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西游开始的文艺时代 第192节

  转天一大早,全员集合,然后就坐着公司的大巴车出发。昨天都已经见过面了,大家倒也不觉得生疏,闷了一会儿,斯琴高娃率先开口,很快车里就热闹了起来。

  “瞧我这福气,仨大儿子,一个比一个长得精神!”

  斯琴高娃是个爱说爱笑的性子,一上来就拿着孙松他们仨人开心,说起来,朱家三个儿子里面,也就夏雨的岁数小,孙松才比她小了13岁,柳云龙的年纪也只小了19岁。

  不过为了能尽快进入角色,孙松倒也放得开,直接开口叫娘,把斯琴高娃乐得眼睛都找不着了。

  夏雨是第一次拍电视剧,而且剧组里惟一的小伙伴霍思燕这次还没跟着一起去,面对别人的调侃,只是红着脸傻笑。

  “小夏!你这样可不行,在戏里你演的就是高娃老师的儿子,当娘的叫你一声‘儿子’,你不答应还红了脸,等到拍戏的时候怎么办?”

  整个剧组唯一没有表演经验的就是夏雨了,黎阳最担心的也是他,本来想着把霍思燕一块儿带来的,有个熟悉的人,也不至于太尴尬,可霍思燕的父母不同意,说是姑娘要上学,不肯放人。

  夏雨听了,更觉得别扭,红着脸低着头,一动不动的。

  斯琴高娃见状笑道:“我这老三到底是儿子,还是姑娘啊,这稳稳当当的,跟个大姑娘似的!”

  就这样一路说说笑笑的,大巴车开了一个小时,沿着一条土路驶进了剧组的目的地。

  剧组的驻地就在剧中朱家的老房子里,这里原本是村里的大队部,后来被废弃了,剧组重新修整之后,倒也不觉得破败。

  剧中的文他娘理家可是一把好手,尽管男人不在家,可她一个妇道人家愣是拉扯着三个儿子在这灾年过活,不但没把儿子们养的面黄肌瘦,竟然还差一点儿把大儿子传文的婚事给办了。

  这样一个女人肯定是勤快的,住的房子可以老旧,但是不能邋遢,破败。

  “待会儿把东西都放西边那屋,拍戏的时候取景主要取门口这一块,都赶紧动起来!”赵宝刚吩咐道

  “黎阳老师,我们住哪啊?”

  斯琴高娃转了一圈儿,也没找到能住人的地方,她倒是不挑,可关键这里地方不大,腾出一间屋子放设备之后,就剩下一间房了,这么多人怎么住的开。

  黎阳回道:“这里住一部分,剩下的都住村委会去!”

  黎阳说的村委会也是剧中鲜儿的家,他给村里的小学送了二十几套桌椅,又把窗户纸换成了玻璃,就把村委会直接拿下了。

  听村长说,村委会在解放前是这边一个地主的家,不过看那狭窄的格局,也能想到,那位估计早就已经被镇压了的地主财力怕是也很有限。

  “老赵,你让人带着高娃老师他们过去,先安顿好,还有,剧务呢,过来。”

  一个年轻人颠儿颠儿的跑到跟前:“老板,您找我?”

  黎阳道:“都这个点儿了,你赶紧安排人做饭去,做饭也在村委会,缺什么先找村里的老乡买。”

  剧务答应一声,叫上斯琴高娃等人先离开了。

  赵保刚是第一次过来,左右看了看,暗自满意:“这地方不错啊,老板,你是怎么找着的?”

  黎阳回道:“和我没关系,主要是王京花,这里还有谭家大院都是王京花找的,给我看了照片定下来的,谭家那边也一样,怎么样,还满意吗?”

  “满意,当然满意!”

  下午,《闯关东》正式开拍

  赵宝刚检查过几个镜头,确认没问题,对着场记打了个手势。

  “闯关东第一场第一遍,3、2、1!”

  斯琴高娃扮演的文他娘瘫倒在炕上,双眼无神,给人的感觉就是万念俱灰,只有目光瞄向三个儿子的时候,才能让人感到她是个活人。

  她刚刚得知自己的男人朱开山被杀,头颅被挂在城门楼上。

  精彩!

  什么叫好演员,这就是。

  文他娘的声音有气无力的,像是在自言自语的念叨着:“山塌了,家里山塌了,山东没法活人了,逃活路吧!”

  孙松扮演的朱传文端着一碗水,立刻进入人物情绪,眼里含着泪:“娘,你醒醒,喝口水。”

  文他娘勉强地挣扎着要起身,却起不来,说:“扶俺起来。”

  朱传文小心翼翼地把娘扶起,她喘着粗气:“传文,山东的地面养不活人了,闹灾荒,闹响马,没完没了,委实养不活人了,你是哥哥,带着两个弟弟闯关东,逃活命去吧!”

