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1974,开局送老婆 第113节

香江很多人都心心念念想回去看一看自己的亲人。

排队等着检查返乡的人群挑着很多东西,大多数都是油米布还有不少的旧衣服。

从内地过来当然知道自己家里最缺什么。

虽然在这边过得很辛苦但肯定也比家里强。

原本是同行火车的桥,如今却变成了行人通道。

李书阳与林深最后通过了检查踏上了返回内地的通道,旁边好像在建另一通双层大桥。

“原来这桥很小只能同行人,后来修建过后能同行火车,再后来就是你看到的这样了。”

木桥变成了钢制的材质,人们着急的往对岸赶。

一百米的行程没几分钟就走了过去。

对岸全是钢网两旁全是钢网。

李书阳与林深最后两个通过了这边的安全检查,拿到了经济特区的酒店介绍信。

当初的小渔村如今工地到处都是,一栋栋即将拔地而起的高楼才刚刚有了基础。

与香江那边的繁华形成了天然的落差。

如今的经济特区倒是没有后来那么大,就算是步行也没多久就回到了几人从景市赶过来的宾馆。

“老二你可担心死我了,你们去那看啥项目,咋去了这么久?”

李壮焦急的神情在看见李书阳后好了很多,原本紧皱的眉头也舒展开来。

“去看这些货的发货地了。”

李书阳笑道。

“吃了饭没有,小军你去帮你姐夫打一份饭回来。”

李壮看向王拥军说道。

王拥军立马抛出房间去用餐的楼层。

“你胆咋那么大,敢去香江。”

李壮责怪道。

“大哥你别担心我心里有数,以后我去香江都不用躲躲藏藏了你看这个。”

李书阳拿出来香江的身份证笑道。

李壮当然不认识这个是什么东西,只是看见小小的卡片上面有李书阳的相片。

“这玩意是干啥的,这么好使吗?”

李壮不解的看向李书阳道。

“这是香江的身份证,以后我就是香江人,下次过来可以带你们去接待香江的酒店体验体验。”

李书阳解释道。

“老二啊,走到哪里都不能忘本,咱们可是李家村土生土长的。”

李壮有些不开心的说道。

李书阳看见李壮这个表情终于知道,自己奶奶为什么说啥也不愿意跟着李书阳去城市让李书阳照顾了。

如果不是活不下去谁想背井离乡,可想要过上更好的生活就得去闯荡。

除非有着父辈蒙阴的本钱。

如果现在给李壮解释人挪活树挪死的道理,李壮肯定是听不进去的。

“放心吧大哥,我走到哪里都是李家村的人,肯定不会忘记父母,还有大哥大嫂的。”

李书阳安慰道。

“嗯。”

李壮点了点头。

李书阳的想法多,胆子大,敢闯敢干,李壮对李书阳没有任何要求,其实就是想李书阳不要忘记自己的爹妈,永远要记得自己的根在哪而已。

看着地上这些货物基本都是来自香江,就知道香江肯定是比内地更广阔,机会更多的。

李书阳只要记得自己的根在哪,走到哪里都是自己兄弟。

清晨。

来到经济特区火车站,李书阳办了托运,这次办托运快了很多,工作人员也热情了不少。

经过两天一夜的折腾,火车再次停在了景市火车站。

这次不要李书阳说什么,李壮王拥军三人都赶忙去运输站请拖拉机过来。

单独李书阳的货物一拖拉机就装得满满当当的。

李书阳看了看手里的几张证明笑了笑,这下可以放开手脚干了。

第158章 洽谈

李书阳回到家的时候,王梦然正指挥几人卸货。

丈母娘正帮忙准备晚饭。

一拖拉机满满当当的货物在老丈人的带领下很快就卸空了,司机拿到五块钱笑呵呵的走了。

“咋才这么一点?”

王梦然看向李书阳问道。

“为了铺路花了不少。”

李书阳笑道。

“你去那边了?”

王梦然小声的问道。

“嗯。”

李书阳点了点头。

众人吃过了饭后,王拥军就带上自己的货物回去了。

而周铁柱则是去了大哥李壮家,他还要跟着李壮摆地摊。

回到房间后王梦婷开始询问香江是什么样子。

李书阳简单的描述几句后,王梦然就表现得兴致缺缺。

“有了这个真的可以请很多人做工?”

王梦然看向李书阳问道。

“骗你干啥,你又不是不认识字,这上面写得很清楚了嘛。”

李书阳解释道。

“真的要把钱拿出一半出来建商场?”

王梦然看向李书阳有些舍不得的说道。

一旦政策反复这些钱都得打水漂。

“不用担心你看如今的生活不是越来越好了吗,再说了咱们以后的生意不是以这边为主。

除了交税与工人工资,咱们挣的钱都存到香江去。”

李书阳给王梦然开始画起了大饼。

“那边蔬菜真的要5块钱一斤?”

王梦然简直不敢相信的说道。

“骗你干啥,我说的五块钱一斤是市场价,供应酒楼高档场所的蔬菜最低15块钱一斤。”

李书阳点了点头。

在香江深水李书阳也问了不少开大排档的商贩。

菜心18元一斤,香菜20,就连红薯叶都要13块钱,这些菜还得很早去菜市场守着,不然一开市就会被抢购一空。

目前没有内地大型的蔬菜基地供应,香江的蔬菜基本靠海运进入市场。

蔬菜生意在香江是很受欢迎的。

而香江的布匹价格比内地还要便宜,做成衣的成本比内地还要便宜,因为机械没有人家先进,所以生产量没有那边多。

现在抢占香江蔬菜市场是一个空白期,一旦到了九十年代那些人就知道原来蔬菜才是暴利行业。

因为内地的蔬菜成本低得就像是白送一样。

基本只需要考虑运输成本就是稳赚不赔的项目。

如今最高不超过1分钱一斤的蔬菜,过去就是几十倍的利润,这比捡钱还要快。

清晨李书阳来到了景市接待大厅。

听到李书阳是香江来投资的商人,景市非常的重视。

如今除了经济特区,魔都基本没有外来投资的商人,而如今外汇成为了每个地区优先的经济项目。

来投资的商人只要要求上税使用外汇,那么财政外汇收入就明显提高了。

一番商谈下来最终敲定一万美元一年的价格把景市最大的仓库租给了李书阳。

可以停靠一艘大型货轮,停靠一次费用为一百美元。

签订了合同后李书阳开心的给林深去了电话,敲定十天后会有一艘货轮来到景市码头。

李书阳回到了李家村,而李家村众人正在祠堂开会。

刚刚接到通知,景市码头大量收购新鲜蔬菜,不管什么蔬菜都收购,哪怕是山里的野菜也收购。

众人看向李明海等待李明海拿出一个主意。

“叔爷来了。”

一名中年男子看到李书阳大声的喊道,众人这才像是找到了主心骨一样,纷纷朝这边看了过来。

一声声亲切的呼喊,李书阳迈步走向了主位。

“今天怎么这么热闹啊?”

李书阳不解的看向众人,一般没有大事这些人都是在景市干活,今天怎么全都没去了,反而来到了祠堂。

“叔爷景市码头大量收购蔬菜,我们正在商量这事靠不靠谱,要是靠谱以后就多种蔬菜往那边送。

就怕收一两天不收了。”

李明海这才把事情原委说了出来。

“这事 是真的,就是我再收,这事你们不用担心最少也得收好几年。”

首节上一节113/16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