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从世界杯前开始 第494节

事实也的确如此,如果仅仅只是用打造一个单车品牌的思路来做这件事情,那显然整个项目的前景都十分有限,可供想象的空间也分外匮乏。

毕竟在这么一条已经开拓了数百年的传统赛道之中,留给后来者的空间无疑已经是微乎其微了,甭管是技术也好,创新也罢,显然都没有什么突破口了。

往上加点动力,那就是摩托车,换成电力,那就是电动车,加个轮子,那不就是小三轮……

在这数百年的发展之中,在自行车的基础上能够鼓捣出来的幺蛾子,显然都早已经有人尝试过了。

而纵观自行车这数百年的发展历史,不恰恰也是工业革命发展的一个缩影吗?

作为诞生于十七世纪末期的工业地基,每个时代的代表性成就都与之有关,并且都能够与其进行巧妙地结合,从而诞生出新的时代标志。

而虽然前人已经将路都堵得差不多了,但是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也创造了一种此前不曾有过的智慧结晶互联网。

在近二十年的蓬勃发展之中,“互联网+”概念更是深入人心,万物与互联网结合似乎都能够产生微妙的化学反应,从而脱胎换骨,焕发生机。

甭管是商业还是社交,在“互联网+”概念的催化之下,都彻底改变了普罗大众的生活方式。

哪怕是一些普罗大众早已经习以为常的造物,有了“互联网+”这一概念的注入,都能够变得截然不同。

就连朴实无华的单车也是如此,从摩托车再到电动车,如今摇身一变又变换了一层身份,以“共享单车”的身份再度席卷而来。

在数以百年的工业发展史中,可谓是从未缺席,随迟但到。

而单纯从结构上下手,显然已经找不到什么突破口了,更何况哪怕是用最顶尖的工业技术和材料工艺进行堆砌,区区一辆单车的上限也就那么高。

总归是不可能做出花来的,既然结构不行,那就从概念下手,炒作和包装永远是无往不利的利器,也是扬名立万,建功立业的手段。

纵观历史,对于成大事者,这也都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就像多智近若妖的诸葛孔明在出山之前,江湖上就已经开始流传“卧龙凤雏,得其一可安天下”一般……

而“共享”这一概念的包装,虽然赋予了自行车一层新的面貌,推动着其再一次站到了历史舞台之上,然而舞台之下暗流涌动的本质,实则是华夏经济蓬勃活力的一层体现。

自打“入世”以来,华夏经济迅速腾飞,几乎是以日新月异的精神面貌为世界经济注入了蓬勃的生命力,同时也成为了万众瞩目的焦点。

尽管唱衰之声不绝于耳,不是在崩溃,就是在崩溃的路上,但是事实却宛如无形的巴掌,不知道打了多少人的脸。

以至于连海内外的不少经济学家,都不得不跟上中华速度,每隔几年就得换一套新思路,采用新的概念和名词,才能够准确的进行描述和分析,发生在华夏的经济现象。

还有,这一条未曾设想过的道路。

而“共享经济”这一概念,无疑就是对这一波狂热的共享单车浪潮,最好的诠释,只不过随着这一波浪潮推到了时代的顶峰之上,转折点或许在悄然之间已经开始酝酿。

只不过在时代局限性的限制之下,我们都是“不识庐山真面目”的一份子,对此一无所知,除了……周东升。

作为在共享单车尚处于微末之际,就已经率先进场布局,并且在两大领头羊身上占尽了时代红利的投资者,这一手投资放眼投资行业,都是足以让不少同行津津乐道的经典案例。

更是成为普罗大众饭后茶余的一大谈资,靠着率先进场跑马圈地的优势,这两笔投资无疑都已经为周东升创造了数百倍的利益回报。

时至今日,东升投资当年以200万美刀分别拿下小黄车和摩拜单车的消息,早已经没有什么秘密可言,只要有心了解都不难知晓。

毕竟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嘛,更何况无论是东升投资还是两大共享单车,至始至终也都没有藏着掖着的打算。

