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之车门已焊死 第1节

四合院之车门已焊死 恋上尘世美著

随着绿皮火车的到站,李峰穿越到影视剧中的世界,成了红星轧钢厂一名光荣的卡车司机。

一路远行中,看到了草原上的国家孩子,还有牵着马儿来兽医站的许灵均,以及那让人久久不能释怀的郝兽医。

四合院的众禽,他们只是时代浪潮下的一粒沙,代表不了这个时代所有人。

改变剧情后,他挖掘到电视剧中隐藏着的真相。

贾东旭,不是工伤……

第一章 回家

1961年10月23日,星期一。

秋去冬来。

四九城火车站。

“李峰,醒醒,到站了。”...

李峰突然浑身一哆嗦醒了过来,迷茫的看着四周。绿色的铁皮车厢内,挤满了穿着藏蓝色中山装和黄绿色军服的一群旅客,正肩扛手提行李下车。

“到四九城了,赶紧把自个行李收好,别被人拿走了。”旁边的一位身高大概在一米七几米左右,身着黄绿色军装小伙搬着行李架上的行李,一边提醒李峰。

随着脑袋的一阵眩晕,一大段记忆从脑海中像幻灯片在脑海中一段段一样闪过。

曾经2022年的置业顾问李峰,和现在1961年代的退伍军人李峰,两段记忆逐渐相互融合,随着现在1961的记忆逐渐吞并2022的记忆,脑袋不再眩晕,渐渐恢复了过来。

我现在叫李峰,21岁,南边陆军仨年,司训大队集训后下连后一直任驾驶员。

家住四九城南锣鼓巷95号。今年上半年在红星轧钢厂运输科当驾驶员的父亲李德义出了交通意外,去世了,家中只有一位四十多岁的母亲刘茵和十五岁的妹妹李楠了。

考虑到照顾母亲和正在上初中的妹妹,选择了退伍回红星轧钢厂接班。

旁边搬行李的,是自己在军中的同乡好友楚恒。

家里是四九城粮食口的,父母早年去世了,只有个姐姐,把楚恒拉扯到成年后,嫁给了四九城三粮库的一位仓管员,现在楚恒的姐夫好像是升到了副所长,目前有正式工的名额,发了电报让楚恒退伍。

这自个是真穿越啦,同名同姓,这一世竟然也叫李峰,是巧合么?

躲在售楼处VIP房间咋睡一觉就来到1961年了,这刚贷款在皖省省会买的房子,花了十几万刚装修好,还没住俩月。还有刚全款买的X1,副驾驶还没拉过小姑娘呢。就穿越了!这波血亏啊!

李峰捏了捏鼻梁装作刚睡醒的样子,抬起头对着正在搬行李的楚恒道:

“这些天没睡好,还有点犯迷糊,没事等人下去差不多了咱再下,现在下去挤得慌,万一钱被佛爷摸了可不好找。”

楚恒此时把他行李架上的行李包还有一个塞得满满的麻袋卸到地上,双手撑着腰,擦了一下额头的汗。

“那是你,峰哥,我可是有多少花多少的主,我可没剩啥钱回来。你还想在这火车上过夜呐,你这些天还没坐够?”

李峰抹了抹脸,无奈站起身,踩着绿色硬座,上去把自己退伍带回的行李,还有网兜从座椅上方的架子上取了下来。

“恒子,你这回去好好洗洗,这么多天都没洗澡,你这身上都馊了。”李峰凑到楚恒边闻了闻道。

楚恒回怼道:“去去去,你也一样,老大不说老二,麻溜,拿出你训练场上的速度来,这车上我可是一刻呆不下去了。”

当俩人收拾好,走下绿皮火车的时候,车上大包小包的乘客早已走的差不多了,月台上此刻也没有了多少行人,。

李峰抬头看了看天色,差不多六七点钟,临近傍晚了,紧了紧衣扣,这十月的天北边已经降温了,自个黄绿军装下面只穿了衬衣衬裤,棉衣放手提包里了。

“这出门还得找个板爷,不然楚恒你带这行李太多了,你看我就带几件衣服,上下车还可以轻装前进。”

李峰说着,背着自个三横两束的背包,左挎包右水壶,左手提着广Z牌手提包,右手提着网兜,里面装着饭盒,还有路上买的五斤苹果,走在前面,

出了火车站,站在此时的站前广场,回头看了看此时的四九城站,跟当兵走时记忆里的火车站已经不一样了,59年重建了后,跟后世火车站差不多,两边耸立的大钟楼此刻指示着当前时间,五点三刻。

“时间不早了

,恒子,工作搞好后再聚了。”李峰挥了挥手。

“好的,峰哥,回见”楚恒也转过头兴奋的挥了挥手。

楚恒家住在宣武门附近,跟李峰家南锣鼓巷95号,位置不同,此时已经招了一位附近等待拉活的板爷,把行李包还有麻袋放车架上,坐在板爷右手边走了。

李峰看了看四周,对于公交线路比较迷茫,也不确定现在的公交运行时间,只好顺着东四北大街,甩开了两条11路车抓紧往北走了。顺着记忆力的道路,走了一个多小时,左转到了南锣鼓巷95号。

虽然对记忆力的李峰有四合院有着了解,但作为现代人,从没来过四九城,而且还是60年代的四九城,看着眼前的四合院,还有路上来的时候看到的古建筑感觉还是比较新鲜的。

第二章 三大爷

此刻很多人家已经吃过了晚饭,四合院门口三三两两的孩子在玩耍嬉戏。

“快看,苹果,我家上个月吃过,可甜啦!”

