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逆子叛国 第263节

出使宁国以前,听说宁国仅是一个王国,自然是不放在眼里的。

可被晾在这里的一段时间,两国使者都没少打听关于宁国的种种。

随着对宁国的国土面积、人口、军力,等方面的深入了解,以及对宁国崛起的整个过程的熟知,他们越打听越心惊。

西方那片小天地里,王国的王,仅仅管理着数个城池,土地方圆几百里就已经是巨型国家了。

而他们罗马帝国,之所以国君称帝,那是因为他们的国土一度涵盖整个地中海周边的所有土地。

地中海成了他们帝国的内湖。

有了这份历史上的荣光,拂林使者自然极其傲慢,根本就不屑于深入了解宁国。

就连在扬州乘船沿大运河北上,在宁国内航行多日,他们都不都不知道,早已经进入宁国。

他们懒得打听,也不屑打听。

管你是哪个国家,都是弟弟!

再大也没我大,我罗马帝国就是巨无霸,谁都怕!

正是由于这副态度,才让其在洛阳被熬鹰似的多熬了一个月才见到李恪。

“本王安好。拂林国使免礼。”李恪淡淡道。

“我国皇帝,向宁王送上礼物……”

不等拂林使者报出礼物明细,李恪直接问道,

“拂林国使,万里而来,应该是有什么事情吧,不如先说正事吧。”

“是。”拂林使者眼角抽了抽,正准备递上礼单的手,停在了半空,继续递上也不是,更不能收回。

一时间,尴尬无比。

沙进直接上前,随手接过礼单。

经常跟在李恪身边,沙进自然知道李恪的脾气。像现在这种情况,到嘴的肉,不管肥瘦,怎么可能让你再收回去!

想啥呢!拿来吧你!

拂林使者手上一空,这才回过神来。

不过,沙进接过了他的礼单,也算是帮他化解了尴尬。

朝沙进感激一笑,而后开口道,

“本使前来,的确是有重要任务,我国皇帝听闻,宁国是东方大国,把无数小国百姓从各自国家的暴政中解救出来,”

“宁国的正义之举,深深感动了我国皇帝……”

听听,这特么!

宁国灭国无数,被拂林违心说成,“把无数百姓从自己国家的暴政中解救”!

马屁拍的如此露骨,必定是有大事所求!

既然如此,那你可就别怪我敲诈你了!

李恪不想再听拂林使者拍下去了,“拂林使者,本王政务繁忙,你还是捡要紧的说吧!”

“……是是!是这样,我国皇帝认为,宁国是与大罗马帝国同等伟大的国家,因此决定,与宁国结成兄弟之国。”

“如此以来,两国在周边将享有更多话语权,发挥更大的影响力!也能共同面对潜在的威胁。”

这是想结盟啊!

估计拂林是知道了宁国曾经与大唐有过战争,而如今大唐又对拂林大军压境。

说什么共同面对潜在的威胁,还不是想让宁国在大唐背后捅上一刀,以解他们的被困之局!

“应该是不止结盟这么简单吧?”李恪一脸玩味道。

拂林使者迟疑片刻,“宁王所说不错。大唐是我们共同的敌人,如果宁国能趁其被我们拂林纠缠住时,向其开战,”

“一方面能减轻我们的压力,另一方面,宁国也能夺取大片唐国土地。”

拂林使者说完,认真看向李恪的表情。

“国使说的不对,如今宁国幅员辽阔,已经足够大了,太大也是负担。不过,倒是少一些关键位置的海港之类的土地。”

听李恪说到这里,拂林使者有种不太好的预感。

“不知宁王指的是哪些地方?”

李恪淡淡道,“本王要亚历山大港!”

第391章 想要振威炮?

听到李恪要亚历山大港,拂林使者差点气冒烟了。

在据此近千年前,这座城市就建立了他的雏形。后来又建造了一系列海港、灯塔、图书馆等在当时看来雄伟的建筑。

亚历山大港,对于拂林来说,不是一个普通的城市,而是一个符号!他代表着罗马帝国的荣光,像他们的脸面一样。

亚历山大港位于地中海西部的南岸,是非洲大陆北部最重要的港口。这一港口是整个西欧的商人,前往印度的陆上起点。

而回程的商人,也会在这里乘坐船只返回西欧各地。

也正是因此,这里同时又一个重要的商贸中心。

亚历山大这座城市,西边几乎是无尽的荒漠,东部是尼罗河的出海口。而尼罗河的出海附近的三角洲地带,由于都是泥沙淤积而成,地质松软,不仅不适合建造城市,也不适合建造港口。

因此,亚历山大又成了这关键节点上的战略要地,具有重要的军事价值。

在真实历史上,东罗马帝国与刚刚兴起的大食就这一地区,展开了激烈的争夺。

亚历山大数次易手。

大食将领打败了东罗马帝国,在占领这座城市后,曾在信中写到:

