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何雨柱又提议道:
“要不然这样吧,你去注册成立一家属于我们自己的公司,再打造出一个全新的品牌,好好地拼搏一番。”
然而,廖烈樱轻轻地摇了摇头回应道:
“刚刚大哥已经跟我说过啦,他准备新注册的那家收音机公司里会有我一部分的股份呢。”
见此情形,何雨柱便也不再多言。
毕竟他很清楚,尽管廖烈樱目前可能并没有太多实际的产业,但以她以往的积蓄以及那个神秘的小金库来看,手头应该还是有着相当可观的资金的。
况且现在廖烈文既然愿意主动分给她一些股份,那么自己再多说些什么反而显得有些多余了。
就这样,时间很快来到了夜幕降临的时候。
何雨柱满心欢喜地牵着廖烈樱的手,一同朝着位于中环的文华东方酒店走去。
一路上,两人有说有笑,仿佛忘却了所有的烦恼和压力。
廖烈文身为此次会面的中间人,早早便已等候在宽敞明亮、装饰奢华的大厅之中。
他身着一套剪裁得体的深色西装,身姿笔挺,神情专注而沉稳。不一会儿,众人一同来到了预定好的豪华包厢。
在包厢里等待了一段时间后,终于,艾尔顿鲍尔斯出现在了门口。
这位来自异国他乡的商人看上去大约三十多岁的年纪,身材高大挺拔,步伐矫健有力。
最引人注目的是他那高高凸起的鹰钩鼻,犹如一只展翅欲飞的雄鹰,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双方见面后,彼此礼貌而热情地互相问候着,并纷纷落座。刚一坐下,艾尔顿鲍尔斯便毫不吝啬对何雨柱的赞美之词。
他面带微笑,用流利但略带口音的中文说道:
“何先生真是年轻有为啊!如此年纪便能取得这般成就,实在令人钦佩不已。”
接着便是一连串的吹捧话语,将何雨柱夸得仿佛天上有地上无一般。
面对艾尔顿鲍尔斯的夸赞,何雨柱心中不禁有些诧异。
他原本预想这场会面将会是一场激烈的龙争虎斗,双方必然要经过一番唇枪舌剑才能达成共识。
然而,没想到对方竟会表现得如此客气友善。于是,趁着旁人不注意时,何雨柱压低声音向身旁的廖烈文询问缘由。
廖烈文同样轻声回应道:
“方才通电话之时,我已经告知了他您已然踏入丹劲境界之事。想必正因如此,他才会对你如此敬重有加吧。”
听闻此言,何雨柱顿时恍然大悟,心中的疑惑瞬间烟消云散。
随着时间的推移,酒席间气氛愈发融洽和谐。众人推杯换盏之间,一道道美味佳肴也陆续上桌。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大家都吃得差不多了。
此时,艾尔顿鲍尔斯放下手中的酒杯,清了清嗓子,终于切入正题,谈起了关于收音机生意的相关事宜。
“何先生啊,您看这晶体管收音机目前可是个崭新的行业呢!那市场前景简直无比辽阔,咱们要是齐心协力一起赚大钱,如此一来岂不是皆大欢喜嘛!您觉得怎么样?”说话之人满脸堆笑地看着对面的何先生。
何雨柱微微点头表示赞同,接着便直截了当地说道:
“艾尔顿先生,关于此事,我这儿倒是有个不错的主意。”
他顿了一下,见对方饶有兴致地等着下文,便继续讲下去:
“不知您是否有所耳闻,据说贵公司在观塘那块新盖起了一栋规模宏大的工业大厦,而且还计划将其打造成一处生产基地,可有此事呀?”
被称作艾尔顿先生的人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但很快就恢复了常态,回答道:
“没错,何先生消息真是灵通啊!我们的确是有这么个规划,这栋工业大厦已然竣工完成啦,接下来就得赶紧去采购所需的生产线并且招聘大量工人咯。”
听到这里,何雨柱嘴角微微上扬,胸有成竹地说:
“既然如此,那我的提议其实非常简单明了。您们这般费心费力地建造生产基地,归根结底不就是想尽量压低生产成本么?那么依我之见,倒不如索性把整座工业大厦转让给我得了。由我这边负责组织生产事宜,之后再以相当低廉的价格向贵公司供应零部件。不仅如此,如果需要的话,我还能够替您们代为加工生产产品呢!您意下如何?”
