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1974,开局送老婆 第94节

吃过了晚饭王梦然就开始给李书阳准备行李。

“我去一趟四合院把钥匙交给朱大婶,要是后勤部那边来人请她帮忙把房退了就成。”

李书阳拿起四合院的钥匙就往原来住的地方走了过去。

将钥匙交给了朱大婶,又把柴房里面的柴火全都搬到了自建房这边。

“当家的要不我把钱给你缝在内衣兜吧,那样丢不了。”

王梦然看向李书阳问道。

“那我买东西吃的时候咋办?你放心这点小钱丢不了。”

李书阳笑道。

除了带过去准备做生意的两千多块钱需要帮在身上之外,李书阳准备了百十块钱一路的花销。

清晨。

李书阳将钱一小叠一小叠的捆在身上,穿了一套比较宽松的衣服,将昨晚移植回来的兰花整理了一下这才准备出发。

景市离G省其实并不远,最多也就是两天一夜的火车就能抵达,车票李书阳都问过了,一趟的票价在9块钱这个样子,来回也就18块钱。

清晨王拥军就挑着一挑的兰花跟在李书阳的后面,等李壮也挑着一些兰花过来。

三人这才赶着早班公交来到了景市火车站。

景市火车站人来人往,大多数都是年轻人,提着公文包像是出差的样子。

一般除了走亲戚基本也没多少人会赶火车,下乡插队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李书阳的介绍信递给售票员后。

“同志前往G省的火车还有三张卧铺票。”

售票员看向李书阳笑道。

“行来三张卧铺票吧。”

李书阳点头道。

这一直坐着前往G省也不是个事,到了G省最少要睡一天才能缓过来,坐卧铺去的话好不少,至少累了就能睡觉。

三个人轮着睡也有人盯梢。

卧铺票的价格把王拥军李壮都吓了一跳,9块的票价换成卧铺就要21块钱一张。

不过看着李书阳那开心的样子,两人也只能闭嘴。

很快三人就赶上了前往G省的火车,来到了卧铺车厢,将挑上来的兰花全部放进床铺底下后三人这才舒服的躺在大约50工分宽的床铺上休息起来。

火车停了大概半个小时的样子,因为是始发站耽误的时间比较久。

半个小时后一声鸣笛,火车哐当哐当的缓缓启动,速度越来越快。

“姐夫卧铺票的钱你不会扣我的工资吧。”

王拥军看向李书阳笑道。

王拥军坐过火车,跟着王父王母去苏曼家的时候,那次坐火车是坐票,几天几夜的赶着人困得不行。

王拥军实在没有办法,李书阳只好给他出了个主意,在坐凳底下睡觉就行。

“盒饭盒饭,一块钱一餐一荤一素管饱。”

一名推着餐车的工作人员喊道。

因为刚刚离开景市不久,饿的人还没有多少,倒是没人买吃的。

像这种餐车也才刚刚出现不久,以前都是自己去火车的餐厅吃饭的。

李书阳与李壮三人倒是准备好了干粮的,第一天完全不用在火车上买吃的。

一人六张鸡蛋饼,还有八个煮熟的鸡蛋。

但如今天气的原因,这些东西过夜就会馊,所以李书阳不让王梦然多准备。

像如今这么实在的餐车很多,一块钱让吃饱。

要是以后不但价格高的离谱,饭菜也就那么一点点,吃得饱就吃,吃不饱买第二份。

就怕你吃得太饱不愿意买晚饭了。

火车经过两天一夜终于抵达了G省省会Y城,Y城其实比起景市没多大的区别。

甚至不如景市繁华,不过背靠经济特区要不了几年就能超越景市了。

景市的天气也比Y城好不了多少天气同样的炎热,如果没有三面环江的话说不定还比如今的Y城更热。

“同志你好。”

李书阳来到接待处。

如今达到一个新城市首先得先找到接待处,没有接待处的介绍信只能住大街。

接待处这些人也会看人下菜碟,觉得你不差钱就给你安排好一点的住处,前提是你说话也得客客气气。

如今也没有来办事必须给点茶水钱的道理。

“同志你也好。”

