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云直上:重返1998 第156节

葛兆山是管委会主任,市委市政府有什么事情安排,都是安排给他,马标不知道。

葛兆山以此来拿捏马标,但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需要镇政府来落实,这就离不开马标,马标则以此来与葛兆山较劲。

几次之后,葛兆山就动了拿掉马标的心思,但是他又担心刚过来,就发生这种与马标产生矛盾的事,会让人怀疑到他的驾驭能力。

因而葛兆山没直接去找向群,而是先到柳家明这里说一说马标的事,因为尤国庆告诉他,马标的事他向柳家明反映过。

葛兆山到了柳家明这里,石云涛正好也在,如果说到新城建设的事,石云涛也有资格参与研究。

葛兆山便讲了讲目前工作推进的事,提到马标工作不力,导致项目进度迟缓。

柳家明听了他的话,便蹙起眉头,马标在北河镇的所作所为,柳家明多次听尤国庆和石云涛讲了,如今葛兆山又讲,下一步到底怎么办?

反映马标的情况虽然比较多,但是北河镇的拆迁,马标出力比较大,因此马标所存在的那些小毛病,可能就视而不见了。

万一别人在这方面帮马标说话,就不好对马标怎么样了。

石云涛这时候插了一句嘴,告诉柳家明和葛兆山二人,马标的儿子在北河镇是一个小混混,老百姓意见很大,更不用说他亲戚垄断工程的事了,现在北河镇的拆迁任务已经完成大半,把马标调离北河镇未尝不可。

柳家明和葛兆山听出石云涛的意思了,也就是说,对马标到了卸磨杀驴的时候了。

拆迁工作完成差不多了,下一步的拆迁工作需要停一停,缓一缓,也要搞建设啊,再让马标待在北河镇委书记的位子就没什么意义了,反而会让马标产生居功自傲的想法。

关键是如何安排马标的位子?

提拔马标担任管委会副主任?

管委会副主任是最没实权的事情,以后说不准,但目前来看,实权不大,因为管委会主任都让马标给架空了。

如果马标不愿意担任管委会副主任怎么办?

葛兆山与柳家明商量大半天,决定先稳一稳,进一步削弱马标手中的权力,时间一长,马标自己就会产生去意,不愿意在北河镇干了。

如果马标自己想办法离开北河镇,那就省却许多事了。

葛兆山回去之后,就主持召开管委会主任会议,通知马标参加,马标论理没资格参加这个会议,但现在通知他过来参加。

让马标参加会议的目的是,可以当着马标的面安排工作,让马标没法拒绝,葛兆山把一些事情安排给尤国庆还有另外一个副主任,会后,尤国庆去负责北河镇的一些事情,马标的权力根基就被动摇了。

第350章新的职务

马标自然不甘心权力被削弱,暗中与葛兆山较着劲,村里头那些书记与马标差不多都捆成了利益同盟。

马标只要发一句话,那些村书记就要听他的,尤国庆下去安排工作,根本安排不动,即使安排动了,也是应付了事。

尤国庆回来一汇报,葛兆山十分生气,他没想到当了这个管委会主任,比当县委书记还费劲。

葛兆山没了耐心,寻思着让尤国庆兼任北河镇委书记,然后把马标提拔为管委会副主任,来一个明升暗降。

葛兆山这一次直接去找了向群,把情况跟向群讲了,基本意思是马标不能再当这个北河镇委书记,再当下去,工作没法开展了。

要么将马标给调离新城管委会,要么让马标卸任北河镇委书记,给他一个管委会副主任当当。

向群得知这事后,当然非常生气,但是马标原来负责北河镇的拆迁工作确实出力很多,如果因此把马标给直接免职,马标肯定不服气。

葛兆山提出提拔马标当管委会副主任,成为实职的副县级干部,倒也不失为一个稳妥的办法。

但谁来接北河镇委书记呢,葛兆山提出让尤国庆兼任,向群听了却是摇摇头,葛兆山不太了解尤国庆的情况,但向群了解啊。

尤国庆虽然一直在北河镇那边担任联络员的角色,但是他没有基层工作经验,让他与基层那些大老粗打交道,处理基层的具体事务恐怕不行。

而且听说尤国庆原来与马标关系就不睦,现在免了马标,让尤国庆上,马标心里头也会不服气的,马标会问,能让尤国庆兼任,什么不能让他来兼任?

听到向群不同意让尤国庆兼任北河镇委书记,葛兆山皱着眉头,问那让谁去接马标的职务呢?

