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逆子叛国 第46节

贞观九年夏。

这是一个丰收的季节,整个宁国上下都沉浸在喜悦中。就连那些俘虏和被划入奴籍的部众,也心生欢喜。

夏粮收获在即,这是所有人辛劳一年的成果。

但是却有人不想让宁国上上下下开心。

收到边关的消息,薛延陀联合室韦、来袭。

三个部族从宁国的西、北、东三个方向进攻宁国。

薛延陀与室韦还好理解一点,的参战有点说不过去吧?宁国与之并没有产生过矛盾,甚至连接壤都没有。

恐怕这背后少不了高句丽的撺掇。

看来,不仅薛延陀有点飘了,就连也飘了。的领地处在高句丽的背后,而一直受高句丽支配。

在薛延陀与高句丽的忽悠下,不与宁国相邻的也出兵了,而狡猾的高句丽却躲在背后看风景。

此时多支戍边部队已经遭到攻击,薛延陀方向的艮字营已经退守燕靖关,坎字营也退入守捉城。

李恪立即在枢密院召开了作战会议。至于作战方案,没什么好商量的,这些都是枢密院日常推演过无数次的了。

各种御敌方案、各种攻伐策略,各种反攻方案,全都推演、修改、实战演习过。到了战场上,只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运用就可以了。

经过简单的敌情通报,李恪做了以下任命:

任命苏定方为燕北道行军大总管,以裴行俭、伍弘为左右副总管,率军5万,总领燕山以北、靖山以西的薛延陀及室韦各部的战事。

任命雷良发为靖山道行军大总管,以闻成松、耿思承为左右副总管,率军3万,总领靖山以东室韦各部的战事,

任命刘仁轨为黑水道行军大总管,以程务挺、薛仁贵为左右副总管,率军3万,总领诸部的战事。

三路大军,各自确定战术、战略目标,自由寻找作战时机,不必等待宁城发出的指令。整体作战目的就是要打疼、打残三个部落,让他们不敢再轻易飘起来。

这相当与给了三人最大的信任、最大的战时决定权。

同时,这也是为君者最大的风险。

不过李恪来自后世,对这几人的方方面面都了解的异常清楚,自然不会担心什么。

战事紧急,8万多俘虏兵自然又被启用。

三路大军各自奔赴自己的作战方向。

李恪又找来了燕云十八骑的董良平。

“董统领,如今的局势你也知道了,这里有一个任务给你,让你尽情发挥你的特长,不知道你是否愿意前往?”

“我等既然已经效忠王上,就与宁国其他士卒无异,若有需要,但凭王上吩咐!”

董良平爽快答道。

“好!薛延陀裹挟三路大军,赶在宁国夏粮收获之前对我用兵,其目的不言而喻,你率领所部,本王再把亲军三千营给你统领。”

“命你前往薛延陀腹地,搅他个天翻地覆!”

董良平一听,顿时两眼放光,心说:这业务,我熟啊!

“请王上放心,末将必定不辱使命!不过,王上的三千营就不必了吧,毕竟我们兄弟十八人独来独往惯了。”

“你是怕本王的三千营拖你们的后腿吧?那你的担心就多余了,不过本王可以给你足够的自由,如果你感觉三千营耽误你的行军速度,你可以与项烈分兵,各自为战。”

“本王的目的就是尽可能的扩大战果,让薛延陀中心开花,开一朵大花!好好给夷男一个教训!”李恪攥着拳头恨恨说道。

夷男这个小瘪三,还想强行索娶大唐公主,想索要自己的妹妹,没有抽出手来对付他,反而他先找上门了!

“末将领命!”听李恪都这样说了,董良平也不再推脱。

“速速去准备吧。你们务必要绕开对方主力和斥候,争取做到出其不意!去吧!”

做好了各个方向的反攻部署,另外,需要紧紧盯着的就是高句丽这只狡猾的狐狸。

他把推到前面,必定不是只看戏那么简单,如果被他抓到机会,难免不会突然出兵,袭击宁国。

所以,在驱赶饿狼的同时,还要时刻提防身边这只老狐狸。

李恪随后又调来三万天宁军,分别驻扎在高句丽的新城、辽东城、安市城三地的正对面。

摆出一副头铁的架势。

你敢进入我宁国半步,我就直插你三座大城。

新城、辽东城、安市城,是高句丽在辽东地区最重要的三座大城,是高句丽牢牢占据辽东的几条柱石。

这三城若有失,高句丽在辽东的基础就会动摇。

陈兵三万在他的命门上,虽然兵力不是太多,但也足够让高句丽不敢轻举妄动。

李恪做完了所有部署,剩下的就交给前方的将士了。

作为国君,他不能再像以前一样,轻易亲自上阵了,只能在后面静待前线消息。

虽然不能去最前线,可国内事情也有很多可做。

如今正值夏粮收获季,把夏粮抢收入仓,同样也是一场战役。

兵出四路,把来犯之敌阻挡在国门之外,也是为了给夏粮收获争取时间。

即便不能把敌人消灭,只要能挡住半个月左右,整个宁国的粮食就能抢收入仓。而这些粮食,足够宁国两百多万人吃上多年了。

因此只要粮食落袋为安,就没什么好担心的了。后面就能与对方稳扎稳打,一步步灭杀所有来犯之敌!

