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开无双 第89节

  “别苦着一张脸,保持激情。”孙莹说到这里,凑在朱刚耳边轻轻地说了一句。

  “真的?!”朱刚当即身子一抖,眼睛绽放万丈光芒。

  “我骗过你?上次不是给你了吗?”孙莹盈盈一笑。

  “嘿嘿,莹莹,你放心,学习、学习、再学习,我爱学习!”朱刚双眼又绽放出坚定的奋斗之火。

  “咯咯,看你这色眯眯的样子。不过,平时和常乐的关系一定要处好,懂吗?”

  “一直就处的很好啊,说不定将来能帮帮忙了。”

  “聪明,自己努力加外部助力,才能走得更远。”

  “我们回去把东西收拾一下吧。”

第125章 拜访SMIC

  在江州休息几天,常乐、江夏飞往魔都。

  下飞机后踩在魔都土地上,扑面而来的热气,形同蒸笼,比江州还要热。

  接机口,赵志伟带着助手接到两人。

  “老板,江小姐,一路辛苦了。”

  “还行,车在哪?”

  “就在停车场。”

  赵志伟和助手带着两人上了一辆A6。

  在车上,赵志伟向常乐介绍情况。

  “老板,几次和对方约见,对方也见了面。但是都提出一个要求,就是要和您见面再谈,其他人不谈。”

  “哦?你能知道原因吗?”

  “和对方公司的一些人接触过,并没有得到什么有用的信息。我估计,对方并不愿意我们入股。是不是和上面报告一下?”

  “暂时不用,你再和他们约一下,我去拜访一下,听听他的真实想法再说。”

  “好,什么时间合适?”

  “还是看对方的时间吧。”

  …………

  入住外滩附近置于云端的酒店,站在落地窗前,举目望去,颇有天下我有的壮志豪情。

  放下行李,常乐、江夏走出酒店。

  正值暑假出行旺季,外滩上游人如织。

  四周高耸入云的高楼大厦,和江面来来往往、繁忙如斯的船只,被一层灰蒙蒙涂抹。

  没有滤镜加持,自然不够生动。

  即便是30多度高温,江夏依然紧紧攥着常乐的手,另一只手捧着果汁,慢慢地颠着步子,心情很好。

  “常乐,你应该是第一次来吧。”江夏问。

  “对啊,是第一次来。”常乐说这话的时候,脑海里自动浮现前尘往事。

  几道大概青春靓丽,却名字模糊、身子模糊的身影在脑海里一一闪过。

  唯一不模糊的也就是,那明晃晃、撩人心的大白腿。

  一如身旁的江夏,短而不短的裙子下,白皙、紧致、修长、匀称。

  “我来过几次,对这里还算熟悉吧。”江夏说。

  “都是一个人来的?”常乐问。

  “和爸爸妈妈来过几次,一个人也来过几次。”

  “好玩吗?来这么多次?”

  “第一次来的时候,挺兴奋,后面几次就觉得一般般,这一次就不一样啦。”

  说到这里,江夏朝着常乐笑,笑很傻。

  “那接下来你可要当好导游了。”

  “当然,你就听从我的安排就行,走,我们去坐地铁,带你吃好吃的。”

  …………

  两天后,常乐来到SMIC总部。

  此时的SMIC,内部派系林立、矛盾重重。

  起因就是近些年的两起官司。

  SMIC成立之初,得到国家政策和资金上的大力支持。

  为绕开《瓦森纳协定》技术限制,特意将注册地选在开曼群岛。

  引入汉鼎亚太(亚太地区历史最悠久的风投公司)、高盛、华登国际(北美芯片投资基金)、祥峰投资(淡马锡全资子公司)等大量外资入股。

  通过股权换技术、换订单的方式,将英飞凌、特许半导体、东芝、富士通等大客户变成股东。

  SMIC成立之初,就有16名股东,之后短短几年,股东数量增加到75名。

  按照性质来分,主要分为国资、外资和台岛管理层。

  这么做的好处,显而易见,通过股权分散,实现上下游产业链的利益捆绑,有资金、有土地、有技术,还有订单。

  短短两年时间,SMIC单月芯片产量突破10万片,03年底一跃成为全球第四大半导体代工厂。

  发展迅如闪电。

  正是发展速度过快、根基又不算稳,晶圆体代工厂龙头TSMC坐不住了,以技术侵权为由,一纸诉状告上北美法院。

  两年时间的反复拉扯,SMIC撑不住了,于05年与TSMC庭外和解。

  和解的代价是赔偿1.75亿美元,另外签下丧权的和解协议。

  协议中明确,SMIC的技术都需TSMC的自由检查,以防继续侵权。

  本以为一场风波就此化解,SMIC能继续发展。

  然而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半年后,TSMC再次将SMIC告上法院,理由是违反了《和解协议》,技术再次侵权。

