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1999 第1396节

  德国工业银行宣布盈利预警,估计公司出现了82亿欧元的亏损;

  美国第十大抵押贷款机构美国住房抵押贷款投资公司正式向法院申请破产保护,成为继新世纪金融公司之后美国又一家申请破产的大型抵押贷款机构;

  法国第一大银行巴黎银行宣布冻结旗下三支基金,理由是因投资美国次贷债券而蒙受巨大损失;

  澳大利亚最大投行、全球第七大投行麦格理银行声明旗下两只高收益基金投资者面临25%的损失;

  东瀛第二大银行瑞穗银行的母公司瑞穗集团宣布与美国次贷相关损失为6亿日元;

  友利银行为首的七家南韩银行总计投资6.825亿美元担保债权凭证(CDO),亏损5.6亿美元,损失率达82.4%。

  ……

  次贷(债)这枚威力无穷大的金融炸弹终于还是引爆了,冲击波从爆炸中心美国席卷了欧洲、亚洲……乃至全世界。

  华尔街一片风声鹤唳,美股、道指、标普、纳指纷纷大跌,全球金融市场大震荡。

  与此同时,昨天才刚刚飞到香江的徐良还是一副岁月静好的模样。

  乔玉会把泡好的茶端到男人面前。

  并拢白皙笔直的双腿在他旁边坐了下来。

  “华尔街那边都炸开锅了,你不去看看?”

  端起茶杯抿了一口后,徐良笑着放下来。

  “还早呢,现在爆出来的不过是开胃小菜,正餐还有的等。”

  乔玉会一笑,她在大学的时候也算是金融专业。

  当然清楚美国现在的问题。

  在普通人,以及大多数非金融资深人士看来。

  美国今年的GDP虽然没出来,但去年是13.8万亿美元,住房抵押贷款余额是9.8万亿美元,其中次级贷款占20%,大概数字接近2万亿美元。

  就算是两万亿美元全亏了,以美国的底蕴也足以承担得起。

  也就是说危机会集中在金融领域,不会产生系统性的危机。

  但她不一样,从自家男人嘴里,她弄清楚了美国CDS债券的真实规模。

  62万亿美元!

  违约率不需要太高,只需要10%,就可以形成数万亿美金的窟窿,相当于美国一半GDP。

  但看看美国现在房地产行业的现状。

  肯定不可能只产生10%的违约。

  更重要的是随着房价下跌,房屋剩余价值变成了负数,需要偿还的房贷已超过房屋市场价值。

  这种情况下,开始有人放弃房子,不再偿还贷款,任由房子被放贷机构收走。

  美国的房贷是没有追索权的,所以银行要承担这些不良贷款损失。

  可惜,房贷实际已经被各大银行、贷款机构包装成CDO卖给全球投资者了。

  实际上银行是不用承担任何损失的,反而可能赚点资产差价。

  但是,美国银行没这么老实。

  这些贪婪的家伙看见CDO这么赚,怎么可能忍得住。

  所以不少银行的资产列表里都包含了大量CDO。

  而且,美国金融市场开放,全球投资机构都可以投资美国次贷。

  所以危机从美国蔓延到了全球。

  现在,全球,尤其是欧美至少一半的银行都坐在火山口上。

  他们屁股底下那口深不见底,原本以为是‘死火山’的大家伙,正慢慢复苏!

  “这么大的金融风险,那你的投资会有风险吗?”乔玉会忍不住问道。

  “原先还有风险,但随着次贷造成的金融风险敞口变得越来越大,我的投资风险变得越来越小。”

  徐良轻笑,“除非白宫现在就出手干预房价,把房市托起来,否则是不会亏钱的,只会赚钱,而且利润会像滚雪球一样,变得越来越庞大。

  但白宫肯定不会现在干预。

  那帮官老爷只知道老钱,不是枪驾到脑袋上,他们不会动。

  而且就算他们想动也不敢。

  屁股底下已经堆满了炸药,现在干预,也不过是提前引燃罢了,一样会炸。”

  瞟了眼信心满满的男人,乔玉会俏声道。

  “这次你又能赚多少钱?”

  “不知道,但肯定不少就是了。”

  “就知道你会这么说。”

  “呵呵,我赚再多钱,还不是花在你们身上。而且,这次我可是给了你100亿美元的CDs债券。

  再加上从股市赚到的钱,发出去的债,等这场风波平复,至少也能把收购‘南非米勒’的钱挣出来。”徐良道。

  “说的好听,现在卖出去的康华的股票和债券,我还要买回来。

  要是价格低也就罢了,如果只跌个两三成,恐怕连收购‘南非米勒’一半的钱都不够。”

  “别那么悲观。再说了,米勒现在的价格很高,等次债危机爆发,恐怕就不一样了。……对了,你跟‘南非米勒’那边沟通过吗?”

