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逆子叛国 第74节

而换成长柄马槊就好太多了。

不要小看是一个小小的改动,这个小改动不仅节省了大量兵士的体力,而且让兵器的击杀更迅捷、更高效。

在狭窄的街道里,使用马槊不需要多余的动作,只需要在刀盾兵的掩护下,不断的做前刺的动作就可以了。

刀盾兵的刀,长柄的马槊,远程的弓箭,三者构成了一个,近、中、远三个层次的攻击区间。

于是,推进的效率大大提高,百济兵在不断的倒下,或者后退。

第102章 追击扶余璋

换了战法之后,全城天宁军的推进速度大大提高,再加上装备的冷锻甲,天宁军的伤亡也远低于敌军。

两个时辰以后,雷良发终于撞开了王宫的大门。

可一番搜罗以后,却让人极度失望。

扶余璋果然跑了!

整个泗城围的跟铁桶一样,他能跑了?

“搜!给我继续搜!就不信他扶余璋长了翅膀了!王宫里的每一个角落,能藏人的、不能藏人的地方,全都搜,水井、茅厕、粪池也不放过!”

雷良发无法相信,如此严密的围困,扶余璋能够逃脱!?

于是整个王宫被翻了个底朝天。

终于在花园里,发现了一个地道入口。

看到这个洞口,雷良发就觉得不妙,怕是扶余璋已经逃出生天。

果然是个老狐狸!防不胜防啊!

雷良发派人迅速去通知苏定方,而后,自己亲自带人钻进地道追赶扶余璋。

钻进地道,雷良发不得不佩服扶余璋,通道里面准备的有干粮,水,衣服,每一套包进一个包袱里,一堆堆摆放整齐。

应该是一人一份,谁也不准多带东西,以免成为累赘。但也不能少带东西,以免争抢别人的。

所以,每个人都是同等分量。

只是本来决定带走的人有很多,可临走时比较仓促,大部分人都没能走。

因此,还留下大量的包袱。

往前走了一段时间后,地道逐渐变成了石道,这是硬生生在石头里掏出来的洞啊!

如此艰难的挖掘,不知道扶余璋什么时候开始挖掘的。

雷良发觉得大概走了有十多里,才出了地道。

地道的出口位于一处山谷,而且这出口选的位置极其隐蔽。

这个山谷,雷良发再熟悉不过了。

几天前,他就是从这里带领左路军兵临泗城下的。

“雷统领,这,这地上的脚印已经风干,应该是走了很长时间了,怕是已经追不上了啊!”

雷良发身边的一名护卫小心说道。

“那也不能轻易放弃,沿着这些脚印,一路追下去!还有,要注意其他的疑似痕迹,以免这脚印是故意误导我们往错误的方向追的!”

就这样,这一队人一边仔细查看脚印,一边分析扶余璋可能的逃亡目的地。

随着杂乱的脚印一直走,这些脚印的方向一路指向正北。

雷良发大胆推断,扶余璋要逃往高句丽!

如今整个半岛南部都已经被宁国占领,北部,金德曼正在宁国的支持下,玩命从高句丽手里抢回自己丢失的国土。

既然宁国利用新罗来消耗高句丽。

那高句丽会不会用百济来消耗宁国?

一旦百济国王成为高句丽手里的一枚棋子,还不是想落哪里就落哪里!

毕竟扶余璋是国王,虽然亡国但依然会有一定的号召力。

想到这些,雷良发惊出一身冷汗,不由的加快了脚步。

他一边走一边解下了身上的盔甲,然后丢在路边,开始朝着北方奔跑。

护卫们有样学样,也纷纷甩掉盔甲,然后跑步跟上雷良发。

又跑了十多里,到达了同兴郡,这才向守军要来战马,同时带上1000名兵士,继续向北追击。

他们追踪人的脚印,早就变成了马蹄印,可见是提前安排有人在中途接应。

而后,马蹄印四散分开,应该是对方发现了后面有追踪。

雷良发气的直骂娘,当然是骂扶余璋的娘。

气归气,骂归骂。他还是冷静的分析了一下,下一步扶余璋的去向。

如果他是要去高句丽,而且有接应的话,应该是去最近的港口,尽快上船,这样才能尽快的摆脱追踪。

但也不好说,扶余璋已经弄到马了,也有可能,是通过陆路前往高句丽。

雷良发随即分出500人,让他们迅速沿陆路继续追击。

海路方面就有些难以抉择了。这里靠近海岸,大大小小的港口也有好几个。

“雷统领,后面怎么走?”兵士等待着雷良发的命令。

“先去最近的港口看看吧,扶余璋走的那么慌乱,应该不会再有其他诡计了!”

