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逆子叛国 第183节

结果,宁军阵营里突然冒出来了更强悍的火炮,宣威炮。

而振威炮与宣威炮相比,就是孙子与爷爷之间的差距。

“暂时还没有什么好的办法。通过奏报可以得知,无论是兵士披了两层还是三层甲,都会被其所伤。”岑文本气馁道。

“前方将领们汇报说,宁军火炮所造成三伤害都是连成片的,如果我们暂时没有好的办法,可以让兵士们在冲锋时,尽量的分散开, 这样也能稍微减少死伤。”

众听了长孙无忌的话,不由点了点头。在没有克制方法以前,也只能如此了。

“其实,还有一件事也比较关键,就是太子的丧事,这件事,越早办理越好。”

杨师道提到这事,魏王心中“咯噔”一下。

虽然他天天劝慰自己:这事没什么,上一辈不都是这么走过来的嘛!

结果呢,还是天天晚上做噩梦。那鼻孔、嘴巴溢出黑血,的太子面孔,经常入梦。

“杨公说的对,这件事就交给岑侍郎吧,务必办的隆重一些、要厚葬!”

长孙无忌和高士廉都是亲戚,但辈份上不合适。

杨师道是门下侍中,丞相级别,由他主持也算对得起太子,可偏偏杨师道是太子的姑姑桂阳公主的第二任丈夫,也是长辈啊,不合适。

岑文本虽然是中书侍郎的职位,可中书令温彦博故去后,中书省实际上的老大就成了岑文本,几乎也相当于宰相了。

因此,岑文本为太子主持丧事,可以说规格很高了,再加上魏王特意叮嘱,要办的隆重,要厚葬,这也算弥补了一下自己愧疚。

商量好一切,各项计划开始执行。

魏王找吐蕃人协商后,对方答应对剑南道用兵,同时吐蕃大军开赴华州增援尉迟敬德。

而此时的华州城,两百名天宁军兵士站在城门两百步外,齐声大喊:

“尉迟大将军,打了半辈子仗,年纪一大把也该歇歇了!来宁国颐养天年吧!”

“尉迟大将军,打了半辈子仗,年纪一大把也该歇歇了!来宁国颐养天年吧!”

“尉迟大将军,打了半辈子仗,年纪一大把也该歇歇了!来宁国颐养天年吧!”

……

“哇……我受不了啦!我要出去砍了这群小瘪三!”尉迟敬德被城外的喊话气的耳朵眼儿里冒白烟。

“大将军,这明显就是宁军的激将法,不必理会他们!潼关一路走来,道路曲折狭窄,补给困难,宁军急着战,我们不能急!”

华州长史冯正奇,在边上不停的安抚暴躁的尉迟敬德。

坐在太极宫里坐而论道的魏王和那帮辅国大臣,没能想出克制天宁军骑兵和炮兵的方法,可在前线唐军却想出了克制方法。

华州城位于渭河之滨,这里土质松散,易于开挖。

于是,在天宁军炮击潼关的同时,华州的守军在夜以继日的挖沟!

在潼关通往华州的道路和两侧田地里,被挖了一条条的横沟。

天宁军到达时,直接傻眼了!面对这一道道横沟,不管是四条腿的战马,还是装了轮子的火炮,全都歇菜了。

战马跑不起来,火炮拉不到前线,简单的沟沟壑壑,就把天宁军的两大利器给封印了。

天宁军的骑兵和炮兵要想到达华州,只能背着马、扛着炮,翻一条沟,再翻一条沟……

除此之外,那就只能填沟了,填一条沟,再填一条沟,一条条填过去。

那就填沟吧!

于是,被安排为仆从军职能的各国俘虏兵,被组织起来,开始了风风火火的填沟运动。

填沟自然比挖沟快很多,数万人一起劳作,时间不久,一条深沟就已经被填平,然后是下一条。

不过,在填沟的同时,也不能让华州城内消停。

据得到的情报,挖沟阻挡天宁军这个主意,正是华州长史冯正奇想出来的。于是,李恪让几百名兵士站在华州城前,破口大骂冯正奇。

可骂了两天,没啥反应,于是矛头对准了脾气暴躁的尉迟敬德。

嘿!还别说,效果特别好!

一开始,尉迟敬德还在城楼上,扯着嗓子大骂,后来被冯正奇拉走了。

天宁军的喊话,又是说他老了,又暗示让他投降宁国,这能忍!?

苏定方等天宁军将领也是兴趣盎然的看着城头上暴跳如雷、拉拉扯扯的尉迟敬德。

对于苏定方、程务挺、裴行俭、王玄策等年轻将领,以前在唐军效力时,尉迟敬德在他们的心目中,那都属于偶像派的人物。

如今,看着偶像在自己面前跳舞,能不开心吗?