第62章 北境厮杀,包围与反包围

靖山以东的坡州北部。

在一个丘陵的凹陷处,宁国镇守北境的3000多坤字营将士,被4万多室韦兵围困其中。

原本5000人的坤字营,已经折损了1800多人,但依然顽强抵抗。

统领左宽浑身是血,手臂与肩头各插着一根斩断的箭矢。

3000余人结成圆阵,作殊死搏斗,坤字营的军旗始终屹立不倒。

本来有5万人的室韦军,也折损了近万人,这让他们不敢再贸然发起攻击。

宁国军队的战斗力,让他们对这次出兵产生了一丝后悔的念头。

刚跨过宁国边界,就遭受如此大的损失,再往宁国腹地挺进,恐怕损失会更加惨重。

可既然与薛延陀、商定一同出兵,那就不能独自撤军。不然另外两部回过头来就会合力攻打自己。

既然不能撤军,又不敢贸然进攻,那就用最笨的办法,把这3000多坤字营困死在这里。困到他们自己断了粮草,主动投降。

围困已经持续了三天,随身携带的肉干已经吃完,再没有援兵的话,他们就不得不杀马用来饱腹了。

室韦军为了防止坤字营突围,在其周边设下了三层包围圈,围的密不透风。

“左统领,咱们已经没吃的了,若再不突围,等将士没了力气,想突围就再无希望了!”几名校尉找到左宽。

左宽耐心解释道:

“嗯,这我当然知道,但目前不能突围!如果突围你们认为往哪个方向?往北是室韦,往东是,往西是靖山,都是死路一条!惟有往南,可往南,那是我们的家园,一旦往南突围,岂不是我们主动把贼兵引入家中吗?”

几名校尉一听,确实是这么个道理。

“是啊!可是……”

“那!那我们就在这里活活被困死吗?”

“左统领,要不我们就往北突围吧,临死前也要到室韦去闹一闹,杀他个够本!”

……

“谁说我们就一定要困死了!放心吧,王上绝不会抛弃我们!按时间算,明日辰时前后,最迟午时,援军必到!”

“明日拂晓开始准备,在辰时之前开始突围,以吸引敌军的注意力,给援军制造突袭的机会!”左宽最后吩咐道。

“当真?援军当真会来?”

“一定会来!你们安抚好弟兄们,今晚好好休息,明日必是一场恶战!没有食物的话,先把死马以及受伤的马吃了,一定要填饱肚子,不然可没力气杀敌!”左宽又仔细叮嘱。

其实,至于援军能不能在明天赶到,左宽也没谱,只能说,按路程算,援军可以赶到。

但是,万一呢?

所以,左宽心里没底。

可是,作为3000多人的主心骨,他说话绝对不能模棱两可。任何含糊不清的语句,从他口中说出,一级一级传到基层兵士们耳中,都会大变样。

在消极氛围的影响下,百分之九十的把握,每往下传一级,都会被打个折扣。当传到普通兵士那里,就成了毫无希望了。

那样的话,对于全体将士的士气,会是一个致命的打击。

冷兵器时代打仗,大部分情况下,全凭的是一口气,这口气消了,那也就完了。

所以,左宽必须一口咬死,用完全肯定的语气,说出自己的判断。

“既然如此,那末将就去安排了!”几名校尉行礼离去。

第二日拂晓。

毫无征兆的,坤字营突然朝四个方向突围。

室韦军被杀了一个措手不及。

他们本以为,坤字营已经被围困到第四天了,应该没有什么战斗力了。于是,逐渐放松了警惕。

可没成想,坤字营依然如下山猛虎一般,认准了一个突围方向,就扑上去狠狠撕咬。

不到一刻钟的功夫,左宽率领的800人,最先撕破第一道防线,然后朝着第二道防线猛攻。

一番拼杀,第二道防线也被突破。

最外层的防线,由于根本想不到,坤字营能够突破到他们的防线前。所以,他们的防守也是最松散的。

就这样,左宽率领着800人彻底突出重围。

一个时辰后,四支队伍全都脱离了室韦军的三层包围。而后,兵合一处。

“左统领,怎么办?援军还没有到!要不要调过头去,从外面攻击室韦军?”一名校尉兴奋着问道。

“唉,失策啊!我原本以为要花上几个时辰,才能突围成功,可现在一个时辰就突围成功了,出来早了啊!”左宽一脸懊恼道。

“哈哈哈哈!”几名都尉、校尉忍不住开怀大笑。

“好!那我们就变被动为主动,只打敌军最弱的队伍,即打即走,绝不接触,绝不贴身搏斗。只要我们能把对方纠缠到援军赶……”

左宽话没说完,就感觉到脚下的地面开始微微震动。

“来了!南面来的!援军来了!快,快,全体坤字营,绕到室韦军北面,截住他们的退路!”

左宽一边大喝,一边翻身上马。其他将领也火速率领所部,运动到室韦军北面,防止其向北撤退。

而那猛烈撞击地面,使大地颤抖的马蹄,正是来自于雷良发率领的三万天宁军。

当左宽在奋力突围时,雷良发派出的斥候刚好探查到此地,于是,立即回去禀告。

收到消息,雷良发下令全速挺进,一定要尽快赶到,尽可能多的挽救同袍。

可当雷良发赶到时,他通过望远镜观察,发现坤字营已经全部脱困。但坤字营不仅没有撤离战场,反而绕到北边,用三千余人去冲击四万多人的室韦军方阵。

首节上一节46/31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