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1995从截胡开始 第39节

  “哇哦,这是一部非常棒的短片,我个人非常喜欢!”

  随后他停顿了一下,往台下扫了一眼,然后大声宣布:

  “《Bus 44》!”

  虽然是短片,但毕竟是金熊,待遇都不一样。

  大屏幕上播放着《车四十四》的画面,然后还配有旁白音:

  “一辆普通的公交车,一场人性的考验,一个震撼的结局,一抹耐人寻味的笑容……”

  此时台下的蒋琴琴已经尖叫一声紧紧抱住了自己男朋友。

  吴宇辰也不再掩饰自己的心情,一只手握紧拳头挥了挥,脸上肆意地笑着。

  此时全场都响起了善意的掌声,更是传来了华语剧组那边大声的喝彩:“好样的!”

  吴宇辰松开蒋琴琴,又和旁边坐着的几个短片导演或是拥抱或是握手致意,然后挺起胸膛,气宇轩昂地走上颁奖台。

  小老头瓦格纳先是和吴宇辰拥抱了下,然后将一个装有奖牌的红色盒子递到吴宇辰手里。

  只有主竞赛单元是真正的金色和银色的熊奖杯,其他单元都是奖牌。给吴宇辰的这个奖牌上印有金熊的图案。

  吴宇辰倒不在意是奖杯还是奖牌,重要的是这个荣誉!

  “哇哦!我到现在还有些难以置信,毕竟这是我的第一部作品,竟然能够获得最佳短片金熊奖,感谢组委会对我的肯定!”

  吴宇辰说着,扬了扬手中的奖牌,下面人都是善意笑着。

  “这部《车四十四》并非我一个人的功劳。也许看过我们短片的人知道,在结尾处有一串长长的致谢名单。

  我们一共27个人,凑了不到4000美元,才拍出了这部电影。所以我要在这里感谢他们,没有他们就没有《车四十四》!”

  这一下倒真是引起了下面众人的惊讶,没想到这部短片背后还有这种故事。这么低的成本,而且还是27个人凑出来的,可想而知影片拍摄的困难。

  这时再次有人带头开始鼓掌,而且掌声越来越大,所有人都没有落下。这是对《车四十四》剧组的鼓励,也是对他们这种电影热爱精神的敬佩!

第66章 电影节后的重头戏(求追读)

  “事实上,我还是一名刚刚读大学的学生。在这里要感谢我的学校,华夏京城影视学院,没有学校将设备借给我们,我想我们拍摄成本都不够。

  同样感谢蒋琴琴、段龙、孙洪雷等演员的精彩表演!

  这一路来给过我帮助过的人很多,真的诚挚感谢他们,谢谢!”

  吴宇辰说完后略微鞠了一躬,然后又举起手中的奖牌展示了下,露出意气风发的笑容,在掌声中走下舞台。

  回到座位上,蒋琴琴小脸兴奋地通红,等吴宇辰把奖牌交给她后,捧在手心里看个不停,仿佛要把上面那个小金熊每一个纹路都要记下来。

  短片单元对颁奖典礼来说其实也就是道开胃菜罢了,真正的重头戏还是后面的主竞赛单元。

  影帝被《死囚上路》男主角西恩潘摘走,接下来如同吴宇辰记忆中一样,最佳导演被大陆剧组《太阳有耳》拿下,而最佳影片金熊奖嘛,自然是李岸的《理智与情感》。

  华人剧组是真的成了这届的大赢家,主竞赛单元的金熊和一座银熊,再加上吴宇辰这个短片金熊,可以说今年的柏林电影节风头被华人导演抢了一半。

  当天晚上,在电影节举办的庆祝酒会上,华人都聚在了一起,包括身为评委的许鞍华和陈冲。

  这次大家对吴宇辰的态度又好上不少,毕竟拿没拿奖那可是真的两回事。

  甚至许鞍华和李岸还有问吴宇辰有没有去大陆之外发展的意思,他们可以提供一些帮助。

  吴宇辰又想到了黄勃的那句话,成名后身边都是好人。他虽然只是拿了短片的奖,但表现出的潜力也已经足以大家看好他了。

  吴宇辰倒也没有一口就拒绝,而是说自己现在才大一,还需要学习,等今后学有所成有机会就会出去见识一番。

  李岸和许鞍华等人都笑了笑,然后给吴宇辰留下了名片之类的联系方式。

  虽然说柏林电影节已经闭幕了,但是对本次参加颁奖典礼的这些电影来说,并不是结束,不亚于奖项的重头戏还在这之后的几天。

  翌日,吴宇辰在一家咖啡厅中和一位白人中年男子相对而坐。

  “恭喜你,吴!我就知道《车四十四》可以的,它非常棒!”