这时,神武卫统领沙进走到李恪身边,悄声说道,“长安枯叶来消息了。”

李恪接过一个蜡封的信筒,拆开后,里面的内容很简洁:

皇后、晋王、太子妃母子离京向东;

魏王以割剑南道为单价,换吐蕃攻松州、另十万吐蕃军已赴华州。

第273章 唐军的圈套

“魏王怎么突然和吐蕃搅到了一起?”接过密信,苏定方看后困惑道。

李恪对魏王这样的交易没有太意外,

“拿已经处于宁国控制下的剑南道诱惑吐蕃出兵,魏王并没有什么损失,反正以他的能力夺回剑南道的机会不大了。”

“连夺回的信心都没有,直接许诺给吐蕃,就这么放弃了,不再争取一下?”苏定方怒其不争道。

听到这话,李恪第一次觉得,原来军神苏定方也是个幽默的人啊。

争取?或许魏王也想争取,可是当前的环境它不允许啊。

“吐蕃与魏王一拍即合的原因,或许还有吐蕃对剑南道的垂涎。”苏定方又说道。

自大唐立国,高原上的多个部落被逐渐统一,而后迎来了高速发展的时期。

大唐干趴了上百支隋末各路英雄,统一大江南北,国力爆发,而后向外扩张。

吐蕃几乎同时也统一了高原南北,而后国力爆发,向外扩张。

距离吐蕃最近的天府之国剑南道,对吐蕃的诱惑可想而知。

在贞观初期,吐蕃就曾数次对松州用兵。而松州是吐蕃东出的第一站。从这里向东北可入关中,向东可到梁州,向东南可达蜀地。

由于蜀地的封闭性,西部又与吐蕃相连,只要把北边东边的门看好了,那么吐蕃就可以稳稳控制。

“不管怎么样,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我们积极应战就是了,如果能消耗掉这支吐蕃军,将来我们就能更轻松一些!”李恪笑道。

“将来?”苏定方稍一迟疑,立即明白了李恪这句话的含义,而后目光坚定道,“那就留下他们!”

李恪点了点头,而后道,

“这个先不急,毕竟他们在华州后面。可以让驻同州的赖世宏、屠志随时注意吐蕃军的动向,一旦他们到达华州,立即运动到其后方,堵住他们西归来道路!”

“王上,说到同州驻军,为何不让让同州驻军从华州背后突袭、与我们合围华州?”苏定方之前提过,让赖世宏等合击华州,李恪没有同意。

“华州的唐军,还有大用,能留着,就暂时留着。我们要逼走他,而不是消灭他。大唐关中府兵,都是大唐最强悍的军队,最好都用来开疆拓土!”

李恪说着,极目西眺。

为什么不直接从河东道出兵,插到华州背后?

李恪通过宁国商人带回来消息,知道李二在天竺的发展状况。

虽然军队已经发展到了数十万之众,但军队中有太多外族人,终归是一个不安定因素。

毕竟李二是为自己打工的,除了火炮还没支援过什么像样的物资,这次就送军队给他吧!

因此,李恪想着把关中的军队向西驱逐,逼着他们去找李二。

毕竟西方还有波斯、还有大食、还有东罗马……

有太多国家等着李二这个打工人去征服,如果没有趁手的军队使用,征服那些国家的时间将会很漫长。

当然了,虽然李恪故意把关中军队往西逼,但这些军队能走到多少,那就不是他需要考虑的了。

不过,陇右道多年没有战事,而且由于陇右土地不及内地肥沃,再加上路途遥远,因此赋税很低,百姓都有余粮。

而且,大唐自从对高昌都一众西域小国用兵后,就在沿途修建粮仓。

因此,就算这些军队全都转移到天竺去,也不是不可能的。顶多像蝗虫过境一样,把当地的粮食吃个精光……

听到李恪提到“开疆拓土”几个字,苏定方似乎明白了什么。

看着眼前的千沟万壑,李恪继续道“眼下,还是尽快填沟吧!”

五天后。

唐军挖出了的一条条横沟,全部被天宁军填平。

华州城一里多地外,天宁军的一百多门宣威炮一字排开,这次没有什么阵前叫骂,没有什么循循善诱的劝降,直接就是干。

一百多门宣威炮齐声怒吼,

第一轮炮,华州城的东城墙就面目全非,值守的兵士们血肉横飞,惨叫声不绝于耳;

第二轮炮,城墙被削去了两尺多高,城内的守军不得不后撤;

第三轮炮,城墙又被削去两尺多高……

“不能这样坐以待毙了!”尉迟敬德说着就要整军杀出去,他准备带一支骑兵冲到大炮前,砍杀天宁军的炮兵。

“不可!不可!大将军,稍安勿躁!”冯正奇又拉住了尉迟敬德。

“你这个鸟人,为何总是拉拉扯扯,打仗哪有不危险的!怕危险还不如回去躺女人肚皮上享受!”

“呃……”

“撒手!”

“大将军,只需要稍等片刻,待城墙垮塌后,宁军自然会往前冲。我们的振威炮虽然射程短,但他们终归是要入城的。”

“待他们的方阵前进进入我们振威炮的射程后,我们就可以狠狠还击了!”

冯正奇怕尉迟敬德挣脱,立即把自己的想法说了一遍。

“这倒是个方法,那就这样吧!不过我们还击后,对方势必会继续炮击,到时候还得冲杀出去!”尉迟敬德无奈道。

他只是勇猛的冲锋陷阵养成了习惯,可不是傻大憨。

如今的两军作战形式,已经不是他当年驰骋疆场时候的对战模式了。

就说这火炮,要是再像以前一样,身先士卒的催马往前冲,保证能去找侯君集!

“就算他们会还击,最起码也能挫一下他们的锐气,临死也要撕下他几两肉!”

听着冯正奇的话,尉迟敬德对这个文弱书生的看法,悄然改变了,还算有点血性!

“好!就按你说的办!”

得到尉迟敬德的同意,冯正奇立即安排振威炮。

振威炮这次使用的是球形炮弹,如果这些炮弹滚入天宁军阵营,一发炮弹造成数十人的死伤一不成问题的。

当然了,振威炮的威力和射程只有宣威炮的一半,这也是李恪敢卖给大唐振威炮的原因。

首节上一节183/31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