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开无双 第236节

  “我闲得慌?我要不是闲得慌,能把你这个大领导的生活照顾的这么好?”谭小雅不满:

  “回到家就有热饭吃,换掉的衣服第一时间帮你洗了,家里这么大,卫生搞的干干净净、整整洁洁,你可别不知好歹。”

  “哎呀,我又不是这个意思。一码归一码,不要扯到一块去。进房睡觉,我去冲个澡。明天一大早我还有事。”常学勤说。

  “好!睡觉,我的大领导,我去给你拿衣服。”谭小雅边说边进了更衣间:

  “记得洗完头发要吹一下,要不然又会头疼。”

  “知道了。”

第307章 杨永宁

  江州。

  常乐和江夏没有回景江别院睡觉,而是睡在办公室的套间里。

  单从空间开阔度和硬件设施来说,常乐在乐达大厦的套间绝非景江别院可比。

  毕竟是大平层中的大平层,可谓是醒观云湖雨,卧枕漫山霞。

  此时,常乐完全被江夏包裹,手被手绕、脚被脚缠,身体也被半压,不能动弹,不留一丝缝隙。

  随着生活日复一日,江夏的情感表现日渐浓烈。

  “叮……”手机响了一声,常乐睁开眼,将左手从峰峦中抽出,拿起床头柜上的手机一看:

  已到家!勿忧。

  常乐回了两个字“收到”,放下手机。

  江夏半睡半醒,迷迷糊糊问:

  “爸爸到家了?”

  “嗯,到了。”

  “现在几点?”

  “4点多。”

  “哦,那继续睡吧。”江夏将常乐的手扯了进去,隐入山峦起伏间,顺到裹紧了被子。

  “再抱紧一点嘛……嗯,就这样。”

  早上,常学勤赶到长宁市W,径直来到周逾明的办公室。

  周逾明此时正戴着眼镜,埋首于案牍中。

  听到敲门声、脚步声,抬头看,是常学勤,当即笑起来。

  “学勤啊,来,坐!昨天晚上你打电话的时候,我都睡着了,没有听明白你的意思。”

  “书记,是这么个事情。我想把这个……”常学勤坐在周逾明办公桌对面的椅子上,把他的想法、思路和计划说了一遍。

  周逾明一边听一边眉头紧锁,直到常学勤说完后,才感叹道:

  “学勤,你的思路还是这么开阔。”

  在长宁,上下已经逐渐形成一种观念,那就是不要轻易驳斥常学勤的想法和观点。

  自从常学勤从江南省跨省调动长宁以来,干了很多件大事。

  这些大事,几乎每一项都带着“天马行空”“异想天开”的属性,却又偏偏被他干成。

  干成就算了。

  干完之后,还取得了意想不到的好效果,给长宁市经济社会发展集聚了立竿见影的发展动能。

  低息贷款20多亿全面改造城区地下管网,江水清、环境美,宜居利居成为生动现实;

  大力度规范地产行业,抬高入市门槛,遏制刚需房价,促使长宁地产行业产值更上数层楼;

  跨区域地产集团纷纷扎堆长宁,拍地建楼,楼市年复一年火爆,间而政F财力日渐雄厚;

  招商引资以乐达汽车为首的上百家汽车制造企业,为长宁打造了一个千亿产业,夯实了长宁的税源,提高了就业、消费;

  不务正业,出乎所有人意料,以城市投资公司为载体投资电影,大赚一笔不说,进而扩大了长宁的影响力,激活了文旅产业;

  长宁民间部长评论,杨成希能在这么短时间内扭转局面、跨越鸿沟,重任升迁。

  没有常学勤,那就是个未知数。

  正是常学勤不断“异想天开”,长宁市在短短几年实现经济发展的飞跃,从全省倒数一跃成为全省第一。

  并对省城章州实现GDP产值和财政收入的“双杀”。

  周逾明虽然是书记,但在一桩桩成就面前,也默认这种观念。

  在很多重大事项上面,会充分征求、采纳常学勤的意见。

  而且,周逾明内心明白,两人搭档时间不会太长。

  “产业基金的事情,我听说了。别的地方都是喊一喊,你竟然来真的?”

  “书记,虽然长宁当前发展形势还不错,但是单独依靠整车制造业和变化性极大的文旅产业,发展前景还是不够明朗。”常学勤说:

  “我认为还是要打造多个产业集群,实现多条腿走路,实现产业与产业之间的关联、互动,才能走的更远、更好。”

  “学勤,但是有没有必要拿国资来做风险投资?风险投资虽然收益大,但是风险也大。”周逾明说:

  “我们把对方引进来,做好相关保障工作,即可。”

  “书记,我们不是在做风险投资,而是做产业投资。”常学勤说:

  “两者有本质的区别。前者是以获得高额回报为目的,在适当时机退出;”

  “而产业投资是帮助企业长期发展,以获取长期稳定回报。”

  “这种回报不仅是企业利润,还有投资、就业、消费、关联发展……等等。”

  “我们必须要承认,尽管这几年长宁市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但是从区域优势、资源禀赋、人力资源、产业基础等多方面看,长宁仍旧是普通的三线城市。”

  “对前沿科技产业的吸引力非常有限,要把这些产业引进来、留下来,我们必须采取更市场化的方式。”

  “而且,优质产业始终是有限的,高端优质产业更加有限。我们必须抓住机会,乘势而上。即便有风险、有困难、有非议也要上!”

