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人生路之我是小厂医 第112节

  在他们想来,如果省内每家企业都能像秦山制药这样,让他们奖无可奖,他们晚上睡觉绝对能笑醒,而且别说涨一级工资了,给设定一个工资最低限度,往上想涨多少涨多少他们都敢。

  可惜,省里现在不算矿产企业的情况下,也就只有无线电一厂和秦山制药、秦山化肥等有限的几家,年利税破千万的企业了。

  等下边消化完了奖励的事情,李唐端起桌上的茶杯喝了一口后,继续说道:“下边我再说点不算正式的事情,咱们做的计划

  是争取今年利税超八千万,前天我去省里开会,会后玉田***私下里找我谈了一下,他希望咱们今年能冲击一下破亿……”

  “轰”

  这次在座的各位副经理经理,包括主任和几位副总都彻底炸锅了。

  去年秦山制药全年缴税近六千万,然后今年增加两千万,听上去似乎不多,但这只是缴税,算成营收的话,需要增加的是一个天文数字。

  八二年之所以营收破亿美元,那是有特殊情况的,接连推出了好几款新产品是最大的助力,但显然今年不可能再继续推出新产品了,需要做的是把之前的产品全部消化掉。

  截止到现在去年接的订单还没做完呢,可营收账款却都已经算到去年了,今年订的计划利税八千万在他们看来可能都无法完成,现在可好,领导嘴一张直接又给飙升到一亿了,这不是要人命这是什么。

  “咳咳……李总,玉田***说的这个算是命令还是?”

  叶学明此时的眉头已经皱成了川子,他虽然是组织的主任,不管公司的经营,但也是这个公司的一份子,当然也要贡献属于自己的力量,这么离谱的任务,他打算就是拼着这个主任不当了,也要去找领导理论一番。

  “不不不,大家别误会,领导是私下里跟我谈的,只是建议,不是命令,刚开始听到这个数字的时候我跟大家的想法一样,觉得有些强人所难了。

  但在回来的路上我又仔细琢磨了一番,发现好像并不是特别离谱,你们应该也知道,从去年八月以后,上边给咱们的外汇兑换从一比二点五改为了一比四,今年全部按照四算的话,大家再想想,是不是就不是那么难以接受了。

  在大部分都是二点五时咱们都能做到近六千万,今年最低也是四,破亿似乎也不是很难,我知道有人会说去年有特殊情况,没错,按我预估,今年就算只接订单也能咱们也能破亿美元,如果生产规模再扩大,接到更多的订单呢?

  同志们,庄总在外事部门的同事,帮咱们做了个粗略统计,咱们去年新发的几款产品,真正的爆发期还没到呢,等着瞧吧,二位厂长,你们今年的生产任务肯定不会像去年那么轻松喽。”

第309章 年前

  李唐说的没错,产品爆发期还没到,那些代理销售的公司也是这样认为的。

  但他们同时也认为,热销期马上就会来临,因为去年上市的那几款新产品,经过市场检验这么长时间侯,到底好用不好用,前几批使用者已经给出了正确的反馈。

  于是乎,大家纷纷不约而同的挥舞着支票,开始下起了新订单,即便前边的订单货物还没有全部交付完毕,依旧急不可耐的将新订单甩了过来。

  而这个行为也加速了秦山制药收购隔壁县药厂的步伐。

  因为……

  “李总,截止到今天二月九号,我们又收到了总价值五千四百万的产品订单,如果将国内的订单金额按一比四转换,这个数字就是六千万美元。”

  谁说现在国内的老百姓没钱,消费水平上不去,没钱的话这二千四百万软妹币的订单是哪里来的,要知道秦山制药的产品,在国内卖的价格只有国外的一半。

  这其中肯定有一部分流向了港岛那边,因为据东岛的代理商反馈,他们在港岛和澳岛都发现了,有来自大陆的产品出现在黑市。

  这个李唐就管不到了,那些反向走私出去的货物,侵害的是代理商的权益,该怎么打击这种行为,就要看他们了。

  其实还有港岛那边的人托人直接找到他这里来过,就是想从这边直接进货过去卖,开出的代理费比东岛那家公司给的还要高,托的关系也是五花八门,有因为在当地投资而请地方领导来说项的,还有借着说要来秦省投资的名义要代理权,更有被骗的。

  有一个比较有名气的港商,也不知道是怎么想的,轻易就相信一个连普通话都说不利索的人,那人告诉他跟李唐是亲戚,这位港商竟然还就信了,给了两万港币作为酬劳,让帮忙说项,结果可想而知。

  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搞的李唐听说后也是哭笑不得。

  听完庄子山对这几天所签订订单总金额的汇报,李唐沉思了一会儿:“看样子收购的步伐要加快了,要不然想完成这些订单,两个分厂就光剩下加班了。”

  “是啊”

  庄子山深感同意的点了点头:“那边县里现在是怎么说的?”

