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开无双 第115节

  但是才上任2个月,处于熟悉、了解阶段。

  再严苛、再有心的人,也不会将他牵扯进来,大发其词。

  “学勤啊,我待会还要赶到省城去汇报,时间很紧。”杨成希说:

  “你长话短说,捡重要的内容讲。这份可研报告,我抽时间再看。”

  “好的,书记。是这么一个情况……”常学勤加快语速:

  “过去一个多月,我组织相关部门、第三方技术机构紧密摸排、现场勘查,并结合前几天的调研摸排成果,形成了这份可研报告。”

  “参与调研的部门负责人以及第三方机构负责人一致认为城区的管网改造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但是怎么改?因为多年来的历史原因,城区管网雨污合流现象普遍,管网破损缺失严重,已经完全不能满足现实需求……”

  “过去较长一段时间,采取简单的管网疏通、清淤、修复、更换等措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频繁的治标之举反而会造成长期的浪费。”

  “所以,我们建议还是需要全面起底,分步、分区域实施城区管网改造。”

  “你们做的预算是多少?不低吧?”杨成希更关心这个问题。

  “书记,必须承认,预算非常高。根据第三方机构测算以及我们的核准,全面实施改造所需资金在25-30亿元之间。”常学勤回道。

  “哦,学勤同志。去年长宁市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你应该知道,非常吃紧。”杨成希紧皱眉头,委婉说道:

  “管网改造所需资金,长宁市财力支撑不了。不要说长宁,即便是省会章州也不敢这么贸然推进。“

  “除非,全市其他工作都不开展,都停下来抓这一项工作,才有可能。”

  “书记,我知道。当预算出来后,我就知道用常规做法来推进不可能。所以我就想用其他办法,在尽量不增加财政负担的前提下实施。”常学勤解释。

  “哦?什么办法?”杨成希有兴趣了。

  “书记,向您报告。”常学勤说:

  “这个月我准备去一趟部委,争取专项引导资金来启动项目。”

  “根据目前政策导向看,高层非常支持地方进行城区雨污分流和管网改造,也准备了相对充足的相关预算。”

  “学勤同志,争资工作,我绝对支持你。这样吧,这段时间你专门就抓这个事情,去的时候把发改、财政及相关部门的负责人都叫过去。”杨成希说:

  “虽然他们起不了多大作用,但毕竟之前跑过,带带路、做做服务也是可以的。”

  “好的,书记。引导资金方面,我比较有信心。但是最多只能满足10%的资金需求,剩下90%的资金,我准备去找银行谈谈低息贷款,期限10年。”常学勤说:

  “只要能把贷款谈下来,将工程费用平摊到10年时间内,我想财政应该能支撑住,压力不会太大,但产生的生态效益会非常大。”

  “哦?学勤同志,我当你面表个态。只要你能争取来政策性低息贷款,这个项目我们就全力上。”杨成希听后眼睛一亮大声说道。

  一直以来,地方经济发展主要依靠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三大法宝。

  出口,长宁市是内地城市,不可能像沿海城市一样发展外向型经济,出口贸易占GDP比重低,难以担当大任;

  消费,长宁市作为沿海城市劳动力供应地之一,商业氛围平淡,薪酬水平不高,很难指望通过消费来支撑城市发展;

  那么就只剩下投资。

  通过投资拉动GDP,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效果非常明显、非常直接、非常可观。

  所以,基本上也是其他地方,发展经济主要发展手段之一。

  20多个亿的资金,能拉动多少GDP增长,带动多少产业发展?

  数字暂时难以确定,但前景预期是非常积极的。

  当前,杨成希当前面临的局面,非常严峻,非常艰难。

  把长宁市的经济发展好,扭转上级对他的印象,是当务之急要做的事情。

  通过投资拉动,推动长宁经济跨越发展,提升直接、可观的经济指标,是其当前主抓的工作,且是重中之重。

  “好的,书记。那么我抓紧时间准备一下,我不在长宁的这段时间,我分管的工作,需要其他同志代劳一下。”

  “没问题,你放心去争取,家里我会安排好。”杨成希难得露出了笑容。

  “另外,学勤同志。当前形势你也知道,对长宁,对我们非常不利。请务必发挥自身的优势,全力以赴,打一场漂亮的翻身仗、攻坚战。”杨成希想到了什么,特别叮嘱。

  “书记放心,只要是对长宁发展有利的,我一定全力以赴。”常学勤说道。

  “呵呵,我相信你!”杨成希笑道。

第162章 4月销量

  5月,乘联会发布4月国内汽车销售数据。

  根据乘联会发布的销售数据显示,10年4月,品牌车型销量排行榜中:

  乐达汽车的乐行,4月销售42897辆,高居排行榜榜首,比较上一个月的销量,环比上升18.83%;

  排名第二的是F3,销售了21080辆,较去年同期下降7.22%;

  排名第三的是悦动,销售了21065辆,较去年同期下降7.87%;

  位于4-10名的是Jetta、德原朗、凯越、夏利、科鲁兹、F0、凯美瑞。

  分别销售2.03万辆、1.95万辆、1.85万辆、1.56万辆、1.55万辆、1.52万辆、1.43万辆、1.35万辆。

  没有看到马路三剑客的身影,油门踏板召回门事件影响非常深远。

  前十名,共销售217506辆,乐达占据19.72%的市场份额,颇为惊人。

  如此惊人销量,在网路上引发议论狂潮。

  “乐行占据销量排行榜第一位置,销量吊打众多合资品牌,自主品牌等于乐达+其他!”

