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目组失联,荒岛直播逆转人设 第386节

  最后,对柳禾珞也是一个正面宣传试镜失败却不争不闹,立即推荐吴佩佩出演。

  之前,柳禾珞试镜黄蓉却失败了,虽然苏哲、张洪伟严格保密,但世界上没有不透风的墙,还是传出去了。

  黑粉们就嘲笑她,认为她演技太差,老朋友苏哲想走后门,都没法用她。

  CP粉们也难免有些抱怨的声音,毕竟他们是最想看到苏哲和柳禾珞二搭的群体。

  现在宣传通稿一出,柳禾珞虽然实力不行,但人品很行!

  反正实力本来也不是她的长处。

  一举三得,三个人都在舆论中获益。

  张洪伟的手段,哪怕苏哲都觉得佩服:

  “这老家伙有一手啊,以后能给我省不少心。”

  毕竟他实在太忙了。

  这不,刚一回京,就得马不停蹄地参加【苏哲中国风歌曲专题研讨会】。

  简称【花式吹苏哲大会】。

  规格还挺高,主管部门、歌协、文传协、歌手代表等,足足几十人。

  歌手代表里还有尤梦黎、谷逸飞等熟人,都过来祝贺他:

  “哥,你太厉害了!现在圈里都学你呢!我也在试著写中国风,有空教教我呗。”

  “小苏,新歌真不错,是我最喜欢的歌曲。”

  其他歌手也羡慕地对他说:

  “苏老师,都开作品研讨会了,这是多少专辑销量都换不来的荣誉啊。”

  “音乐圈能开作品研讨会的歌手,只有你啦!”

  在众星捧月中,歌协和文传协都来了。

  歌协对苏哲一直是娘家人待遇,会长冯瑞见到苏哲以后,脸都笑成了一朵老菊花了,不断地夸奖他:

  “小苏,我果然没看错你,太给我们歌手长脸了。以后歌协办学习会,你一定要来开讲座啊。”

  苏哲谦逊地回答著,绝不持才傲物

  又不是他自己的才,傲个屁啊!

  但等文传协会长徐书全过来后,风格就不一样了。

  他看到苏哲,脸色难看,一眼不发,只顾和身边的年轻人聊天。

  他身边的年轻人油头粉面,但长相十分帅气,看到苏哲后,反倒露出笑意,点头致意,并无敌意。

  苏哲也礼貌地点点头,悄悄问:

  “这谁啊?”

  尤梦黎回答他:

  “高玉宇,新红楼的贾宝玉,之前很火,但和宝钗恋爱,唯粉好多都脱粉了,就有点过气。”

  苏哲恍然:

  “新红楼啊!”

  吴佩佩就是从新红楼的林黛玉成名的。

  新红楼是新版四大名著里质量最高、评分最高、收视率也最高的电视剧,让三个主角都出名了,可惜因为种种原因,现在都有点过气。

  因为吴佩佩的原因,虽然高玉宇似乎站在文传协那边,但苏哲对他也存有几分善意。

  最后,领导登场,对苏哲十分赞叹,抓著他的手,夸了很久。

  (为了安全,不写具体部门和职务了)

  人都到齐,终于开始研讨会了。

  一群人坐在会议室里,依次发言讨论(xu)苏哲

  领导:“苏哲的作品,充分展现了我们华夏文化传承,既是对过去的致敬,也是对未来的展望。”

  歌协会长:“苏哲传承了中华文化的精髓,弘扬了中华民族的情感与志向。”

  听到来自官方的认可,苏哲也不由感到浑身舒畅。

  尤其是他们一副一本正经的样子,讲完话,其他人还得一起鼓掌,对苏哲来说,体验十分新奇。

  但比起他们,苏哲更期待文传协会长徐书全的发言,感兴趣地看著他

  他还会像之前一样面色难看吗?

  徐书全第三个发言,在会上,表情不得不变得淡定,但不时跳动的眼皮,却显出他的心情并没有那么平静。

  来参会的其他人,也都一起看著他,窃窃私语。

  会场顿时变得稍有些嘈杂,却没人制止,搞得徐书全眼皮跳得更快了,半天说不出话来。

  领导淡淡地问:

  “徐会长,你们文传协最先听到苏哲的中国风歌曲,这么多天了,都还没什么心得吗?”

