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从四合院启航 第224节

郑光明似懂非懂的点点头。

周清渊笑了笑,也不说话,先带郑光明参加笔试。

因为郑光明的眼睛看不见,笔试由周清渊报题,郑光明口头答题就行。

考试的题目也不难,就是一般围棋知识,郑光明几乎拿了满分。

唯一丢分的一题,还是因为周清渊口齿不清,郑光明听岔了。

笔试中,不止周清渊一人,还有两个监考老师,他们都是质疑郑光明水平的棋院老师,试卷大部分题都是他们出的。

两人现场将郑光明报出来的答案誊写在试卷上。

考试结束后,王刚领着郑光明出教室,由两位老师评分,很快周清渊就走出来。

“恭喜你,你已经通过笔试,下一场就是吴大师的指导棋。”

郑光明迫不及待道:“我们什么时候开始?”

“呃,吴大师平常比较忙,现在不在棋院,你要等一会儿,要不然你先去食堂吃个午饭。”

周清渊给了王刚夫妇和郑光明三张饭票,自己有事先去忙。

王刚问明食堂的方向,领着郑光明过去,打了三份饭,坐到食堂角落慢慢吃起来。

棋院人不太多,食堂也不大,不过饭菜还不错,竟然能见到荤腥,属实难得。

从侧面也反应出,棋院的待遇不错。

王刚和郑光明吃到一半,陆陆续续就有一些人走进来,大多是二十出头的年轻人,只有三四个三十岁以上的中年人,至于老年人一个没有。

围棋是一项很吃年纪的运动,对脑力的要求极高,一般中年以后,精力衰退,很难在围棋一道取得成绩。

哪怕国手级别的棋手,年过五十也要退居二线,以培养学生为主。

棋院是全国最大围棋培养基地,自然以年轻人居多。

年青人聚在一起,很喜欢聊八卦。

“你听说了吗?棋院要招个新人,听说是个残疾人?”一个年青人一边吃饭,一边对同伴说道。

“残疾人怎么了,围棋界也没规定,残疾人不能下棋,只要有只手就能下棋。”

“这你就不知道了吧!这个残疾人不是断手断脚的,而是一个瞎子。”

“瞎子下棋,那不就只能下盲棋,这可不容易。”

“我们棋院什么时候连瞎子都要了?”

“瞎子能下什么棋,他能记得每一手棋吗?别下到最后天元在哪都不知道。”

王刚和郑光明听着周围传来一声声的质疑,并没有动气,还是安静的吃着饭。

两人之所以有这么好的养气功夫,倒不是真的因为心胸宽广。

王刚是对郑光明有信心,他觉得郑光明只要拿出平常的水平,一定能打脸很多人。

郑光明不动气,是因为他早就听多了质疑声,在吉春乃至江辽,但凡质疑过他的人,从没在棋盘上胜过他。

“光明吃好了吗?”郑娟就没那么好的涵养了。

“姐,我没事的,再难听的话我都听过。”郑光明云淡风轻的说道。

“吃完就走吧!下午还有考核,你需要休息。”郑娟牵上郑光明就往食堂外走。

刚刚那些嘲笑郑光明的人,突然看到一个拿着盲公杖的孩子从身边路过,全都尴尬的不行。

王刚无奈的将碗筷收拾好,赶去与郑娟和郑光明汇合。

三人也没走远,就在屋外面晒了会太阳,冷静一下精神。

这是王刚教郑光明的,饭后大脑血液流向胃部,人会犯困,这个时候最好站起来走一走,或者吹吹冷风提神。

下棋对脑力的消耗太大,其实不适合午睡。

下午两点左右,王刚终于看见吴永安大师。

吴永安虽然是围棋界一代宗师,不过本人年纪并不算太大,也就四十出头的样子,气

质儒雅,穿着朴素,手上拿着一个纸扇。

只是北京现在天寒地冻,最冷的时候零下二十三十度,吴永安拿个扇子干啥,装十三吗?

“这位就是郑光明吧!很高兴与你下棋。”吴永安像哄小孩似的与郑光明打了个招呼。

郑光明伸出手想要握手,礼貌对吴永安说道:“很高兴认识您,吴大师。”

吴永安说道:“对不起,我这个人有洁癖,从不与人握手。”

郑光明尴尬的缩回手,说道:“吴大师,因为我看不见,一会下棋时,由我口述,我姐姐帮帮放子,可以吗?”