  “谢谢,哈弗茨先生。”

  “吴,我想你也知道我的目的。开个价吧,我想要它。”

  “哈弗茨先生,您愿意给它什么价码?”

  哈弗茨显然早就已经有了预案:“8万美元,全球的电视和院线放映权。”

  这价格直接比颁奖典礼前翻了一倍,吴宇辰暗道奖项果然是可以直接兑换真金白银。

  吴宇辰想了想说道:

  “哈弗茨先生,你知道吗?在《车四十四》展映的过程中,我和不少国家的观众交流过,有欧洲的、美洲的、亚洲的甚至澳洲的,他们和我说类似这种车匪和集体沉默事件,其实在他们生活的本地也都时有发生,甚至有人亲身经历过。真正的见义勇为只是少数。”

  哈弗茨没有说话,等待吴宇辰的下文。

  “我想应该明白这意味着什么。我的这部《车四十四》,它很国际化,拿到全世界任何一个地区,都会让人产生代入感,因为它很可能时时刻刻就在你身边发生!”

  很明显,吴宇辰这意思就是我这短片受众绝对广,不是其他那些题材能比的,想要就得加钱。

  “OK,吴,那请你说一下你的预期价格。”哈弗茨摊手道。

  “15万美元。”

  “哦不不不,这明显是一个不可能的价格!”哈弗茨反应很激烈。

  吴宇辰则淡定地用勺子搅了搅杯子中的咖啡,说道:

  “放轻松,哈弗茨先生。这个价格很合理,柏林最佳短片金熊这个噱头就值10万块宣传费了。而且这是电视和院线渠道加起来,我知道你们的收益渠道很广泛。”

  在欧美,短片不仅可以卖给电视台播放有收益,而且这些电影商还会把短片做成合集,在独立影院播出。

  不要以为没人观看,国际短片公司负责人曾介绍过,短片合集票房成绩很出色,在美利坚可以取得数百万美元的票房,在独立院线票房中最高排名27位。而这还只是美利坚的票房收益。

  “嘿!吴,我承认《车四十四》是一部十分优秀的短片,但是我们不会为了一部短片支付15万美元的价格,这太高了!

  我最多给你10万,这已经是我为短片开出过的最高价格了!”哈弗茨大呼道。

  吴宇辰要是信了他的鬼话就傻了,不过他也知道这就是个渠道为王的时代,渠道商是最容易赚钱的行业。

  一番讨价还价之后,双方谈定了12万美元的价格,卖掉了《车四十四》的全球电视和院线渠道的放映权。

  说实话,这价格已经比吴宇辰来之前的预期收获超出不少了。

  等到两人谈定这桩买卖后,哈弗茨对吴宇辰笑着说:

  “吴,你真的和我接触过的很多华人不一样,你很自信,而且对欧美世界了解也更多。”

  吴宇辰勾起嘴角:“也许是因为我更年轻,年轻人总是自信的,不是么?”

  “哈哈哈!”

  等到一杯咖啡喝完后,吴宇辰不经意地问了句:

  “哈弗茨,你对《车四十四》的改编权有兴趣吗?”

  哈弗茨闻言露出笑意反问道:“哦?难道还没有人找你洽谈改编权吗?”

  吴宇辰不露声色,只是微笑着:“有,但我想看看有没有更合适的买家。”

  哈弗茨摇了摇头:“吴,很抱歉,我们公司只负责短片业务。关于改编权我想我们没有兴趣。”

  “那可真是遗憾呢。”

  吴宇辰叹了句,随后又问道:

  “如果以你的角度来看,《车四十四》改编权值多少?”

  哈弗茨眯了眯眼,想着反正自己也捞不到改编权,不如说点实话交好眼前这位年轻导演。

  “吴,具体价格我不能判断。但是以我个人来看,我觉得《车四十四》如果把背景改成美利坚西部,风格变成cult片,我想会有一部分观众很感兴趣。”

  吴宇辰闻言点了点头,随后露出真诚笑容:“哈弗茨,谢谢你的建议!”