  好家伙,一个标题把合资品牌、自主品牌全部得罪,仇恨值拉满。

  “必须要承认,乐达汽车确实造出了一台好车。外型、动力、空间、油耗全部领先同级别车型,甚至部分B级车,没有短板。”

  “消费者的眼睛是雪亮的,车好不好一开就知道。”

  “如此爆炸的销量,源自于乐达汽车不计代价的研发投入。余老板在微博上说了,乐行这款车的研发经费花了100多亿。”

  “大嘴巴的话你也相信?乐行的成功源自于大陆集团、舍弗勒、保时捷等国外大企的技术加持。不信就去江州乐达汽车总部看看,一片片的金发老外。”

  “真是张口就来,乐行这台车上面有哪些技术是国外的,是发动机?还是变速箱?又或者是底盘?”

  “你敢说轮胎不是马牌的?轴承不是舍弗勒的?”

  “……你说的对。”

  每晚7点新闻,又把乐达汽车搬出来,用5秒的时间特别报道:

  “乐行以42897辆的单月销售数据,高居所有品牌单一车型销量排行榜榜首……标志着国内汽车工业,取得了长足进步。”

  以点带面的经典逻辑。

  似乎觉得爆点和热度还不够,在接受央级媒体专访时,余总充分释放大嘴巴技能,拉出极度仇恨。

  关于乐行如此畅销的原因,余成东解释:

  “主要原因就是,我觉得,不仅是我觉得,我很多朋友都觉得乐行应该是全球最好的一台A级车。”

  “作为乐达汽车上市的第一台车,我们非常重视,集结了4000多名研发工程师,投入研发资金150多亿,日以继夜的研发,现在来看市场反馈很好。”

  “有很多我在菊厂时的同事,之前都是开BBA、TNH,现在都想找我开后门买一辆乐行。”

  记者笑问:“那后门开了吗?”

  “没有开,我们对消费者的态度一视同仁。我们公司自己员工,下订单都要等。”

  关于交付时间过长的问题。

  “这的确是一个问题。这两个月各地经销商频繁反馈,下订单后等待交付的时间,过长。”

  “这个问题主要还是怪我们自己,因为没有经验,产能定的比较保守。”

  “不过问题不大,我们已经在全力扩充产能,最迟下个月就能全线生产,到时候会大幅度缩短交付时间。”

  关于乐行的缺点,余成东非常自信。

  “从产品本身来看,乐行应该是没有缺点。外形、空间、动力、油耗全部领先合资品牌和自主品牌,但是一定要提出一个缺点的话……”

  “我觉得还是价格问题。我的很多朋友对我说,乐行的最大缺点,就是价格太便宜,与产品力不相符,能不能卖贵一点。”

  记者:“……”

  余成东的这段采访,在7点新闻结束后专栏中播出,如愿以偿让他自己、让乐达汽车成为焦点、热点和爆点。

  网友们又有欢乐题材了。

  “哈哈,大嘴真是大嘴,缺点是太便宜?脸怎么就这么大了?”

  “余婆卖瓜,自卖自夸,还全球最好的A级车,谁给你的自信?”

  “产品本身没有缺点……那内饰,满满的塑料感,大众都得甘拜下风。”

  “朋友说价格太便宜?感情那朋友就是你自己吧,干脆定价500万得了。”

  “产能!产能!还是产能!大嘴,老子下订单一个多月了,车的影子没见着。搞饥饿营销也不是这么搞的,再不交付老子退订单了啊。”

  “楼上的兄弟,哪的?要退订单退给我呗。”

  “做梦,老子一个多月时间白等的?”

  如此惊人的销量,看在某些山寨起家、一车传三代的品牌眼里,急在心里。

  因为销售数据不是单纯的一串数字,其背后代表着国内民众对国产自主品牌的认可度和信任度。

  一旦这种认可度和信任度,得以建立和长期延续,将惠及所有国产自主品牌。

  到那个时候,皮薄肉脆断A柱、吸能技术独步全球的某些品牌,其市场份额将被急剧压缩。

  届时,回天乏力。

  某国品牌的实验室里。

  “什么?三个月时间,数百名研发人员,几十台发动机供你们拆解,一点进展都没有?”

  “是的,部长。目前来看,没有进展。我们想,这也许就是乐达汽车敢于将这种材料应用于民用汽车领域的底气。”

  “混蛋,这就是你们工作的态度吗?这么敷衍?你们还想不想干呢?”

  “……”

  “你,必须和我解释,为什么没有进展?”

  “部长,是这样一个情况。这种材料非常神奇、特殊,因为它的硬度非常高,我们用超过其硬度极限的激光切割机进行切割,然后这种材料就碎成粉末……”

  “……”

  “而用普通切割机来切割,无法切割。”

  “……”

  “之后,我们想了一个办法,那就是高温融化,通过融化分解分析第三方化合物。”

  “哟西,你的思路很正确,结果怎么样?”

  “更糟糕。这种材料一旦高温融化,就会自然分离成有机硅和铝两种材料,完全没有第三方化合物的影子。”

  “……”

  “更可气的是,一旦分离,就再也没有办法融合。”

首节上一节115/25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