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之饮食男女 第59节

  让他有个对权力机关的认识也是好事儿,省得以后没轻没重的祸害街坊四邻,院儿里就属二大爷蹦的欢,没文化硬装大学问,贻笑大方。

  二大爷只是官儿迷,没有胆子为非作歹,也没有胆子害人,只不过是贪迷金钱,时代的恶人罢了,吓唬住,以后再时常灌输一点儿正能量思想给他,别仗着文盲不懂法就乱来。

  李学武到了家就见窦师傅与大姥站在倒座房里相看呢,刚要进去跟窦师傅说话却被傻柱一把拉到门房门口去了。

  李学武明知故问:“柱子哥,你这是干嘛呀?我这忙着呢”

  何雨柱急忙道:“学武,许大茂怎么样了?”

  李学武看着傻柱说道:“我可告诉你,公是公,私是私,想报仇,这会儿可不行了”

  何雨柱急了:“我是那人么我,我就是想问问他怎么样了,前后院住着...”

  李学武道:“我今天不上班,家里有事,懒得搭理他,明天再说,不过这小子风评不好,你可离他远点儿”

  何雨柱点头道:“我知道我知道,但是因为这么点儿事儿不至于吧,这不是把人往死了整吗?万一事情是假的呢?”

  李学武瞪着傻柱喝道:“何雨柱,假的就是假的,没有万一,你敢承受万一的责任吗?懂什么叫法律吗?强奸是犯法滴,通奸也是犯法滴,污蔑也是犯法滴,你敢说你说的话是假的?我今天这是执行公务,怎么能叫整呢?”

  何雨柱见李学武急了,赶紧道歉:“我错了我错了,口误,但都是街坊四邻住着,你看能不能让他做个保证,把他放回来”

  这时候看见李学武回来,一大爷和三大爷都走了过来,听见何雨柱的话都看着李学武。

  李学武拽着傻柱的脖领子按在一大爷和三大爷中间,说道:“记住了,报案以前院子里的事儿叫街坊之间的摩擦,报案以后,这事儿叫国法”。

  “你们可以在院子里搞一些小动作,处理处理邻里纠纷,你们可以说了算,但是国法你们也能说了算吗?没事少跟我这瞎扯淡,边儿上呆着去”

  说完带着聚过来的窦师傅和大姥回了屋。

  一大爷、三大爷还有傻柱都是面面相觑。

  这李学武属狗脸的,不提公务跟个小绵羊一样,笑眯眯的,一提公务就跟要吃人的狼一样,翻脸就不认人。

  从没有人在自己面前这么不给面子过,三人都是很难受,但是又不能反驳,也不敢招惹李学武,各自悻悻地回了屋。

  李学武请窦师傅在八仙桌落了座,又给倒了杯水。

  窦师傅拿出重新构画的图纸,标注了尺寸,用料,施工先后,施工后效果等。

  这与自己的设计没什么区别,无非就是添加了电路走线,水管走线,暖气走线,污水排放等。

  房子改造是一个很大很费事儿的工程,一定要交给专业的施工人员去干。

  见李学武点头,窦师傅又拿出西院的设计图。

  很简单,沿着正北修五间砖石结构的大仓库,地下一层,地上一层。

  东西两边延墙各修一排简易仓库,砖石打柱,砖土砌墙,木梁竹帘蒲草盖顶,糊泥铺瓦就行,一面儿开门的结构。

  因为只有地上一层,不用考虑保暖问题,只要防晒、防风、防雨、防潮就行。

  原来倒座房的位置重新修建房屋,只不过是把外面围墙拆了,做门脸儿房,因为现在废旧商品回收都是在营业室收的。

  李学武打算好了,先暂时启用两间门脸儿房做收购大厅,四白落地,砖砌水泥吧台,室内安装一个小磅,再挂一些标语就行,反正就是照着这个时代的特色改造,人家啥样我啥样,绝不标新立异。

  北房当保暖仓库,东西厢房当普通仓库,中间场地当露天堆积场。

  能怎么简单就怎么简单。

第103章 偶遇(六更)

  与李学武定好建筑方案,也记录完了李学武的要求。

  窦师傅拿出本子开始报价,去除已经准备好的木材、砖瓦,把西院儿也计算进去,不包括家具,最后报价工料942元,施工费用150元,他们出10个人,40天内全部完工。

  这速度不算慢了,毕竟是这个时代,还是冬天。

  李学武点了点头道:“可以,先建设西院儿,我这边儿不急,明天就能开始?”

