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逆子叛国 第200节

“王上,这车还没有名字吧?这种自己能跑动的车,该命名为什么车呢?”宋万里稍稍平复了后,提出了一个问题,滕四方也看了过来。

什么名字,当然是火车啊!

“这个?靠牛牵引的车叫牛车,靠马牵引的车叫马车,既然是要烧火才能行走的车,就叫火车吧!”李恪一副我很有文化的样子,随口说道。

“牛车、马车、火车?嗯,有道理!火车!火车好!就火车了!”宋万里细品了一下,不停的点头。

滕四方也连连点头。

李恪:……

“王上!第一阶段铺设洛阳到天山道的,那么接下来,就可以全面铺设铁路了吧?”

亲自坐到了车厢里,宋万里作为运输部尚书,更能真切的感受到,蒸汽机给运输行业带来的惊天巨变!

这么长的车厢,拉着跟玩似的!这要坐满了得拉多少人!得拉多少货!

其实,李恪还没告诉他,这车的设计,可不是只拉一节车厢!

如果告诉他宋万里,其实这车能拉十多节车厢,估计他能当场抽过去!

也难怪他癔症了……,

那都是轻的!

“恐怕短期内难以实现。”李恪摇了摇头。

“为什么?”宋万里不解。

李恪朝滕四方和班昌招招了招手,两人走了过来,站在李恪的座位边上。

“都坐吧。宋尚书想下一步全国铺设铁路,滕四方,告诉宋尚书,这蒸汽机车头用铁多少,铁轨铺一丈用铁多少?”

“禀宋尚书,车头重约二十万斤,每铺一丈铁路,需要用铁轨重量为五百斤。”

滕四方立即脱口而出,给出了几个数字。

而后,李恪又看向了工业部尚书班昌,班昌自然明白了李恪的用意。

“就宁国产铁量来说,一共也就五百万斤,还要铸造各种农具、兵器,各种生活用具,每年的余量,根本不足以支撑如此远距离的铁路铺设。”

班昌说完,宋万里当即泄气,“班尚书,那产铁量就没有提升的空间了?”

“当今的条件,很难提升了。除非……”说到这里,班昌眼中精光一闪,看向李恪,

“王上,既然蒸汽机能代替马匹拉车,那,能不能代替人挥镐掘石?”

李恪淡淡一笑,

“当然。”

PS.

读者中有靓仔、小仙女们对历史地理很感兴趣,有让解释名字含义的,有让上地域大图的,这里就命名稍作解释。

先说各道名称,大唐原来十个道是历史上贞观时期命名的,本来就有,不再多说。本书杜撰的几个解释一下:

鲸海道:在唐代,半岛与倭岛之间的海域,称做鲸海,是名。

寒山道:前文提到,外兴安岭地区气候寒冷,山顶几乎常年积雪,所以把它命名为寒山。本来外兴安岭以北命名为寒山北道,以南命名为寒山南道,后来觉得太嗦,再一个也没那么多人口,就统一为寒山道。

柳湖道:前文也提到,因贝加尔湖形似柳叶,所以文中命名柳叶湖,前文分柳湖东、西道,后来合二为一。

燕然道:这个不用说了,因为燕然山的缘故。勒石燕然的典故就是这个山。

天山道:自然是因为天山了。

辽东道:也好理解,辽河以东,大致是原来的高句丽地区。

四郡道:半岛南部命名为四郡道,是因为汉代朝廷这里设立了四个郡,进行和内地一样的廷统治,这就是著名的汉四郡。说明这里自古以来……

海东道:因为它在大海以东啊!^_^

再说说宁国各部门一把手的命名吧:

农业部:贺连丰。恭贺连年丰收,不觉的这名字给农业部尚书,就很六吗!

商业部:范淅川。这个应该很明显吧。商圣范蠡,姓范,南阳淅川人。范蠡做商业部的尚书,想不发财都难啊!

税务部:吴可遁。不觉得这名字就很强势吗?想偷税漏税的人,必将是,无处遁形!

财政部:连生金。太明显了,不解释。

运输部:宋万里。太明显了,不解释。

督察院:毛秋慈。搞监督的,不就得 吹毛求疵 嘛!

其他的就不一一说明了,有兴趣的靓仔、仙女们自行探索吧。

这里专门说一下,负责蒸汽机项目的人,滕四方。咱们国家第一台完全自己生产蒸汽机,1952年7月由青岛“四方机车车辆厂”生产。

第299章 善待国士、优待国士

李恪及宋万里、班昌、毛秋慈到了十多天后,阎立德一行才风尘仆仆的赶到,还算可以,比李恪预料的早到了很多天。

阎立德不是自己来的,他还带了十多名建设部的年轻官员。

“岳父怎么带这么多人来?你这是准备培养新人?”看着带来这么多人,李恪走到阎立德身边悄声问道。

毕竟如今的蒸汽机可是保密项目,能少一些人知道,尽量少一些人。

“自从我做了这一部尚书一年多来,基本都在外面跑,再不尽早培养一些新人,我迟早被你累死!”

阎立德说完,袖子一甩,带着自己的下属们,钻进了车厢。

嗬!挺横啊,我愿称你为政务院最横尚书!

