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1999 第1405节

  “家庭农场?”

  “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住在大城市里的人,从骨子里向往那种‘桃园东篱下’的乡村生活,但现实往往让他们无法实现自己的梦想。

  这就是需求。

  有需求就有市场。

  我们可以满足他们这部分需求。

  提供家庭农场,一亩,两亩,多少随他们自己选择。

  种什么东西,也由着他们。

  我们提供种子、工具以及托管服务。

  按月收取管理费。”

  邱明成眼睛亮了起来,由衷的佩服道:“徐总,还是您厉害。”

  徐良摆了摆手,笑着继续道。

  “家庭农场的计划很庞杂,你可以现在京城弄一个试点。还有,不要放在丰收油脂下面,重新成立一家公司来开拓和管理这项业务。”

  “我知道,您放心吧。”

  徐良点了点头,继续往后看。

  丰收饲料则是华夏最大的饲料公司之一,生产猪饲料和鸡饲料为主。

  今年两季度突破880万吨,华夏市场占八成。

  丰收食品,主要是大豆、玉米、花生、小麦的深加工。

  产品包括挂面、面粉、袋装大米,豆奶、玉米卷、玉米饼等五十多种产品。

  丰收味业,是丰收集团收购双汇公司,整合其业务后,从双汇剥离出来的公司。

  主要生产味极鲜、酱油、调味料等。

  因为双汇自己在这方面的投入不多,丰收接手后的时间又短,这部分业务在丰收集团所有业务中占比不高。

  两季度营收还不到20亿,跟国内海天、李锦记这些没得比。

  不过背靠丰收集团,以及客隆超市这个线下终端,发展的比较快。

  未来可期。

  屯河农业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种植,另一部分则是以番茄、红花、枸杞、红枣等疆省红色产品的深加工。

  一开始收购德隆的时候,就继承了对方在疆省开辟的40万亩土地。

  经过五年的扩展后,屯河农业旗下的农业用地已经扩展到了75万亩。

  一半拿来种植番茄,剩下的则是枸杞和红花。

  虽然滴灌农业的成本比较高,再加上土壤改良的费用,但好处是保证了极限情况下的供给。

  一旦市场上番茄供应减少,价格高企的时候,自家地里的供应,能保证基本的生产和销售。

  避免出现‘大豆战争’里那种情况,被人家玩破产。

  产品方面,屯河农业吞并了新中基后,合并双方的零售网络,已经可以覆盖欧美大多数国家。

  旗下拥有‘甘多福’‘普罗旺斯’等,在欧美拥有多年销售史,极具知名度的品牌。

  返销国内后,市场也不错。

  百万吨的年销量,基本占据了国内番茄市场的八成,以及全球番茄市场的三分之一。

  在全球食用番茄领域,是毫无疑问的top1,产量比美国孤星公司还多了将近40万吨。

  两季度总营收近百亿。

  “我听说,今年疆省番茄的产量要突破160万吨?”徐良问道。

  “是。”

  “全球每年番茄酱的总销量基本维持在300万~400万吨之间。

  不到三年的时间里,疆省番茄产量一下子暴增了近一倍,但全球番茄酱的总需求量只增长了不到20%。

  再加上意大利和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番茄酱产量,供给明显已经超过了需求。

  滞销和折价已经是大概率的事情。

  公司有相应的安排吗?”

  邱明成连忙道:“有。”

  徐良做了个继续的手势。

  “针对番茄产量过高的问题,我们准备从两方面去解决。

  第一,限量。

  把屯河农业的番茄采购量限定在100万吨,除了合作多年的老种植户,不再增加的采购方。

  第二,开源。

  集团生产的番茄酱,95%都销往国际市场。

  想要增加番茄市场,打开国内市场是唯一,也是最好的出路,所以我们正在联合康华集团,开发一系列番茄类饮品和食品。

  包括不限于,番茄类方便面,番茄汁饮料,番茄类饼干。

  目前已经上市了六款番茄类食品,从市场回馈上看,用户口碑还不错,回购率超过30%。”

  徐良点了点头,“今年番茄市场会出现滞销,明年会更严重。

  你们要做好最坏的打算。”

  邱明成心里‘咯噔’一下,“徐总,最坏的打算是……”

  “国际番茄销量下降一半。”

  “这……这是不是太多了?!”

