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逆子叛国 第310节

这些权贵最习惯给什么样的君主做臣下,当然是能符合自己利益的。

比如,能有更通畅的仕途,让自己走的更远、爬的更高,政治理想得到实现。

再比如,更给自己的家庭、乃至家族带来更多的荣耀与物质。

回过头来看合并入宁国后的东罗马,不用说,在治理权方面,东罗马的权贵阶层已经被排除在外。

作为依托权势而生的权贵阶层岂能善罢甘休?

而权贵们掌握着舆论,掌握着大量的资源,如果他们在政治上被排挤,必定会奋起反抗,给李恪的过多介入东罗马政治设置障碍。

这就是就是当时房玄龄等人,料定李恪谋划没什么实质意义的原因。

可如今事实就摆在眼前,不由的得他们不接受。

“这怎可能?那些拂林贵族就会答应?”高士廉两眼困惑,似是在问旁边的是,也似是在质问东罗马的那些无所作为的贵族。

“说不通啊!无论如何,这是国灭呀,那些百姓难道就不起来抗争?”房玄龄一手捏着信件,另一只手把信件拍的啪啪响。

“信中说,东罗马百姓反过来求着宁王把东罗马合并入宁国的!这,这,这简直是天方夜谭嘛!会不会信息有误?”

高士廉托着信件反复阅读,生怕老眼昏花,看错了哪个字。

“这里提到,三万人攻打两千人防御的城墙,竟然没能攻破,甚至没能进入城墙200步以内?”

“而这靠的竟然是四件新型武器,就四件?打三万人?振威炮也做不到啊!这完全就是一派胡言!”

关于亚历山大攻防战方面,程知节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那可是三万人啊!

就算是三万头猪,也能冲到城墙上吧!

毕竟三万兵士,再极速冲锋起来,什么武器才来得及阻止他们的前进?

而且信件说,宁王亲军只用了四件武器就阻止了对方进入无法进入两百步以内。

这怎么可能!?

“城防有巨大威力的武器防御,城外又有驻军,只要援军赶到,前后夹击,三万敌军不是不能阻挡。”

“关键是,那四件新型武器,到底是什么武器,传令下去,必须尽快查清楚!这一点太重要了!”

对着地图审视良久,李二突然转过头身来,严肃说道。

“难道圣上也认为,这事是真的?”房玄龄依然两过合并这件事持怀疑态度。

“怎么不能是真的!”李二把眼睛一瞪,其实他还想说的是:那是我的种,不就是谋一国嘛,这都是常规操作好不好!

“在那逆子扶持拂林公主登上皇位时,恐怕就已经计划好了如何将两国合并,不然他岂会做这些无用功?”

不仅房玄龄不相信,其他几人也无法接受这个事实。

不过李二已经确信这是真的了.

一方面是因为这些消息是大唐在亚历山大商人传回来的,也是亚历山大城的人亲眼目睹的,作不的假。

另一方面是因为,李二对自己儿子能力的肯定。

这些年来,李恪无论是在大的战略规划,还是在军事行动、国家治理方面,李二随时都在关注。

闲暇之余,他都在揣摩李恪的每一个举动,以及给宁国带来的影响。

最终,他得出了一个很无奈的结论:这逆子的战略谋划、国家治理、军事统率等方面,好像、似乎、或许、可能都比自己强一些。

只不过他咬牙不愿承认罢了。

如今整个大唐被驱赶到了域外,虽然通过的不懈努力,又建立了一个更广阔的大唐帝国,可始终还是无法与自己这个儿子相抗衡。

眼下,宁国又吞并了另一个巨型帝国,实力更是暴增。

从地图上来看,自己想跳出宁国包围的战略规划算是彻底失败了。

他对着地图端详时,就意识到了,恐怕自从拂林与宁国接触开始,自己这个儿子就在筹谋着怎么对大唐进行战略包围。

而自己也在急匆匆扩张,目的就是跳出宁国的包围。

宁国与拂林签约,获得了亚历山大,等于在大唐的西面打下了一颗钉子。

而后,宁国又在亚历山大仔细耕耘,最终鲸吞当今世上为数不多的大帝国。从而完成了,对大唐的东、北、西三面包围。

而大唐的南面是广阔的大洋,以及大食国。

宁国的海上力量,称霸大洋;而大食也在阿罗涵的正面打击下风雨飘摇。

也就说,大唐的南面,早晚也要被宁国所控制。

最终完成对大唐的四面包围!

其他几人也是不停的唉声叹气。

他们之所以如此悲观,是因为他们也看到,地图上已经很明显的标注出来,宁国的版图与东罗马的版图合并之后,几乎把大唐包围!

“圣上,前萨珊帝国的皇子带领的军队,已经把大食逼入墙角,如果大食没了,我们就彻底被动了。”房玄龄想到了早前收到的消息。

高士廉接着道,“是啊,圣上。阿罗涵可是完全听命于宁王的。如今表面上是萨珊残军在收复失地,准备复国。可背后完全是宁国都支持!将来必定是要并入宁国的!”

程知节眼睛一亮,“不如,我们也私下支持大食!坚决不能让大食倒下,若是那样的话,我们就夹在宁国南北之间了!”