然而随着时间流逝,两大领头羊逐渐成长为庞然大物,并且受到了诸多老牌资本的青睐和投资,为其倾注了更加澎湃的动力和雄厚资金。

周东升这个早期投资人,就如同耗尽了燃料的火箭助推器一般,无论是作用还是份量都逐渐式微。

毕竟同阿里和腾达这两条硕大无比的毛腿相比,周东升这条大腿再粗也是如同小巫见大巫一般,差距之大甚至连可比性都没有。

除了这两位互联网巨头之外,还有一众无论是分量还是资历都毫不逊色的投资机构进场,其中不乏有国字号打头的机构,与之相比哪怕是阿里和腾达都得靠边站。

毫不夸张的说,如今坐在这两架马车之上的诸多乘客之中,周东升的份量就是最小的那一个,如果不是靠着先发优势,他也不可能在此占据一席之地。

倘若是放到现在这个时间点进场,哪怕周东升有着最年轻百亿富豪的身家,或许连门都找不着。

毕竟到了这个层面上的投资,资金多寡已经是次要的了,最重要的是人家压根就不带你玩。

只不过这个如果并不成立,周东升就是在这两架马车之上占据了一席之地,并且还高枕无忧享受着高速发展带来的红利。

哪怕式微,说不上话又何妨,又不需要自己出力,还能跟着沾光,而且这笔投资从共享单车热潮席卷全球之际,就已经注定了不会亏。

唯一的区别,就是赚多赚少的问题罢了,而对此周东升也并不贪心,不会想着榨干最后一丝利润再退场,毕竟那种极限的逃顶操作,可没有那么容易实现。

正如2015年的5178行情到来之前,周东升就已经提前退场了一样,真到了那种风口浪尖的时候才想着跑,怕是已经来不及了。

一个不慎,还容易成为压倒骆驼的那最后一根稻草。

毕竟,东升投资最开始的200万美刀投资,可是足足拿下了两大领头羊足足30%的股份,要不是因为趁火打劫的缘故,断然是不可能获得如此之高的份额。

再加上彼时的东升投资已经颇具分量,并且除了资金之外,也为两大领头羊的发展提供了不少助力,双方各取所需,才达成了这么一笔融资。

而这也让东升投资成为了除创始团队之外的第二大股东。

只不过从东升投资单独拿下A轮至今的一年半载之中,两大共享单车都分别完成了超过5轮的融资,并且融资规模迅速攀升,分别迈入了上亿美刀融资俱乐部的门槛。

也正是借助着资本源源不断的添柴加薪,共享单车这把火才能够在短短一年有余的时间里烧到这等壮观的规模。

至于代价是什么呢……投资机构毕竟不是慈善机构,人家也不是做慈善来的,掏出真金白银来自然是为了上车。

为此,创始团队自然就得不断切割股份,以企业的未来预期作为支付,换取机构手中的资金,并且一起将企业做大做强,从而能够将这个未来预期实现,如此就算得上是一个完整的闭环。

虽然说IPO上市是资本的终极目标,但也并不意味着在上市之前不能够进行套现,包括创始团队在内,借助融资的机会进行套现也都是人之常情。

毕竟创业本就是如同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能够最终到达彼岸的终究是少数,而在此期间总不可能不吃不喝吧?

要想马儿跑,自然是要给马儿吃草的,因此对于创业者套现部分股份来改善生活这件事情,股东们自然也不会反对。

除此之外,在每轮融资之中,股东们除了跟投之外,同样也可以减持甚至是套现离场。

毕竟归根结底,整张牌桌的筹码就那么多,随着玩家数量的增多,总有派发完的一天,虽然可以靠增发来增加筹码,但增发则势必会影响到原有筹码的含金量,“通胀”自然是不可避免的。

哪怕周东升靠着先发优势,有着诸如股份优先不被稀释等权限,但这个优先级自然也不可能像最终解释权那么强大。

凡事都有个度,更何况是涉及到利益的投资呢?

为此周东升自然不是什么贪得无厌之辈,非得占着茅坑不拉屎,手握筹码的终极目标,可不就是为了落袋为安嘛?