一个大概11,2岁的小孩子炫耀似的指着李峰网兜说道,这小家伙眼神真好,天都已经快黑了,都能瞅见。

1961年可以说大灾的最后一年,本身粮食收成减少。再加上这个时代家家户户孩子都好几个,导致的结果就是都吃不饱。

大人瘦小孩也很瘦,满大街胖子都很难见到几个。那孩子们经常饿肚子,那对各种食物就充满着希望与憧憬。

一听到有好吃的水果,也不做游戏了,渐渐都聚拢了过来,看着李峰网兜里的苹果眼睛泛着绿光,都想尝一尝,万一能分到一个,下次和小伙伴吹牛就好吹了。毕竟四九城出来的首先聊天要会侃。

李峰回了句:“嘿,让让,让让,我这苹果可不是甜的,是酸的,赶紧回家,想吃甜的找妈妈去!”

李峰把右手边儿提兜高高举起,路上买的水果,特地带回来给妹妹尝尝的,哪能便宜了不认识的小毛孩子,万一哪个出手把网兜扯烂了,苹果掉在地上。

这么一窝蜂哄抢下来,苹果核估计都不剩一个。费劲的左冲右撞的挤出孩子堆,抓紧回家要紧。

刚走进院子,看见左手一位中年小老头,正拿着小水壶浇花。

看见院子里进了人,扶了扶眼睛,眯起了那双小眯眼,瞅了过来。盯着李峰瞄了一秒看着网兜思索了一两秒,转瞬放下手中的水壶眼镜里冒着精光乐呵呵的走了过来。

“呦,我当是谁呢,这不是李家老大么,这太久没见都认不出来了,这是退伍回来了嘛?”

“您好啊!三大爷,对咯,我是李峰,这不是退伍回来了么,您这吃完饭消食儿讷,我这不耽误您,得抓紧回家。”李楚也盯着这位三大爷,边走边说道。

李峰心想,这不是前世电视剧禽满四合院里的那位三大爷么,门口飞只蚊子都要把蚊子腿拔下来一根嗦嗦尝一尝味道的主儿。

大杂院有名儿的阎老抠阎埠贵么。四九城南锣鼓巷95号,我说这个地址这么熟悉呢!这记忆还没理顺呐,这一世小时候的记忆在火车上一晃而过,得好好梳理梳理一下。...

这三大爷可不敢多沾,大概记得后面自己几个儿女都算计的死死的,指不定啥事算计到我头上,抓紧颠儿。

跟三大爷这番打完招呼就准备走进前院,准备进家。

哪想到阎老抠非常懂得把握住每次一可以占便宜的机会,看到手的苹果要颠儿,以迅雷不及掩耳响叮当之势,冲进了前院右手边李峰家门,对着屋里喊道:

“李锋他妈,你儿子回来了,抓紧出来,这几年不见变化太大了,抓紧出来看看。”

“,来啦,这孩子这个点儿才到家。”这一世李峰的母亲刘茵边回话边从屋里走了出来。

此时的李峰额头一头黑线垂下!。这三大爷人到中年,看到能占便宜能跑出百米10秒速度,不去为国拿奖牌可惜了!!

本来稍许安静的四合院前院儿,中院儿瞬间叽叽喳喳,一群老娘们儿老婶们儿这个时间都是吃完饭正在家里东家长西家短的在聊天吃瓜。

听到前院阎老抠的声音,也抓紧都出了自家门,凑到了前院李峰家门口,瞅瞅李家老大当兵三年都有啥大变化。

“儿呐,回来就好,快进来坐,坐,吃饭了没,给你煮俩鸡蛋吃。”

李峰的妈妈刘茵从屋内走了出来,借着灯光看着瘦削脸庞的李峰,眼角湿润着说着。

“儿呐,瘦了好多,三年吃了不少苦头吧,可算回来了。”

李峰看着鬓角已经有了白发的妈妈瘦骨嶙峋的样子,此刻的眼睛里也痒痒的,泪水不由自主的流了下来。

上一世的父母也是

一样,为了给自己攒钱买房结婚,在工地拼搏了大半辈子,五十多岁满头灰白,结果来得及还没享福,自己就匆忙离别。

养育自己的这份感情还是深深的刻在了这副身体的灵魂里,看母亲如此憔悴的身影,李峰暗暗发誓以后好好回报这一世的母亲。

第三章 家中情况

为了不让母亲再起身去忙做饭,李峰撒了谎:“妈,下车前刚吃过,不用做饭,您坐着,李楠呢?”李峰左右看了看,妹妹这听到哥哥回来了还不出来见见她哥。琢磨着怎么还没从旁边耳房过来。

