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蒂尔满脸笑容的起身,与徐良击了一下拳,招呼后者坐下。
“大家都说你赚大了。”彼得蒂尔笑着道。
徐良微笑道:“你不是也赚了很多吗。”
蒂尔基金对冲基金部门作为红岩和汉华的影子基金,在次债中赚到钱后,彼得蒂尔不满足于5%的分成,也开始学着他做空次债。
虽然他入场的时间晚,但也赚到了不少钱。
“我的那支基金已经全部完成清算了,这周之内会全部转到你们指定的海外账户。”
彼得蒂尔给自己斟了一杯酒,仰头喝了一大口,随即道:“外界都以为蒂尔基金赚了140亿美元,其实大部分都是你的。”
怕他误解,彼得蒂尔又赶忙补充道:“我这可不是在埋怨什么啊,相反,我要谢谢你。
跟在你们后面,我自己也赚了三十多亿美元。
同时,受益于这份业界拔尖的成绩,去年有多达上百亿美元的资金涌入蒂尔基金。
即使扣除你们那只规模达106亿美元的影子基金,蒂尔基金的资管规模也达到将近200亿美元了。
外界已经把蒂尔基金当做是今年全球十大对冲基金的有力竞争者!”
说到这,彼得蒂尔摊了摊手,“说实话,资管规模暴涨,搞得我和团队都不知道该如何进行投资了,这可真是幸福的烦恼。”
徐良笑了笑,彼得蒂尔的蒂尔基金,两年前还只是一家管理10亿美元的风投基金。
在自己的张罗下才成立了对冲基金部门。
现在他自己进军对冲基金不过一年时间,资管规模在很短的时间内暴涨了近7倍,比当初自己募资的时候可容易多了。
不过表面看这是好事,但暴涨的基金规模,会对管理团队的能力和投资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他可不像自己拥有前世的记忆,闭着眼投资都能赚大钱。
而且因为资金量大了,变成了市场中的一只大鱼,过去的很多投资策略就失效了,公司上上下下都需要蜕变。
如果无法适应这种蜕变,那后果将是灾难性的。
市场上每年都有新基金崛起,可其中绝大多数都会在规模变大后泯然众人矣,市场上叱咤风云的永远是那些老牌基金,如桥水、德劭。
原因就在于此,给你钱也把握不住啊!
“需要进行一些变革,让公司维持住这个体量,不然就是划破天际的流星,虽然璀璨夺目,但存在的时间却很短暂。”徐良道。
彼得蒂尔轻轻点头,“你说的很对。”
看了徐良几眼,彼得蒂尔欲言又止,他很想问对方汉华接下来的投资策略,但涉及到这么高的机密,哪怕是朋友,也不方便随便打听。
他干脆抛砖引玉,说起了蒂尔基金接下来的投资大方向:“我接下来想投资美元和石油。”
徐良没有问具体的,“这是一个不错的方向,汉华接下来的方向应该还是老本行,股市和汇市。”
彼得蒂尔很想再详细问问,可他看徐良所表达出来的态度,似乎不想深谈。
他对此表示理解,可心里难免还是会有些感到不舒服。
自己都抛砖引玉了,可对方还带有这么强的戒备心理。
而且自己又不是单方面的索取,会分享一些蒂尔基金搜集到的市场信息,双方互惠互利。
他觉得徐良变了,再也没有往日的大气与豪爽。
或者说,对方一直就没变,就拿这次做空次贷来说,对方摆明就是想借用蒂尔基金的名义去从事这种容易招致骂名的行动。
他们蒂尔基金的确从中获得了一些好处,但那也是应得的。
如果对方不留一手,早点分享更多关于次贷衍生品市场的调查报告,他们也不止才赚三十多亿美元了。
楼下歌声悦耳,可两人都没心情去听,都在心里算计着,一时间气氛有些尴尬。
徐良其实能猜到彼得蒂尔会对自己有一些看法。
可他不在乎!
自己让蒂尔基金躺赢了一次,够意思了。
可对方的欲望沟壑难填,竟然还想打听他们的第二波行动。
一点分寸都没有。
第1208章 威立雅交通
咚咚……
徐良手指有节奏的敲着书桌,看着摆放在面前的资料,脸上多了一抹思索。
片刻后。
“这份资料,威立雅那边最终定稿了?”
