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我,总师
“三年以来,我厂发挥艰苦努力的奋斗精神,以最高的决心和态度完成了011型航母的设计和制造过程。
在此过程中,我们有很多优秀的设计师工程师累倒、晕倒在岗位上,但为了圆一个航母梦,他们拼……”
“咔!很好啊杨厂长!”
央视的记者握住杨胜利的手,心里是满满的崇敬。
就是面这的男人,隐姓埋名三年,带着黄浦造船厂上下一起奋斗,建造出了国内第一艘航母。
虽然被外人嘲笑是很小的山寨货,但有得用就已经是巨大突破了。
“您讲的太好了杨厂长,真是难以想象,就在这看似普通的船坞里,竟然诞生了一条航母。”
记者指着“航母造船坞”,然后问出了另一个问题:
“既然011型是在黄浦建造完成,为什么要拖到沪东去舾装?”
因为咱确实做不到啊。
杨胜利当然不是没想过这个问题,其实海军本来也觉得就近比较好。
但沪东现在是全国最大最好的造船厂,人才数量远超黄浦,而且设施更加完备,黄浦造船厂还需要额外用两个月来改造升级才能改造航母,海军一点都等不了。
现在他正拼命联络北海舰队,试图将001型战列舰留下来,然而北方的里奥宁造船厂不知道从哪得到消息,也在想办法让大和到北方接受改造。
七万吨的巨舰改造可是个大工程,一下就能培养一批有大型舰船经验的技术工,而且还是个超级大单。
北方的战舰在黄浦保养改造,这不是乱了套?
不过面对记者,杨胜利只能说道:
“这是出于综合考量,我们还有更多重要任务。”
“什么重要任务,难道是下一艘航母吗?”
杨胜利微微一笑,不说话。
记者很识趣的略过这个话题,然后就见杨胜利推来一个戴着眼镜斯斯文文的中年人,笑着介绍道:
“这就是011型航母的总设计师,李总师。”
老李表面上云淡风轻,一副老专家做派,心里却是狂骂不止:
我在黄浦待了十年,什么时候TM的造过航母?
至于航母,我前天才刚刚看完整体图纸,这算哪门子总师?
不过腹诽归腹诽,面对镜头,心知即将出名的老李也露出了自信的脸庞:
“我,011舰设计总师。”
……
“一天时间,我要辣个男人的所有资料!”
汤姆霸总,不,汤姆研究员指着电视上李总是那张朴素的脸,恶狠狠的下达命令。
作为智库,他们一直自豪于有全世界最强大的情报能力,情报是一切超前判断的基础。
现在的东大更是一张筛子,获得情报一点难度都没有。
然而就在他们眼皮子底下、繁华的广城却偷偷摸摸造了一条大航母,这简直说明整个调查局都在渎职。
这可是大洋彼岸第一条航母,从总体设计、甲板钢招标、动力系统研发、蒸汽弹射器研制等各个方面都需要大力投入才能研发出来,关联了几十个重点行业,不可能一点风声没有。
然而这种情况就是发生了,到现在他们获取对011航母最快信息的来源居然是看电视等主动披露?
刚刚连任的杰斐逊大统领恼火无比,对智库以及调查局深感失望,要求彻底查清航母的技术来源以及相关人员。
汤姆只能从黄浦造船厂先下手,就从李总师和杨胜利开始调查过去几年他们的踪迹。
整个远东的调查员已经全力运转,悄无声息地伸出了自己的触手。
交代完过后,汤姆来到隔壁,推开了贴着“1008”四个数字的大门。
这里是专门跟进吕宋撞船事件鹅小组,就在航母出现前,他们想了个绝妙的主意让吕宋能够对等报复。
作为远东专家,汤姆打算多了解了解1008小组的动向,进来后找到了小组领头人布雷斯特:
马德雷山号已经按计划搁浅,其上搭载了足以维持两个月的补给,上面的船员已经做好了长久对峙的准备。
布雷斯特:“那些落后的小家伙反应很快,不过LST已经搁浅,除非吕宋主动拖走,否则没有任何人能够动它。”
他很得意这出精妙的布置,只要某东大还不想与帝国开战,就绝不敢贸然动作。
不指望马德雷山号起多大用,但能当搅屎棍干扰对方注意力、牵扯有限的精力就足够了。
汤姆摸了摸下巴的胡茬,总感觉他忘了什么。
……
“唐总,下次有机会我还会过来的。”
聂强要回东北了。
探亲假最后两天,他毕竟是现役教官,可不是无牵无挂的退役人士。
“靠,你们都走了我这还开个什么旅游区。”
唐文却是忍不住爆了粗口,原本壮大的航空团,被海军洗劫一番后已经枯萎的不成样子。
作训用的飞机去了大半,两架二式大艇甚至都没有幸免,直接飞到最近的海军基地刷漆改造。
航空团里仅有的几个正经飞行员没了,最有经验的地勤也没了,就留下十几个业余选手,飞机规模也大为缩水。
人员规模的锐减让唐文计划的豪华机队化为泡影,只能够保证三四架单发小飞机,或者一架B25的正常飞行。
聂强再一走,整个队伍就没专业人士了。
唐文唉声叹气地送走聂强,心想老航校能来的人已经被挖光了,航校都是现役没法动心思,只能走最后的社会招聘路线,也就是寻找民航飞行员。
但现在的民航大部分是转业而来,技术又硬待遇还好,凭什么来农村飞电风扇?
