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逆子叛国 第268节

同样是休整三天后,拂林使者所乘坐的商船继续北上,到了扬州后,换船沿大运河前往洛阳。

紫微城,乾阳殿。

“臣,柳康成,携拂林国使者,求见王上。”柳康成的声音自殿门外传来。

“进。”李恪淡淡道。

两人入内。

“国使还没回国吗?”不等拂林使者开口问安,李恪明知故问道。

“呃,回了,这又来了。”拂林使者尴尬道

“噢?是不是乘坐我们宁国的海船?本王没说错吧,是不是很快?”既然拂林使者又来,李恪当然知道是所为何事,但他就是顾左右而言他。

他要表现出一副,对这件事,可办可不办,对那块地可要可不要的态度。

“既然国使又来了,肯定是宁国有什么好吃的、好玩得让国使如此眷恋。那这次就多留些日子,好好玩玩!”

“其实你不知道,我们不仅有能在海上快速航行的船只,还有能在陆地上飞速行驶的车辆,国使可以去乘坐一下,”

“从洛阳到我们的天山道,上万里路,不到十天就可以到了!”

如今洛阳到达天山道的铁路,经过将近四年时间,超过五十万人的参与,已经全线贯通。

听了李恪的话,拂林使者先是一惊:快!果然很快!可是,这与我有什么关系?

“恭贺宁国,恭贺宁王!宁国能有如此神迹,全赖宁王的呕心治理,全赖宁王的英明政策。”拂林使者一通马屁。

“嗯,你说的不错。”李恪点了点头,朝着拂林使者投来赞许的目光。好似在说:有前途,好好干!

可拂林使者都快被挤兑哭了。

宁王明明知道他的来意,他也明明知道宁王知道他的来意,宁王也明明知道他知道……

反正就是互相抻着,谁也不先提,谁先提谁就失了先机,谁就被动。

“时间也不早了,柳尚书,你带拂林国使去用膳吧,接下来几天,本王要北巡,可能要几个月后回来。”

“你可别因为本王不在朝,就慢待了国使!”

柳康成强忍住笑意,“臣,不敢!有朋自远方来来,不亦悦乎!臣必定陪拂林国使好好游览我宁国万里江山!”

听着这君臣一本正经的胡扯,拂林使者实在不敢赌下去了,万一李恪真的一个月或者几个月后再接见他,那可就坏事了!

你们赢了,我投降还不行嘛!

“不不!宁王有所不知,这次前来宁国,正是奉了我皇之命令,继续与宁国商谈结盟一事。”

“噢?结盟……对对,是有这回事!”李恪稍加回忆,恍然道。

拂林使者:……

“那你们是同意本王的条件了?唉,其实那块地方,距离宁国实在太远了,也没什么利益可言,上次提过以后,本王就后悔了,你说,宁国要那一片荒凉的地方,有什么用啊?”

说着,李恪摇了摇头,一脸悔意。

“别!宁王,那可是块宝地啊!”虽然猜想李恪有故意的成分,但拂林使者还是有点慌。

“宝地?不至于吧?宁国哪一块土地不比那里强?”

此时,李恪的一连串表演,已经把拂林使者准备好的策略完全打乱了。

他决定,不能再跟着李恪的思路走下去,不然的话,走着走着自己就被绕进去了。

“我皇同意把亚历山大一地赠与宁国。同时,宁国则必须向宁国开战!这是最基本的条件。”

“如果宁国愿意出售那种惊雷武器给我们的话,亚历山大以东、西奈半岛北部的土地,我们也可以一并赠予宁国。”

拂林使者一口气说完,唯恐自己再被李恪带走了节奏。

“不不!本王只要亚历山大一地,多了不要!你可别以为本王看不出。你们把亚历山大周边之地,以及西奈半岛北部都交给宁国,”

“说是赠予,其实用心险恶!不就是想让我们帮你们拂林抵挡大食的进攻吗?”

说到这里,李恪的声音愈加冷冽。

被揭穿目的,拂林使者面色渐白。

李恪说的,正是拂林的意图。

如果把亚历山大给了宁国后,那东部的地盘早晚要被大食夺去,于是这样,还不如提前送给宁国,还能换一些厉害的武器回来。

拂林这算盘打的啪啪响。

当然了,这一切也正是李恪设下的局!一步步诱使着拂林这样做的。

只要拂林急于解救危局,同意让出亚历山大,那么他们控制下的西奈半岛北部地区,就必定会免费送给宁国。

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彻底堵死大食西进的步伐。那么,他们拂林就可以专心应付大唐了。

当得知拂林与大食前后来到宁国,又得知当地的对峙状态后,李恪就开始布下了这个局。

“如果拂林硬要把那块危险之地塞给宁国,让宁国帮你们抵挡大食的话,也不是不可以,”

说到这里,李恪停顿下来。

拂林使者本已经心如死灰,以为这事玩脱了,可听李恪说的,他又燃起希望。

“宁王请讲!”