要是有IPO上市的那一天,哪怕有着限售期也无妨,通过股权质押之类的常规操作,同样能够完成套现离场。

除却极个别的个例,在上市之后市值反而一落千丈,甚至沦落到破发的境地,绝大多数企业一旦上市,市值都会得到显著的提高。

更何况,上市之初的红利,可是为数不多可以突破10%涨跌幅限制的机会,主板尚且有44%最大涨跌幅的限制。

而像创业板和科创板这样的舞台,可是完全没有限制的,倘若有足够潜力的话,一旦上市自然会在市场之中完全兑现。

然而周东升却心知肚明,作为共享经济的马前卒,共享单车最终却没能走到上市这一步,反倒是共享充电宝后来居上,完成了这一壮举。

尽管周东升动过心思,想要将二者撮合到一块儿,或许有机会逆天改命,但是显然,随着二者不断壮大,从两艘小船变成了巨轮,这个可能性也逐渐接近于零。

因此早在上一轮融资之中,周东升就已经开始找了个契机,开始减持套现,再加上被逐步稀释的部分,如今手中也就剩下10%的股份。

除却套现的部分所得外,这10%的股份价值,也已经比原本的价值200万美刀的30%翻了上百倍不止。

而套现所得资金的安排,一部分自然是放到了海外投资业务上,另外一部分资金,周东升则是准备用来支撑共享充电宝的发展。

随着共享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周东升也似乎从投资人的身份,逐渐转变为创业者,伺机准备接过共享经济的接力棒,为进入下一阶段做准备。

商业的价值,源于为社会创造价值,一旦这份价值无以为继,这万丈高楼自然就岌岌可危,一切辉煌也将成为过去式。

这或许就是共享单车的宿命。

而这一场轰轰烈烈的共享单车热潮,无疑已经正式进入了下半场。

第832章 玩战术的心都脏

相较于上半场的军备竞赛,拉开下半场帷幕的标志性事件,兴许得从摩拜单车后来居上说起。

周东升原本抽空来到魔都参加《我不是药神》的关机仪式之后,又顺手在互联网上做了一波营销操作之后,本想着打道回府,回到羊城。

毕竟无论是供应链的事情,还是正在紧锣密鼓进行之中的螺蛳粉项目,都集中在粤东和粤西这两大区域。

为此,周东升自然是坐镇羊城才更加方便查看项目的进展,虽说他这个甩手掌柜来去自由,有他没他也都不耽误进程……

但是,架不住周东升时不时的想要凑个热闹,亲临前线刷一刷存在感,以示自己身先士卒的精神……

咳咳,当然,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或许也有重返羊城,体会了一番什么叫做久别胜新欢,久旱逢甘霖的快乐吧。

绝大多数富豪的财富累积过程之中,债务往往也是跟着同步增加,这一点周东升自然也是不例外的,随着他的资产如同滚雪球一般不断增长,债务数量也跟着成倍增长。

只不过别人的债务,只需要付出真金白银就能够抵消,而周东升欠下的,却全部都是风流债,可不见得那么好解决。

直到这个时候,周东升才幡然醒悟,明白了王校长对于感情处理的境界,到底有多么高深了,能够这般干净利落,丝毫不拖泥带水,无疑也是一种能耐。

或许,这就是所谓的“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吧?

只不过对于如今的周东升来说,同样是大差不差的境界,这个风流债要是还不上,就还不上吧,当一个情场老赖,总好过当一个真的老赖要好吧……

咳咳,言归正传,原本就在周东升打算打道回府之际,却是接到了胡维维的电话,这位如今正春风得意的摩拜创始人。

不过三言两语之间,周东升大致上就了解了来龙去脉。

自2017年伊始,摩拜单车已经先后完成了近三轮融资,总融资数额超过了3亿美刀,其中包括为了进入新加坡市场而引入的地头蛇淡马锡,还有与著名富士康达成的战略合作等。

毫无疑问,这么大一笔雄厚资金,为摩拜单车发展提供了全方位的保驾护航,足以让摩拜单车有后来居上,赶超小黄车的资本和底气。

为此,为了能够一鼓作气达成这一小目标,摩拜单车自然需要更多的筹码和底气才行,最简单粗暴的方式,自然是再启动一轮融资。

哪怕3亿美刀的融资,才刚刚到手没多久,但是如今共享单车行业竞争无疑已经进入了白热化阶段!

