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逆子叛国 第37节

就在不久前,李二正在两仪殿宴请朝臣,其中就包括苏家姐妹的父亲苏诚。

当医师宣布大罗神仙也救不回时,李二就派人去请苏诚过来,无论如何得跟人个交代吧。

可当苏诚过来时,正好看到自己的大女儿正被李恪俯身祸祸。

紧接着大女儿就醒了过来,然后是二女儿被祸祸,接着也醒了过来。

苏诚却一直脸色铁青。

李恪注意到长孙投来幽幽的目光、极度沮丧,且连连无奈叹息。

李二也是怒不可遏,“逆子!逆子!”指着李恪大骂。

可事已至此,毫无办法,李二看向苏诚,“苏卿,你看这……,要不就……,反正都……”

苏诚胸口急剧起伏,他听的出,李二的意思是,顺水推舟,把女儿嫁给李恪。

他又能怎样?

这么多人围观,李恪对着两女又是揉胸又是啃嘴,虽然是救人,可好说不好听啊!如此荒唐的事情,太子肯定是不再接受女儿了。

就算嫁给宁王,可是,能一样吗?一个是未来皇后,一个是叛国皇子的王妃。

可是……唉,罢了、罢了!

“都是圣上的儿子,都很优秀,臣觉得可以。”苏诚咬着牙说违心说道。

“小婿谢过岳父大人!”李恪一听,赶紧上前施礼。

得趁机把关系坐实!

既然是太子妃人选,那绝对差不了!

另外,历史上也有记载,长孙皇后亲自为太子选择太子妃,确实耗费了很多心力。

毕竟是未来要母仪天下的人,当然不能马虎,必须方方面面都优中选优。

无论是容貌、身形、气质、品行、性格、才学等等,各方面,都要层层筛选。

最终才在上千勋贵、高官的嫡女中,选中了苏诚的嫡长女苏嫣。

众人一听,苏诚刚一松口,李恪冲上来就喊岳父,又是一阵惊呆。

无耻啊!

所有人都被李恪打败了,哪有人家刚松口,就立即叫岳父的。

苏诚狠狠的瞪了李恪一眼。

得到苏诚同意,李二立即开口:“册封苏诚长女苏嫣为宁王妃,次女苏为,择日完婚。”

就这样,大唐立国以来,第一次层层筛选而定下的太子妃,也就是未来皇后人选,成了李恪的妻子。

至于以妹妹苏为人,完全是个意外之喜。

自古以来都有陪嫁妹妹、侄女的习俗。而且,越是富贵人家,越是书香门第,越是讲究这些。

跟着姑姑,或者姐姐一起嫁到男方家里的侄女、妹妹们,被称作媵。最初,媵和妻一样,都是主人,只是地位略低于妻而已。

后来明清时期,娘家人鸡贼了,陪嫁的侄女、妹妹,由嫡女,变成了庶女。

久而久之,媵的地位也从主人,慢慢变成了主人的从属,基本上和妾差不多了。

这一习俗是从周代流传下来,而且是作为一种家族高贵的象征,一种对古礼的遵从。

当然了,到了后世,这些宝贵的文化传统,早已经湮灭在历史长河中。不得不让人扼腕叹息,不得不让人感到痛心!

李二之所以直接把苏册封为人,就是因为有这一陪嫁习俗。

两姐妹都被李恪当着那么多人的面祸祸了,还怎么嫁人?

既然如此,干脆按照民间习俗,让苏以媵的身份陪嫁过来,直接给一个正五品人的封号。

品级甚至超过当爹的了。

事已如此,苏诚自然也没什么好说的了。

而且,苏诚看到,当两个女儿得知救了她们的是名满长安的李恪时,两人眼都看直了。

那副娇羞的小模样……

唉,扎心!

李二说完就回两仪殿去了。

苏诚看到自己的两个女儿无事也就放心了,交代了几句,也跟着李二回了两仪殿。

太子怨毒的看着李恪以及二女,本来苏嫣是选定的太子妃,可没苏什么事。

本以为李恪当众羞辱未来太子妃,肯定会被重罚。可如今不但没有重罚,反而直接送了两个绝世佳人给他!

没错是两个!

被李恪祸祸后,不但把苏嫣弄到手了,还把苏也弄到手了!

虽然太子对苏嫣没什么好感,那惊世的容颜和才学并不受太子喜爱,可这毕竟是本来要选出来送给自己的物件。

如今平白给了李恪,他心里自然更加怨恨。

看到太子的眼神,李恪别提多畅快了。

于是,在太子恶狠狠的注视下,李恪左手揽住了苏嫣,右手揽住了苏:

“两位娘子,走吧,赶紧随为夫去换掉这些湿衣服,染了风寒就不好了。”

苏嫣和苏个个羞红了脸,也不好挣脱。毕竟这个数次入梦的男人,刚刚救了自己,又被圣上直接赐婚。

看着这一幕,太子牙都要咬碎了。

李恪朝太子挤挤眼,一切尽在不言中。

你多次想要我命,我一次就把你老婆端走了,还多赠了一个,这波不亏!

