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李恪的解释,沙进仿佛明白些什么了,又仿佛什么都没明白。
“那,为什么是要保证两个人都安全到达?”
“我们这几年能够安拿下半岛、兼并漠南漠北、吞并倭岛,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大唐在西部的用兵,以及他的内耗。”
“内耗方面,最主要的就是太子与魏王的争斗。既然这种情况对我们有利的,那为什么不继续创造这样的条件呢?”
“几年之后,一个嫡出的成年皇子与一个皇太孙,两者之间才能势均力敌的争斗,争斗起来,我们才有机会做一些平时不容易做到的事情……”
李恪说完淡淡笑了笑,笑的高深莫测,笑的天天跟在他身边的沙进都看不透。
说实话,李恪能有机会安心发展,安心扩展,还真得感谢太子和魏王在朝野的明争暗斗。
这种争斗不仅是两个人的争斗,而是两个派别的争斗,这就把朝野的精力更多的吸引到了争斗中。
两方都在挖空心思干趴对方,而第三方也在挖空心思的躲避无妄之灾。
这就给了李恪在大唐的卧榻之侧疯狂成长的机会。
如今,李恪就是要再制造一个这样的局面。
晋王作为大唐帝后的嫡幼子,倍受宠爱,获得大位很合理吧?
皇太孙作为皇太子的嫡长子,大道在身,获得大位很合理吧?
那么,就斗吧!
至于要不要争斗,不在于晋王与皇太孙想不想争斗,而在于他们背后的人想不想斗。
到时候,两个人都是合法的继承人,可以说是相同的起点,那么必定会有人逐渐聚集到他们周围,形成新的夺嫡的派别。
是否成立所谓的“晋王派”和“皇太孙派”,这不是他们能够决定的,而是众臣受顶级人臣之位的诱惑驱动的。
在老皇帝面前上位无望时,怎么办?重新站队啊。辅助新皇登基,到时就是大大的功臣,地位会有质的飞跃!
所以就让晋王和皇太孙去吧,一方面能鼓励李二继续努力,做好工具人;
另一方面也给众臣送去两个可选择的新的储君,给以崛起的新希望,他们的日子才有盼头嘛。
等到两派斗的差不多了,李恪也好坐收渔利!
“晋王和皇太孙去天竺,那长安的魏王呢?魏王如果战败的话,他会不会也逃往天竺?”
“魏王?”李恪笑了笑,“天竺不是很多人信奉的西方极乐世界吗,等我们拿下长安,那就送魏王也去另一个西方极乐世界吧!”
沙进自然明白,这另一个西方极乐世界是指的哪里,缩了缩脖子,不再问什么了。
在李恪看来,魏王的任务和使命已经完成了,可以下岗了。
人生多苦难,往生极乐才幸福无边。
“你让人安排一下,在皇后到了扬州再准备出海时,在海船和物资上给以尽可能的支持。”
“毕竟是连出宫都很少出,更别提出海了,另外还有一个孩子,对于他们来说,这一趟九死一生。”
沙进遵照李恪的叮嘱,去找专人负责这件事。
此时的皇后,正在洛阳的郊外的一处租来的农家小院里休息。
这对于大唐皇后和太子妃来说,算是相当低调了。没办法毕竟是借道出逃嘛!