  常学勤的语气非常果断。

  听到这里,周逾明明白,常学勤是铁了心要干!

  “学勤,这件事太大,还是上个会,把县里的同志都叫上来一起讨论研究,集思广益。当然,你要上这个项目,我个人肯定支持。”

  11月中旬。

  常乐带着曾熙、赵志伟等人来到江城。

  梁青松也从魔都赶过来,与常乐等人会合。

  然后,通过梁青松的联系,以拜访的名义,约见了杨永宁。

  杨永宁是海外成长的华人技术派,有很强的技术背景。

  在行业内深耕多年,曾先后供职intel、CHRT,担任过首席技术官。

  随着半导体产业链向国内转移,杨永宁成为“海归”,加盟SMIC,担任首席技术官一职。

  SMIC入股江城星芯后,转任江城星芯,担任CEO。

  因SMIC长期遭受TSMC专利诉讼困扰,经营陷入困难,难以支撑江城星芯发展,于今年退出。

  江城星芯因此接近停顿,杨永宁完全施展不开手脚,有离开之意。

第308章 万事俱备

  见面的地点在一家郊区会所,豪奢不见得,胜在静谧。

  杨永宁准时赴约,身边还跟着一个上了年纪的男人。

  常乐、曾熙、赵志伟都不认识,梁青松却很熟。

  “高总,您怎么在江城?”梁青松大笑,热情与之握手,像多年的老朋友。

  “青松,我们可是有些年没有见了。我这次来江城,主要是受永宁邀请,过来玩玩。快退休的人,时间比较宽裕。”高启全说。

  接着,梁青松向常乐等人介绍高启明。

  高启明,人称台岛内存教父。

  出身于台岛豪族,长期在北美求学。

  上世纪80年代,大学毕业后,加盟TSMC。

  90年代离开TSMC,创办南亚科技。

  依靠日企、德企技术授权代工DRAM芯片。

  08年金融危机重创半导体行业,加上三星高举逆周期投资法,挥舞价格屠刀,南亚科技亏损严重。

  台岛内部对内存行业的投资摇摆不定、难以落地,因此南亚科技业务量急剧萎缩,日益边缘化。

  常乐等人听完介绍后,面露喜色。

  他主动和杨永宁、高启明握手,亮明身份。

  “非常感谢杨先生、高先生两位拨冗赴约。我是乐达投资的常乐,这位是总经理曾熙,这位是投资部部长赵志伟……”

  听完常乐介绍,杨永宁、高启明两人原本以为这个年轻人只是一个小跟班,未曾想竟然是传说中的乐达投资创始人,不由得惊讶。

  “其实约见两位,主要是因为我们乐达投资想要进入存储行业,邀请两位主持大局。”常乐继续说。

  杨永宁、高启明对于常乐的邀约不觉得意外,来之前就有预料。

  “接下来,就由我们公司的总经理曾熙向两位介绍情况……”常乐说。

  “杨先生、高先生,新公司正在注册中,股东主要有我们乐达投资、复星资本,另外还有长宁市政府。”曾熙接着介绍:

  “公司注册资本为300亿元,资本金可以随时到位。”

  “项目总投资1500亿元,其中一期投资400亿元,主攻闪存芯片;”

  “二期投资1100亿元,攻坚DRAM芯片,当然,这只是概算资金,后续视情况再追加资金……”

  “长宁市政府?长宁市在哪里?”杨永宁问。

  “嗯,长宁市地处江东省南面,毗邻华南四省,离鹏城大概3个多小时车程。”曾熙继续说:

  “长宁市政府主动找到我们,想改变过去招商引资的传统做法,采取产业投资的方法促进地方产业发展。”

  “在这个项目上,长宁市决心很大、力度也很大,不仅会成为主投机构,而且在土地供应、基地建设、贴息贷款……等方面提供全方位保障。”

  “他们这么做的目的只有一个,把项目落在长宁市。”

  曾熙介绍完,杨永宁说:

  “常总、曾总、赵部长,还有青松……非常感谢几位能看得起我杨永宁。”

  “这几年,乐达投资在国内半导体产业算是鼎鼎大名,尤其是在光刻机领域不遗余力的注入资金,让我深感钦佩……”

  “其实,在资金方面,我丝毫不担心。”

  “但是存储行业,经过数十年激烈竞争,技术呈现高度化集中、寡头化倾向,无论是NandFlash,还是DRAM,没有专利授权,资金再充足,也上不了牌桌。”

首节上一节236/25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