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好的民企,空天母舰什么鬼 第130节

  汤姆的小组加入了一位很特别的客人:

  堀川直,大和号设计团队之一,当然那时候他还很年轻,后来还曾参与了信浓号的改装和建造工作。

  掘川老登现在已经87岁,战后被儿女带到老米颐养天年,情报局找专家的时候看到他的名字,就把海滩边晒太阳的堀川直请了过来。

  本身就矮的堀川直因为年龄看上去就像个瘦弱的侏儒,但当他看到航拍的001战列舰影像资料,浑浊的眼睛里射出两道精光。

  “这,这就是大和,我不会认错。”

  情报官弗莱迪站在一旁,皱眉问道:

  “我的意思是这条战列舰和历史上的大和有多少关系?是仅仅参考了外形,还是从内到外近乎仿制了大和?”

  “当然是仿制!”

  堀川直不容置疑地说:

  “战舰的外形和内部设计是息息相关的,动力系统的布局决定了烟道,舰形意味着稳定性和航速设计,每一项你看到的数据都有着精准的目的,不会随意采用。

  大和舰体的每一处角度,吃水我都记在心中,我绝不会认错,他们的设计者至少得到了相当一部分原始设计资料,或者是当时参与过的专家协助。

  如果仅仅是通过外形资料,是复原不到这个地步的。”

  弗莱迪看向纽波斯特造船厂的马特马尔赫林,后者也赞同道:

  “是的,上层建筑可以随意改变,但烟囱位置、重心、舰形是无法隐匿的,001战列舰至少借鉴了一部分大和的船体技术。”

  “可是这样一条战列舰有什么意义?甚至它保留了主炮!”

  弗莱迪有些恼火,这样一条战舰的造价不会比瓦良格号更低,东大有制造七万吨战列舰的能力,其实努努力就能造相同吨位的大型航母。

  小航母、大战列舰,这种违背常理的选择背后是什么?

  耗费至少几十亿元,攻克未掌握的装甲技术和大口径火炮技术、大功率蒸汽轮机、就为了造一条50年前就被航母淘汰的战列舰?

  不不,这其中必然有阴谋。

  他绝不小瞧对手,不相信对面都是一群梦想着舰炮对轰的傻瓜,这其中一定有阴谋。

  然而就连大和的造船设计师都如此笃定,报告就难写了。

  要是就这么上报,就等着被议员老爷们骂个狗血淋头吧。

  弗莱迪在头疼,却看到堀川直和马特饶有兴致的围着001战列舰的资料反复观看,87岁的老登更是轻抚着照片喃喃着:

  “老伙计,又见面了。”

  马特也在一旁感慨:“其实我也有个梦想,假如能造一艘核动力使用电磁炮的衣阿华就好了。”

  弗莱迪:“……”

  “砰”

  研究室的门忽然被人撞开,弗莱迪的助理举着几张纸,上气不接下气地站在门口喊道:

  “公布了,那不是大和!”

  ……

  汤姆小组又加入了几位火炮专家,而且是不一般的火炮专家。

  火炮反导并非什么奇思妙想,几十年前大家都搞过,老米也有一支强大的团队在,现在他们大部分都还活着。

  而在他们观看了“烽火兵事”后,第一反应是严肃。

  因为,冯千钧所说的那些疯狂参数其实并非做不到,而且有人就曾经做到过。

  早在31年前,火炮天才布尔博士采购了两根衣阿华级的406毫米炮管,组合成了一根36长的“巴巴托斯大炮”,然后镗孔扩大到424毫米口径,一炮将90公斤的炮弹达到了180千米的高空,理论上也能把100公斤炮弹达到4000公里远。

  布尔博士一生致力于火炮研究,曾经以一己之力让西方155毫米榴弹炮威力和射程出现飞跃式进步,彻底压倒了毛熊的152口径火炮,连后来东大都选择了放弃152毫米传统路线,走布尔博士的155毫米科技树。

  布尔博士的梦想是制造一种能发射卫星的超级大炮,但因为命运四处奔走,在90年被人暗杀。

  虽然布尔梦想的1000毫米超级巨炮最终未能实现,但根据他曾经主导的HARP项目计划,以三级火箭推进火箭为弹药时,几乎已经能够实现他的目标。

  而冯千钧喊出来的“460毫米先锋反导巨炮”,其真实性虽然存疑,不过数据却在理论上是可以达到的,甚至不如布尔博士的设想激进。

  当然更重要的是布尔曾经来过东大,并通过他传授了155毫米和203毫米先进火炮技术,所以他的关系与东大并不差。

  国内从他身上获得一些启蒙,以国家力量重启超级大炮计划有很大可能。

  “可是,这种大炮反应速度很慢吧?”

