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逆子叛国 第141节

李恪可是说过,要把自己的三千营借给他暂时用一下,所以他喊的很有底气。

不过,没等三千营走上前,那些之前倭皇无法调动的护卫殿前甲士、皇宫护卫,甚至是苏我家的私兵,立即一哄而上。

很快,苏我虾夷,连同他身边堆的头颅都被剁成了糊糊。

第209章 倭岛的规划

苏我虾夷把皇室灭族,倭皇又把苏我氏灭族。

倭国的政治中,一直在较劲的两股最强大力量,同时湮灭。

李恪表示:喜闻乐见!

接下来,李恪也兑现了驻倭大使当初在倭国朝堂上,抛出的豪言壮语。

“国灭时,你们这些王公大臣,有一个算一个,全都得去工厂蹲流水线,或者去挖矿!”

于是,一帮王公贵族,被运回宁国本土。

从此以后做一个快乐的流水线工人,或者是光荣的矿工。

同时,皇室、贵族、大臣的女眷们也被运往宁城。

不过,留下了间人皇女,苏我樱井,阿倍美津子,中臣千代,高向宫子,南渊小足媛等,几个姿色绝佳的小娘子。

间人皇女自然明白以后皇室女眷的归宿,对于留下来服侍宁王,没有丝毫抵触。不仅不抵抗,反而对李恪帮她复仇,充满了感恩……

在这个时代,女子地位低下,本就是男人战利品,她们也都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没什么好质疑和反抗的。

苏我樱井是苏我樱田的侄女,和姑姑一样漂亮。但也免不了成为家族拓展势力的联姻工具。不过在待字闺中时,被间人皇女给掳来献给了李恪。

阿倍美津子,中臣千代,都是倭国重臣之女,也是少有的美人。

高向宫子,南渊小足媛,这两女是迁到倭国的汉人的后代,绝对的混血美人。

两个多月来,这几女轮流侍寝,已经适应了新的生活。

倭国在大化改新以前都不是一个政权统一的仲央集权国家,地方的治理权都在地方诸候手中。

他们只需要每年向倭皇上交一定的税就可以了。

因此,倭皇投降,且去宁城安度余生了,但不代表整个倭国就也投降、停止抵抗。

全国的各地方诸侯,依然在借助倭国多山难行的特点,拼死抵抗。

两个多月以来,天宁军以倭国三大平原为基础,不断向周边拓展,已经基本上荡平倭岛上的敌对势力。

在此期间,倭国东北的虾夷国,看到倭国一片大乱,于是趁机侵入。

倭国东北部的诸侯在天宁军和虾夷国的双重打击下,最先溃败。

而后,天宁军以虾夷国抢占土地为由,向其开战,并夺回其抢占的倭国土地。接着,继续向其本土进军。

虾夷国企图混水摸鱼的策略,不仅没有成功,反而丢失了本国的大半土地。

如今,虾夷国的军队被逼到了国土东北一带以及几个小岛上。

其实,之前的倭岛上,倭人就与虾夷人征伐不断,相互拉锯争夺地盘。

在此之前,倭国的统治中心,都是位于中部地区的。

而东部筑波附近的大平原,一直处于没能完全开发的状态。

这一地区,也就是后世大名鼎鼎的倭国首都东京。

之所以没有开发,是因为此时这一地区还属于倭国的边境,是倭国与虾夷国对峙、拉锯的前沿,这地区极不安全。

但现在不一样了,原倭国土地已经全部被天宁军控制。虾夷国的地盘,也只剩下极北地区的海岸一带以及部分岛屿。

原本倭国与虾夷国对峙征伐的前沿地区,如今已经完全处于陆海两军的保护之下,安全已经不成问题。

那么这一地区的规划建设也可以展开了。

历史上,这一地区的真正大开发是距此800多年后才开始的。

而真正把都城迁到这一带,是1000多年后。

为什么到了一千多年后,这一远离大陆的地带忽然受到了重视?

因为,大航海时代!

大航海时代的来临,西方各国的商船在这一地区的海港汇集,带来了各种全新商品的同时,也带了坚船利炮。

当时统治倭国的江户幕府干不过西方人,不得不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

可其他人不乐意呀,于是就一方面干趴了幕府,一方面想通过向西方人学习逐渐走上富国道路,于是就把皇帝从原来的旧都城鼓捣来了,也好带领大家一起。

可以说,这里是亚洲到达北美,最便捷的港口。

也是后世全球贸易的重要航道之一。

这里之所以拥有便利的条件,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因为,老天爷赏饭吃!