  “这只是我的预估,到时候恐怕会更艰难。”徐良缓缓道。

  次贷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太大了。

  看着邱明成沉下来的神色,徐良道:“开发国内市场需求的方法是对的,但规模还要更大,别只盯着食品。

  像火锅,可以做西红柿牛腩的锅底。

  还有挂面,添加西红柿粉的西红柿挂面等等。

  开动脑筋,只要能尝试的,你们都放心大胆的去尝试。

  不要害怕失败。”

  “是。”

  “还有,你可以跟泰华集团联系一下,把疆省的生番茄打包装,以高品有类机食品的名义,通过客隆超市卖出去。”

  疆省番茄的甜度和水分都比大棚里的更强,只要做好营销,卖出去不难。

  尤其疆省番茄上市的时候,大棚番茄还没下来,基本上不会形成直接的竞争。

  交代一番后,继续往后看。

  丰收畜牧公司,它的原身是2003年德隆成立的德隆畜牧公司,主要是种牛繁育为主,兼顾饲养。

  丰收公司收购后,公司的策略变成了种牛繁育与饲养并重。

  05年的时候,就发展到了2000头种牛,2万头肉牛的规模。

  到了现在,在徐良充足的资金支持下。

  丰收农业不断在齐鲁、豫省、黑吉辽收购私人养牛场,并不断加以扩大。

  利用这些地方丰富的玉米秸秆资源,搞农场化养殖。

  现在,丰收畜牧旗下的肉牛饲养规模已经突破10万头,种牛数量也突破了4000头。

  除了肉牛,06年并购了双汇公司后,丰收农业也接受了对方手里的生猪饲养和肉鸡饲养。

  中间又投入巨资,不断并购大型养猪场和养鸡场。

  现在丰收农业的生猪饲养规模已经突破500万头,种猪突破20万头,肉鸡饲养规模突破1000万只。

第1161章 再到东瀛

  丰收畜牧的规模还比不上牧原、温氏这些头部企业,但已经跨入了全国top10。

  只要按部就班的发展,争夺第一或许还需要一点运气。

  但前三名肯定有丰收的一席之地。

  “暂停对全国饲养企业的并购,丰收畜牧转入内部整合,人员、财务、管理、物流,最重要的是科技研发和投入。

  我给你两年时间。

  两年后,我要看到一个出栏率、成活率等各方面数据达到全国前列,在育种方面有一定技术积累的大型畜牧企业。”徐良交代道。

  “是,我一定努力。”

  如果说丰收畜牧还缺了底蕴,那么丰收糖业绝对是国内同类企业中毫无疑问的第一。

  旗下拥有‘屯河’,以及‘玉裳’两个全国知名品牌。

  前者属于屯河糖业,后者属于东方先导公司。

  屯河从德隆农业集团手里接手屯河糖业后,一直在不断投资发展。

  05年的时候,通过并购,白砂糖、冰糖等产量已经突破27万吨,是全国前列的糖业公司。

  但丰收糖业更多集中在‘甜菜糖’领域,蔗糖只占公司总产量的13%。

  而‘甜菜糖’在全国糖类销售总额中不到15%。

  例如今年,全国两季度甜菜糖总产量53万吨,而蔗糖的总产量将近400万吨。

  但从光明集团手里收购的‘东方先导公司’不一样。

  后者30万吨的白砂糖和冰糖产能,全部集中在蔗糖领域。

  双方结合。

  丰收糖业旗下甜菜糖和蔗糖瞬间变得均衡了。

  足足近60万吨的产能,也瞬间一跃成了全国最大的产糖公司。

  不过东方先导公司,除了自己生产蔗糖,还从国外进口大量的蔗糖。

  所以,它在魔都还有一个万吨码头泊位,以及一条直通港口的货运铁轨。

  同时也有遍及全国大部分省市的分销体系。

  每年通过这条渠道,销售白砂糖和冰糖等170万吨。

  双方整合后,丰收糖业旗下在南方和北方拥有近20万亩种植基地,其中甜菜地占六成。

首节上一节1405/176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