艾尔顿鲍尔斯微微一怔,脸上瞬间浮现出一丝不悦之色,语气生硬地说道:
“我实在搞不懂啊,何先生!明明我自己有能力独立生产,为何非要将工业大厦转让给您,之后再向您购买零件呢?这对我来说可没有什么好处呀!”
听到这话,何雨柱嘴角轻轻上扬,露出一抹自信的笑容,有条不紊地回应道:
“艾尔顿先生,如果贵方选择自行组织生产,那么首先需要持续投入多达数千万元的先进设备。而且,为了确保产品质量和有效管理人员,还得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时间成本去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和人事管理制度。这些工作所需要付出的心血和精力绝对不容小觑哦。”
其实在此之前,何雨柱已经做足了功课。据他所知,艾尔顿鲍尔斯的公司总部主要位于遥远的伦敦地区,那里才是其核心根据地所在之处。
然而,令人头疼的是,英国本土时常爆发罢工浪潮,导致劳动力市场动荡不安;不仅如此,当地工人的薪资待遇更是高得惊人。
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因素考虑,艾尔顿鲍尔斯方才萌生出在繁华热闹的香江投资兴建工业大厦,并借此开展生产活动的想法。
毕竟在这里,只需大约 100万资金便能成功打造一座工业大厦,但倘若想要构建起一个完整且功能齐全的生产基地,那固定资产方面的投入金额将会急剧攀升至数千万乃至数亿元之巨。
话说那京城啊,于 1952年之际,在京郊的醉仙桥一带,赫然矗立起一座崭新的京城电子管厂!
这座工厂的总投资规模堪称惊人,竟然一举超越了一亿元人民币之巨!
如此手笔,方才成功铸就了亚洲范围内首屈一指、规模最为宏大的电子管加工基地。
而且呀,这里每年都能够源源不断地生产多达 1200万只各式各样不同型号的电子管呢!
再看看那艾尔顿鲍尔斯所计划投入的资金规模嘛,恐怕未必能及得上这般高度。
然而,这些都已然成为过往云烟啦。单说在设备方面的投入一项,便决然不会少于五千万元呐!要知道,这可实实在在是一笔极其庞大的数目哟!
而咱们的何雨柱之所以胆敢提出这样一个方案来,自然也是有着十足把握和强大信心去说服对方的。
毕竟,若是依照他自家的这套独特做法施行下去,那就能够替对方轻轻松松省下好几千万的巨额投入呢!
更为诱人的是,对方还可以享有优先权,直接从他手里采购那些先进的晶体管哦!
不得不说,对于艾尔顿鲍尔斯而言,此方案着实称得上是一个无比出色且极具吸引力的绝佳选择哩!
这不,艾尔顿鲍尔斯紧接着又追问了几句相关事宜,想要彻底弄明白其中可能存在的一些问题所在……
然后就陷入了沉思,原本计划在工业大厦完成之后,自己会贷款一部分,还会邀请一些同行入股,这样才能打造一个晶体管生产基地。
要知道,己方在此项目中的前期投入可是实打实的不少于 3000万港币啊!
然而此刻,竟然有人提出如此诱人的建议:
所有这些资金投入都无需再由自己承担了。
只需将那座工业大厦转手卖给对方,接着对方将会全权负责生产事宜,并直接向己方供应所需零件。
如此一来,便能成功地为自己省下足足 3000万用于固定资产方面的巨额投资呢!
倘若能将这笔原本计划投入的 3000万转而投向其他领域,毫无疑问,凭借自己敏锐的商业头脑和精准的市场洞察力,必定能够斩获丰厚的利润回报。
目前来看,这种投入与产出之间的收益率大致维持在 10%上下浮动。
简单计算一下便可知晓,这意味着每年都有可能额外净赚高达 300万之巨的纯利呀!