房玄龄立即摆手阻止,“不可!我们之前是萨珊帝国的盟国,当初没来得及救援,萨珊灭亡,就已经失了道义。如今他们打着复国的旗帜,我们反过来再阻止、打击他们的话,就更被诟病了!”

众人又是一阵沉默。

“地中海大大小小一众国家,人口有数千万,军队合计也有七八十万之巨。若宁国真的已经吞下拂林的话,对我们是一个巨大的威胁啊!”岑文本一脸苦涩的说道。

东罗马帝国本来就是一个巨无霸的存在,再加上周边的西哥特王国、伦巴第王国、法兰克王国等等,如今都被宁国以入侵东罗马为借口消灭了。

也就是说,这些国家如今也成了宁国的一部分!

不算俘虏的周边各王国的兵士,只计算东罗马招募的新军,以及收编各行省的俘虏,兵力总数就已经超过了四十万。

此外,阿罗涵手上,还有一支从萨珊各地召集来的复国军,以及从萨珊故地各处汇集来的残军,总兵力也有二十多万。

如此一来,宁国在地中海这一区域,手中就已经有了超过六十万的兵力!

“是啊!如此大规模的人口和军队,一旦动员起来……”程知节话没有说下去。

其实意思也很明显了。

这么大的体量,动员起来其潜力是非常恐怖的,几乎可以摧毁一切!恐怕当今之世,无人是其对手。

这还不算,在宁国本土,还有数千万人口,以及几十万军队!

想到这里,几位大唐的大佬,一阵深深的无力感袭来。

第464章 大唐未来

君臣几人商量到最后,没有任何结果。

唯一能做的就是,立即弄明白宁国又鼓捣出了什么厉害的武器,有利于大唐尽早制定相应的应对之策。

同时,加强对宁国动向的情报搜集。宁国已经完全吞下了东罗马帝国,下一步的矛头将要指向何方?

尤其是这一点,让君臣几人心里有了些许忐忑甚至慌乱。

毕竟合并后宁国,实力翻倍!大唐本就不是宁国的对手,如今宁国又实力暴增,大唐岂不心惊!

房玄龄等人离开。

李二则留在殿内,依然盯着墙上悬挂的地图,苦苦思索。

大唐对宁国的情况也并不是一无所知的,苏定方等将领率天宁军在东欧的征伐,大唐一直都在关注。

裴行俭率领东罗马新军在地中海的步步为营、次第推进的动态,也被陆续送到李二的案头。

在宁国情报力量无孔不入的刺激下,李二也组建了自己的情报组织。虽然搜集的信息不够全面、传递也不够及时,但聊胜于无吧。

如今在这张巨幅地图上,已经陆续标注上了各支军队占领各地的时间。

目前为止,

苏定方、薛仁贵等六位将领已经占据了广阔的东欧大平原;

刘宏基、尉迟敬德等大唐将领已经占领了中欧;

裴行俭也占领了几乎全部西欧。

所有的军队行动轨迹,以及已经占领的区域,都清楚的标注在这张地图上。

如今,可以明确看出:东欧、西欧已经处于宁国的控制之中,而中欧处于大唐的控制中。

值得高兴的是大唐的疆域从来没有这么庞大过!

但悲催的是,如今的大唐本土处于宁国的两面包围之中,新扩张的领土,依然处于宁国的包围之中!

努力了那么多年,依然没能跳出宁国的手掌心。

这就很尴尬了!

李恪看着地图上的双方态势图,忽然眼中精光一闪,

“这逆子,当初把这张舆图送给我时,恐怕就已经谋划好了一切吧!当时你就有信心能打败大唐?”

李二自己嘟囔着,然后拍案而起,再次走到了地图前。

他回想起了当初李恪送给他这张地图时的说的话:

这世界远比你知道的大的多!

还有更大的疆域等着我们去开拓!

如果能为后世子孙拓地千里,宁愿落万世骂名!

……

之后,李恪撺掇他御驾亲征,先是到了波斯,然后获得了半个波斯有了落脚地。

接着,又逐渐获得了天竺全境,自那时起,大唐的版图超过了历代中原王朝。

只不过,两个两个不争气的儿子,斗来都去双双殒命,还把家丢了!

然后,大唐朝廷被迫西迁。还好自己提前打下了波斯与天竺这块风水宝地,让大唐不至于成为流亡政权。

而后,应对拂林的挑衅,又夺取了小亚细亚,继而依此为跳板,逐鹿欧洲。

这些年来,李二一直都沉浸在自己开创了从未有过的大帝国的之中。

不过,如今仔细一想,这些似乎全都是自己那个狗儿子算计好了的!

“这逆子,这些年来一直在拉着我一起开疆拓土啊!同时在实力上一直压着大唐,等到整块大陆都被大唐与宁国拿下后,你再吞掉大唐?”

“老子成了他的帮手了!?你这逆子,好卑鄙!好算计!好能耐!好大的魄力!像我的种!”

看着地图的双方态势,李二突然变的通透起来,终于他明白了李恪的一切谋划。

也终于认清了自己工具人的身份……

一阵苦笑之后,李二无奈摇了摇头。

自己这半生戎马,打下来半个大唐,却没能继承大唐,然后痛下杀手,夺取了皇位。

接着殚精竭虑,志向成为千古一帝,成为秦皇汉武那样的开拓之君。

首节上一节310/31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