“没关系,谁放子都一样。”吴永安说道:“你也别紧张,很快就会结束的。”

王刚发现吴永安似乎很自信,或者说他有点小看郑光明。

下棋的地方是个小房间,已经放置好棋盘,院长周清渊已经等候多时,由他来当裁判。

吴永安自信的让郑光明执黑子先下。

郑光明坐下来说道:“姐姐,天元。”

郑娟一愣,有些奇怪郑光明第一手为何下天元,一般都是从四角开始。

吴永安却瞬间秒懂郑光明的心思,他让郑光明执黑先走,郑光明就下天元,示意不占便宜。

“哼,小朋友,你似乎对自己很有信心。”

“别的事我或许会谦虚,可围棋一道,我自问不弱于人。”

郑光明身上突然迸发出一股强烈的自信,那是打遍江辽无敌手的自信,也是对自己唯一生存手段的自信。

吴永安开始收起轻视之心。

说实话,当初他答应周清渊,陪郑光明下一盘指导棋,只是顾全老友的面子,从没觉得郑光明会是自己对手。

可是开始下棋的郑光明,气势转变之大,还是让吴永安微微吃惊。

“好,就让我来看看,你到底是个什么水平。”

吴永安拿起一颗白子,开始了第一手。

正如吴永安自己所说,这盘棋很快就结束了。

半个小时后,吴永安满脸大汗的盯着棋盘,手中的折扇被他撕坏都未察觉。

棋盘里,黑子连成一条大龙,将白子杀的七零八落,哪怕是个围棋初学者都能看出,白子已经无力回天。

自从与吴永安下过一盘棋后,郑光明顺利进入棋院,而棋院中也开始流传一个瞎子棋圣的传说。

第302章 分居

郑光明进入棋院后,立刻受到院长周清渊的重视,将之当成重点培养对象。

棋院上下无一人不服,因为不是谁都能第一次和吴永安下棋,还赢了的。

郑光明用一盘棋,狠狠打脸那些看不起他的人。

郑娟也放心将郑光明留在棋院,周清渊为了照顾郑光明,特意派了自己一个学生来照顾郑光明。

平常的时候,郑光明吃住都在棋院里,周末才会回家。

至于分房的事,还要等到郑光明参加一些正规比赛,并且取得好成绩之后。

不过郑娟和王刚相信,这一天应该不会等很久。

他们自己也在来首都的第三天,去往学校报道,办理入学手续。

王刚上的是北大文学系,郑娟上的北师大教育系,两人从此踏上求学之路。

因为在首都有房的关系,王刚和郑娟没有选择住校,而是每天晚上回家住,毕竟一家老小要照顾。

虽然有保姆,但是郑娟还是不放心,每天不回家看一下孩子们和李素华,心里不踏实。

本来李素华还想把周秉义叫过来住,毕竟家里四个房间。

可周秉义似乎不想占王刚的光,始终坚持住校,周末的时候才会来看看李素华,有时候会在王刚家吃顿饭。

至于周蓉和冯化成,毕竟同住一座城市,女儿又寄养在王刚家,倒是跑的比周秉义勤很多。

冯托儿所是冯化成找的,他们单位的托儿所,几乎不要学费,能省一笔钱。

不过冯始终对周蓉和冯化成不亲,更喜欢郑娟和郑光明,对于王刚这个舅舅,则是有些惧怕。

王刚从来不会惯孩子,冯有错就罚,不过他也不会打孩子,主要以批评教育为主,惩罚做家务为辅。

所以在家里,冯最怕的人就是舅舅王刚。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王刚充当了严父的角色。

一家人在首都平稳的度过一个月,各自也适应了首都的生活。

王刚在北大的学习也慢慢上了正轨,很得教授喜欢。

谁都喜欢好学生,王刚绝对是个最好的学生,成绩每次都是第一第二名,非常稳定。

除了上学外,他没有放弃写作,射雕第三部倚天已经写完,进入校验阶段。

香江那边,射雕第一部已经出版,并且发往东南亚各地销售,暂时成绩如何还不知道。

不过香江本土,射雕卖的非常好,听说出来半个月就卖断了货,一时挂起股武侠风。

出版社已经将第一笔分成三万块打给王刚,至于剩下的分成,要等具体销售额出来后才能统计。

与射雕大火相比,国内出版的亮剑就有些逊色。

江辽出版社在吉春或者有些地位,可放眼全国就有些不够看。

亮剑第一个月的销量不高,市场反应不算好,但也不算坏,最起码王刚自费出版,没亏钱。

邵敬文写信过来宽慰王刚,新人作家的小

说就这样,没有报纸连载打基础,很难短时间内提升销量,得靠口口相传的口碑发酵。

王刚也不着急,反而开始构思自己的新作。

这次他不准备再写武侠,射雕三部曲结束后,需要缓一缓,让这股武侠风再吹远一点。

但是王刚并没有闲下来,而是构思自己第二部军旅题材的小说。

永不磨灭的番号。

这部小说,王刚准备好好写,不再做文抄公,除了一个名字,他准备全书都自己写,连一个标点符号都不抄。

他也想看看自己的水平,能不能写出一部杰作。

学习和写作的日子极为忙碌,很快一学期结束,王刚小说也开了头,写了十万字。

因为王刚是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学生,需要赶学习进度,暑期没放假,李素华也不好回吉春。

倒是平常周末休息的时候,王刚和郑娟会带着李素华逛逛四九城,故宫,长城这些景点,一家人玩的倒是开心。

周蓉和周秉义有时候会一起去。

首节上一节224/65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