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历克斯不怪我插手他的球队就好。”
“如果您能多推荐几个好苗子,他不仅不会怪您,恐怕还要请您吃晚餐。”
“哈哈,看来我还要再多努力一下。”
两人聊了一会,大卫吉尔便离开了。
不过被他这一挑头。
徐良再次惦念起了曼联的阵容。
经过两年的熟悉和了解,对曼联,对足球,他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
目前,曼联的主力阵容是足坛很常见的442。
常用的战术就是两翼齐飞,双鬼拍门。
随着贝克汉姆的出走,右前卫就变成了C罗。
曾经吉格斯单骑闯阵,小贝传中;变成了C罗闯阵,吉格斯传中。
后者年龄大了,这样改很正常。
更多组织而不是进球的吉格斯无愧于世界级的评价,一个赛季十几个助攻,确实厉害。
双鬼拍门,现在是范尼和鲁尼,随着范尼出走皇马,又变成了鲁尼和萨哈。
后来又变成鲁尼和C罗。
不管怎么变,内里的东西都差不多。
后腰和前腰,以前是罗伊基恩和斯科尔斯。
现在罗伊基恩走了,老爵爷就想买卡里克,目前还没成交。
但现在有了更优秀的莫德里奇,他的能力完全超过卡里克。
斯科尔斯年纪大了,虽然还处在巅峰期,但31了,很快就会走下坡路。
就算随着比赛经验的累积,还能维持几年高水平的发挥,但体能也跟不上高强度的比赛,逐渐沦为替补是大概率事件。
所以前腰急待加强。
如果能买来卡卡那最好不过。
如果买不来的话,那就只能另外考虑新的人选。
四后卫。
两个中后卫,一左一右两个边后卫。
费迪南德和维迪奇不用说,放到全世界也是top级别的中后卫组合。
用上十年不成问题。
右后卫是加里内维尔,也是全世界top级别,但岁月不饶人,已经三十了。
巅峰期没有几年。
韦斯布朗能力还不错,但身体太脆,动不动就受伤。
奥谢就是个万金油。
两个人根本撑不起满脸的右路。
左后卫这便是海因策。
2004年6月,加夫列尔海因策以690万英镑的身价转会至英超曼联。
凭借着凶悍的防守,很快成了曼联左后卫主力。
如果一切没有变化,他会在今年9月份的欧冠联赛上拉伤十字韧带,休息了一整个赛季。
为了弥补左后卫的漏洞,弗爵爷将在冬歇期的时候引进埃弗拉。
后者会取代前者的主力地位。
三爷脚法精湛,助攻能力不错,防守上就不如海因策。
尤其面对强队的时候,三爷就很拉。
所以,爵爷经常用海因策代替三爷加强左路的防守。
后来经验丰富了,才弥补了缺点,也彻底挤走了海因策。
所以,徐良也不准备干涉。
在纸上写写画画半响后,徐良总结了一下。
现在有缺点的就是右后卫,缺乏一个合格的继任者。
再就是前腰或者中前卫,缺乏继任者。
所以在他心里,曼联的主力阵容应该是。
后卫:埃弗拉(左),维迪奇和费迪南德(中),加里内维尔(右)
中场:金边罗、莫德里奇、斯科尔斯、吉格斯(两三年后由加雷斯贝尔取代)
前锋:鲁尼、范尼。
审视片刻,徐良拿起笔在皮克的名字上画了个圈。
今年,刚满十八岁的皮克跟曼联签下了第一份职业合同。
不过大概率他还是在曼联待不下去。
在英超踢后卫,身体太脆就是原罪。
有费迪南德和维迪奇在,也没有他的空间。
所以,徐良虽然感觉有点遗憾,但也不打算干涉。
贝隆在意甲是无所不能的巫师,但在英超就成了球场饮水机。
如果不是莫德里奇有在英超成功的经历,徐良也不会把他推荐给老爵爷。
人家虽然瘦,但真不弱。
在热刺基本上每个赛季都有五助攻和五进球的战绩。
这个效率在中场球员里几乎是顶尖了。
……
咚咚……。
敲门声响了起来。
吕慧推门进来。
“徐总,汉弗莱先生到了。”
徐良快速起身,整理了一下衣服,从办公桌后面绕了出来。
很快,穿着棕色西装的约翰汉弗莱迈步走了进来。
徐良笑着迎上去。
“约翰,欢迎,欢迎。”
约翰汉弗莱目露尊重。
“BOSS,好久不见。”
两人简单拥抱了一下,寒暄片刻后,在旁边的沙发上坐了下来。
“约翰,渣打05年上半年财报我看过了,你做的非常棒。”
渣打银行05年两季度税前盈利上升29%,至15.58亿美元,净收入增加至33.67亿美元,升幅15%。
每股盈利135.9美分,升幅29.4%,股本回报升至28.1%。
与此同时,该行坏账减少45.8%至2.84亿美元。
目前渣打银行的市值已经突破220亿美元,比徐良收购的时候翻了一倍还多。
渣打的总资产也从之前的近3000亿美元,增加到现在的5290亿美元。
“如果没有您的支持,渣打也不会有这么快的发展。”
约翰汉弗莱语气中透着恭敬。
虽然红岩持有的渣打股份还是36.7%,但过去一年里,汉华却在不断增持渣打的股权,目前已经持有渣打8.43%的股权,并且拿到了渣打一个董事局席位。
凭借着45.13%的持股,徐良彻底掌控了渣打十一个董事局席位中的八席。
虽然英国也跟美国一样,在企业内部,CEO是老大,但掌握了董事局的徐良,可以毫不犹豫的换掉他。
第878章 一级资本
直接掌握了渣打命脉的徐良,也间接掌握了渣打的大权。
被抓住命脉的汉弗莱越发顺服了。
“哈哈,大家都是自己人,我帮你也是帮自己,所以不必客气。”
汉弗莱微笑着点了点头,把随身带来的一份资料递了过来。
“BOSS,这是目前广发行的并购资料。”
徐良接过来翻了翻。
“竞争很激烈啊。”
汉弗莱点头后道:“目前花旗银行、法国兴业银行和汇丰银行都跟华夏国内的资本组建了竞标团。
花旗的合作伙伴有美国凯雷,华夏人寿、国家电网、中信信托和普华投资。
六家机构计划,花旗集团持有广发行20%的股份,凯雷持股4.74%。
华夏人寿持股20%,国家电网持股20%,中信信托持股12.85%,普华投资持股8%。
法国兴业银行竞标团主要包括中石化集团和宝钢集团。
他们计划出资235亿元华夏币竞购广发行85%的股权。
为了遵守华夏银行业法规:外资银行持股比例不得超过25%,单一外资持股不得超过20%的规定。
兴业银行决定将他们持有广发行股权比例,从24%下调到19.9%。
兴业银行财团中的加拿大银行和投资机构Proparco持有5%,其余部分将由该竞标财团的另外两个成员宝钢集团、中石化集团所持有。
然后是汇丰和华夏平安银行,不过之前汇丰投资华夏交通银行的时候签订了排他性协议。
除了交行,汇丰不能再投资其它华夏银行。
平安势单力薄,再加上华夏之所以对广发行重组,主要目的是期望通过外资的进入改变广发行的现状,同时也为外资参与金融改革做出一些新的尝试。
平安作为华夏银行,显然达不到这个要求。”
徐良微微颔首,“也就是说我们的主要竞争对手是花旗银行和法国兴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