念及此处,艾尔顿鲍尔斯不禁在心底暗暗思忖起来,权衡着其中利弊得失。
最终,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一个清晰明确的决断逐渐在他心头浮现……
第538章 签合同
“何先生的提议的确令人眼前一亮,但恕我直言,我心中仍存有几丝疑虑。”艾尔顿鲍尔斯一脸认真地说道。
“艾尔顿先生但讲无妨。”何雨柱面带微笑,从容地回应道。
“请问何先生能否确保晶体管的稳定供应呢?毕竟这对于我们后续的合作至关重要。”
艾尔顿鲍尔斯紧盯着何雨柱,等待着他的答复。
“艾尔顿先生尽可放宽心!我们所生产的晶体管,无论是质量还是性能,均经得起全方位、多角度的严格检验。这点您大可不必担忧。”
何雨柱信心满满地回答道。
得到如此肯定的答案后,艾尔顿鲍尔斯稍稍松了口气,但紧接着他又抛出一连串的问题。
这些问题主要围绕着他自身是否能够顺利获取足量的晶体管零件,以及后续代工环节可能会面临的种种状况展开。
面对艾尔顿鲍尔斯连珠炮似的发问,何雨柱始终保持耐心,逐一给出详尽且令人信服的解答,并做出相应的保证。
终于,在经过一番深入交流之后,艾尔顿鲍尔斯似乎感到满意了。
只见他稍作停顿,然后缓缓开口说道:
“倘若条件允许的话,我希望能先行参观一下贵公司的生产车间。只有亲眼目睹实际的生产流程和环境,我才能真正做到心中有数。”
“这自然不成问题,我们随时欢迎您前来参观考察。”何雨柱爽快地应承下来。
至此,双方关于合作的正事算是暂告一段落。此时对于艾尔顿鲍尔斯而言,何雨柱是否愿意降低价格已经不再是最为关键的因素。
相较于价格上的些许波动,如何成功将这笔规模巨大的固定资产合理节省下来,才是重中之重,也是他目前需要全力以赴去解决的首要任务。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一场充满着欢声笑语、友好交流的晚宴在温馨和谐的氛围中缓缓落下帷幕。
时间悄然流转至次日清晨,阳光透过淡薄的云层,纷纷扬扬地洒落在大地上。
此时,艾尔顿鲍尔斯带领着他那由十余人组成的考察团队,在廖烈文的热情陪伴下,踏入了宏伟壮观的鸿发工业大厦。
这座大厦内部别有洞天,其中整整三层楼被精心打造成为晶体管的生产车间,而另外一层则是专门用于收音机组装的车间。
艾尔顿鲍尔斯及其团队成员首先步入了生产车间,展现在他们眼前的景象令人惊叹不已。
与众人原本脑海中预想的那种脏乱不堪、嘈杂无序的场景截然不同,这里的一切都显得井然有序且一尘不染。
宽敞明亮的车间内,工人们身着统一的洁白工作服,如同一个个辛勤劳作的天使。
他们专注地操作着各种精密仪器,手法娴熟,动作流畅自然。
每一个工作区域都划分得井井有条,原材料摆放整齐,工具设备也都归置得当。
整个车间弥漫着一种严谨认真的工作氛围,仿佛连空气中都弥漫着精益求精的气息。
紧接着,一行人又移步前往组装车间。同样的,这里依然保持着高度的整洁与规范。
每个工位之间布局合理,相互协作紧密无间。工人们有条不紊地将各个零部件精准组合在一起,犹如艺术家在精心雕琢一件传世之作。
这种高效有序的工作状态以及无可挑剔的环境卫生状况,使得参观团成员们倍感惊讶与赞赏。
当他们逐一参观完这些先进的生产线后,便一同走进了一间小巧精致的会议室。
在这里,艾尔顿鲍尔斯终于对这家企业有了更为清晰全面的认识。他不禁感慨道:
“怪不得贵公司所生产的收音机能够拥有如此卓越出众的品质!从这严格高标准的环境要求就可见一斑啊!”
言语之中流露出由衷的钦佩之情。
在此之前,艾尔顿鲍尔斯所任职的公司曾经采购过数台由何雨柱的公司制造的晶体管收音机。
当这些收音机送达之后,技术人员们立即对其展开了全面而深入的测试。
结果令人惊喜不已,无论是收音机的外观做工,还是内部零部件的质量与性能,都堪称十分出色,几乎无可挑剔。
经过此次实地参观考察,艾尔顿鲍尔斯终于深刻地认识到,何雨柱的公司实力不容小觑,不仅不差劲,甚至在某些方面可能比他自己所在的公司还要更胜一筹。
面对如此优秀的合作伙伴,何雨柱表现得非常谦逊有礼,只是简单地客套寒暄了几句。
紧接着,他便兴致勃勃地向艾尔顿鲍尔斯谈起了自己对于未来发展的宏伟规划。
何雨柱满怀信心地表示,如果有机会能够成功购置对方手中那座工业大厦的话,那么他计划将至少投入 8000万港币用于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
一旦这个目标得以实现,现有的生产规模将会迅速扩大四倍之多!届时,每年能够产出的晶体管数量将高达上千万只,这无疑会极大地提升公司的产能和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