来自低纬度的海洋暖流,在这一区域折向东方,穿越北太平洋,直达北美大陆的西海岸。

什么意思呢,在这里放上一块木板,它漂啊漂啊漂,摇啊摇啊摇,就能自己漂到北美洲。

而到达北美洲后,可继续借助北美洲西海岸南下的加利福尼亚寒流南下,到达南美洲。也可以在南下途经中美洲时,借助向西的北太平洋暖流,直达太平洋西岸的吕宋群岛。

想想看,如果从这里航行去美洲,在没有机械动力的情况下,是不是最便捷最可行的方案!?

这一航线的另一端,可是美洲啊,美洲!

美洲有一种最逆天的特产,那就是“系统”!

因为爽文里,每个“系统”都能拽出来土豆、红薯、辣椒、玉米……

而这些农作物的原产地都是美洲,那么,想必“系统”的原产也是美洲咯!

不仅如此,美洲还是橡胶树、烟草、可可、金鸡纳树等等经济作物的原产地。

有了橡胶,就有了轮胎,有了轮胎,就有了高速车辆。

而有了烟草,就有了卷烟工业,就有了华子!

试想一下:

嘴里叼着华子,一手驾着跑车,一手搂着各国公主。

今天是倭国公主,明天是波斯公主,后天高句丽公主……

啧啧!

简直不要太爽!

另外,有了各种的经济作物,就可以制造出更多新型商品,然后天价卖到大唐、波斯、大食、东罗马去。

瞬间就能搜刮走这些大帝国惊人的财富。

把这些国家全都变成宁国的打工人!

让他们辛辛苦苦干一年,一场贸易全花光!

所以,宁国必须前进美洲大陆!

那里简直是一块铺满金子的大陆!

而宁国未来要想前进美州,必须牢牢握有可以做为出程基地的倭国群岛,尤其是如今的筑波一带,后世的东京地区。

第210章 东洋既平,南洋当伐

明确了这一地区的重要性,那么下一步就是重点发展这一地区。

首先当然是建立城池和港口。

这一地区面对的浩荡无边的太平洋。

另外,既然已经完全平定了东洋,难道不应该纪念一下吗?

于是,李恪把这座城池命名为,平洋城。

港为平洋港。

原倭国与虾夷国之地,合并新成立一道命名为,海东道。

打乱原倭国诸侯之间的边界,重新划分边界,实行宁国的州县制。

从宁国各地抽调官员,担纲海东道各州县,从燕山学宫的政法学院派遣毕业生前来填充各地其他职位。

另外,原倭国都城地区是倭国农业、手工业相对较发达的地区,在这一代,人口也比较集中。

在这一地区的临海一带,建立新城,命名为靖洋城。

平洋城与靖洋城,两个大城东西呼应,共同永镇倭岛。

至于当地百姓,运走!

运到大陆上,修路、造桥、筑城、挖矿。

当地人空了怎么办?

与大唐置换了三十万户百姓,共计一百五十多万人呢!

迁来!

两个多月的时间,李恪已经把这里的事情处理的差不多了。接下来,准备离开海东道,回宁城。

征东之事,基本结束。

然而,

东洋既平,南洋当伐!

刘仁轨到波斯湾的兴隆岛修建基地,即便能把兴隆岛修建成铜墙铁壁。

说到底,终归还是孤悬海外。

从宁国到兴隆岛这两万多里的的海路,中间没有一处属于宁国的补给站,这是很危险的。

另外,如果将来宁国前进美洲,回程时,要顺着洋流,一路航行到南洋的吕宋群岛。

因此,不管是维系西洋航线,还是横跨太平洋,都必须首先拿下南洋。

而要拿下南洋,大小琉球这些中途的补给站,就必须握在宁国手中!

历史上的隋唐时期,把包括台湾岛、琉球群岛在内的一连串岛屿,都称做琉求。

不同岛上有不同的政权。

而这些政权也基本上处于奴隶社会,政治治理也是草台班了的阶段。

为了让这些地区能够跑步进入新文明,李恪在回宁城之前,下令耿思承、王玄策,把这些地方拉入宁国大家庭!

耿思承曾经和刘仁轨一起,长期带领锦州舰队在海上完成了一系列的作战任务,海战竟然丰富。

王玄策不仅是个嘴炮王,开腔就能给对方君臣带去五十点以上的伤害,而且,他是真敢动招呼!

因此,李恪派这两人前去,把这些小岛国“邀请”进入宁国大家庭,基本上能够马到成功。

历史上,早在隋朝时期。

首节上一节141/31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