向群也是皱眉头想了想,要说选一个镇委书记,这事最好让义河区委组织部来推荐,但是现在义河区不再管辖北河镇了,关键是选一个能干的适合新城建设的镇委书记。

向群想了想,忽然眼睛一亮,让秘书把柳家明给请过来。

葛兆山不知是什么情况,等到柳家明一来,向群便笑说道:“兆山同志想调整北河镇的领导班子,我们一起来商议一下。”

柳家明听了道:“早该调整了,上次兆山书记和我说过了。”

向群便道:“我和兆山同志正考虑北河镇委书记的人选问题,想来想去,想到你身上了。”

柳家明讶然道:“怎么想到我身上了?”

向群笑道:“那个小石,石云涛之前不是在夏城县那边当过乡委书记吗?在新城建设这一块,他向你提了不少建议,我想如果让他去担任北河镇委书记如何?”

忽闻此言,柳家明一时也没有思想准备,之前他在向群面前提过石云涛几次,向群就把石云涛记住了。

石云涛是选调生,又是后备干部,上次刚提了副处调,如果调到北河镇担任镇委书记正合适。

虽然待在市政府办不错,但如果下到北河镇任书记,这就是重用了。

向群提出这个建议后,柳家明当然不能帮石云涛直接答应或拒绝,表示回去和石云涛讲一讲,看一看石云涛的想法。

向群道:“小石是年轻人,年轻人就要到基层干事创业,新城建设十分重要,让他下去,对他本人,对新城建设都有好处,家明同志,这你就要割爱了。”

听到这话,柳家明笑了,说:“向书记你这么说,我相信小石会服从组织安排的,我也不能说是割爱,但小石给我当秘书,用起来确实很顺手,小石是不可能多得的人才。”

向群道:“既然是人才,我们就要用起来,大胆地用起来,兆山同志,你之前见过小石了吗?”

葛兆山连忙答道:“见过,见过,小石人不错。”

向群道:“那就这么定了,让小石去担任北河镇委书记,管委会的工作一定要开展起来,不能再耽搁出现什么问题了。”

向群如此一讲,柳家明和葛兆山二人都没什么话说了,也不再征求石云涛本人的意见了。

柳家明回去以后,马上和石云涛讲了这事,石云涛也很愕然,没想到会让他去北河镇担任镇委书记,他原来也是想让尤国庆兼任北河镇委书记呢。

“柳叔,事情已经定了?”石云涛问。

柳家明道:“向书记很器重你,点名让你去,你这事还要上市委常委会呢。”

听了这话,石云涛真不好推辞了,待在市政府办给柳家明当秘书,感觉还是不错的,如今让他去北河镇担任镇委书记,这个压力有些大啊。

压力大,责任就大,责任大,权力就大,官当的越大,压力就越大,当了北河镇委书记,在市区那就是一方小诸侯了。

这可和在王店乡当乡委书记不同,王店乡是下面县的乡,放在全市只能说是默默无闻,而北河镇在义河市,现在是鼎鼎有名了。

当了北河镇委书记,现在有点像义河市的直辖镇,它既不属于义河区,也不完全属于管委会,北河镇的领导班子调整是要拿到市委常委会上进行研究的。

如果新城建设好了,北河镇的地位会进一步提高,他作为北河镇委书记,以后仕途肯定广阔。

想罢,石云涛也不好再说什么了,服从组织安排吧。

事情很快就传了出去,马标得知他的北河镇委书记要被免,便连忙想办法找人找关系,试图扭转局面,保住他的位子。

他宁愿继续担任北河镇委书记,也不愿意当那个有名无实的管委会副主任。

无奈这个事情是向群亲自定的,马标找别人,别人谁又敢去找向群说情,让向群不调整他的职务?

此时已经是木已成舟,向群把事情定下来了,别说一般人,就是市委副书记崔仁,他也没法去改变。

马标因为这事还真找到崔仁了,崔仁给葛兆山打了一个电话问情况,葛兆山就把情况讲了,一听到事情原委,崔仁就偃旗息鼓了。

第351章赴任北河

马标背后努力无果,只得想着下一步再运作调离管委会,去其它地方任职,目前只能屈居管委会副主任之位,让葛兆山给摆了一道。

不久,市委常委会开会,正式研究石云涛担任北河镇委书记的事,没有人提出意见,一致通过。

忽闻石云涛调去北河镇任职,许多人便打电话过来致贺,但也有人关心地问一下石云涛是怎么回事,在市政府办干的好好的,怎么被下放了?

石云涛听到这些话,就笑了笑和他们说了说,一切服从组织安排,毕竟来到市政府办的时间很短,总共加起来不到半年,下去任职是市委决定的,他还有啥可说的?