  见李学武真敞亮,直接放在桌子上500块钱,窦师傅就想去收钱。

  李学武先一步按住了钱,问道:“40天后,我就能启用那间屋子和西院的场地、仓库了是吧?”

  窦师傅不住地点头道:“没问题,一定能,我先把别的活儿停了,先做你的,明天一早就来挖地基”

  这就是手艺人的漂亮话儿,大冬天的哪有什么活儿啊,这就是他接的最大的活儿了,但是漂亮话儿得说,得让雇主觉得自己卖了人情给他。

  李学武放开压钱的手说道:“好,炉子我家里有,木柴管够,煤炭管够,中午供一顿饭,起架搭棚子暖地开地沟直接跟我姥爷说,但是注意防火”

  窦师傅点头确认道:“好,那明天我带人来打暖棚子,直接起火暖地,现在只冻了一层,好弄”

  李学武把窦师傅送出大门就回了屋换了一身衣服,准备去约会。

  幸福还是自己去争取的好,爱人还是互相奔赴的才能长久。

  就自己这个德行,娶了公主也不像驸马,没有驸马的脾气和隐忍,还特么不成了醉打金枝的郭暧了嘛。

  洗了脸又刮了胡子,穿着一身干净衣服,又穿了德华同款军大衣,逗了逗在炕上跟老太太玩的孩子,骑上自行车就往烤鸭店赶。

  这时候要是有台车该多好,晚上实在是太冷了。

  晃晃悠悠地骑到烤鸭店门口,一抬手,时间刚好6点15分,不早也不晚。

  把车子存好,领了存车票,进屋里先点了一只鸭子,付了钱就出门儿等着了。

  约莫有三五分钟,林婷婷骑着自行车也来了,见李学武在门口等着她很是开心,存了车,两人进屋。

  这时候人正是多的时候,两人坐下喝了口热水,让林婷婷又点了两个菜,才开始聊天。

  李学武发现林婷婷脸上化了妆,怎么化的,用的什么不清楚,就是感觉比白天皮肤嫩了,嘴唇红了。

  还真是应了那句话:男人喜欢女人的漂亮脸蛋儿,女人喜欢男人的甜言蜜语。

  所以,女人学会了化妆,男人学会了撒谎。

  李学武现在就在撒谎,吹嘘着自己勤奋好学,积极向上好青年,特征就是给林婷婷普及了一下烤鸭的历史。

  烤鸭是传统的菜式了,起源于中国南北朝时期,《食珍录》中已记有炙鸭,在当时是宫廷食品。

  用料为优质肉食鸭,果木炭火烤制,色泽红润,肉质肥而不腻,外脆里嫩。

  京城烤鸭分为两大流派,而京城最著名的烤鸭店也即是两派的代表。

  它以色泽红艳,肉质细嫩,味道醇厚,肥而不腻的特色,被誉为“天下美味”。

  其实京城人吃鸭子还是从明朝时候开始这么讲究的,身份户籍所在地在南京的明太祖朱元璋就爱吃鸭子,迁都京城的成祖朱棣也爱呀,所以就沿袭了下来。

  林婷婷看着滔滔不绝地给自己讲着历史的李学武不住地点头。

  李学武感觉林婷婷挺适合自己的,而且两个人都有正式工作,把倒座房好好收拾收拾,年底结了婚就能过人人羡慕的小日子。

  两人有说有笑地吃着鸭子聊着天,看着外面的雪景,室内温暖如春,食物鲜美,眼前美人灵动,好像又回到了后世,但窗外时不时走过的国防绿和干部装提醒着李学武聊天要有分寸。

  其实林婷婷在这个时代看来有一些瘦弱,但以李学武后世的眼光看这就是一个妥妥的大美女。

  瓜子脸,一米六七的身高,显得很是高挑。

  因为工作的原因,谈吐很是爽利,自己喜欢,相信家里人也会喜欢。

  林婷婷能跟自己出来吃饭就代表可以试着交往。

  两人正聊着天儿,就听见门口“吱嘎”一声停下两辆吉普车。

  车上跳下来一群男男女女,有的穿着国防绿,有的穿着干部装,还有穿着军大衣的,莺莺燕燕,吵吵闹闹好不热闹,吸引了大堂众人的目光。

  这样式的吉普车李学武今天下午坐过,老大哥援助的嘎斯吉普,没有威利斯吉普车好看。

  李学武和林婷婷也停下说笑看着这么一群人。

  这群人里有个小年轻的吆五喝六地点着菜占位置。

  在这一群人之中,一个穿海军蓝双排扣军大衣的女军人显得格外亮眼,身材好不说,容貌好,气质也好。

  李学武的雷达眼扫描一阵后突然一愣,盯住了一道身影。

  林婷婷看见李学武的眼神很是不解地看过去,嘴上问道:“熟人?”