不过他们的安保等级可不低。
不光有两个低级高手的大太监在旁伺候,还有一队百骑司在外警戒。
另外,还有李恪“游隼”。
自长安出走后,清允安排的游隼队员就一路护送,到达同州蒲津关要过黄河时,几名游隼队员找到两名太监周春、桑朔:
“前面就到宁国的控制区了,我们的任务完成了,过了黄河会有人接替护送。”
果然,过了黄河,进入河东道,皇后的车队后面又多了几人,如影随形。到了洛阳,就全不见了。
“皇后,所有物资与人员都准备妥当,我们明天就可以启程前往扬州了!”太监周春、桑朔回来禀报皇后。
“好,这些天你两人辛苦了,好好休息,明日出发扬州!”皇后温和的朝两人说道。
“都是奴应该做的!”两人诚惶诚恐。
皇后也正欲去休息,这时,太子妃再次鼓了鼓勇气,朝皇后试探着说道,
“阿娘,儿不想去天竺了。希望皇后能恩准我们母子,就此隐姓埋名平淡度日。”
第276章 迎战吐蕃大军
太子妃的话,让皇后愣住了。
稍倾,皇后慈爱的看向太子妃,“阿娘这一路只顾着想尽办法为皇室留住血脉,却忽略了你的感受。”
“娘明白你不想让自己的儿子再卷入是非。可是,你说的隐姓埋名,又何尝容易?”
皇后摇了摇头,以李恪无孔不入、如影随形的“贴心护送”来看,在他的治下,哪有什么隐姓埋名可言!
太子妃显然也想到了这一茬,“儿可以回清河老家,买上几亩田地,足够我们母子糊口了。”
“如今宁国的田亩制度与唐制大不同,没有田地可买的。这且不说,你没听路上的人说吗,就连入籍宁国都要核实身份才行,你还怎么隐姓埋名。”
皇后拉着太子妃的手柔声说道。
“那,儿就直接光明正大的去找宁王,请宁王给看在与皇太孙血脉相连的份上,赐予几亩薄田,就在长安或者洛阳,在他的眼皮底下,这样他应该就会放心了吧?”
太子妃的想法,无非就是给民众都看到,你嫂子带着你侄子来找你讨生活,有了民众的监督,你应该也不会对我们痛下杀手吧?
我们就生活在你的监控中,这总不会威胁到你的皇位了吧?
“可是你想过没有?即便宁王不会做什么,那么他的臣下呢?为了他们的官途顺利,他们不会允许有导致意外的因素存在的。”
听到这里,太子妃浑身一颤。
是啊,就算宁王大度,过着自信他们母子不会威胁他的位置,可那些臣下就不一定了。
“孩子,听阿娘的,还是去天竺吧。再者说,你留在这里孤独无依,阿娘也不放心。还有啊,你的崔家父母叔伯兄弟可都在天竺呢。”
皇后拉着太子妃的手,一边轻轻拍着她的手背,一边柔声劝慰。
对于这些政治倾轧,皇后自然是受深刻的理解的,毕竟她当初就亲自参与了李二建成太子的夺嫡的全过程。
而且在其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看似处处退让、柔弱贤惠的皇后,其实身怀惊人的手段。
当初,她为了替李二拉拢朝臣、武将,经常以各种理由召集官宦家眷们到秦王府聚会,一方面促进与对方的关系,一方面通过女眷们打听她们的丈夫、兄弟对秦王的态度。
同时,她今天做双新鞋、明天做件新衣,后天再来一件新袍子,经常去公爹那里刷存在感。
同样是儿媳,这样做明显比端着架子、出身世家大族的建成太子妃郑氏做的更好,也在李渊那里,为李二挣得不少好感。
直到最后,李渊被李二囚禁,李渊才发现自己被小两口给耍了,才意识到,平时秦王妃的经常来送衣服鞋子,给自己梳头、泡脚,全特娘的是套路!