李金玲肯定道:“他们已经审核了三次,确认剥除这些资产。”
徐良微微颔首。
年前在法国的时候,克里斯蒂娜就跟他商量,威立雅集团剥离旗下的‘交通和物流’业务,把公司的主要业务集中在水处理、固废和能源方面,成为一家综合性环境服务商。
他考虑了一下就同意了。
但具体剥离方案当时并没有做出来。
现在做出来了,但剥离的规模比他预计中多了不少。
整个2007年,威立雅交通业务发展的很快。
在法国本土,收入增长接近10%,在国际市场上的增长接近15%。
另外,它还收购了法国的SNCM公司,以及美国的Supershuttle公司,巩固和扩大了己身的交通业务。
截止现在,威立雅交通在全球30个国家,进行各种城市交通工具的运营。
其中包括:公车、轻轨、地铁、出租车、火车、长途汽车及渡轮,共计3.9万多辆(艘),雇员8.15万人,2007年全年25亿次运输,世界范围内拥有超过五千名大型客户,运营总里程1亿公里。
全年总收入55.9亿欧元。
在全球交通运输企业中,威立雅交通可以排进top20。
虽然交通运输利润率不高,但回报很稳定。
再加上威立雅交通的规模,徐良到是不舍得卖了。
沉吟半响。
拿起手机给克里斯蒂娜打了过去。
电话很快就通了。
“亲爱的,是你吗?”
“当然。孩子们睡了吗?”
“刚睡下。”
简单聊了两句家常后。
“安东尼发过来的威立雅交通出售业务清单我看完了,基本没什么问题。不过现在全球行情不太好,威立雅交通恐怕很难卖得出价格。
所以,我的想法是,由红岩基金接手这块资产。
威立雅环境拿着资金再去收购苏伊士集团的环境资产。”
克里斯蒂娜略作考虑后,便答应了。
现在全球商业都在被美国次贷折磨,银行都赔惨了,都在有意识的缩紧信贷,没有银行的支持,企业并购会变得更困难。
价格也会压得更低。
这时候出售,显然不是好机会。
红岩基金是自己人,价格肯定不会吃亏。
果然也赚不了多少也就是了。
毕竟威立雅环境55%的股权都是流通股,徐良不可能用自己的钱补贴外人。
“苏伊士集团的并购谈判进行的怎么样了?”徐良借着问道。
“目前还在谈。”
“还是价格?”
“不仅仅是价格,还涉及到管理权。苏伊士那边想跟法国燃气争夺新公司的管理权。
苏伊士水务这边想跟我们谈条件,希望他们能加入威立雅环境集团管理层。如果我们不同意,他们想得到一个达到5亿欧元的黄金降落伞。”
黄金降落伞,是指作为企业的高级管理层,在失去他们原来的工作后,公司从经济上给予其丰厚保障,最早产生在美国。
“黄金”意指补偿丰厚。
“降落伞”意指高管可规避公司控制权变动带来的冲击而实现平稳过渡。
这种让收购者“大出血”的策略,属于反收购的“毒丸计划”之一。
其原理可扩大适用到经营者各种原因的退职补偿。
而这些补偿包括股票期权、奖金、解雇费等。
徐良不由得皱起眉头。
他不排斥给点补偿,但5亿欧元实在是太多了。
“法国燃气那边呢,也有黄金降落伞?”
“有,也是五亿欧元,条件跟我们差不多。”
“之前苏伊士可没这么苛刻。”
“两家公司都想并购,换成是我,我也会争取对自己更有利的条件。”克里斯蒂娜道。
徐良缓缓点头后,“法国燃气那边怎么说?”
“我们双方沟通过几次,坚决不同意苏伊士的黄金降落伞计划,同时发动政界的能量,向苏伊士方面施压。”
“防人之心不可无,别太相信他们的话。”
“我知道。私下里我们一直再跟苏伊士方面沟通,看看能不能找到空隙分化他们。”
徐良刚想开口可以用汉华太平洋基金份额引诱对方,但到嘴边又收回来了。
付出代价后,他固然能收购苏伊士水务,可被削弱的苏伊士能源,肯定无法再低抗法国燃气的并购。
完全便宜了后者。
他还不想这么慷慨。
“尼古拉那边有消息吗?”
“我联系过,但总统只说让我们遵守商业规则。”
“这样啊。”
徐良摸着略有些粗糙的下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