  弗莱迪忍不住问,但火炮专家却摇头道:

  “当然慢,但它生来就是为了超远程打击和低空卫星攻击,近距离反舰用导弹就可以了。

  这是一条比核潜艇更可怕的战舰,三十万吨当量的弹头重量也不过200公斤,十万吨当量100公斤就够了。

  而且因为不需要穿越厚重的大气层,核炮弹的防护层还可以更轻。”

  “半个小时就发射数百枚核炮弹,每一发的成本都不足潜射导弹的十分之一,而且能够反卫星……天才般的设想。”

  马特忽然插嘴:

  “对于帝国来说这种战舰可有可无,航母和庞大的潜艇队伍就能填满需求,但对于弱势且没有航母的国家,它的优先级比航母更高。”

  弗莱迪点点头:

  “我懂了,这是一种堪比核黑鱼的超级战舰,它是……额……”

  “决战兵器。”

  掘川直恰当的补充道:

  “和原来的“大和”计划案诞生目的一样,希望以单一装备的突出优势,弥补甚至追平总体的落后与综合实力的劣势。

  不指望正常时期占据优势,但求在关键时刻扭转乾坤,为最终决战而生。”

  老头闭上眼睛,似乎已经感受到了“先锋巨炮”设计者心中的不安和绝望。

  大和的设计年代航母已经拥有与战列舰持平的地位,而且未来更高更广阔,但大本营深知造航母肯定比不过老米,才孤注一掷的希望利用超级战列舰逆转态势。

  作为当初的设计者之一,从一开始他们就隐隐知道战列对轰的时代已经过去。

  先锋巨炮也一样,确实强力,但

  决战兵器,凄美而惨烈的代名词。

  “对,这很贴切。”

  弗莱迪却是对这个形容很满意,这至少证明他的工作出了些成绩,不会挨上司骂。

  “那么先生们,让我们来看看‘决战兵器’到底有多大威胁吧。”

第167章 战列外交

  达利安造船厂,外海。

  001型战列舰靠港修整,等待船坞调整,但早就等不及的测绘团队已经登上了这艘巨舰。

  虽然战列舰过时了,但7万多吨的军舰如何设计、舱室布局国内还毫无经验,改造战列舰是一个很难得的学习机会。

  在造船厂的团队登舰时,正好与下船的内村友宏错身而过。

  盖金,或者龙组真的太懂还原了,舱内许多标识和文字都是日文。

  这一点老张也不知道怎么解释,但却让老登感动不已,甚至体贴的帮他解释:

  “当年联合舰队学习带英皇家海军,最开始海军全部按照英式操典练习,英文口令、术语、甚至礼仪全部照搬,就连餐食都是进口西餐。

  直到很多年后自成体系,才形成了联合舰队自己的文化。今日贵方以联合舰队为师,不为过,不为过。”

  老张面带微笑,捏着拳头怒气值积攒中,心里却是暗骂狗*的南洋造船厂,连文字都照搬是吧?

  内村友宏虽然只被允许粗浅的参观一番就被赶下船,但心里却是美妙无比,一副回忆往昔荣光的样子。

  “内村先生,不知道机床……”

  “哦,哦!”内村友宏笑了两声,压低声音说道:

  “请诸君放心,鄙人必然不会食言,不过直接买卖恐怕不太顺利。

  东之正在研发MPB110的后续型号,去年才刚刚完成,其中有一台会因为生产事故报废,通过与沈机合作的发那科以教具名义拆解输送,只需要900万美元。”

  老张皱眉:“一台太少了。”

  内村友宏这下摇头了:“东之经不起更多调查了,这已经是我们能力范围的极限。”

  东之当然也想多卖,但这种大型精密机床本身用户群体就很有限,市场很小,每一台都会记录去向。

  900万美元绝对是天价,不过老张很清楚现在情况,压根都不打算还价。

  而且以国内生产核潜艇的数量……一台还真够用,现在国内水下核力量大概还处于三脚猫阶段,闹出来的事故和乐子都不少,技术远未成熟,不敢轻易扩产。

  “当然,我们还有很多先进机床。”

  内村友宏忽然又说了一句:

  “既然贵国真心诚意的愿意合作,本土愿意为大陆经济提供更多投资和贷款,甚至是技术输入。”

  一条大和号令人惊讶,但对本子来说,他们却是看到了东大另类的示好。

  在经济发达且处于优势的时候,他们还是很乐意帮(援)扶(力)一把的,尤其是国内巨大的市场和商业潜力已经显露无疑的情况下。

  要是能够获得庞大的市场份额,付出一点先进技术也相当值得,哪怕顶住爸爸的压力。

  东大眼馋技术和资金,本子眼馋市场,其实在过去以及未来几十年里双方会不断试图合作然后破裂。

  而现在,大和号是一个契机。

  紧急对策本部已经获得许可访问国内,大本营十分希望抓住这个机会建立友好关系。

  内村友宏在也在对策本部中,他们称这次行动为:战舰外交。

  ……

  唐文来鹅城港本来是检查一下友谊号船员的训练进度,然后就看到了辣眼睛的一幕:

  黄东顺和丹尼两个大男人赤裸着上身,互相勾着肩膀坐在码头上喝啤酒,好像还颇为投机。

  凑近一听,原来是老黄去重新入役体检被刷了下来,而他的大部分船员居然通过了。

  而丹尼也是退伍飞行员,两人不知道怎么频段呼应上了,公然上班喝酒摸鱼。

  “咳咳!”

  “boss!”

  丹尼一个激灵站了起来,尴尬地将酒瓶藏到身后。

  “额抱歉,我只是稍微休息一会……”

  他有些担心丢掉这份工作,不过唐文并不在意,这才松了口气重新坐下。

  黄东顺看到唐文,不知道是不是喝上了头,居然指着友谊号说道:

  “唐兄弟,你这大炮和飞机都弄上了,要不我给你开船吧,嗝~”

  唐文脸皮抽搐,却也坐了下来打开啤酒,说起了正事:

  “我在南沙包了岛,友谊号下周出海提前踩点,可以带上三条渔船,但只能是大型船。”

首节上一节130/18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