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之饮食男女 第2128节

  齐耀武点头说道:“正好现在队伍还在磨合期,上新装备也有助于提升士气”。

  “政委打报告,卫戍区有很多队伍都有这样的任务,咱们也不差啥”

  他很干脆地说道:“接下来好好操练一下实验队伍,尽快形成战斗力”。

  齐耀武交代完,又看向李学武问道:“你们那边什么时候需要咱们的支持?”

  “还要等待时机”

  李学武解释道:“明天约了总的人,还不知道怎么样呢,我是想两条腿走路”。

  “明白了”

  齐耀武点点头,说道:“你把咱们当成最后的押宝了,自己人,我保证咱们的队伍不拉跨,一定能一鸣惊人!”

  “有您这句话我就放心了”

  李学武点了点头,道:“枪械还在路上,应该最近几天就到,我先跟总装那边见过面再说”。

  “没问题,我们这边准备着”

  齐耀武满口答应了下来,又点了点李学武,笑着问道:“钢城都能找到这么好的礼物,吉城呢?”

  “吉城嘛……别提了”

  李学武笑了笑,说道:“去吉城那趟不是很愉快,当地人也不是很热情”。

  “不过山上的干货倒是不少,已经纳入到了轧钢厂的贸易项目中了”。

  “至少没有入山林而空手归”