  话语平静,却带著一丝压迫。

  徐书全再也绷不住,连忙说道:

  “当然有,只是太激动了,苏哲的中国风歌曲,是华夏文化的一次重大胜利!这让我很汗颜,文传协需要向苏哲同志学习。”

  他被迫说著违心的话,努力夸赞著苏哲,表情苦涩,仿佛苦瓜。

  尤梦黎忍不住笑出来,又连忙捂住嘴,不好意思地低下头。

  其他歌手不想得罪文传协,但听到尤梦黎的笑声,也不由肩膀颤抖,忍不住看向苏哲。

  苏哲一脸正气,但眼神中却有著眼藏不住的笑意

  看对头强忍著夸赞自己,还挺有趣。

  徐书全为了表明自己的态度,反倒是夸得最久的人:

  “苏哲的中国风音乐,不仅是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更是深刻表达华夏文化和精神的一种方式。这种充满东方韵味的音乐,让人们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人文精神的高尚境界。”

  终于夸完了,徐书全忍不住松了一口气。

  会场里,立即爆发出响亮的掌声和喝彩声。

  他们当然不是称赞徐书全讲得好,只是想看热闹,顺便掩盖自己的笑声而已。

  徐书全脸色更苦了,苏哲都忍不住笑了。

  掌声后,领导也带著一丝笑意,总结道:

  “我相信,只要我们保持著这样的文化自信和创新精神,我们的文化瑰宝一定能够传承下去,绽放新的辉煌!”

  他提出要求:

  “文艺工作者要永远记住,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下面,就请歌手专家们讨论具体技巧吧,部里还有工作,我先失陪了。”

  领导也就是出席一下,表示重视,说明会议的规格很高而已,没时间一直听歌手们讨论具体写歌技巧。

  等领导和协会走后,会议室里基本都是歌手,气氛就活泼多了。

  谷逸飞第一个发言,一点不在乎自己前辈的身份,直接赞叹道:

  “我发现,苏哲的中国风歌曲,以五音即‘宫、商、角、征、羽’为主,尤其是‘宫调式’的主旋律,特色非常鲜明。”

  尤梦黎也认真起来:

  “据我分析,乐器大量使用二胡、古筝等华乐;歌词注重语言的简洁、精炼及语境的意用,都很考验文化功底。”

  其他歌手们也纷纷说出自己的研究:

  “苏老师特别喜欢用一些诗词文的化用,通过汉语的一些修辞手法,如比喻、借代等来展现曲的意境。”

  “唱腔上运用了中国民歌或戏曲方式,戏腔之父由此而来,但又不仅仅是戏腔。”

  “歌曲风格主要是含蓄、忧愁、幽雅……并不浓烈。”

  听到这里,苏哲忍不住说道:

  “其实也可以浓烈风格,可能会更加火,只是我不太喜欢而已。”

  浓烈风格加中国风,就容易变得很喜庆,不能说“土”,但确实比较接地气。

  比如典型代表《最炫民族风》嘛。

  这不是攻击,苏哲挺喜欢凤凰传奇,但他们前期的那些歌曲代表作,确实不在他的音乐审美上。

  有人感慨:

  “我尝试了一下,发现中国风歌曲比普通的歌曲创作难度更大,不仅对情绪的表达需要有娴熟的技巧,还需要有较为深厚的传统文化功底,对古诗词创作规律有较深的理解。”

  听著歌手们深刻的讨论,苏哲内心也十分感慨:

  “不能小瞧天下英雄啊!”

  科学和艺术是最需要天才的行业,没有天才,可能不会产生新的方向和突破;而天才的灵光一闪,往往是无法替代的。

  但任何事物都少不了大量人才的共同推动。

  他们可能无法产生天才的灵光一闪,却能沿著天才的路线,走得很远。

  如今,苏哲开辟了“中国风歌曲”的道路,哪怕他不再创作,其他歌手们也会顺著走下去。

  他对其他歌手们充满了敬佩,殊不知,其他歌手们对他更是无比佩服。

  分析起来都这么难了,仿照著写都感到头疼,简直无法相信,苏哲怎么能一个人开创这条路?

  越研究越心惊啊!

  “有时候不得不承认,和苏哲比起来,我们只是在背后跟著他笨拙学步的孩童。”

  “这七首歌,简直就是中国风的巅峰和典范!真的无法想像,苏哲竟然在开创中国风歌曲的同时,就将路走到了尽头。”

  “真让人敬佩又绝望啊。”

  “干脆这七首歌就叫苏七首吧!以后也是歌坛美谈。”

  一群优秀歌手崇拜地看著苏哲,都让他不好意思了:

  “谬赞了,没这么夸张,这七首歌也没那么好。”

  其他人不信:

  “苏老师别谦虚了,这七首歌就是中国风巅峰!”

  苏哲急了:

  “真不是,我还有更好的中国风歌曲没拿出来呢。”

  《青花瓷》《东风破》《千里之外》《发如雪》……这些都没拿出,怎么就巅峰了?

  在他说完后,会场一片寂静。

  所有歌手都让他干沉默了:

首节上一节386/41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