  “还能怎么说,其他条件都好说,唯独就是药厂现有的那些干部,他们也不好处理。”

  “确实。”听到李唐说起那家药厂的干部,庄子山接过来说到。

  “一个二百多人的小厂,光所谓的股级以上干部就近三十人,还不算其他拥有干部编制的人,说实话,在看过花名册之后,我都替县里头疼,话说他们是从哪里搞来的这么多编制啊,县财政养的起吗?”

  来秦山制药以前,一直在上边外事部门工作的庄子山更是懵逼,他对下边基层一点也不了解,这次如果不是公司要收购隔壁县的药厂,他稍稍注意了一下,根本就没法想象,一座可以说没有任何工矿企业的小县城,整个县就是全部靠农业,每年的营业性税收说出来不怕人笑话,只有十几万,竟然就敢养活那么多编制内的工作人员,以及临时工。

  要不是地区财政按时拨款,可能某个月的工资就要彻底发不出去了。

  听到庄子山的疑问,李唐微微一笑,到底是一直在上边工作,对基层工作的为难是真的一点也不了解。

  对于一座农业县来说,在以前没有任何私营经济的状态下,让城镇百姓该怎么办?不想方设法的吸收进编制,或者多弄一些临时工岗位给其一口饭吃,难道让饿死吗?有的时候县里其实也难做。

  想到这里,李唐拿起电话将负责这次收购的杨建昌叫了过来。

  “老杨,是这啊,刚才我跟庄总聊的时候,受到了一点启发,现在那家药厂的全体干部职工,都已经知道要被咱们收购了么,不打招呼过去,发起一项不记名投票,

  让职工们自己给他们心目中认可的,目前有职位的干部打分,十分为满分。

  同时告诉县里,被选出来的干部我们可以留下,但也是作为普通干部,被我们收购后将不会再保留以前的职位,如果感觉受不了的,那么就可以自寻门路了。”

  杨建昌听后挑了挑眉头,偏过头看了眼庄子山,而庄总此刻正是满脑门子的问号,心中不停地回忆着刚才聊天的内容,有提到过这个吗?

  作为省内的企业,帮助地方政府解决一些能解决的实际困难,也是应有之义。

  隔壁县这家药厂才成立了四年,县领导能意识到当初的决策错误,然后立马就毅然决然的想方设法改正错误,这已经不容易了,很多人连这个改正错误的决心都没有,有的甚至是一条道走到黑。

  就冲着那些领导能认识到错误的这个行为,李唐觉得就该拉一把。

  “好”杨建昌点了点头,然后伸手拿过桌上的台历翻看了一下。

  “要不等会儿吃完中午饭我就带着人过去吧,今天腊月二十七,二十八二十九两天肯定就把这项工作做完了。”

  “别别别,老杨,年后再去吧,这眼瞅着就剩最后两天了,家家都忙着备年货呢,我把你再支楞出去,嫂子不得过来找我麻烦啊,你还是乖乖的在家里给嫂子帮忙吧。”

  李唐一听连忙摆摆手否定了杨建昌的提议,厂里今年从除夕开始放假,到初四上班,家在外地的,无论是干部还是车间工人,只要想回家的,今天下午就开始陆陆续续的走了,人员早就做过登记,火车票都是公司统一帮忙给买的。

  像庄子山,他家在四九城,他的火车就是今天下午五点多的。

  被李唐这么一调侃,杨建昌和庄子山俩人都笑了起来。

  秦山制药这届班子空前团结,从来没有发生过什么勾心斗角的事情,不是大家的认识有多高,而是都清楚,进了公司这个门,想出去比较难,上边又是李唐这么个根本不可能被换的总经理,那大家还斗个什么劲,都只能安心踏实的配合工作,真的干的好了,说不定就能调到别的单位任职呢。

第310章 备货

  眼瞅着过年了,就像李唐说的,家家户户都在忙着备年货。

  下午下班回到化肥厂家属院,刚进大院,就能闻到院子里到处飘散的香味,回到家后香味更是浓郁。

  听到自己男人回来,宋小慧手持筷子夹了一样东西就从后院跑了过来。

  “快尝尝,刚炸好的萝卜丸子。”

  “嗯……嘶……好吃,香!”

  “嘿嘿,是吧,我也觉得好吃。”

  “怎么我感觉还有点肉味?”

  “我跟咱妈商量的,放了点肉沫。”

  “好吃好吃!咦?咱爸呢?”

  脱下棉袄外衣的李唐来回看了眼,发现竟然没见老头子,好奇的问道。

  “咱爸刚打电话回来,说是临时有点事儿晚回来一会儿。”

  “哦!你今天跟省城你爸妈联系了吧?他们什么时候回来?”