接待员说着并不标准的普通话道。

听李书阳说着那么标准的普通话以为李书阳一定是经常出差的人,就把一张宾馆的介绍信盖上公章递给了李书阳。

“谢谢同志。”

李书阳点头致谢道。

“不客气。”

接待员微笑道。

景市没有直通经济特区的火车,必须来Y城这边转车,而且不能乘坐火车过去,经济特区的火车站正在重建。

李书阳也不打算第一时间前往经济特区,而是想看看Y城这边有没有刮起经济特区的风。

第132章 抵达

李书阳带着两人来到了指定的宾馆,这个宾馆距离Y城火车站与汽车站并不是很远。

但是目前Y称比较豪华的宾馆。

看到住宿费的王拥军吓了一跳,三人间一天住宿费18块钱,比他一个月的工资都高了。

李书阳开了两天的住宿时间,一名服务人员想要接过李书阳他们的担子帮忙挑上电梯。

李书阳摆手拒绝了。

如今住宾馆招待所必须要有介绍信,还有单位出差的证明,或者大队开的证明。

李书阳这边倒是简单,而李壮与王拥军是王亭兴给开的。

要是男女想要住一间也行,请出示结婚证,不然你们前脚进房间后脚就得去治安局报到。

要是解释不清楚就去农场接受改造,乱搞男女关系严重的可能会被打靶。

大街上就是夫妻都不会牵手走路。

社会风气完全杜绝了一种叫三的职业。

所以活在当下的的人们大部分都觉得很幸福。

走进房间就有冷气,把李壮与王拥军吓了一跳。

“老二这里阴气也太重了吧。”

李壮颤颤巍巍的看向李书阳道。

“人家这叫空调,别大呼小叫的让人看了笑话。”

李书阳将兰花放下后笑道。

服务员正捂嘴偷笑。

“我想问你一点事,就是你们这边有没有卖香江货的地方。”

李书阳抽出十块钱递了过去。

服务员看了一眼李书阳递来的钱迅速将钱装进自己的荷包,虽然这边住宿贵消费高,但他们的工资其实与工人没什么区别。

至于为什么在高档场所上班久了之后会鼻孔看人,尤其是以后出现的奢侈品柜台服务人员,完全是把自己也带入进高等人群了。

完全没想过其实他们只是一群服务人员,高等人群并不会高看他们几眼。

想要飞上枝头变凤凰,那基本只存在于童话。

越有钱的人越精明。

“有的,坐电车去工厂区,工厂区后街那边就有,不过那些人基本都是下午才会出来。

如果想买香江货还是去经济特区比较好买,毕竟那边靠香江很近,而且价格比工厂区这边便宜。”

服务员看了看四周小声的说道。

李书阳听完点了点头。

看来哪里都有聪明人,不单单只有李书阳才会想到把那些便宜好看的货物拿来卖。

利益往往与风险并存。

就像做生意一样如果有百分之十的利润,人们就会开始心动。

有百分之二十的利润就会变得积极。

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就会变得铤而走险。

有百分百的利润就会陷入疯狂。

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就会将生命抛到一边去闯。

比如前往香江去进货,然后销售到这边。

香江出现的稀奇玩意在内地基本是没有的,就算有也很少,只有几个特殊的大城市的百货大楼,还得是卖国外产品的才能看见。

而本身这些东西的进货价格并不贵,却被定价的非常的高。

83年第一批与国外合作的小轿车售价是二十万起步。

这在绝对是一笔巨款,二十几万是什么概念?

如今万元户就是人人羡慕的致富能手,也是这时富豪的代名词。

如今大米1毛5分钱一斤,猪肉的价格约每斤不过8毛钱。

有能拿得出手1000块存款的家庭都算是小康家庭。

而国外在定价的时候参考行情最早决定的价格是在4-7万这个价格,可最后因为代理方执意就要这样定价最终妥协。

而这些钻空子挣钱的路子就被靠近香江的当地一些游手好闲的渔民想了出来。

他们做起了第一批从香江拉货的蛇头。

首节上一节94/16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