话是这样说,可雷良发自己心里也没底,毕竟扶余璋这老家伙太狡猾了。

附近有一个港口,天宁军半个月前刚通过这里补充了一批由宁国本土运来的兵器、盔甲。

如今这座港口也处于宁国的控制之下,不知道扶余璋有没有胆量从这里乘船出海。

一行人纵马飞奔,向港口码头冲去,还没到跟前,雷良发就心里“咯噔”一下。

码头上,停靠了上百艘船只,密密麻麻的人正从那些船上走下来。

这,怎么找!

雷良发虽然心里暗叫一声不好,但马鞭并没有停下,当他看清楚这批船的建造风格时,顿时大喜!

此时在码头上。

刚刚下船的一名身段婀娜、姿色秀美的小娘子,正戴着幂篱款款向前走着。

突然,她伸手抓住身边一男子的衣角:

“他他他!快!抓住他!”她激动的小声说着,同时指向岸边一个正要上船的人。

“怎么了?为何要抓他?”男子看了看小娘子指着的人,大腹便便,器宇轩昂,贵气十足,一副暴发户商人的打扮。

“他是百济王!”小娘子强行按着急剧起伏的胸脯,慌张说道。

“百济王?扶余璋?”男子诧异问道。

“正是!快!他要上船了!他穿这衣服应该是化妆逃走的!快!快!”小娘子紧张催促道。

“把那人拦下!”男子随即朝身后的人吩咐。

身后几人迅速跑了过去,那被指为是扶余璋的人,一看有人朝自己跑来,立即大喊一声。

那人身边瞬间围上来十几个人,把扶余璋护在中间,然后簇拥着就要往船上冲。

“果然有问题!”男子微微一笑,随即命令道,“先把他那商艘船点了!”

男子身后的船上立即射出一阵弩箭,很快,扶余璋要上的那艘商船就燃起熊熊大火。

只见扶余璋仰天长叹,而后看着燃烧的船只,默默无言。

男子走到扶余璋面前,上下打量了一番:

“呦!老爷子,您这是往哪去呀?”

扶余璋转头看了眼男子,“与你无关,速速退去!”

男子也不恼,呵呵笑道:

“走的这么匆忙,家人都没带吧?你放心,你的妃嫔、女眷们,我会替你照顾的!”

扶余璋突然脑袋“嗡”的一下,仿佛是被人打了一闷棍。

他再次转过头来,脸色惨白,手指男子,颤抖着嘴唇说道:

“你?是你!你是李恪!”

第103章 石见银山

没错,要帮人家照顾女眷的,正是李恪。

而身边那位身姿婀娜的小娘子,就是金胜曼。

这半年多以来,温柔乖巧、任劳任怨的金胜曼,就跟个贴心的小秘书似的,把李恪伺候的舒舒服服。

于是,这次“出差”,就把她带出来了。

之所以这个时候来了半岛,是因为,李恪接到奏报,这边的战事基本已经接近尾声,他就带着大量移民来了。

另外,李恪还带来了刚刚组建完毕的第二支舰队。

因为此前,他收到消息:倭国参战了!

既然如此,那就要趁机给倭国一点教训。

如今的倭国,还没有经历大化改新,内部是一团糟的局面,属于外强中干。此时,正好又有宁国与百济的战事未了。

这是个可以利用的机会。

既然几倭国参与进来了,不攥出你几两尿,你就别想轻易离场。

而倭国,恰恰也有李恪想要的东西!

锦州舰队面对倭国战船,虽然战力可以,但数量不占优势,打起来肯定是持久战。

因此李恪把新组建的第二支舰队也带来了。

第二支舰队,规模几乎是第一支舰队的两倍,舰船也更大。

而且,这次装备的不再是床弩了,而是佛郎机火炮!这是李恪这几个月来与工匠们反复试验的成熟品。

而第二代火炮红夷大炮正在试射、改进中。

当然了,如今不叫佛郎机和红夷,而是振威炮与明威炮。

佛郎机也就是振威炮,是由炮架、母炮、子炮,三部分组成。

使用时,母炮不动,子炮里装火药和炮弹,然后把子炮放入母炮的炮筒。

点燃发射后,取出子炮去装填火药及炮弹。再往母炮里放入另一个子炮。

这样,击发过的子炮取出来装填火药、炮弹,而母炮可以不间断发射,提高了发射频率自然也就提高了作战效率。

首节上一节74/31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