  这一次诉讼,仅持续短短3个月,以SMIC败诉告终。

  败诉的代价是付出10%的股份交由TSMC持有,TSMC因此进入SMIC管理层。

  另一个代价,是为国内半导体发展立下汗马功劳的创始人就此离职。

  两次诉讼案,加上创始人离职,彻底打破SMIC内部股东之间本就脆弱的平衡。

  动荡拉开序幕,矛盾愈演愈烈。

  国资派,希望以SMIC为平台,培育扶持本土产业链;

  台岛技术管理层,希望加深与国际半导体的产业联系,深度参与国际市场分工协作;

  外资派,只关心盈利与否、盈利多少。

  产业链是否完善,是否参与国际分工协作、是否成为不可或缺的一角,漠不关心。

  于是,SMIC就像一个牵线木偶,被三条线从三个方向来回拉扯,陷入茫无目的的境地。

  稳定都做不到,更遑论发展?

  而常乐今天要见的,就是临危受命的江总。

  此时,他已经身患重疾,本该在家安心养病。

  办公室,江总眉间紧锁、鬓角染霜。

  他看到常乐进来后,放下电话,和常乐握握手。

  “请坐。”

  “谢谢。”

  “实在抱歉,最近公司事情很多,千头万绪,没能迎接你。”

  “您客气,您是长辈,理应由我亲自登门拜访。”

  常乐态度很谦卑,对方可是国内产业发展传奇人物。

  “呵呵,我有一些朋友和我提起过你,我向往已久。今天见面,果然是英雄少年、风采飞扬。”

  “您过奖。不过是运气而已。我看过您的一些简历,在时代困顿之际,立下做大事的宏愿,投身科技发展一线,始终保持眼光前瞻性和思维敏锐性,这能力、格局是我不具备的。”

  “哈哈,你这评价我可担不起。只不过是生在这个时代,有责任、有义务,去努力做一些事情。目前来看,不令人满意。”

  “不,您谦虚。您的作用并不体现在当下,而是体现在十年、二十年甚至三十年后。”

  “呵呵……”江总摇头轻笑:“你啊,年纪不大,戴高帽子的能力很强啊。”

  “……”

  “前段时间,上级和我谈了话,让我全力支持你们公司。我不知道你们公司进入半导体行业的真正目的,但是对于你们的收购,我持反对态度。”

  “……”

第126章 备选方案

  江总说反对收购,常乐不觉得意外,他没有说话,静待下文。

  “但是,如果你们公司执意要收购,我作为一名D员,肯定全力支持配合,但是……”江总话锋一转:

  “难度非常大。”

  说完,江总看着常乐沉默了数秒。

  常乐笑着说:“江总,能说说原因吗?我想了解了解。”

  “当然可以,我就原原本本把我的考虑说出来。”江总爽朗地笑。

  “毋庸讳言,最近几年,我们公司很艰难,发生了很多事,导致公司内部矛盾重重。”

  “要解决这个问题,当务之急,引入大基金进入公司,一方面缓解公司流动性压力,一方面缓和公司内部矛盾。”

  “另外,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寻找一个有行业从业经历、有技术背景、有管理能力的人,来掌管公司……”

  “我自己知道自己的情况,应该是挺不了多久了。”

  “在这个关键的时候,我诚恳希望贵公司不要入局,再次打乱公司内部的既定计划,因为半导体产业真不是普普通通的产业……”

  “而且,我们公司的股东数高达75家,每一家带着不同目的,有不同的利益诉求,一家一家去谈,耗时费力,还不一定能成功……”

  “半导体产业是一个宏大、精细和尖端化的产业,产业链条不长,覆盖面却很广。”

  “资金需求之高、技术需求之密、发展难度不大、协同要求之高,其他产业难以比拟。”

  “上游的材料、设备,中游的设计、制造,下端的产品配套,没有哪一个国家有能力、有实力能持续承担、覆盖和深度推进。”

  “即便强如北美,也不过是把持利润最丰厚的上游IC设计端,其他诸如晶圆材料、IC制造、封装测试等环节大多放手,通过技术把控,能转则转、能移则移。”

首节上一节89/25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