不过在没有其他办法的情况下,唐文也只能通过传真和登报的方式刊登广告,顺便在BBS上发了一贴。
值得一提的是因为航母爆料和全频带阻塞干扰,唐文自己粗建的BBS已经快速成长为互联网上前几名的大论坛,不得不通过巨人公司购买了多台服务器扩充,还挖了两个专业程序员运维。
唐文已经有了将其独立出去的想法,想试试在互联网下一步闲棋。
盖金完全烧的起一个网站的费用,如果能够依靠用户量和超前的眼界,没准真能在国内互联网混个青史留名。
第153章 北上
“谭老,到了地方您就知道了。”
眼睛还肿着一圈的林奇坐在副驾驶,不断安慰着后座的老人。
谭青,今年57岁,知名舰船设计师、水下推进动力领域大拿。
不过他现在心情不怎么好,原因林奇也知道。
011型航母曝光后,第一件事是寻找总师:不是黄浦造船厂的表面总师,是真总师。
改造航母是个大工程,人选非常重要。
不过幸运的是,国内还真有航母相关人才:
89年海军上马了“891”工程,其就是基于墨尔本号拆解的经验继续发展,建造一艘5万吨级的弹射型航空母舰。
虽然891工程最终终止,但计划进行度不低,不仅进行了详细的论证和前期设计,甚至连歼7J都是在这期间完成了大部分研制工作。
甚至连舰载机部队都已经组建了大半,哪怕取消也留下了很大一部分航母相关的人才。
现在才96年,离计划结束没多久,当初的人都还在,很多人都还记得891工程的经验。
在竞争011总师时,谭青也拼尽全力,但还是输了朱总师一筹。
更糟糕的是副总师也没了,选拔了一位年轻人打算培养。
谭青郁闷的要命,听到北海舰队说又有新船本来还挺兴奋,但一问不是航母就兴致缺缺起来。
但有活总比没活好,为了消解郁闷,谭青便答应担任未知舰艇的总师。
林奇本来能在谭青答应后就告诉他真相,不过他小小隐瞒了一下,打算让谭总师亲自到场。
谭青在摇晃的越野车里颠簸半天,直到汽车停下才晃了晃有些发晕的头,就听林奇打开车门说道:
“谭总师,我们到码头了。”
谭青没回话,钻出车门抬头就看到了汽车前的战舰。
三联装主炮,尾部液压水上飞机弹射器,标志性的背负式三联装155副炮,侧舷众多127炮。
“原来是大和啊,我还以为是什么”
声音戛然而止,谭青用力眨了眨眼睛,确认自己不是在车上睡着了做梦。
不确定,再看一眼。
就在甲板边缘,还能看到身穿白色制服的水兵呢。
骇人的舰宽,高昂的粗壮舰炮,错不了。
谭青回到后座,紧闭双眼默数十秒,丝毫不理会外面林奇的声音。
倒计时结束,这才谨慎地重新探出头,然后面无表情地看向林奇:
“这他妈是什么?”
“啊,这是黄浦造船厂建造的001型战列舰。”
“你放屁!”
谭青爆了句粗口,快六十岁的他硬是跳上了引擎盖,目眦欲裂地喊着:
“黄浦造船厂吃饱了撑的弄这玩意,你们该不会去东海把大和那玩意捞了起来修好吧!”
“……”
一片沉默之中,略微怪异的中文腔调在他背后响起:
“阁下所想差不太多。”
谭青转过身,看到一个矮壮的小本子:
“鄙人田口悠次郎。”
……
黑海造船厂。
破败的水泥楼下,正发生着一场争执。
“抱歉陈小姐,从现在开始,黑海造船厂不欢迎你们。”
“伊斯佳拉夫先生,我们没有做错任何事!”
陈辰强压住恼火的情绪,不让自己被面前五大三粗的老毛子推出去。
作为史巨柱的得力干将、外加红颜知己,陈辰来黑海意味着巨人集团是动真格,她还拥有议价和调整行程的权力,非常能表明诚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