尽管所有人都在争分夺秒的抢夺市场这一块蛋糕,但是归根结柢,市场蛋糕就那么大,你想要多吃一点,别人就只能够少吃一点。

为此,当竞争愈发激烈之际,你所需要付出的成本和代价也就愈发高昂,只要你不想被淘汰出局,就得无时不刻的保证自己手中弹药充足!

不然的话,在这一条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创业道路之上,一旦你无以为继之时,就会直接掉出第一梯队,失去争夺行业头把交椅的资格。

而唯有不断的拼抢市场份额,才能以此作为融资的筹码,只有完成一轮又一轮的融资,才不至于在这一场军备竞赛之中,被竞争对手耗死。

尽管国内有数以百家的共享单车企业应运而生,企图通过打差异化竞争的套路来分一杯羹,但是当行业进入了白热化竞争阶段之时,他们出局也只是迟早的事情罢了。

这也是任何行业发展过程中的必经历程,等到马太效应形成之时,基本上就是一个行业盖棺定论的时候。

倘若以游戏的角度来看,其实这又何尝不是一场如同绝地求生一般的大逃杀游戏呢?

每一次行业缩圈,总有玩家会被淘汰,而只有不断收刮物资,积累足够的资本,才有可能在一轮又一轮的残酷竞争之中幸存,直到最后决赛圈的到来。

只不过比起游戏来说,现实无疑更加残酷的多,最起码想要当伏地魔,苟进决赛圈的这条道路,基本上是连门都没有的,唯有不断的正面“刚枪”。

而经历了几轮缩圈之后,摩拜单车和小黄车无疑已经提前进入了决赛圈,并且占据着足够的地理优势,就连掩体都已经打造的固若金汤。

接下来要做的,自然是利用稳固的掩体,进一步扩大自己的优势,并且通过“堵桥”等手段将其他对手的路给堵上,这样的话,光靠毒圈也能够将对手给耗死。

为此,摩拜单车马不停蹄的再一次开启新一轮融资的需求,并且这一次胃口极大,仅仅时隔三个月,胃口就翻了一倍,在估值上自然也是跟着水涨船高。

而走到了E轮融资,大概率这也是最后一轮融资,不成功便成仁,如果不能借此完成上市的终极目标,那么极有可能将面临无以为继的下场。

还是那句话,机构毕竟不是做慈善的,不可能源源不断为企业输血,一旦没有足够的未来预期支撑,热衷于撒币的机构,也不会再当撒币。

而这么大一笔融资,自然是需要知会所有股东的,周东升这边胡维维自然是要亲自转达才行。

毕竟,摩拜单车能有今时今日的高度,军功章上起码有周东升的三分之一功劳,无论是解了燃眉之急的融资,还是雪中送炭的代言人,还有给予流量上的扶持……

在胡维维的视角看来,周东升的功劳自然是无论如何都不能够抹去的,人嘛心中都有一杆秤,以此来分出亲疏远近。

而周东升在其心中,至少在公司股东行列中,是具有足够优先级的,为此自然是要充分考虑到周东升的想法。

哪怕上一轮融资,周东升借机开始套现,胡维维也优先满足了周东升的需求,毕竟如今东升集团家大业大,所需资源比起摩拜单车,只会高而不会低!

因此当胡维维优先把这件事情跟周东升说了之后,从某种程度上看,这也算是“内幕消息”的一种了,只不过没有上市之前,企业也没有需要向市场敞开心扉的义务。

而随着新一轮融资的到来,摆在周东升眼前无疑就是一道选择题,如今手中握着近10%股份的份额,是周东升仅存的筹码。

在这一场属于摩拜单车的牌桌之上,新一轮融资就意味着新一轮洗牌的到来,而摆在周东升这位老玩家面前的,无非就是那么几个选项。

就如同德州扑克一般,跟注,加注,亦或者是按兵不动选择观望,最后则是弃牌,套现离场!

至于要如何抉择,自然就是考验周东升这个玩家的判断能力了。

首节上一节494/54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