市政府办内部的人知道是怎么回事,都纷纷向石云涛致贺,尤其是曹国栋便召集人马给他送行。

待在市政府办是伺候人的,到了北河镇当书记,那就是被人伺候了,从权力的含金量上来说,还是一把手的含金量足啊。

石云涛今年才二十七岁不到,升迁的速度可以了。

陈应平和市委组织部的一个副部长,连同葛兆山三人一起送石云涛上任。

葛兆山也不算是送他上任了,到了之后,葛兆山主持召开全镇领导干部大会,管委会的人也参加。

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宣布了市委决定,陈应平代表市政府对石云涛作了评价,葛兆山代表管委会和北河镇表示热烈欢迎。

石云涛在大会上了作了表态发言,镇里的干部一看来了一个新的年轻的镇委书记,都在那里观看着。

马标此时请病假没出席今天的会议,他不出席也好,葛兆山也没再和他联系,要求他出席。

见马标没来参加大会,镇里的干部心里起了疑,有的人早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会后,有许多人给马标打了电话,告知他召开大会的情况。

马标便回道:“老子现在还是管委会的副主任,没老子的发话,你们啥都不要干,看那个小子能干几天。”

马标暂时无法调离管委会,他可以称病一时,但不能一直称病吧?迟早要过来上班。

眼见位子让别人给占了,马标心里头不甘心,只能在背后拱火,给石云涛的施政设置难题。

石云涛一见马标没来开会,就明白了这一点,马标毕竟在北河镇经营许多年,在北河镇有着巨大的利益,他现在过来担任镇委书记,不可能一下子就能得心应手,掌握权力。

不过这不是他最迫切考虑的问题,镇里头有人不服,可以慢慢收拾他们,当前要紧的是必须要处理好与管委会的关系。

管委会现在是北河镇的婆婆,原来赵志华兼任管委会主任的时候,这个婆婆啥事也不管,都是北河镇说了算,马标自然觉得很好,很风光。

后来尤国庆过来,相当于现场来了一个婆婆,但马标没把尤国庆这个婆婆放在眼里,尤国庆这个婆婆也没多少权力,马标还是能忍受的。

直到葛兆山这个真正的婆婆来到后,马标便受不了了,既而产生了矛盾,葛兆山又是一个政治强人,马标便吃了亏。

此时管委会和北河镇的权力架构确实比较尴尬,还没有理顺,必须随着新城的建设发展,逐步进行理顺。

管委会与北河镇的权力架构有些重叠了,如果想理顺,要么撤销北河镇,要么拆分北河镇,目前来说时机都不成熟。

管委会不想被架空,北河镇不想有人分权,便容易产生矛盾。

石云涛考虑到这方面的情况,因而他第一步要做的是与葛兆山协调好关系,做到北河镇的事情事事向葛兆山作好请示汇报,让北河镇在管委会的领导下开展好工作。

管委会把握方向,北河镇干具体工作,这样相得益彰,才能把工作开展好。

此时石云涛过来,也是与尤国庆作伴了,尤国庆现在对他比较敬服,相处起来不会有任何问题。

但与葛兆山的关系还不太熟,石云涛需要适应好与葛兆山的相处,与马标不同的是,他有柳家明这个背景,葛兆山对他还是要有所尊重的。

相互尊重,事情就好办了。

不过,石云涛不敢大意,一上任之后,便列了几条最近他要干的工作,交到葛兆山手里过一遍,听葛兆山的指示。

葛兆山见了,便点点头道:“云涛书记,你原来当过乡委书记,一上任进入角色就快,先到各个村走一遍,有利于下一步的工作开展,这样吧,我和你一起下去走一走,我来到之后,好多村也没去过。”

葛兆山提出和他一起下去了解情况,石云涛当然是求之不得,这相当于葛兆山帮他壮了声势。

此时北河镇的镇长叫高大全,高大全年龄四十岁左右,过来担任北河镇长两年多,在马标面前,他没有什么存在感。

马标说什么,他不敢有什么反对之声,本想着马标不担任北河镇委书记了,他能接任镇委书记,结果却是来了一个石云涛。

老高同志心里头当然是不太舒服的,但真让他当了镇委书记,他未必能当的了,葛兆山刚来时,也想着让高大全制衡一下马标,无奈高大全扶不起来。

葛兆山几次向他发出暗示,让他有事情直接向他汇报,高大全却是装聋作哑,怕得罪马标。

既然他没有胆量与马标作对,葛兆山就对他不能抱有什么希望了。

高大全这种小心翼翼的性格比较适合当二把手,但他这样做也不是傻,也是深得官场精髓,只要熬走了一把手,就有机会接班。

无奈北河镇这个地方比较特殊,市里头很关注,如果表现不突出,市里头就会看不到,葛兆山不推荐他,他哪里能当的上镇委书记?

石云涛从尤国庆那里了解到高大全的情况,那就好办多了,镇长不和他捣蛋,工作难度不会太大。

石云涛就让高大全带路,他和葛兆山一起下村视察工作,第一站就来到了杨村,也就是杨老六那个村。

首节上一节156/23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