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逆子叛国 第77节

倭皇也赶紧派人去部署防御,同时通知附近的各贵族势力,前来救驾。

倭国如今的皇宫位于后世的奈良、如今的飞鸟一带的冈本,因此被称做冈本宫。

冈本宫距离海岸也就五六十里,骑马的话,一个冲刺就到了。因此倭皇和苏我麻吕才如此慌乱。

此时的宁国第一舰队,已经在冈本宫以西的凡河内海岸一带登陆。

舰队到达岸边,先是朝岸上的守军放了一阵弩箭,然后还没等使用振威炮呢,一里地以内,就没了倭兵的影子。

那些没有见识过振威炮实力的天宁军兵士顿感失望。

他们听操纵这些火器的兵士,说的天花乱坠,恨不得说得山崩地裂、天毁地灭。

可其相信的却不多,但也十分好奇。

没能当场发射炮弹,操纵火器的人,也有些失望,毕竟装逼的机会没了啊!

刘仁轨最初见到这些黑不溜秋的家伙时,也很好奇,也想让放一炮听听响。但他弄清楚了射杀原理后,就不那么想了。

炮弹和火药都太珍贵了,关键时候,缺少一颗炮弹,就有可能影响战争的结局。

兵士、马匹全部登陆完毕后,舰队驶离海岸,防止被倭兵偷袭。

天宁军集结之后,迅速奔往冈本宫。

关于这一路的地形、地势,李恪在地图上都有标注。刘仁轨也给将领们仔细讲过。

登陆之后,直奔正西方向,离岸三十多里有一道山梁,山梁有一个低矮的缺口,越过缺口可直达冈本宫。

务必在倭兵增加防御之前突破这道山梁。

不然的话,就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在此纠缠,或者要绕道一百多里。

那样的话,就起不到出其不意的效果了。给倭皇的震慑心理也没有那么强了,不利于谈判。

这次的地形,除了那道山梁,所经之地都是平原,因此,刘仁轨带的全是骑兵。

马不停蹄,一路冲杀,当天宁军赶到那处山梁时,只有千名左右守军。

纵马奔腾中的天宁军,跟本就没有减速,个个在路过时,随手的一翻砍杀,就全歼守了军。

天宁军骑兵像一阵风一样,刮了过去,留下了满地倭兵的尸体。

很快,这阵风就刮到了冈本皇宫。

也难怪倭国要向百济学习,这造城的能力,的确不咋样,而且城墙的高度,和倭人的身高有一拼!

很快就把小小的冈本宫团团围住。

“刘统领,怎么办,要不要攻进去?”耿思承问道。

“我也拿不准了,按理说,这倭皇应该安排人来防守,或者谈判、投降,或者,可现在看来,什么动作都没有。”

“万一没把握好,攻破了怎么办?这可是皇城啊!怕是对王上的名声有影响?本来各国就对王上连灭多个部落和国家有所非议。”

刘仁轨确实有点犯难了。

可真正犯难的是倭皇。

他的诏令已经发出,所有人都说在积极整军,准备出发,可到现在,一支勤王的军队都没有出现。

又等了大约一个小时,依然没有倭兵来。

刘仁轨真的没想攻破皇城,只是想吓唬一下倭皇,也好早点签了合约。可这倭皇的人缘竟然这么差!

“一直没有倭国的援军来,算了,不等了!攻城!”刘仁轨最终还是决定攻城。

恐怕再等也没人来救了,那些贵族重新扶持一个天皇上位,比出兵勤王的成本小多了!

第107章 皇者凄凉

本以为冈本宫毕竟是皇城,再怎么也要坚持几天才被攻破吧。

可又让刘仁轨失望了。

虽然没有床弩,但天宁军毕竟身经百战,在漫天箭雨的掩护下,王玄策及数十名身手矫健的兵士把抓勾抛上城头,然后攀绳而上。

以前不认识这位年轻将领,没怎么注意,然而大帐议事,王玄策给刘仁轨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因此这一路上,都不经意间注意到王玄策。

从登陆开始,王玄策一直都是一马当先,率领本部兵士冲锋在前,如今攻城时,作为一个都尉,更是身先士卒。

注意到这一切,刘仁轨不住的点头,对王玄策也是越发赞赏。

在占领了一小段城头后,越来越多的天宁军兵士攀上城头。

逐渐控制了城头以后,天宁军开始从城头向内射击防守的倭兵。

城内守军纷纷后退,躲避天宁军的箭雨。而天宁军兵士趁机从城头下来,打开了城门。

刘仁轨安排部分兵士继续围城,封锁各出入口,而后率领其余天宁军拍马入城。

皇城内的守军且战且退,一直退到了皇宫门口。

天宁军迅速围住了整个皇宫。

王玄策及麾下兵士依然是冲在最前面。

“弓箭准备!射!”

王玄策一声令下,数百箭矢齐出。

一轮箭雨之后,挡在皇宫门前的几百名守卫,或中箭身亡,或四散逃窜。

“你们几个,去砍一棵树来,越粗越好,用来撞击宫门!”

