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从艺校开始 第22节

  “那后面的你为什么不拍?”王雅静说。

  “妙彤之前不是不想拍吗?之前让她客串那一幕也废了我好多口舌。她都不好意思出场。”李景坤说。

  其实朱妙彤坐在他们后桌,跟他和宋海荣呆在一起的时间更多。某种意义上她跟李景坤比王雅静跟李景坤更熟。

  同桌和前后桌的革命友谊,有时真的可以铭记很久。

  “拍吧!我支持你!”王雅静对朱妙彤说。

  “不要吧?客串一下就挺好的了,现在还要主演……”朱妙彤又要怂了。

  “没事的,又没有多少内容。你刚才一直说我拍得多漂亮,到时你肯定也很好看的。”王雅静说。

  “怎么可能,我哪有你上镜。”

  “不会的,你要相信我们大作家的功力,他肯定可以把你拍得很好看的。而且能把自己青春年少的样子记录下来,这是多珍贵的经历和记忆啊。

  以后长大了、变老了,还能时不时看到自己年轻时候的样子,这多好!”

  王雅静很给力,一直在帮导演说服女演员。

  ……

  后面他的短片在小范围内有所流传,大多数人没有参与过程,因此看过就完事了。

  参与过拍摄的班主任也通过mp4看了一下,他有点意外。

  一般能做到省重点高中的老师,身上都是有本事的。倒不是说有拍摄影片方面的本事,但他至少见识比普通高中的老师广一些。

  他没想到李景坤真的鼓捣出了一部短片。

  虽然只有几分钟,但是把事情说清楚了,而且画面也很稳。

  市一中的学生还是挺多才多艺的。

  而且李景坤还会吉他和唱歌,可能他确实有艺术细胞,适合走艺考。

  那就只能继续支持他能考上自己理想的大学了。

  

  高二升高三的暑假只有一个月假期,八月份就要提前上学。因此七月份李景坤哪里都没去(欧州行只能留到下次),一直在家看书学习和做题。

  除了教科书外,他还买了很多闲书,比如电影美术、社科杂志、百科全书等等。不过很多知识是靠平时积累的,这些着急不起来。

  偶尔也出去见朋友,或者户外练习摄影技术。

  高三开始后整个氛围都不一样了,学习气氛更加紧张,每个月都有考试,平时也是一直做题做题。

  不过短片还是得拍,尽量挑简单的拍。mv也行,主要是训练自己的技术。

  上个学期就拍了一部短片,也就是《这年夏天》;后面朱妙彤的部分也补上了,18分钟左右的内容,算是完整的短片了。

  这在他的朋友圈内也引起了一段时间的热议和轰动,因为内容挺好看的,再加上演员都是熟悉的人。

  乐队练习比之前也少了一些。但是《一万次悲伤》后他们还录制一首原创歌曲,叫《剩下的盛夏》。

  完全跟摇滚不沾边,但是每个人都很喜欢,因此录制完了后一起上传到了音乐网站上。

  除了两首原创之外,他们还上传了几首翻唱在上面。这些大多数是他们自己现场录制的。

  不过无论是翻唱还是原创的,一开始都没什么人点击收听,有的也是他们自己点的,留言的也是一些做广告的。

  后来高顺研究了一下,发现如果想要有人来听,需要往里面充钱。

  于是试着充了一点钱进去做推广,果真多了一些点击量了!

  于是后面陆续凑钱去做了推广,前后几个月,终于有了几百个点击,也多了一些真实听众的留言。

  一开始看到好评都挺兴奋的,但是骂人的评论也有,高顺一开始还跟对方做了回复,结果发现回复后对方骂得更激动。

  反正对方觉得唱得不好就是不好,解释再多都没用;再加上后面学习更加紧张,因此后面关注的不多了。

  说到底对他们省重点高中的学生来说,现在高考比较重要,音乐到了大学还可以继续玩。

  然后九月下旬《清明幻河图》下册出版,首印14万册。

  上册不久前加印了四万册,加起来这段时间入账了三十万出头,再次震惊了李景坤一家老小。

  因此除去这段时间的销,李景坤现在卡上有五十万左右的软民币(几乎是上下册目前加起来的收入)。

  因此按照惯例,李景坤会再次拿出一些钱来庆祝。

  “你们想下都要什么,我找个时间去买。”李景坤说。

  “什么都可以吗?”李景明说。

  “说说看。”李景坤说。

  “不要买些没用的。”李妈妈说。

  “有用的。”李景明说,“给我买双正版的耐扣鞋吧,我们班里的很多同学都有。”

  “可以,你要哪个系列的?”

第36章 准备买套房子

  “你不是有三双鞋了吗?又要买?”李妈妈说,“有钱也不能乱!”

  “没事,说好是礼物的,而且鞋子也是很实用的东西,不算乱买。”李景坤说。

  李晓霞说:“我,我要一个mp4吧。”

  李晓洁有一个mp3,平时两姐妹一起用,不过李晓霞一直想要拥有属于自己的mp3。现在大哥说要给他们买礼物,感觉可以再提高一点要求,买个mp4。

  “好的,到时一起去选一个你喜欢的。”李景坤说,“晓洁呢?想要什么?”