  朱传文闻言大惊,道:“娘,使不得,俺走了你怎么办?”

  文他娘道:“娘好说,俺一个人留在这儿,死活不挪窝儿了。”

  朱传文立刻跪倒在了炕前,哭道:“娘,不能啊,要死咱死在一块儿,俺不能撇了娘呀!再说了,哪来的盘缠啊?”

  文他娘一听就火了,指着朱传文骂道:“你这个没血性的东西,是朱开山的后人吗?啊?大不了卖了老屋和咱那几亩薄地!”

  朱传文更惊了,急道:“娘啊,俺不是没有血性,俺心里放不下你呀,爹不在了,俺要给你养老送终呀!再说了,这年头兵荒马乱的,哪有买地买房的主儿?就是卖了房卖了地,那你吃什么住哪儿?”

  文他娘叹口气:“唉,娘你们就不用管了,俺不会拖累你们,你和两个弟弟商量商量,要走就快做打算,不能死囚在家里。”

  说着挥了挥手,闭上眼睛,又昏沉沉地睡了。

  朱传文见娘睡下,耷拉着脑袋出了屋。

  “好!”

  “咱们保一条,再来一遍!”

  同样的戏两人又演了一遍,照样保持着高水准。

第446章 靠脸吃饭的俞飞鸿

  这场戏拍完,剧组转换场景,进入东屋,柳云龙和夏雨两人已经躺在炕上等着了。

  朱传文道:“俺看娘是胡涂了,关东是那么好闯的?”

  朱传武跟着说道:“俺看娘说得也有道理,在家死囚也不是事儿,咱不能坐着等死,出去闯荡闯荡多好啊!”

  黎阳看着柳云龙和夏雨的表演,在心里暗暗竖起根大拇指,按说柳云龙的年纪和故事中朱传武相比,至少要大了好几岁,可现在演起来,给人的感觉就是个十七八岁,热血方刚,还有些鲁莽的大小伙子。

  大概每个家庭里的兄弟都是如此,大的想要压服小的,可小的偏偏不服管教,总想着和大的对着干。

  朱传文被弟弟顶了回去,心里犹豫,又问朱传杰:“三儿,你看呢?”

  黎阳的心里立刻拉响了警报,这可是夏雨的第一场戏,这小子要是演砸了,以后可就麻烦了,说不准都过不去心里的那道坎。

  纯对白剧情,其实最考验演员的功力,通过台词,表情,还有一些细微的动作,要把原本应该静止的画面给演活了。

  夏雨之前完全没有表演的经验,能不能做好很难说,而且接下来他还有大段的台词。

  可是方才还有些紧张的夏雨,这会儿反倒是不紧张了,转转眼珠,道:“二哥说得也有道理,树挪死人挪活,出去闯闯倒是个道儿。

  可话又说回来了,大哥的担心也有道理,老话不是说了吗,父母在不远游,咱爹没有了,不能撇了娘呀。再就是盘缠,指望卖那几亩薄地破房是不行了,没盘缠寸步难行啊!”

  黎阳长出了一口气,这小子,还真行!

  初出茅庐,表现不俗,与柳云龙和孙松搭戏不落下风,不愧是最年轻的威尼斯影帝,由此可见,演戏这个东西,天赋真的非常重要。

  真是天生吃这碗饭的料。

  朱传文白他一眼:“说了等于白说,你也没个准主意。要俺说,这事不能听娘的,咱们守着娘,死活在一块儿。吹灯睡觉吧。”

  “好!好!好!过了,就这条了!”

  原版的里,这场戏是母子四人的对话,紧跟着朱开山的本家兄弟春山叔就到了。

  可黎阳认为情节转换的太快,有些生硬,就又加了一场,并且把原著中被删减掉的一段,又给加了进去。

  接下来这场戏,就是前世的删掉的部分。

  “开始!”

