银行和金管局是主要责任方,自不用说。

  而徐良和汉华则成为了为富不仁的代表,明明已经是世界第二大富豪,身家超过六百亿美元,拥有“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实力。

  结果死活不愿意接手迷你债券。

  法理上没问题,但一个冷血无情、唯利是图的形象是洗不干净了。

  连带着中环汉华中心楼下常驻的街头艺术表演,都多了几十张写有徐良名字的牌子。

  还写着标语,叫徐良滚回内地,港岛不欢迎他云云。

  至于网上,有徐良提前安排的‘理中客’。

  虽然不至于让舆论一边倒,但也骂声一片。

  对于港民来说,徐良本来就是一个外来者。

  通过港岛赚了那么多钱,也不见这个外来者搞点慈善活动。

  在舆论的引导下,前几天网上夸赞吹捧的徐良有多厉害,现在骂的就有多惨。

  在这个背景下,华联的一把手带着人马来了汉华中心大厦,与徐良开诚布公的谈了一次。

  华联提出的要求很简单,希望汉华发挥人道主义精神,关怀一下港岛人民。

  体现一下内地与港岛血浓于水的亲情。

  这种要求比金管局还过分。

  任义刚也没说让徐良撒币50亿港元,但华联的人脸就有这么大。

  徐良懒得搭理这些已经被资本腐蚀的家伙,随便搪塞了几句便送客了。

  华联一把手很不高兴,但他也不能拿徐良怎么样,黑着一张脸走了。

  “徐总,这是阳谋。

  一环连着一环。

  能调动港岛的纸媒、电视台、华联等众多力量,李家的能量还真是惊人。”彭志宇道。

  “很正常,人家都扎根香江半个世纪了,树大根深,随便动动手就能掀起漫天风雨。”

  徐良笑道。

  “您好像一点都不担心?”

首节上一节1672/176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