  李晓洁说:“我没什么要买的,平时零钱也有剩,要买的都买了。”

  李景坤知道她比较节约,估计大多数零钱都存起来了,而且还是存在老妈那里,因此他帮她想了一下,很快确定了一个物件。

  “我给你买个手机吧。”李景坤和。

  李晓洁有点吃惊,手机少说都要一两千块,她可没想过要拿一个。

  “不要吧?我拿着也没什么用。”李晓霞说。

  “有用,平时有什么急事要联系方便一点。而且今年都16岁了,要不是留了一级今年都读高中了,所以现在拿一部手机不算早。”李景坤说。

  结果李景明大呼不公平,他那双鞋子可没手机贵,他也想要手机。

  “还太小,过几年吧。”

  李妈妈和李爸爸都说他们没什么需要买的,不过李景坤打算周六日带他们去买衣服。然后还要给老爸换一台摩托车;他之前的摩托车太旧了。

  于是这一周他们一起出去买东西,除了原来定好的那些东西外,每个人还买了一两套衣服和一两双鞋子。

  平时吃的用的也买了很多,可以说大家都买得很爽。

  不过其实都没有乱买,七七八八算起来不会超过七八千,而且还是再加上手机和摩托车的基础上的。

  但是这些其实都还不是重点,重点是他现在钱够了,可以准备在流川市买一套房子了。

  毕竟后面他们一家还会在这里住很多年,弟弟妹妹还在这边上学,一直租房也不实际。

  不过这次看房他没带家人一起去,因为怕逛太久。他准备速战速决,一个人先逛多几个小区,看好一两套房子后再带家人去确认下。

  最先去的是天华广场附近的几个小区,因为比较热门。

  只是每去一个小区的售楼处都没什么人理他,毕竟谁都可以看出他是个高中生,以为是谁带来的孩子。

  不过李景坤到底得看到户型问到价格之类的,因此随便抓一个人问。

  “这套多少钱?”

  “这套有150平方米,每平方米一千八,四房两厅,很宽敞。”

  “一千八?没带装修的?”

  “没有的。”

  只是服务态度不够热情的话也有一点不好,就是没报实价,总要虚高一些。

  现在羊州房子均价六七千,他们这边四五线城市,一千八其实算贵的。

  其实这一片房子还可以,虽然比周围的贵一点,但是属于市商业中心,周围商场和娱乐场所比较多,交通便利,要去医院或者学校都很方便。

  见李景坤要走了,销售人员还是给了他宣传单,让他拿回家给父母看看。

  “我们这边房子非常不错的,如果你爸妈有看上的可以来找我,给你优惠点。”

  

  天华广场附近的房子看完之后,李景坤来到流川市广场这边的小区。

  这里是叫流川广场,其实从地理位置来说这里才是整个市的中心。

  只是天华广场那边链接其他几个镇,先天地理条件好,所以商业发展得比较好,才变成商业中心。

  不过李景坤还是来这边看房子了,因为未来这边会规划出新的商圈,还有商品城等等。流川广场也大力整改,装修得非常豪华气派,成为超越天华广场那边称为新的商业中心。

  这个小区叫御景新城,周围暂时只有这个小区落成了,他也没得选,只能往里面走。

  这边比刚才看的那些小区人少很多,售楼处只有寥寥的两个人在看房子,好像还是一对夫妻。

  发现有人进来了,很快有人激动地站了起来,不过很快脚步就慢下来了,因为发现李景坤是个少年郎。

  “你好,你是,是跟他们一起的吗?”来的是一个男性销售人员,他以为李景坤是那对夫妻的孩子。

  “不是,我自己来看房子的。”李景坤说。

  销售人员有点吃惊,不过没再说什么,只是领李景坤进去,然后让他看模型。

  这边现在比较偏,看房的人少,成交量当然也少,要让一个高中生成功地在这里购房太耗费精力,而且成功率还很低。简直就是吃力不讨好。

  因此这个销售人员也没那么主动了,基本上就是在走流程。然后李景坤有问什么他就简单回答一下。

  “我家里人比较多,所以希望户型大一点的,150到200的都可以。”李景坤说。

  销售人员心里想,还真是人小鬼大,200平方米的,口气好大啊!

  他来这么久了都没卖过这么大的,一是本身200平方米左右的套房本身就少,二是买的人不多,大多数有个100左右就足够了。

  不过他也没说什么,去把150到200左右房子的资料拿给李景坤看。

  李景坤看了一会,了解了大概,便说要去看下样板房,

  销售人员有点不乐意,觉得麻烦。因为第一印象,也因为李景坤表现的不太像要买的样子。

  楼房模型就随便看了一下,装修效果图那些也是随便翻了翻,价格也是问了一遍就不理,没问有没有便宜或者有什么优惠政策等等,就像是去商场逛衣服一样,就随便看了。

  随便看看你还要麻烦我带你去看样板房?

  好在销售人员很快发现刚才那对夫妻也要去看样板房了,于是他问他的同事:“小玲,我这位客户也想去看样板房,不然你帮忙一起接待下?”

  那个女同事有点意外,他什么时候这么好心了?毕竟他们这里客户不多,有时不争一下的话一个月的业绩很难完成。

第37章 他真的要来买房?

  不过那个叫小玲的销售人员很快明白她同事的心思了,就是懒呗。

首节上一节22/35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