“亚历山大,以及西奈半岛全部送给宁国,外加尼罗河以东,北至红海的所有其余土地!”

听到李恪所说,拂林使者立即看向面前的地图,

终于,咬咬牙,“好!”

第399章 战略价值

拂林使者最终同意了李恪提出的所有条件。

亚历山大这一举世闻名的大城,这一罗马帝国历史上一直以来的第二首都,就这样送给了宁国。

不过,这一是拂林如今的最佳选择了。

一面是大唐虎狼之兵,面对自己的首都,磨刀霍霍。

另一面是新崛起的大食,正想踩着自己虚弱的身体上位!

如今的罗马帝国,已经越发虚弱了,虽然他还是地中海上的霸主,但在陆地上却突然冒出两个强大的对手。

两个方向上的持续、猛烈攻击,已经让他的兵力有些捉肘见襟。

现在,拂林必须做出取舍了。

要么放弃首都,把兵力转移到亚历山大城这个第二首都。这样的话,就可以截断大食人向西拓展的步伐。自己的在地中海南岸,也是就非洲的国土就能得以保存。

要么就是放弃放弃第二首都亚历山大城。以此来换得宁国的介入,同样可以卡死大食西进的通道。

第一个方案,不可避免的要葬送掉自己的首都,以及在欧洲的部分领土。

第二个方案,却要葬送在历史上一直星光璀璨的第二首都。

权衡再三,拂林还是第二方案,这样的话,不仅能达到同样的效果,还能节省自己的大量军力。

所有这些,都是之前分析过的。

如今事情的发展,正按照李恪计划,一步步向前进行。下一步,就等大食使者也来送地了。

双方签订契约,从这一刻开始,亚历山大城,这座拥有数千座宫殿的,罗马帝国的文化之城、政权之城、商业之城、军事之城,就彻底成为宁国的了。

那4000多座宫殿也就成了李恪众多行宫中的一处。

另外,尼罗河以东的大片土地,也归入宁国。

这里快地方有两个最值得称道的地方:

其一就是可以沟通地中海与红海。在这里陆上距离最短。小一步,甚至可以开挖运河!

再加上宁国强大的海上力量,通过这一区域,甚至可以快速把宁国本土的海军投进入地中海。

在商业上就更不需多言了。大量的西欧商人,正是在这里登陆,然后走过一段陆路,接着再乘海船前往东方。

因此,这里的战略价值不言而喻。

其二是尼罗河入海口处的尼罗河三角洲。这是一处由尼罗河干流到了出海口地带,逐渐分散形成的。

这里水源充足,土地肥沃。整个区域方圆数百里,可以承载数百万乃至上千万人口。

有了这地区在手,宁国在这里就有了一块坚实的根据地。派驻再多军队也不用从宁国本土运送粮食来了。

派来的军队,可以开垦,不仅能自给自足,还能供应兴隆岛的驻军。

契约签订以后,可以看的出,拂林使者面露喜色。

毕竟现在可以肯定的是,已经把宁国拉进来了。而且,自此以后,宁国将抵挡住来自大食的压力,他们可以专心对付大唐了。

同时,宁国也会向大唐开战。

这局面不就一下子打开了嘛!

不过,遗憾的是,没能买到宁国的神秘武器。

又议定了相关地区交接方面的细节之后,拂林使者志得意满的回国了。

五天后,大食使者终于到了。

又是一番东绕西绕,最终大食使者首先提出,

“我大食国王,同意宁王的条件,可以把大食控制的西奈半岛南部赠予宁国,不过,宁国必须保证,”

“不能让萨珊帝国以及大唐对大食有任何军事行动。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大食将收回土地!”

大食使者说完,看向李恪。

他知道,这个宁王可不是好应付的。自己国这最后一条措辞强硬的条件,搞不好要激怒宁王。

可没有办法,自己只是一个传话筒,国王要求这句话必须带到,那自己也只能硬着头皮说出来了。

果然,李恪听到这句话,脸色立即就变了,面色阴沉,冷冷得看着大食使者。

看得大食使者忍不住打了个寒颤。

威胁?

你了求我还要威胁我?

不过,李恪很快就又变回和颜悦色,“这也是应该的。可以理解。”

随即,他话锋一转,“不过,我们制约萨珊和大唐不让他们出兵攻打你们大食,这个制约得有一个时间限制。”

“宁国距离那边太过遥远,兵力投送损耗颇巨,时间长了我们可消耗不起。更何况,大唐可是一个庞然大物,兵力少了根本没用。”

“如此一来,那需要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的,消耗十分恐怖,如果让宁国长期保持这个消耗是不可能的。”

“所以,这个制约行动,必须有个时间限制。否则的话,不结盟也罢,我们总不至于为了一个补给点,把宁国给拖垮!”

李恪说的义正辞严,似乎对结盟还是十分嫌弃。

大食使者一看就慌了。

他仔细一想,却确实一着样,大唐这样的巨无霸,如果需要长期对峙,的确消耗太大,实力再强也吃不消。

首节上一节268/31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