  李学武摇了摇头,嘴上不着痕迹地转移林婷婷注意力。

  “不算熟人,我脸上这块疤看见没,那边那个双马尾给缝的,拿着棉签消了一遍毒就给缝上了,用没用麻药我都不知道,我战友说给我疼晕过去两回”

  听见李学武玩笑似的讲述,林婷婷是又害怕又心疼,虽然才接触两回,但是李学武的言谈举止还是让人很舒服的,心里也想试着处一处。

  虽然李学武容貌丑了点,但是个子高大,工作好,条件好,还很会讲话,即使最大的缺点容貌也是为了国家留下的。

  李学武这边正在讲述自己的过往,那边的女兵已经感受到他的目光了,很敏感地追着目光看了过来。

  见是一张疤瘌脸,微微一愣,随后很是释然地眨了眨眼睛。

  女兵与同伴打了个招呼起身向这边走来。

  李学武见那个女兵走过来便停止了说话,眼睛咪咪着看着她。

  林婷婷注意到李学武的神情好似不对,也是看了过去。

  见刚才李学武说的那军医走了过来,林婷婷心想:“不是不算认识吗?怎么还主动走过来了?”

  女兵停在李学武的桌旁看了看林婷婷,又看了看李学武,见李学武一直坐着看着她。

  “你对象?下午的拒绝是因为她吗?确实很漂亮呢”

  李学武舒了一口气,平淡地道:“不关你的事,下午我已经把话讲的很清楚了”

  原来走过来的女兵就是顾宁。

第104章 卫国、卫民(七更)

  “今天下午......谢谢你在我父母面前替我遮掩,对于你的伤疤我感到抱歉,是我的错误”

  李学武点了点头说道:“事情都过去了,你也不关心我是否接受你的道歉吧,回去跟你的朋友好好去吃饭吧,咱们就当没认识过”

  这时跟着过来的一个女兵娇声道:“呀,李排长,战场上的英雄呢,还在乎这么一点儿小伤疤?战地医院缺胳膊少腿儿的大头兵多了去了,你这算什么呀,再说男人有块疤怎么了,那是男人的勋章啊”

  李学武她这么说医院里的战友,直接就怼了回去:“童医生是吧,我当时脑子不清醒,我战友说我当时疼的乱动,你们给我打了麻药但是不管用,最后主张直接缝合的,其中就有你吧?我想问问麻药为啥不管用?”

  这话说的童医生憋红了脸,顾宁的脸色却是唰白。

  李学武懒得再跟她们算后账,说道:“我就当你们怕伤了我的神经不敢打麻药行了吧”。

  “咱们都是从那个地方下来的,我心里的坎儿已经过去了,我不想再提这个话题了,还有你说疤痕是男人的勋章,但是你见哪个男人愿意把勋章挂脸上的?”

  顾宁心里是有一些愧疚的,当时她们这一批医学生刚毕业就被拉上前线。

  老师说前线最能磨炼医术,也最能磨炼胆量,所以他们这一批人到前线就辅助军医做一些基础医疗救治,包括缝合。

  在医学院学习时多是在尸体上练习技术,而学医必须过的一关便是在真人身上动刀动针。

  一是磨炼胆量,克服人本性的恐惧,二是磨练技术,在战地医院什么外科病例都能遇到。

  同行的同学都找到练手的机会了,老师也考核过了,就自己跑东跑西的总是错过缝合的伤员。

  好不容易逮到一个哪里肯放过,野战医院里手忙脚乱的,所以李学武是顾宁抢到的,第一次在活人身上做缝合的病人,还是个脸部创伤乱动的病人。

  当时童言给李学武打了针,但是拿错了药,并不是打的麻药,童言自己怕担责任就说李学武抗麻药,怕出事儿不能再打了,劝说顾宁按着李学武直接上手缝。

  第一次上手缝合术就遇到这么一个棘手的病人,紧张的顾宁能发挥出多少能力就可想而知了。

  再加上李学武神志不清醒,顾宁也被李学武胡乱挥舞的胳膊抓伤,最后还是送李学武来的战友强按着李学武,顾宁才给缝合的。

  看着李学武不甘的眼神儿,定是很在乎自己的脸面的,但是今天下午李学武却把这件事儿在自己的父母面前心平气和地一语带过,算是跟自己做了了结。

首节上一节59/219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