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1999 第1343节

  他虽然心里很骄傲,对自己的才华非常自信,但也不是傻子。

  大概知道一个福布斯第二的超级富豪能调动的资源有多雄厚。

  自己肯定是比不上的。

  看他有所动摇,李泽湘迅速道。

  “现在摆在你面前的有两条路。

  第一,答应徐良的条件。

  这样一来,你能马上拿到200万,以及大疆公司5%的股权。

  第二,答应红杉或者汉华的融资,自己把大疆公司做起来。”

  王韬犹豫半响后。

  “老师,我该选择哪个?”

  “第一个。

  红杉和汉华是投资机构不是慈善堂,他们给你的资金是有限的。

  他们也大概率不会接受双层股权结构。

  除非你愿意接受更苛刻的条件,不如压缩天使轮的投资额度,上市时间等等。

  而且大疆发展起来,他们才会给你A轮投资。

  但在徐良的剧烈竞争下,大疆能不能发展起来是个未知数。

  第一个最保险。

  有徐良带来的资本和人脉,你不需要担心公司的研发资金,只要安安稳稳的做研发就够了。

  以他对为人机的了解,大概率也不会给你太多干涉。

  等公司发展起来,一旦上市。

  你5%的股权将获得千百倍的回报,一跃成为亿万富翁也是大概率的事情。”

  王韬目光闪动。

  鸿蒙创造的财富盛宴早就成了华夏互联网上的热门话题,尤其是必应的上市,更是轰动了全球。

  他虽然从小不缺钱。

  但也不是对钱没兴趣。

  亿万富翁,这个字眼太诱人了。

  “老师,我们现在回去吗?”

  “决定了?”

  “嗯。无人机是我的理想,我不想让人对我的研究指手画脚。”

  李泽湘点了点头,在拐角处掉头重新朝汉华国际中心开去。

  两人的重新出现,徐良到是有点意外,但更多的还是好奇。

第1126章 智能家居

  最后看了眼手里的大疆并购合同,随手交给李金玲。

  “存档吧。”

  “我还以为他们真打算拒绝我们找红杉合作,没想到这么快就妥协了。”李金玲道。

  “李泽湘是个精明人,他很清楚什么才是最有利的选择。

  不过王韬的运气还不错,找了个有责任心的好老师。”

  李金玲认同的点了点头,在职场多年,她见多了尔虞我诈,争权夺利。

  像王韬这种情况。

  当老师的暗地里跟投资机构合作,压低自家学生企业的售价,暗中捞好处才是常态。

  徐良略作思索后,“你以我的名义邀请李泽湘做大疆的CEO,我喜欢做事讲规矩的人。”

  “徐总,王韬那边会不会有意见?当初您可是答应了让他做大疆的CEO。”

  “如果是别人的话还真压不住这头倔驴,但今天看他们师徒俩的状态,李泽湘还是很懂自己这个学生,知道怎么管理自己这个学生。

  而且他有经营企业的经验,远比王韬更合适做CEO。

  另外,王韬太嫩了,现在的他还没有管理一个大型公司的能力。

  先让他负责研发部,顺便也在李泽湘身边多学几年。”

  “好的。”

  “对了,大疆的CFO和HR,从红岩内部抽调,关键岗位要换成我们的人。另外,尽快招人帮大疆组建起来。”

  “是。”

  “去忙吧。顺便把裘友仁找来。”

  答应一声李金玲推门离开了。

  时间不长,敲门声响了起来。

  “进来。”

  负责管理红岩基金并购与重组部的裘友仁推门走了进来。

  “徐总,您找我?”

  徐良从办公桌后面绕出来,招呼对方来到会客区的沙发。

  “坐下说。”

  给对方倒了杯茶后,徐良问道。

  “收购的事怎么样了?”