  “暂时还没有。你不是判断危机要等到明年年后才爆发吗,现在谈太早了。”

  徐良点了点头,心里也认可。

  超大型的并购谈判虽然好费时间,但一年多的时间也太长了。

  “英博那边呢?”

  “已经开始跟百威谈了,我们也排除了一个并购团队。”

  “英博那边还没跟我们接触。”

  “没有。”

  “看来还没碰到他们的痛处。”

  “既然我们已经决定收购米勒,还有必要跟英博竞争百威吗?”乔玉会问道。

  “当然。我跟英博背后的3G资本的那几个都接触过,野心勃勃,想要整合全球啤酒行业,百威只是他们的目标,但不是唯一目标。

  现在不给他们多找点麻烦,将来我们收购米勒,这些家伙也一定会加入进来。

  所以,别想着什么心慈手软,从现在开始他们就是敌人。”

  徐良说的斩钉截铁。

  在他的记忆里,英博收购百威后,很快就把目标对准了米勒。

  这是徐良不希望看到的。

第1158章 孙振平

  “我听说印度洋基金的老乔,这次光奖金就领了足足一亿美元!”

  “哇偶,我的上帝,这么夸张吗?”

  “可能还不止,要知道江大神管理的印度洋3号基金,可是近几年全球回报率第二高的对冲基金。

  仅次于公司最高神‘大老板’。”……

  早上,香江汉华金融中心的办公大厅内,几名员工正围在一起小声交谈,丝毫没注意到身后越走越近的孙振平。

  几个人发表了一堆羡慕的感言,一名二十多岁的年轻华人男子突然道:

  “你们觉得这个奖金方案公平吗?

  我们整个团队,包括研究员、交易员、风控及其他支持岗,所有人加一块儿,总共才四千多万美元的奖金池,还不到老乔奖金的一半。”

  有老员工了说话的新人一眼,嗤笑道:

  “公平?公平就是你先从分析师升到经理吧。

  然后再升到高级经理,就可以像我一样分到几十万美元的奖金了。

  你要是够出息,升到VP副总裁的位置上,你就可以管一个四五人的小团队了,然后就可以吃上肉,听说我们头儿这次就分到了几百万美元。”

  提问的新人分析师名叫曹阳,当他听到几百万这个数字后,一脸羡慕道:

  “这么多吗?而且还仅仅只是业绩奖金?不包括半年奖、年终奖。”

  作为老员工的高级经理继续卖弄,一脸装逼的说道:

  “这很多吗?华尔街真正的大人物,哪个不是年入几千万美元乃至上亿美元?”

  曹阳笑了笑没接话,那就太遥远了,不敢去想,他觉得VP副总裁就是自己接下来的奋斗目标。

  旁边一位老员工快看不下去了,笑骂道:

  “你这家伙又在说胡话,真正的大人物不应该是‘江大神’、‘孙阎王’他们这种股东吗?

  其实老乔和我们一样,也只是打工仔,只不过他是打工皇帝罢了。”

  高级经理咧嘴笑了笑,赶忙转移话题,询问曹阳:

  “伙计,你是哪所大学毕业的?什么学位?”

  “我本科毕业于华清大学数学系,前两年去美国留学,拿到了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金融工程硕士学位,校招的时候来了汉华。”

  “那你这履历还是有点单薄,跟你同期进来的几个新人,就你最差。

  其他几个博士定的职级是Associate经理,还有一个好像是从高盛跳槽过来的,也是经理。”

  对此,曹阳只能陪笑,谁让这里是汉华呢。

  经过七八年的打拼,现在的汉华已经是全球最顶级的私募机构。

  太平洋和青龙两大基金,常年霸占全球各大基金排行榜中,私募股权和对冲基金两大类的第一。

  而且连续霸榜四年。

  可谓声名赫赫,誉满全球!

  他有个同学前两年面试高盛没过,只好回去读个硕士,然后今年终于进高盛了。

  听说他面试上汉华还通过实习了,他那位同学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随即开始感慨命运的不公。

  这是因为投行除自营部门以外全属于卖方,团队规模庞大,所以招人需求也大,相对好进。

  而汉华香江办公室对冲基金部门属于买方,几十个人管理着几百亿美元资金,招人需求小,很难进,而且基本不招应届毕业生,只招有工作经验的。

  再延伸到薪资待遇、职业履历及成长性等方面,对冲基金这颗金融行业皇冠上的明珠也要强于投行。

  投行有上亿美元收入的大佬吗?

  高盛CEO贝兰克梵去年收入也不过才4407万美元,其他几大投行CEO也差不多是这个水平。

首节上一节1396/176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