  文他娘躺在炕上,听着孩子们的鼾声,挣扎着下了炕,点着了油灯,用手擎好了,哆哆嗦嗦地进了堂屋。

  她在锅里添上水,慢悠悠地拉起风箱。火苗旺起来,映在了文他娘的脸上。

  这个时候推近景,捕捉了一个特写。

  文他娘的脸上满是绝望,她是个坚强的女人,不然的话,也不会在这灾年,男人不在家的情况下,将三个孩子拉扯大。

  可是今天,她听到了朱开山的死讯之后,彻底绝望了,如果朱开山只是没个音信,还是个支撑,日子苦熬也要熬到他回来那天,可没想到人没了,苦熬也没个熬头了,她觉得心里发空。

  黎阳轻轻的将俞飞鸿拉了过来,对着她指了指监视器里面的斯琴高娃,一句台词没有,可愣是将一个死了丈夫,对生活失去希望的女人演的活灵活现。

  俞飞鸿自然也明白黎阳的意思,点点头,认真的观察着,不得不服,她的演技距离斯琴高娃,至少还差了半个西天取经的路程。

  用后世的说法,俞飞鸿现在还处在靠脸吃饭的阶段,演技明显压不住颜值,人们喜欢看她的表演,主要也是看她的脸。

  什么时候,能让观众在看她演戏的时候,忘记了她的长相,这才算是真的成了。

  锅里的水开了。

  文他娘打了一锅苞米面糊糊,盛了一碗,又把一包土信子放进碗里,土信子其实就是砒霜。

  当然了,剧组还没那么拼,真让演员为了艺术献身,这个是用黄豆粉加面粉活在一起,然后烘干了的,颜色上差不多。

  文他娘端起碗来,一闭眼正要仰头喝下,忽听身后扑通一声。她回过身,一眼就看见小儿子朱传杰在门后跪着。

  镜头对准夏雨,只见他号哭道:“娘,俺一直看着你,你可不能把俺们扔下啊!”

  文他娘过去紧紧地搂着孩子,大放悲声:“三儿,娘不想拖累你们了,娘去找你爹,你们利利索索地走吧,逃条活命吧!”

  听到哭喊声,传文、传武两兄弟也都被惊醒了,连忙跑了出来。

  朱传文问:“娘,你这是怎么了?传杰,你哭什么?”

  朱传杰哭着说:“大哥,咱娘要寻短见了。”

  传文、传武两兄弟一听,都是大惊失色,一齐给娘跪下,哭着:“娘,你糊涂呀!咱还没到绝路,就是要饭俺哥仨儿也能养活你!”

  文他娘刚要说话,院外突然传来急促的敲门声。

  朱传文一惊:“传武,谁敲门?看看去,劫粮的再敢来,跟他们拼了。”

  朱传武闻言顺手抄起一根扁担去开门,一脸怒气。

  传文和传杰兄弟两个把娘扶进了堂屋,刚坐下,就听到外面朱传武嚷嚷着:“娘,你猜猜谁来了,俺春山叔回来了!”

  “好!”

  这一嗓子,赵宝刚喊得格外大声,痛快,太痛快了。

  “大家休息二十分钟,调整一下,高娃老师,刚才不错,保持住啊!”

  赵宝刚说完就准备离开,他确实是没想到下午这场戏会拍的这么顺利,以至于都忘了化妆。

  待会儿要出场的朱春山,就是赵宝刚客串的,原以为第一天开机,演员们进入状态慢,刚才定下来要拍夜场戏的时候,就计划着拍两场,结果没想到会这么顺利。

  赵宝刚客串的角色在全剧终就一组镜头,可化妆却也是件麻烦事,开篇是清朝末年,男人还都留着大辫子。

  群演自然不用那么麻烦,戴着个发套就OK了,可朱春山到底是个有名姓的角色,而且还有好几个近景,戴假发就不合适了。

第447章 临时导演黎阳

  当初赵宝刚来京城艺术中心,是作为剧务被招进来的,说起来,他的起点还不如冯小刚,人家好歹是美术,算是技术工种。

  他的运气不错,刚来就遇上了中心投拍老舍先生的名著,当时他被安排在剧组做个杂工,可没干两天,正好又赶上原本定下来出演祁瑞丰的演员生病辞演了,当时可把林如为导演给愁坏了。

  这马上要拍祁瑞丰的戏了,演员却没了,这让她去哪抓一个。结果也不知道怎么的就看上赵宝刚了,一下子从杂工变成了演员,也算是一飞冲天了。可赵宝刚的兴趣显然不在演戏上。

  前世准备拍《渴望》的时候,甚至打算定赵宝刚演宋大成的,可他却不干,非要做幕后。也幸亏他没演,不然的话,就没有李雪健老师的经典银幕形象了。

  赵宝刚在如愿以偿做了导演,并且功成名就之后,反倒是来了戏瘾,时不时的在一些影视作品里客串角色,可他的客串却和别的导演不一样。

  别的导演都喜欢在自己执导的作品里露一面,他却似乎很是排斥,仅有的一部就是,他在里面演了个反派。

首节上一节192/36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