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1999 第1416节

  疫情时期,公司巅峰市值曾达到一千多亿美元。

  不仅红透美国,也轰动了华夏创投圈。

  只是他没想到,这个后来的大佬,现在居然还是‘网讯’的员工?

  好在让他放心的是,林君瑞已经抓住了机会。

  zoom这块肥肉,汉华起码能分上一杯羹。

  不过他隐约记得,除了袁征外,网讯走出来的成功创业者还有很多。

  这些人作为创始人参与创办了声网、YY多玩、Zuora祖睿、个推(每日互动)等一堆中美上市科技公司,以及十几个并购退出项目。

  因此,前世业内人士编了一个“网讯十君子”、“网讯创业黑帮”来形容网讯的人才济济。

  朱敏在选拔人才这一块的确有眼光确实厉害。

  就在徐良开口打算套话的时候。

  “徐总,你也在这啊?”

  一旁突然窜出来一个人,吓了徐良一跳。

  定睛一看,面前已经站着一个正咧嘴笑,露出一口大白牙的三十多岁的青年男子。

  “老张,你也来参会啊?”

  张雷笑了笑,“手头上没什么事,就过来看看,学习学习。”

  高瓴资本刚成立的时候,徐良就通过汉华收购了对方30%的股权,然后又做GP投了5000万美元。

  后来高领成立的几只基金,汉华都有投资。

  林林总总加起来,大概有两亿美元。

  张雷也没辜负他的信任,高领成立两年时间,浮涨便超过了一倍。

  正因为有这样的联系,双方的关系一直很亲密。

  高瓴也是徐良精心挑选的汉华外围基金之一。

  笑着聊了两句后,徐良把他介绍给身旁的几人认识。

  毫无疑问,这里的每一个人都比他更牛叉。

  所以,日后的资本大佬,如今也只能站着如喽。

  一群人有说有笑的走进了会场,由于座次没安排在一起,便分开了。

  徐良和林君瑞、楚刚在会场上千双目光的注视下,走向了第一排的席位。

  “是金凯撒,他来了!”

  “徐良来了!”……

  看他进来,大厅中瞬间轰动起来。

  徐良虽然年轻,但多年的成功,让他成为全球金融界最受关注的权势人物!

  无论走到哪里,都是视线的焦点。

  后面的动静,自然引来了前几排大佬们的关注。

  华美银行CEO吴建民、第一证券CEO刘锦杭、国泰银行董事长郑家发、国宝银行董事长孙启诚等一大堆美国华资银行家,连忙站起身跟这位全球金融巨鳄打招呼。

  要是能把汉华这种级别的企业客户拉进他们银行开设账户,可以直接让他们银行相关业务规模往上打几个滚。

  但话又说回来,强者向来只会与强者联手,汉华要是提出贷款几十亿美元的请求,可以直接把他们银行贷空。

  所以,让汉华来他们银行开设账户,几乎不可能。

  但大部分人还是想尝试一下,万一成了呢?

  即使开设一个分支账户也受用无穷了。

  徐良向一众银行家一一回礼,还特别多看了国宝银行董事长孙启诚几眼。

  这家银行名字挺特别的,叫国宝。

  对方也的确是在国宝之乡长大的,抗日战争时曾随家人从魔都逃到渝州躲避战火,其父作为当时的大企业家还在渝州建立了大型孤儿院,收留了成千上万因为大轰炸而失去父母无家可归的孤儿,在渝州德高望重。

  解放前,其全家人移民到了香港,后又到了美国,孙启诚就在纽约唐人街创办了国宝银行,银行规模很小,只有六家分行,主要服务华人社区。

  徐良为什么记得这么清楚,主要是因为孙启诚和他的国宝银行在次贷危机后出了一次大名。

  还有导演根据他们一家人的遭遇拍摄了一部纪录片《国宝银行:小到可以进监狱》,这部片子还获得了奥斯卡提名。

  次贷危机中,贷款滥发,银行打包次级贷款卖给房利美,再由房利美加工成CDO继续往下卖,一层坑一层。

  国宝银行也没免俗,随大流一起这样干了。

  接着,吊诡的事情就发生了。

  国宝银行打包卖给房利美的贷款中,有相当一部分的贷款手续、文件存在伪造嫌疑。

  检方将此解读为将不良贷款伪装成优质资产,间接造成投资人损失,并构成盗窃罪在内的近200项罪名。

  雷曼、AIG这些捅出几千亿美元窟窿的大鱼都没事,偏偏国宝银行这个只有6家分行的小银行被起诉了,成为了全美在次贷危机中唯一被起诉的银行。

  说白了,就是捡软柿子捏,金融危机要找一只替罪羊,又是华人创办,又是小银行的国宝银行,正适合拿来明正典刑!