  拜托大家多往后翻一页,贡献个追读哇~~

第67章 最好的新年礼物

  好莱坞七大本身对于电影节的兴趣不大,但是他们的那些子公司则不然。

  其实好莱坞有不少独立电影公司都是七大的子公司,比如哈维韦恩斯坦的米拉麦克斯隶属迪士尼,焦点影业是环球旗下,新线影业母公司是华纳。

  索尼在收购哥伦比亚后,也专门成立了负责艺术片和独立电影的索尼经典,几年后的《卧虎藏龙》就是索尼经典全程推动的,包括发行策略和奥斯卡公关。

  吴宇辰之前并没有对哈弗茨说谎,对他的《车四十四》感兴趣的就是索尼经典。

  “乔治先生,西部蛮荒风格的电影在美利坚一向有一批固定的爱好者,如果把《车四十四》背景改为那里,风格更为荒诞和野蛮,再加上更多的血腥和暴力,我想你们会有不错的收益。”

  索尼经典前来接洽的负责人乔治没有说话,一边思考一边打量着吴宇辰。

  吴宇辰倒也不慌,又补充了句:

  “其实米拉麦克斯也有联系过我,愿意给出更高的价格。但说实话,我更相信索尼经典的名誉。”

  乔治眉头一挑,随后露出笑容:“选择索尼经典是一个正确的决定。改编权30万美元,成交!”

  这两年米拉麦克斯的哈维韦恩斯坦在独立电影界名头正盛,乔治也不想再拖下去了,30万美元对索尼经典不是什么高价,没必要为了几万块再犹豫。

  就像这个华人年轻导演说的,买过来后找几个编剧改编下,把男女主角人物形象搞丰满些,再填充一些故事,让劫匪在车上制造更多纠葛,还是有相当高概率盈利的。

  吴宇辰也笑着和乔治握了握手。30万美元价格他已经满意了,别说米拉麦克斯没来找过他,就算来找他报50万他也不信。

  因为哈维韦恩斯坦那家伙忽悠过不少人,先喊高价吸引住你,给你一笔几万美元定金,等其他片商都走了直接耍赖,价钱砍到三分之一甚至更低,真是无可奈何。冯裤子就中招过,大骂哈维是个骗子。

  两天后,吴宇辰收到了所有钱财,共42万美元躺在账户里。

  说实话,就这钱他要是不拿回国内,赖掉税务估计也没人知道。他自然不打算赖账,合法纳税是公民应尽的义务嘛!

  不过他也有他的打算,这笔钱目前是算他的个人收入,交过税的都知道,今年赚的钱第二年4-6月才是缴税季。

  所以他打算留30万在国外银行账户,等到今年雅虎上市后投资,带12万美元回国内。主要是全都带回去的话,美元换华夏币容易,到时候再想换回来就麻烦了,中间起码要贴进去10%以上,干脆就不折腾。

  这笔42万美元的收入税务明年再交,到时候靠着股票早就翻几倍了,再交8万多美元的税就不会多心疼了,电影版权的收入是按照版权税20%来交的。

  可惜《车四十四》的题材不太对,到了《我们俩》的时候,符合政策扶持范围内的电影获大奖后,可以申请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奖励或者税收优惠政策,基本上能抵掉很大一部分税了。

  蒋琴琴摸着身上吴宇辰刚给她买的时尚大衣,觉得这几天简直在梦中一般。跟着吴宇辰到了国外,两人先是把柏林景点游玩一番,然后电影节上短片受到追捧,闭幕式上还拿下了最佳短片金熊奖!

  她对柏林的印象真是好极了,梦幻般的经历。不过现在随着飞机起飞,地上的城市逐渐变小,也要和这里说再见了。

  此时心情好的不止有蒋琴琴和吴宇辰,还有和他们一同飞回国内的《太阳有耳》剧组,女主角兼制片人的张瑜此刻意气风发。

  这姐姐挺大方的,前几天专门请了吴宇辰他们吃饭,约着一块回去。而且对自己电影版权卖了85万美元的事情也不避讳,大大方方讲出来。

  但吴宇辰觉得即使如此,这电影估计还是要亏本了,他印象里《太阳有耳》国内票房一塌糊涂。

  张瑜姐姐当初很虎,自己一个人投资了1000万元,专门从长春制片厂买了厂牌,请了港岛的导演,霓虹的配乐,加上国内一众好手,运用她从美利坚学来的制片经验,拍出了这部电影。

  虽然拿了导演奖,但这导演是港岛人诶,国内媒体谁去宣传啊!

  也就靠着这版权回本了些,最终还是亏了几百万。

  不过他也不为这富婆姐姐担心,同样是去美利坚闯荡几年,人家经商天赋比屠洪罡强到不知哪里去了,美利坚一个公司,鲁省一个化肥厂,越南一个矿,就是以商养戏啊。

  在柏林呆了半个多月,等吴宇辰他们回到京城,正好赶上了过元宵节。

  下了飞机后,先把蒋琴琴送了回去,吴宇辰没急着回家,而是先给侯克明打了个电话过去。

首节上一节39/23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