王玄策朝着麾下兵士吩咐道。

兵士们砍下一棵直径约两尺的大树,斩去树枝,然后由数十人抬起,向宫门不断冲撞。

宫门在兵士们重重的撞击之下,头顶灰尘、碎石不断的落下。

宫门晃动的缝隙,越来越大。

天宁军兵士们在宫门外喊着号子,不断的撞击。

门内似乎没有来的及堆积沙土、石块之类的封死城门,而是由宫内的守军用身体死死扛住。

随着天宁军的每次撞击,里面的守军都疼的哇哇乱叫。

十多分钟后,伴随着“咔嚓”一声,厚重的大门被硬生生撞的开裂破碎,门内有几名守军被树干正撞在了脑门上,当场碎了脑壳。

大门破裂,撞门的天宁军兵士被木桩的巨大惯性带着栽倒一大片,而后迅速爬起,从破碎的缝里钻入。

很快的,门内被撞的浑身像散了架的守军们,就被天宁军兵士砍杀。

完全控制宫门后,整个大门这才被彻底打开。后面的天宁军兵士快速涌入皇宫。

此时的宫内已经没有多少守军了。

一路上没有遇到什么抵抗,真正到了宫里,都是内侍,没有丝毫战斗力。

天宁军以雷霆之势控制了整个皇宫。

倭国的皇宫比不了中原王朝的皇宫,连新罗、百济的王宫都比不了。

正殿大门忽然从里面打开,一名二十岁左右的男子从里面提刀冲了出来。

“我要杀了你们这些宁国人!杀了你们!”男子一边愤怒的嘶吼,一边提刀冲了上来。

前面的天宁军兵士一脚踹飞了男子,随即也有点困惑了,怎么说的是汉话?

自从在倭国登陆,这一路走来,还是第一次遇到会说汉话的倭人。

没有立即砍了,向其问道,“你是什么人?”

“我乃百济王之孙扶余丰!百济与你们争夺新罗之地,你们已经全都夺回,又占了百济,还想怎样!”

“如今又追到倭国,你们欺人太甚!百济向大唐称臣,大唐早晚会替我们主持公道,联合所有臣属国,共同灭了你们宁国!”

大唐给百济主持公道?想啥呢!幼稚!

扶余丰被踹了一脚,瘫在地上无法起身,但却一直在歇斯底里的咆哮着,脖子胀的通红,拳头紧紧攥着,手臂上青筋暴起。

“你也知道百济抢宁国地盘的事?既然想虎口夺食,那就得承担相应的后果。”王玄策走上前,冷冷说道。

然后举起刀,“你还想灭宁国?没机会了!”

刀光闪过,直接送走。

大殿内,倭皇看着外面发生的一切,自嘲的笑了笑。

身为一国皇帝,竟然被敌人直接打到殿门前。

更讽刺的是,唯一挡在自己身前的竟然是邻国质子。

这个扶余丰就是百济送到倭国的质子,这是历史上东西方各国通行的建立两国互信的方法。

“你就是倭国皇帝?”刘仁轨步入大殿,朝着倭皇问道。

倭皇呆坐不语,看着殿外的扶余丰。

“倭国与宁国友好交流、商贸往来,难道不好吗?为什么要帮着百济攻打我们!?”

刘仁轨厉声质问。

身边一个百济降将,赶紧帮刘仁轨翻译给倭皇听。

“不用你翻译,朕听的懂!朕也反对出兵,可谁会听?谁会在乎?朕能怎么办!?”

倭皇突然愤怒的咆哮着。

其实,如今的倭国也像百济、新罗一样,十分推崇中原文化。舒明天皇之前的第三十一代天皇用明天皇,在年轻时就曾到隋朝游历学习。

不提出兵的事,他还不那么愤怒,一提出兵,他连害怕都忘记了,直接吼了出来。

“怎么办?在与倭国两万人的一战中,宁国损失兵士五万余人,损毁战船500多艘,消耗粮草上万石,这些都是因为你们倭国的突然参战造成的,你们给出赔偿就行了!”

王玄策突然站了出来,满脸愤恨的说道。

听了王玄策的话,旁边的兵士们就是一愣:宁国有这么大损失?!攻打阻击倭国海军的锦州舰队兵力,翻上十倍,也没那么多人啊。

刘仁轨听了立即就明白,王玄策及时接过这话把损失无限放大的用意。

论语中说: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则无所得矣。

如果想要一个好价钱,那必须把第一报价开到最高!

刘仁轨特别看好王玄策这个小伙子,于是朝他点了点头,表示:说的好,我看好你!继续你的表演!

听了王玄策说的宁国损失数据,倭皇也是一惊:我皇室的军队竟然有如此战力!?果然无愧于皇室之名啊!

第108章 天皇的算计

“我宁国遭受如此大的损失,最终这沉重的负担也会转嫁到百姓身上,但他们岂能答应!必定劝说我王倾全国之力,发50万大军再来讨伐!”

“如今,我三万兵士,只不过是为了追击倭军统领要个说法的小股兵力而已,并不是向你倭国完全开战。”

“若是没个交代,宁国上下,岂能答应!必然会携大军正式前来征讨!”

首节上一节77/31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