  但孙启诚拒不认罪,他的四个女儿辞职陪着父亲一起打了五年官司,花了上千万美元的律师费,才终于打赢了官司,洗刷了所有指控。

  这件事情称得上是扇了美利坚民主一巴掌,也暴露了美国社会对华人根深蒂固的歧视。

  与一众银行家随意寒暄了两句后,徐良和楚刚、林君瑞挨着坐在了一起,静静等待会议开始。

  等到九点整的时候,主持人开始上台讲话,宣布此次年会的主题是:

  “全球金融市场:挑战与契机”。

  接着,TCFA轮值会长汤晓东进行了开幕演讲。

  徐良坐在台下认真聆听着,他对汤晓东有些印象,对方回国担任了证监会国际部副主任、华夏基金总经理、广发证券副总、贝莱德集团中国区主管。

  看起来混的越来越差,职位越来越低,其实不然,贝莱德是全球最大资管机构,资管规模已经快达到10万亿美元了,并且其还成为了中国第一只外商独资的公募基金。

  在此之前,外资参与的公募基金全是合资基金,名字也是倒土不洋的,例如上投摩根、交银施罗德……

  汤晓东之后,轮到了美国前副财长、花旗集团副总裁杰弗里谢弗发言。

  其先高度赞扬了中国金融业近年来的高速发展成就。

  接着表示道:希望中国金融业能够认真汲取美国在发展金融业过程中所总结的经验教训,加强金融业的监管与调控,以最大限度地减少金融风险云云。

  尽是一些场面话,徐良听的昏昏欲睡。

  不过他也理解,花旗银行这是在向中国主要金融机构和监管机构示好,以图方便。

  今年来到现场的,就有很多国内银行、券商、基金、证监会、银监会的头头脑脑。

  再接着,穆迪信贷评级公司、德意志银行、花旗银行、瑞士信贷集团、摩根士丹利等世界著名金融公司的华人中高管依次进行了发言。

  时间渐渐流失,等这些人全部发言结束后,已经快中午了。

  本来主办方还安排了徐良在上午的主会场压轴发言,但被徐良婉拒了,于是就换成了楚刚代他发言。

  “下面,让我们有请汉华集团合伙人楚刚先生发表专题演讲凛冬将至。”

  在热烈的掌声欢送中,楚刚走上了台。

  他拿起话筒,目视台下黑压压的人群,掷地有声:

  “一直以来,华尔街被全世界的投资者视为圣地,但是我今天在这里要提醒各位投资者:对华尔街保持警惕!”

  话音刚落,刚才还有点喧闹声的千人会场立马变得安静了,落针可闻。

  徐良笑吟吟的看着台上,旁边林君瑞凑到他身边,轻声问道:“不会有什么问题吧?”

  “能有什么问题?”

  徐良浑不在意的说道:“论坛嘛,畅所欲言就是了,我们汉华作为大型金融机构,还是有必要在市场发出我们的声音。

  你看其他机构,一天天的蹦那么高,把自己当成意见领袖了。

  不过他们做得对,市场话语权还是要尽量争取,以一司之力,搅动市场风云。”

  林君瑞点点头,不再多言,反正又不是老板亲自下场,由高管打前站,进退有余。

第1167章 华尔街,没有慈善家

  楚刚无视台下人的反应,平静道:

  “在华尔街,没有慈善家,所有机构的性质都是牟利的。

  各家机构推荐的买入卖出评级,很多时候也是根据自身利益而定的。

  他们通常对看好的投资标的公开宣称:不值得投资。

  比如过去华尔街有些机构表面上放出各种分析报告,趁机压低华夏银行业的价值,自己暗地里却大量的建仓华夏银行股,最后获取暴利。

  另外,华尔街为了自己的利益,随时可以改变立场。

  例如,它过去看淡华夏石油行业,但前段时间股神巴菲特将四十多亿美元的中石油股票出手给华尔街的经纪人后,有些机构一反常态,居然开始强烈推荐华夏能源业。

  所以,我提醒各位投资者,保持自己的独立判断能力很重要。”

  台下从华夏来的基金、银行、证监会高管或者领导纷纷点头,老美的这些伎俩他们也算看明白了,但代价却是交了不少学费。

  来自穆迪评级、标普评级及各大投行的高管一脸微笑,脸色平淡,丝毫没有因为楚刚的话而置气。

  因为楚刚又没说错,他们就是这么干的。

  节操值几个钱?第一天混华尔街吗?

  铺垫一番后,楚刚终于说起了今天演讲的主题:

  “我今天谈谈最近金融市场的热点话题次贷风险。

  一些次级房屋贷款债券经过机构包装,被评为“AAA级债券”,然后卖到了全世界投资者手上。

  据我所知,近两年大陆和港台不少投资者就买入了一些次级房屋贷款债券,结果损失惨重。”

  “汉华研究发现,次贷形成的风险敞口正在不断扩大,并迅速在整个金融系统形成更大的、还未暴露出来的风险,随时都有可能爆发出来威胁到实体经济。”

  这就有点意思了!

  现在对于次贷造成的风险及后续市场走势,大部分人都还是比较乐观的。

  认为国家机器已经出手,风险可控,另有一小撮人是“即将爆发金融危机”观点的坚定支持者。

  如此看来,汉华站到了少部分人那边。

  台下与会的上千人提了提精神,准备好好听听这位明星基金经理的高见。

  “由于次级贷款市场信心的消失,次级贷款及相关结构化产品价格正在持续下跌,大比例持有这类产品的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正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有毒资产的破坏性会彻底显现出来,并体现在各大金融机构的财报上。

  投资者信心会受到打击,导致出现第二波大面积的金融市场流动性问题……”

  楚刚站在台上,分享起了汉华的后市的一些看法。

首节上一节1416/176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