  因为两个女儿都在李家,再加上在一起过年也确实热闹,宋爸宋妈在两位女婿的极力邀请下,同意放假了就过来。

  “最早也到三十下午了,我爸那工作你又不是不知道,想早走都不行,他我妈说让咱们先吃饭。”

  小两口一边说着,李唐已经洗干净手,三两步就来到了后院,又是煤气灶,又是炉子,还有自己盘的灶台,呼呼的都正在烧着。

  “三子,赶紧的,把你那堆猪蹄、杂碎、猪头、肘子的都处理了,看的我脑壳痛。”

  看到小儿子回来,李妈指着摆在厨房一角的大铁盆说到。

  “我今晚就弄,妈,灶台上蒸的啥,馒头啊?”

  “可不么,大灶台是馒头,煤气灶上一边是甜饭,一边烧的肉,现在几点啦慧慧,馒头应该差不多了。”

  “哦,就是,六点四十五了已经,那我卸馒头了啊妈。”

  “三子去卸。”

  “我知道”

  “你爸今天也不知道咋回事,临时又有什么事情,可别过年啊又整点什么幺蛾子出来。”

  李妈站在炉子边,低头一边炸着萝卜丸子,一边说到。

  “不能吧,我刚回来的时候还看到孟叔了,他都已经回来了,我觉得应该不会有什么大事。”

  “谁知道呢,我听厂部好多人私下里议论,说从部里下来的那个苏主任事儿多,整天跟个事儿妈一样,说不定又是他整出来什么幺蛾子了呢。”

  化肥厂新来的这位苏主任已经上任两个月了,李唐也只是元旦前坐在车里远远的看了一眼,听说才五十出头,但从面相上看似乎要老的多,头发都花白了大半,比李爸要小五岁,可俩人站一起绝对没人会认为李爸才是年龄大的那个。

  也是,李唐这些年给父母调理的,都五十五六岁了,头上没白头发不说,脸上也没什么特别明显的皱纹和斑,看上去比实际年龄最少也要小十岁。

  李妈到三月就整五十五该办手续了,从去年入冬后她就基本不太去上班,偶尔过去也是找人聊天,现在几乎就是跟一帮子老姐妹们闲逛再打打纸牌,精神头看上去好像比上班的时候还更好了。

  上边下来的那位苏主任,也不知道是着急立威还是怎么滴,刚下来就急不可耐的又是挨个的找中层干部谈话,又是安排组织成员小组学习。

  按说这就是人家的正常工作,可下边的干部职工好像就是看他哪儿哪儿都不顺眼。

  “人家也是按照部里的人事安排才下来的,本来从四九城来到咱们这鸟不拉屎的地方就够郁闷了,下面的人再不配合工作,那个苏主任也是够冤的。”

  听到老妈说的那话李唐就想笑,化肥厂排外是出了名的,现在都好多了,他还记得他们小时候,那些外来的干部,刚开始几个月在这里都没法住安稳,那些小孩排队过去拿石头砸玻璃。

  孟家当年刚

  来的时候就没少被砸玻璃,而老孟同志现在也成了排外中的一员。

  李妈不是那种蛮不讲理的人,听了小儿子的话后自己也乐了。

  “,能冤谁啊,怪他倒霉呗,怎么硕峄毓斯Υж,其识峄毓斯Υ蒋伯伯当主任这几年他是把好人当了,可组织方面的工作也确实没好好做什么,一天天的就知道抽烟,现在猛不丁来一个把这方面工作抓的严的主任,又是让学习,又是让三天两头的交心得体会,搁谁谁不烦啊。”

  说着李妈好像想到了什么,转过头看了眼正在卸馒头的李唐问道:“三子,我记得你那会儿好像说过,你们公司的主任是不是也快退休啦?”

  “可不是么,今年再干一年,明年就该退了。”

  将锅上笼屉里馒头都卸到案板上,一个白胖白胖的,看着都想扑上去咬一口。

  李唐也丝毫没犹豫,前脚卸完,也顾不得灶上的锅里剩水还正咕嘟呢,拿起一个馒头,不管烫不烫的就掰开,然后从碗柜里将炼好的大油拿出来,用勺子挖了一块就往馒头里抹。

  “我也要吃!”

  看到老公的动作,宋小慧感觉自己的口水都快控制不住了,现蒸刚出锅的热馒头,加点大油,再加点油泼辣子,啧啧……那味道美极了。

  “妈你吃不吃?”

  “你俩吃吧,我不吃,油锅跟前站一天,我光闻味都闻饱了。”

  “我把馒头吃完,妈您就进屋休息去,我来。”

  “你一个人忙的过来嘛,又要卤肉,又要炸东西的。”

  “没事儿,慢慢干呗。”

  “哎,别打岔,我刚问啥来着,哦对了,你们公司的主任。”

  “怎么啦?我不是说叶主任把今年干完到明年才退呢么。”

  “那你们也会重新从省里派一个下来?”

  “这谁知道,爱咋咋滴。”

首节上一节112/24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