其实,在原本的历史上,太子和魏王争斗公开化,两人全都被贬为庶人,流放到穷乡僻壤的蛮荒之地。

在小绵羊李治成为太子后,不管是太子,还是魏王,都以二三十岁的年纪,顺利的先后“病故”。

留下了太子妃和魏王妃这些孤儿寡母,年纪轻轻就开始了半辈子寡居、奔波的心酸生活。

魏王妃?

对了,贞观九年,长孙皇后千挑万选的魏王妃将会与魏王完婚,也就是明年!

倒不如?

也截胡?或者,提前摘桃?

也免得将来魏王妃,孤独无依,奔波操劳。

想到这里,李恪看了一眼刚刚离开的魏王肥硕的背影,小胖子不由的浑身一哆嗦,仿佛什么被偷走了,突然有了一种怅然若失的感觉。

李恪内心慨叹:

其实我的心并不花,我只是想给天下寡妻一个家。

第49章 100多斤土特产

前殿招待朝臣的宴席散去,苏家姐妹和其他一些被邀请来的小娘子也回去。

后宫的家宴开始了。

众皇子、皇女向李二、皇后献新年贺礼环节。

太子、魏王、齐王都已经呈上礼物,却没见李恪献礼。

太子以教训的口吻说道,“老三,难道没有给父皇、母后准备礼物吗?连老四都已经献礼了,你这做哥哥的怎么无动于衷!”

“大哥有所不知,我昨日已经把礼物呈上。”李恪当然知道,太子这是在吹毛求疵。

“噢,是吗?那为何不在今日当众呈上,却提前私下呈献?听说宁国苦寒之地,除了牲口再没什么了,你若是没什么拿的出手的,大哥可以帮你。但你也你不能糊弄父皇母后啊!”

除了牲口再没其他的了?

这一拐着弯在骂整个宁国啊!

李恪听了太子的话也不恼,这太子的格局也就这样了。往往没本事的人,就喜欢再在嘴上捡便宜。

看在,刚刚抢了你老婆的份上,就不跟你计较了。

“大哥有心了,下次吧,下次有难处,再去麻烦大哥。”李恪轻轻笑道。

“不知道三哥送上的是什么礼物,虽然悄悄呈上,没能让小弟见识到,不过也可以说来听听嘛,让弟弟妹妹们开开眼界。”

魏王看到太子朝李恪开火,赶紧来添一把柴。

“不提也罢,都是与周边部落用羊交易换来的,不值什么钱。”李恪摆手道。

“那你的礼物总该有个名字吧,难道连名字都提不得?”太子步步紧逼。

“就是啊,三哥给说说,到底是什么礼物,神神秘秘的。”齐王也来拱火。

李恪羞涩道:“东北荒芜,没什么好孝敬母后的,只带了大约100多斤土特产。”

“哈哈哈哈!难怪三弟遮遮掩掩,原来是土特产啊!能让三弟携带数千里的土特产,也绝非凡品,不知三弟呈上的是什么土特产?”

李恪听了太子一步步的逼近,笑嘻嘻的,正要开口,“都是些粗鄙之物,不如大哥的礼物雅致,还是不提吧。”

长孙皇后一听,就知道这个浑小子又要作妖了。他可是看着李恪从小长大的,这副架势,肯定是已经挖好坑了,等着太子、魏王、齐王来跳。

更何况,李恪送的什么,她最清楚。

于是她赶紧出言阻止几人继续挤兑李恪,“不管送的什么,都是恪儿的一片孝心,为娘都很欣慰。”

长孙皇后本想着岔开话题,免的几人掉进李恪挖的坑里而出糗。

可几人并不这么想,他们只是一心想着让李恪这个跑去山沟里做国王的家伙当众出丑,难得全家人聚在一起,这可是机不可失啊!

在他们看来,李恪放着大唐的亲王不做,跑去境外蛮荒之地,圈地做王,说白了不就是占山为王的土匪头子嘛!

其实,宁国真实情况,也只有魏王和长乐公主才知道。

但是,魏王是绝对不肯说的,他才不会做给李恪脸上贴金的事。

可长乐公主说的,众人却都不信,毕竟长乐公主从小就是李恪的跟屁虫,说话自然是向着李恪的。所以长乐说的不可信!

于是,几人结成了统一战线,联合向占山为王的土匪头子李恪发难。

“儿只是好奇而已,本想着一家人团聚,无事闲聊,随便问问。三弟越是不肯说,兄弟们反而越好奇了,大家说是不是?”

太子朝长孙皇后说着,然后看向魏王几人。

几人也赶紧点头赞同。

长孙皇后恨不得直接说出:你这个棒槌啊,你想让老三出丑,可老三却是故意让你来捧他的!

“其实也没什么不好说出来的。也就是,50斤百年野山参,50斤鹿茸,五斤的鲸海珍珠,有十颗。还有几件玄狐皮的大氅、帽子、围巾、坐垫等,都是些当地土货而已,不值钱。”

静。

出奇的静。

长孙手扶额头,把头扭向一边。

首节上一节37/31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