唉,没办法,谁让你有一个厉害的女婿呢!

这些天来,李恪几人一直都在和滕四方一起讨论关于蒸汽机相关的问题,班昌表示受益良多。

“滕四方,你选出几个技术比较全面的,跟着班尚书回洛阳,组建一个专门生产蒸汽机的商号。”

“其余人休息一个月时间,而后,你带人开始研究船用蒸汽机。有了以往的经验,船用的应该很快,当然会提供图纸给你。”

船用的蒸汽机在眼下这个时代,是比车用更重要的。同样输出功率的成品,装在船舶上,比装在火车上可利用的运载量更大。

况且,这个时代,道路的状况很差,铁路也不能短时间内铺设太多。但同时,这个时代的河道维护的都很好,河运也是这个时代最重要的运输方式。

“王上,不用休息!只要让让我们继续做这些,每天使不完的劲!”滕四方一听又有新的任务,当即就又兴奋起来,其他工匠也都狠狠点头。

“那不行!必须休息,接下来负责研究船用蒸汽机的人,什么也不用做,静下心,好好休息,同时等着领赏!”

“这次领的赏赐,你们一辈子也挥霍不完了!不过以后还要继续努力,力争下次再领赏赐,让你们的儿子、孙子,也有足够一辈子挥霍的钱!”

“所以,接下来,好好休息。休息好了,也有利于将来更高效的工作。而后一鼓作气,争取半年内试航!有没有信心!”

“有!”

“有!”

……

李恪几句话把这些人的激情点燃起来了。

对于秘密工作的人,李恪给出的就是钱,花不完的钱!

默默付出了那么久,不能简单的给碗鸡汤、给个表扬、给个所谓的荣誉称号糊弄人。

凡是不给实际利益的,都是在扼杀创造力!毕竟哪个人不想生活过的更好?

若是一个劲的鼓励无私奉献,就会形成一个奉献就该无私,就该不图回报的社会舆论氛围,那就危险了。

做出了贡献,被道德绑架,逼着你不准计较回报,不准计较得失。

你为了做贡献,为了做研究,导致你生活过的艰辛,你该!

舆论本来就是这样描述贡献者的啊,你作为贡献者,出现这个情况不是本来就应该的吗?

凡是奉献者,都是无私的,都是默默的,都是闭口不提自己的窘迫一味付出的,都是不计较个人生活质量的!

别人都不计较,你凭什么计较!?

……

而做另一部分人,他们享尽荣华富贵,得了名又得了利。

可他们做的只是一直制作鸡汤,然后哄着那些有能力、做贡献的老实人喝:来来来,喝了这碗,还有三碗!

得不到好的物质奖励,有再多名誉有何用?家里窘迫的生活,让家人逐渐感受到与旁人越来越大的生活落差时,就会在情绪或行动上给老实人带来研究上的阻力。

久而久之,哪里还有创造力!

李恪对于潜心说事的人,向来都很慷慨。你贡献了,你给宁国带来足够的利益,且不说你将来不能誉满宁国,先把物质奖励给到位,让你及你的家人生活不仅无忧,且生活水平在第一梯队!

这才是发展之道。

要让真正为国家做贡献的人得到更多,这才是李恪践行的社会分配原则。

当在镜头前做一个复读机,就比潜心研究者挣的多;对镜头露脸、摇屁股,就比默默工作科学家挣的更多。

这是最差的社会分配方式,这是在扼杀进步!

作为宁国的科技工作者,他们堪称国士!

作为领先这个时代的机械制造人才,李恪就要给他们领先这个时代的所得。

就是要善待国士、优待国士!

你们谁羡慕?谁眼红?那你也来啊,也投身到这一行来!

阎立德和他部分的下属们,乘坐着那节车厢,来会跑了好几趟,而后所有人一脸兴奋的从车厢里跳了下来。

就连阎立德也极度兴奋,似乎年轻了好几岁!

“岳父,如何?”李恪笑问道。

“果然!果然啊!不仅可以自动行驶,还比马车快的多!可以设想,以后日行数百里都不是问题!”阎立德激动得胡子一抖一抖的。

“岳父太保守了!你们刚刚体验的这个速度,是因为这段铁路只有这么长,来不及把速度完全提起来,就必须减速了。”

“如果到外面的铁路上,速度至少可以提到五倍以上!”

李恪说着,伸出一只手,叉开五指。

“当然了,最终速度的快慢,还跟你们建设部的规划、指导建造的线路有关。接下来,就看你们的了!”

“铁路规划方面就交给建设部吧!保证不拖后腿!”阎立德说完,又警告似的看向自己的下属。

好似在说,到时候谁不给力,看我不抽你们!

下属们立即表态:“臣等必定竭尽全力!”

李恪点了点头,随后对阎立德说道,

“建设部出规划图,一切建造标准以建设部为准。为了缩短工期,尽快建成,这次采用的新的建造方式。”

“什么方式?”

说到新的建造方式,所有人都围了过来,毕竟所有人都知道这个国君的妖孽之处,奇思妙想层出不穷。

“把整个工程拆分成不同的部分,比如说同一环节、同一地点、同一类材料等等,按照这个分类去拆分工程。”

首节上一节200/31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