另外,其实老阴货长孙无忌给皇后安排的出逃路线其实是西逃,走陇右道、西域、波斯,到达天竺。
可皇后却向东,说实话,她不太信任那个工于心计的兄长,于是秘密转而向东,经洛阳乘船到扬州,自扬州出海去天竺。
还有,面对阴鸷的魏王,皇后原本可以利用自己的权力和手段轻松扳倒魏王,可到底是自己的儿子。
再者说,心狠手辣、冷酷无情,总好过小儿子的怯懦、软弱吧。
大唐本土就留给魏王折腾去吧,或许能在长安折腾起什么浪花,打开局面也说不定。
但他却不愿继续待在长安了,自己的丈夫在境外已经取得更大成就,她要竭尽全力,保下继承人。
既然对魏王不再抱什么希望,那么就要把精力都放在晋王和皇太孙身上了。
之前,她让太子妃崔氏不要有不该有的想法,那时对魏王还没有彻底失望。
可魏王把吐蕃兵引入关中,把自己封禁立政殿,让皇后对魏王改变了看法。
所以,她如今才竭力劝说太子妃带儿子继续前往天竺,两个继承人,也好多一个选择。
听了皇后话,太子妃思虑良久,最后长叹一声,无奈的点了点头。
此时的李恪,自然不知道,他的利用晋王与皇太孙互斗的计谋,差点破产。
李恪现在满脑子是如何以最快速度消灭对面的吐蕃大军。
裴行俭、程务挺堵截尉迟敬德,对方钻入骊山,绕道回长安。这也就导致没能与从长安来的吐蕃大军相遇。
吐蕃军对于华州的情况完全不了解,加入被魏王催促增援,于是一路急行,奔赴华州。
结果遭遇了以逸待劳的天宁军。
吐蕃军第一次领略了火炮的风采,被炸了个人仰马翻,副统领吐蕃在第一轮就被轰碎了。
位于后方中军的统领拉布噶,侥幸躲过一劫。
“大统领,我们尽快撤回长安吧,宁国的骑兵太厉害了,我们根本不是其对手!”一名将领赤桑跑来禀报拉布噶。
“不能撤!如果我们不能挡住宁国军队,大唐就不会把剑南道彻底送给我们!这给我带人冲上去!”拉布噶咆哮道。
赤桑无奈,只得继续朝着宁军冲锋的骑兵迎了上去。
一番宣威炮的轰炸,接着就是骑兵的冲锋,这是天宁军屡试不爽的战术。
吐蕃军一开始不知天宁军火炮的威力,在走进宣威炮的射程后,好一顿胖揍,一直把吐蕃军又给轰离射程,留下了满地的尸体。
而后,天宁军铁骑强势出击,把吐蕃军砍得狼狈逃窜。
可现在,吐蕃军统领拉布噶又下令不准后撤,与天宁军骑兵硬刚。
可天宁军的骑兵早就饥渴难耐,唯恐吐蕃军逃了,不给他们立功的机会。
闻成松、伍弘、王玄策,各带三千本部铁骑,像三把利剑,直插吐蕃方阵,后方天宁军主力紧紧跟随。
从望远镜里,看着三员猛将的猛攻狠冲,李恪一阵无语。
尤其是闻成松,自从在新罗时候就是骑兵统领,如今与麾下的本部骑兵已经配合的相当默契。
闻成松杀进敌军方阵后,立即就在刚刚组织好反攻的吐蕃军撕开了一个口子。
就像是提着拉链锁头,慢慢拉开少女的衣服一般……
箭头型的闻成松军团,铁蹄所过之处,敌军生命大半被收割,余者纷纷向两侧后撤。
可能是闻成松注意到自己深入敌军阵营太远,后面的天宁军主力没能及时跟上来。
于是,闻成松当即带着身后的箭头打了个弯,折返回来,后又螺旋向前……
就这样,敌军阵营里,明显的看到,闻成松军团,以螺旋型的轨迹在向对方阵营更深处突进。
伍弘、王玄策也差不多,这几个军团深深的楔入敌军,而后天宁军主力迅速跟进,吞噬着敌军。
也像一张耕犁上的犁铧,穿破土地,而后面的天宁军主力就是犁面,在犁铧刺破地面和在,把耕犁推的更深,耕的也更广。
大战进行了将近两个小时,天宁军依旧气势如虹。
而吐蕃大军统领拉布噶却逐渐动摇了持续战斗的主张,又坚持了一刻钟后,始终没能扭转局势。
不得已,拉布噶下令西撤。
吐蕃军一路向西撤往长安,天宁军一路追杀。
待吐蕃军逃到灞桥时,彻底傻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