“她上初中后就住在学校里。不在家,一个月回来一趟,前两天刚走,今晚把她房间收拾一下,我过去住,你住这边。”

李峰安慰到刘茵“没事,妈,我过去住耳房,等会我去收拾下就好。”

李峰想起妹妹的房间也就是在主屋隔壁的小耳房。大概十五六平方。爸妈住主屋大概三十多平,坐东朝西。阎埠贵家住自个家对门,坐西朝东。往后自己可以住耳房,刘茵和李楠得住东厢主屋,不然妹妹和刘茵都住耳房的话,可能挤不下。这耳房住自己一个倒是完全够了。

看了看门口还在围观的众人,李峰出门上前抱拳拜了拜周围:“各位大爷大妈,叔儿婶儿,今晚回来也不早了,各位麻烦先回儿,我这边回来后随时都能看到,谢谢了。”

众人听后都散了开来,交头接耳回到自己的院子里,各自回家。

等人走的差不多了,看着阎埠贵一步三回头,依依不舍的样子。

李峰心想这三大爷看来是盯上网兜里的苹果了。真能算计啊,雁过拔毛名不虚传呐。

拍了拍额头低声喊道:“三大爷请留步。”转身回到屋内,从网兜里掏出两苹果,赶了出去。

“三大爷,您看我这记性,这三年没见,回来了,也没有带什么好吃的。带了点苹果,您这拿回去给和孩子们尝尝!”

阎埠贵闻言,迅速回过头来三部并作两步从院中跑了过来。

“谢谢了,李峰,都是街坊邻里,你这忒客气了,也没帮上啥忙,孩子们好久没吃过苹果了,正好给他们解解馋。”

这还没他等说完,俩二两重的苹果就落到阎埠贵手里。东西到手后可就没那客套劲儿了,也可能也是怕自己白嫖的苹果被刚才散场的邻居截胡,阎埠贵抓紧拿着苹果回了对门自个家中。

现如今买啥都需要票,吃饭要粮票,买布做衣服需要布票,大街上偶尔出现的自行车,去百货大楼买也需要自行车票。

今年大灾最后一年,各地粮食都很缺,对于吃的东西,人们都非常珍惜。像水果这种,一般普通家庭也不会去购买,需要价格票证是一方面,主要水果它不顶饿。

有这些买水果尝鲜的钱,通常大部分人家会换成棒子面或者面粉,够一家老小吃两顿的了。

仔细回想来,这个时候只有三大爷一家应该还是他一个人挣工资,阎解成应该娶媳妇成临时工。三大爷还得靠这三十多块钱月收入,他一个粮本来养活目前一家六口人,孩子还都是半大小子的吃死老子的时候。

估计他们家现在吃不饱是家常便饭,吃肉都得等节日或者过年,这水果对他们家来说可能真的属于是高档奢侈品,肚子都填不饱,哪里还有钱去买水果。

电视剧里看他休息就出去钓鱼,可能也只有免费钓上来的鱼才可以解解肉馋。

三大爷那自行车貌似都是买的学校领导退下来的二手车,不过能抠出二手车的钱,也不简单呐。

李峰回到了屋里,把带回来的苹果放进了厨房米缸里。

说是厨房,其实也就是在进门右手边的区域窗户下面放个炉子,旁边放了张桌子就当作厨房了。

桌子上摆放着油盐,桌子下面放着米缸,面缸,咸菜坛子。放水果的时候看了下,米缸里还有几枚鸡蛋,和一斤白面。

应该是刘茵给李楠回家补身体的,母爱还是纯粹的,估计母亲自己都不舍得吃。面缸也掀开盖板看了一下,有一袋子大约十几斤重的棒子面。

和自己猜想的差不多,临近月底,家里粮食应该所剩不多,有些许剩余估计也是刘茵和李楠省

吃俭用省出来的。等自己去厂里接班后,家里情况应该是会改善许多。

如果是接父亲的班继续开大车的话,货车司机的月收入相较于这个时代的普通人来说还是富裕的。

“儿呐,喝口水,你爹运气不好,听领导说,车子开的太快,刹不住车,连车带人都摔进沟里了,当时人就没了。这以后家里可就全靠你了。”...

李茵端了杯水抹着眼泪对着李峰说道。

李峰拿衣袖给刘茵擦了擦眼泪:“妈,爸不在了,谁都想不到会出这种意外,后面家里面交给我,您别伤心了,身体重要。这是我在部队里的津贴还有奖励总共两百元钱,您收好。”

第四章 了解易中海

李峰把装在内衣口袋里的一叠钞票掏出来塞给了刘茵。怕在火车上被偷,特意在内衣缝了个兜子。这是在部队里6块7块攒了三年一点一滴攒下来的。(根据67年部队义务兵津贴计算)。

刘茵:“你这孩子,家里面不缺钱,厂里给了赔偿金300元,还存着呢。娘身体不好,你妹妹还没毕业,厂领导体谅我们,说那就干脆等你退伍回来接班。

你爸走后厂里每月20元补贴给我们生活,你这钱你装在身上用得着。”

返回目录1/29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