他在围困了一年多后,终于攻下了这座伟大的城市。这里拥有大约4000座宫殿、4000个浴池、**

**名油商、**

**花匠和400家剧院或娱乐场所。

而据“枯叶”传回的消息,如今的拂林与大食也确实在亚历山大地区进行着激烈的争夺。

“宁王有点强人所难了吧!”拂林使者面色不悦道。

“强人所难?拂林国使这话说的,本王可不赞同。如今,是你拂林国远涉重洋来来到宁国,求着宁国与你们共同应对大唐。”

“而此时的大唐,应该已经打到你们国都的门口了吧?怎么着,是你们求人办事,还不允许我宁国提条件了?”

“这就是你们求人办事的态度?”

李恪说完,也不再理会拂林使者,随手拿起一本奏折看了起来。

拂林使者的脸,红了又黑,黑了又红。

平复了许久情绪,拂林使者再次挤出了招牌笑容,

“宁王请见谅。这个条件实在是……实在是,作为一个使者,是无法决定的, 是否同意此事,还需要禀告我皇。”

“那就回去禀告吧!宁国地大物博、物华天宝,什么都不缺,其他的条件,本王也看不上!”

李恪说出了乾隆的那句名言。

不管是真是假,是真不想要,还是另有所图,反正这句话挺能唬人的!

拂林使者听了后,也的确被唬住了。

他这一段时间以来,放低姿态对宁国做了深入的了解。

因此,对于李恪说的宁国地大物博、物华天宝,什么都不缺,他是真信了。

此时,他在心理上已经处于弱势。已经在盘算,如果真要说动宁国出兵攻唐,那回去后,该怎么说服自己家皇帝割让亚历山大之地呢?

看看,此时他已经跟着李恪的节奏走了。

李恪故意熬鹰似的熬了他一个月,可不光是为了磨他的性子,让他放低姿态,就是给他足够的时间,去了解宁国。

李恪回来前的一个多月,他们懒得去了解宁哪,那段时间不算。李恪后这一个多月,他们已经有点逐渐自卑了。

看了宁国的方方面面,好像哪哪都比他们拂林更强!

这才一个多月,心里就发生了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如果让他们继续在宁国呆下去,那么,他们的态度,必定变成仰望、崇拜。

到时候,他们恐怕连提条件的勇气都没有了。

不过,这一个多月给他们的震撼已经足够的了。

在李恪说出什么也不缺时那种无所谓与不屑的态度,他们真的信了!

见李恪依然面色不悦的看着手里的奏折。拂林使者看得出, 这是下了逐客令了!

可他还不能走,他还有另一个重要任务,还不能走!

再说了,礼物你们都收了,话都不让我说完,说不过去吧!

于是,拂林使者继续厚着脸皮陪笑道,“宁王,我皇听说宁国有一种很厉害的武器。宁王放心,我们愿意出高价购买!”

“两倍于正常价格……”见李恪没有任何反应,拂林使者又继续道,“不,三倍!”

李恪还是没反应。

拂林使者眼睛滴溜溜转,“呃、五倍?”

李恪依然没有搭理他。

想啥呢!

他说的武器,我无非就是振威炮。

这种武器怎么可能卖给拂林!?别说是五倍了,就算是十倍,五十倍,李恪也不可能卖。

本来这种极具杀伤力的武器,当初卖给大唐,就是为了让大唐很好的给自己打工,尽快把大唐周边的所有敌人都给干趴下!

这其中的敌人就包括了拂林,而且,拂林是大唐所面临的最具战斗力的敌人。

如果在的再把振威炮卖给拂林,那么大唐时候才能把你拿下!

“你不必说了,你提到的很厉害的武器,我们是不会随便出售的,即使出售也只卖给自己的盟友!”

李恪出声阻止了拂林使者继续自顾自的喊价。

拂林使者听了李恪这个借口,嘴角抽了抽。

这不还是变着法子想要亚历山大嘛!

武器只卖给盟友,而我们如果想要武器就得先跟你们结盟,结盟就得先答应你们的条件。

然而,你们的条件就是割让亚历山大!

“只卖给盟友?那,大唐,据我们所知,大唐不是刚刚与你们发生过战争吗?应该不算盟友吧,怎么他们……”

拂林使者要说的是,他们明明调查清楚,大唐和宁国就是敌对国,大唐有大片国土丧失在宁国之手。

就连大唐朝廷也被驱逐到万里之外,这可是天大仇恨!

将连这种关系都能买到宁国的武器,我们拂林与宁国,没有任何矛盾,怎么就不能买你们的武器呢?

首节上一节263/31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