  赵振华知道,李学武去吉城绝对不会是说的这么简单。

  既然吉城人都不热情了,就说明他干了什么让人家热情不起来的事了。

  李学武身份特殊,身兼两职,他们跟李学武沟通也仅仅就说卫三团的工作,其他的不好说。

  几人坐在齐耀武的办公室里又聊了一会儿。

  主要说了说现在部队合改编完成后的训练和建设情况。

  从上个月开始,队伍便开始进入到了大训练和大学习阶段。

  真要想恢复到以前的战斗力,怎么说也得小半年。

  即便是队伍里有一半的老兵,可那新招的另一半都是城市兵。

  在文化、思想、能力等方面,双方都需要磨合进步。

  齐耀武现在的压力很大,治安大队这块儿肉很香,吃进去有点噎的慌,消化不掉就是个问题了。

  他也是刚刚从山上被换下来休息几天,跟政委一起处理一下家属到驻地的问题。

  正好李学武在这,他们也问了问李学武的意见。

  李学武能给出什么意见来,现在城里是安排不下了,大院就这么大,可没地方建家属院。

  周边也没有合适的位置,城外现在是地方大,可没有驻地啊,生活还是个麻烦。

  听了两人的解释,他也知道城里生活方便,可还是支持去山上建设家属区合适一些。

  尤其是现阶段,这个形势下,后院的稳定比什么都重要。

  只要落在了京城,以后慢慢发展嘛,早晚都有进城的一天。

  赵振华是政委,跟李学武简单说了一下今年农垦区的收成和收获。

  因为开春时有目的地畜养牲口,经过几个月的发展,牲口数增加了一倍。

  鱼塘里放的鱼苗也长大了,三年内一定能形成规模。

  发展最好的就是养猪场了,这一夏天的喂养和照顾,圈内生猪数量成倍增长。

  一窝猪仔能下十几个,一年一窝,卫三团实现猪肉自由的日子可就要快快到来了。

  赵振华很有斗志,觉得这种饲养模式还能改进,他准备把生猪处理一批。

  一部分作为肉食储备,供给队伍一冬天的食用。

  另一部分销售出去,换成建筑材料,他准备在山里再建设几个完备的养猪设施。

  今年山上的地瓜大丰收,粮食大丰收,很多植物根茎被保留了下来,储存作为了饲料,供给冬天喂猪用。

  适当的减少生猪数量,保证肉食储存标准,又能减少饲料的使用。

  待到了明年,新的一窝猪仔长大,又是一批肉食供应。

  农垦最大的优势就在于自给自足,如果能把肉食供应解决掉,甚至是提升队伍的肉食供给标准,那队伍的整体战斗力也会有所提升。

  几人边喝茶边说工作,也是看李学武回来了,主要谈的还是后勤相关的。

  李学武一下午都没再回轧钢厂,在齐耀武那边回来就开始处理自己的工作。

  等到了晚上下班点,他提前在食堂吃了一口,这才让韩建昆开车带着他回了轧钢厂。

  国庆中秋晚会。

  所有领导都会出席,李学武自然也走不掉。

  这是全厂的节日,很多工人家属都来厂里凑热闹,从下午开始,厂区大门便不再设防。

  而在厂区内部,保卫处加强了保卫力度,只有厂区大门到露天体育场这段路是开放的。

  家属们在下午这段时间,不断地涌入厂区,在保卫处和公会专人引导下,前往露天体育场等候。

  这个时候可没有专门的组织管理这种演出,都是谁先到,谁站前面。

  可也不能一点秩序都没有,相比于放电影的那种松散程度,这种演出还是准备了座位的。

  主要还是优秀干部、先进个人和优秀工人才有这个待遇。

  座位在舞台正前方,最好的位置排列整齐。

  办公室在每个座位上标注了人名,能坐在这边的,都是提前收到通知了的。

  而就在入场的时候,这些人获得了在场所有人的关注。

  这是一种光荣和荣耀,这些人自然是骄傲而又自豪的。

  他们的家人和同事就站在座位区的两边,或者自带着板凳坐在后面。

  被外面的亲戚朋友指点着,夸赞着,那份与有荣焉让他们的内心获得了极大的满足。

  座位区最前面一排中间位置是空着的,这里是厂领导的座位区,能坐在这里的都是副厂级以上的干部。

  而领导座位区两边则是劳模的位置,他们更有荣幸跟领导们坐在一齐的位置上。

  舞台是现成的,就是运动场上的主台,长方形的水泥台面,多功能使用。

  为了衬托舞台效果,台面周围布置了围布,后面用卡车开斗拼接了个候场的位置。

  后面还搭起了帐篷,作为后台使用。

  轧钢厂虽然是大工厂,可还没有自己的室内体育馆,更没有能容纳三四万人的大型舞台剧场。

  所以要满足所有工人和家属的观看需要,只能选择这个位置。

  舞台是简陋了一些,但现场的氛围很是热烈。

  从今天一早上开始,轧钢厂中秋国庆联欢会筹备组就开始了布置工作。

  整整忙活了一天没歇脚,观众们到达的这会还在忙活着呢。

  王亚娟不是第一次参加这种规模的表演舞台了,可以往她都是作为演员的角色登台演出,作为舞台组织者还是第一次。

  所以在前台和后台总能听到她的喊声。

  她很紧张,这种规模的表演没人不紧张,有一点点小问题,在三万人以上的观众面前都会被无限放大。

  周苗苗从帐篷里探出头来看了一眼,又收了回去。

  “真吓人~”

  这个帐篷是她们舞蹈队专用的,一会开场第一支歌舞就是由她们和保卫处合作演出。

  刚才还没什么,这会儿会场的人多了,喧哗声也大了起来。

  歌舞团的姑娘们在轧钢厂的第一场舞台显得尤为热烈紧张。

  以前在铁路文工团可没有这么多人的现场,现在感受着帐篷外的氛围,身上的压力也大了起来。

  尤其是她们对自己的未来,对歌舞团的未来所寄托的希望。

  一时之间,帐篷里的说话声都小了很多,以往轻松的玩笑声更是消失不见。

  姑娘们都在整理着情绪,要把最好的一面奉献给现场观众。

  “领导们都到场了?”

  看见周苗苗回来,坐在凳子上梳头发的韩露轻声问了一嘴。

  “没看见,好多人啊~”

  周苗苗压低着声音凑到了她身边坐下,看了一眼帐篷里的其他人,又开口说道:“应该还没到,听外面的声音就知道了”。

  “你听~”

  她给韩露示意道:“这么大的声音,怕不是得有上万人”。

  “怎么可能!”

  韩露看了她一眼,道:“光是轧钢厂的工人都快两万了,还有家属呢”。

  “吓~”

  周苗苗吐了吐舌头,道:“我还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场面呢”。

  “那是~铁路才多少人啊~”

  韩露笑了笑说道:“遇着大的现场也才千八百的,工厂更集中嘛”。

  “不过这种表演舞台还真是让人期待呢~”

  她看着周苗苗低声说道:“过两天晚上还有一场,见过今天的你就不紧张后面那场了”。

  周苗苗抿了抿嘴道:“今天这场表演不好,后天那场就没有了!”

  说着话抢了她手里的木梳,帮着对方竖起了头发。

  她们这边正说着话呢,帐篷外面传来了王亚娟的喊话声:“都注意了!领导入场了,开场时间马上就到,按顺序做好准备!”

  周苗苗这边几人听到提示声,有好奇的都挤到了帐篷门口来看。

  舞台的灯光向内、向下,后台帐篷的位置在舞台的右后方,正对着观众席,正好能看见扇面而坐的观众。

  九月末的晚上已经很是凉爽了,可轧钢厂露天体育场却是热烈非常。

  尤其是当厂领导们在办公室工作人员的引导下走进体育场,奔着座位前方迈进的时候,现场响起了阵阵掌声。

  临时谠小组成员走在最前面,书记杨元松和副书记李怀德并列。

  两人都在同现场的职工微笑着挥手致意,同时跟甬路两侧的优秀干部职工握手招呼。

  座位上的职工们一边鼓着掌,一边向厂领导队伍行注目礼。

首节上一节2128/219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