  成功收购格力后,徐良就一直有打算把昆仑朝着小米的方向打造。

  所以,白电三大件中欠缺的冰箱、洗衣机,黑电中最关键的电视,都成了红岩的收购对象。

  “小天鹅的收购很顺利,在我们答应不会迁走小天鹅总部后,无&锡方面就把他们持有的小天鹅65.7%的股权全部卖给了我们。

  价格也不是很高,73.7亿华夏币。”

  小天鹅现在是华夏国内洗衣机销量排名第三的洗衣机公司。

  仅次于海尔和西门子,约占全国洗衣机总销量的18%。

  虽然比04年全国第一的销量有所下降,但从07年开始,无&锡国联对小天鹅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整合,剥离了不良业务,专注洗业。

  此后小天鹅的关注度持续上升,身价倍增。

  如果不是徐良早年促使海力士在无&锡砸下40亿美元建设了两座芯片厂,双方合作愉快,红岩也没这么容易拿下。

  “创维呢?”

  “黄宏生答应了,但他有一个条件。”

  “他提了什么条件?只要不算太过分,都可以满足他。”徐良道。

  昆仑智能家居大战略来说,电视机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而黑电产业,从十年前开始,经历了长虹率先发起的几轮彩电价格战后。

  虽说成功驱逐了外资彩电,但国内同行们也死的差不多了。

  到现在市场上只剩下了康佳、海信、TCL、创维等少数几家品牌,其余的不是被兼并收购掉,就是成为了时代浪潮中的一朵转瞬即逝的浪花。

  其实他挺想收购掉曾经的彩电之王长虹。

  毕竟有过辉煌历史,品牌价值还没有完全丧失。

  长虹发布的2006年财报,巨亏近37亿人民币,创下了华夏股市有史以来上市公司亏损之最。

  即便如此,长虹依然很傲娇,顾雏军的科林格尔系崩溃后,积极收购了冰箱行业四朵金花之一的‘美菱冰箱’。

  跟美的、海尔一样,正在积极布局白电领域。

  如果能收购,不止能拿到一块电视品牌,还能拿到冰箱品牌。

  完成昆仑集团在白电三大件和黑电上的布局。

  可惜天不遂人愿,长虹内部包袱太严重,偏偏对方要价又很高。

  而且企业内部很抗拒卖身昆仑。

  最后只能不了了之。

  排除掉长虹后,可供他选择的并购标的并不多。

  只有老板进了监狱的创维,最有可能被他乘虚而入拿下。

  “那位黄先生虽然现在身陷囹圄,但依然很关注着外界的商业动态。”裘友仁道。

  “他希望咱们付给他一半现金,另外一半股权收购款,他想换成昆仑科技的股权。”

  徐良笑道:“他到是很有眼光。”

  因为智能手机的关系,现在全球对昆仑科技褒贬不一。

  有说他们哗众取宠,意在拉升股价好趁机牟利。

  也有说他们是勇于创新的科技新贵,是华夏科技领域的骄傲。

  裘友仁:“他在狱中一直关注着外界的变化,对昆仑手机赞不绝口。”

  徐良笑而不语。

  黄宏升其实也是个厉害人物,和康佳陈伟荣、TCL李东升合称“华南理工三剑客”,因为三人都是该校78级无线电系某一个班的学生。

  一个班出现三个彩电大佬,确实有点牛逼。

  2004年11月,在香江廉政公署的“虎山行”的一次行动中,黄宏生被逮捕。

  入狱的原因是其串通胞弟、母亲在数年内偷窃上市公司5000多万港元。

  这些钱都被黄宏升左手倒右手拿去琼省搞房地产开发了。

  案子05年才正式在香江宣判,黄宏升和胞弟被判入狱六年。

  黄宏升觉得自己很冤枉,身边A股上市的朋友都这么玩,上市公司是大股东的提款机有错?

  但香江证券市场法律法规要完善许多,黄宏升又被抓住了确凿证据,不可能像内地罚一个“50万顶格处罚,禁入证券市场十年”就了事的。

  幸好黄宏升提前组建了职业经理人团队,所以他这个创始人、大股东入狱后,创维才没突然崩溃。

  不过,从长远来说,徐良猜测黄宏升在监狱里内心还是极为忐忑的,毕竟要在里面呆六年,谁知道这期间公司会不会出现什么大问题。

  而他们正是抓住了黄宏升这一心理,给黄老板开出了一个不错的买断价,这样他出狱后也有资本东山再起。

  裘友仁笑道:“我问黄总,为什么不全部拿现金,这样毕竟更稳妥一些。

首节上一节1343/176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