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好的民企,空天母舰什么鬼 第118节

  国内哪来的航母,一点风声都没有,绝不可能是自己建造的。

  国外购买?这么大的消息肯定是早就信息满天飞,根本不可能一直隐藏到交付回国的时候才爆料。

  然而经过人脉确认,这个消息无比属实,虽然目测是一条比瓦良格小很多的航母,但完成度却截然不同:

  这是一条外观完整、能够依靠自身动力航行、舰员全都是水兵的平板弹射航母。

  尤其是由水兵操控,这一般只有在海军接收后才会发生。

  即使再不相信,史巨柱也不得不面对事实以及到来的连锁反应。

  支持他的群体消息更加灵通,大黄蜂号的存在已经不是秘密。

  虽然不知道是谁的手笔,哪里制造的航母,但那毫无疑问确确实实是航母。

  而史巨柱已经收了不少募资,与黑海造船厂的谈判却迟迟没有消息。

  要回筹款暂时还谈不上,但这些金主自然会跟进瓦良格的进度,希望就不会完全寄托在史巨柱身上。

  信心,信心被转移了。

  如果只是募资基金还好,更重要的是来自海军的关注。

  前段时间海军以隐秘的方式联系了他,虽然有一定敲打成分,但总体是愿意为购买瓦良格提供帮助,这是个宝贵的契机。

  但从前几天开始,海军的“顾问”就开始变得爱答不理,丧失了很多热情。

  当他实际去接触瓦良格,才知道里面的水有多深,离了官方帮助一定会极为困难。

  史巨柱想到了唐文,但后者电话总是处于占线状态,最终也只能作罢。

  当他打开BBS,最开始的那篇帖子已经以疯狂的速度被不断顶贴,总回复量一天内已经超过3000,非常吓人。

  而且图片也更加丰富起来,现在上传的图片大多是昂贵的数码相机拍摄转码,拍摄效果很不错。

  因为没有刻意遮挡,大黄蜂号各个角度的照片细节几乎都被拍了出来,甚至在一张长焦拍摄的舰岛镜头上,放大后能认出好几位海军大佬。

  确凿了,无可争议了。

  大黄蜂号的震撼力一点也不亚于2011年爬墙党第一次拍摄到J20,就连反应都极为相似。

  许多早期的回帖都是不信,但正是因为对航母的渴望,他们才会进来回帖。

  甚至不乏专业人士,认真分析国内外能造航母的国家,然后从各种角度证明国内造不了、国外买不到。

  然而当越来越多的照片披露,甚至鹅城晚报记者白杨实名开贴,放了一大堆专业照片后,风向就发生了压倒性改变。

  新增的回帖情绪变得极为情绪化,无数人压抑许久的激动被释放出来。

  光是看着网页上的文字,史巨柱都能感受到背后主人惊喜交加的极度激动。

  史巨柱莫名感觉有些烦躁,推开门准备出去透透气,没想到走到门口就看到两个员工鬼鬼祟祟的下楼梯,和他撞了个正着。

  巨人集团是国内最早一批搞“企业文化”的公司,特别注重对员工的管理,非休息和下班时间绝对不允许无故外出。

  被老总抓到,两个员工也很尴尬,一时间不敢开口。

  史巨柱却是瞥见了一人手上的车钥匙,皱眉问道:

  “你们是去找分销商?”

  “额……”

  史巨柱的积威犹在,其中一人不敢撒谎老实说道:

  “对不起史总,我不该私自挪用公车外出,不过我确实有急事,向您道歉。”

  “你们去哪里?”

  “鹅,鹅城。”

  史巨柱心里有股不好的预感,试探地问道:

  “你们看到网上说的航母了?”

  拿车钥匙的员工瞬间激动起来,赶忙说道:

  “对啊史总,我刚刚……偶然看到了,对不起,但我是个军迷,从小就喜欢这些东西……航母还会停几个小时,开车过去还来得及,我想去看看,今天工资和全勤我都不要了。”

  “我也是史总,我就想看看我们自己的航母,求您了。”

  两人语无伦次的道歉和请求,史巨柱想了几秒说:

  “我也是要去鹅城,你们去吧,还有几辆空车?公司还有人愿意去就带上,不算缺勤。”

  史巨柱说完头也不回地走向电梯,他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这么做。

  如果瓦良格号归国,会不会也有那么人旷工也要来珠江?

  “史总万岁!”

  他的背后响起一道声音,过了一会儿后就是一片欢呼。

  ……

  鹅城港。

  “……我们的歌声多嘹亮。”

  “人民海军向前进,保卫祖国海洋斗志昂。”

  “军民团结,要严阵以待准备好……把海防筑成铁壁铜墙!”

  “把海防筑成~铁壁铜墙!”

  在太阳最后一丝余晖下,海军之歌一遍一遍回荡在港口里。

  最开始航母到来时所有人都在激动和欢呼,很快就有退役的水兵开始唱歌,简单的歌词很容易记住,很快加入的人就越来越多。

  当黄东顺带着福东号的大部分退役船员赶到,更是成为合唱的主力。

  他不记得唱了多少遍,只知道港口上的人越来越多,久久不愿意离去,轮流将海军之歌、国歌等歌曲唱了一遍又一遍,唱到每个人都泪流满面,唱到声嘶力竭也毫无知觉。

  航母上的水兵们最开始劝大家疏散离开,但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也加入了合唱队列,军民一起一波一波将气氛推到更高潮。

  早就接到消息赶来的白杨趁着人少的时候爬上了龙门吊,忠实的记录下了一切。

  “同志们,散了吧,都散开,回家去吧!”

  眼看拖到天黑,维持秩序的水兵再次试图将人们劝回去,然而收效甚微。

  每当一批人离开,马上接着又有人赶过来。

  舰员生疏且严重不足的大黄蜂号还没有夜航能力,在灯光下默默等待着热切的群众们。

  舰桥之上,老人眼角也被情绪所激,流下两行泪来。

  不过这只是原因之一,更多的是来自老张的最新汇报。

  国内尚且如此,南洋的华人是不是更期望有一支强大的海军来拯救他们呢?

  一条战列舰、一条航母,这份礼物绝对是分量十足,甚至绝无仅有。

  明年就是经济危机爆发的时刻,海军能够如他们所愿,能够按时赴约吗?

第149章 代号:零零幺

  鹅城的深夜,在地球的另一边却正值上午。

  汤姆麦考利惬意地喝着加奶加糖的咖啡,习惯性的在脑子里梳理所关注各方的局势变化。

  太平洋空军基地已经有消息,计划在最近一次的日常巡逻抵近侦察,静待消息即可。

  不过这只是辅助手段,情报工作最大的来源其实是公共信息,只要有足够的耐心从繁杂的消息里抽丝剥茧,往往就能得到最隐秘的真相。

  汤姆是精英家庭出身的中登,也不排斥各种新的信息渠道。

  只见他熟练的登陆“bbs.dawang”,一个叫TOM的账号就开始了简中互联网之旅。

  作为最熟练的专家,他在国内很多个主流网站注册了账号,用最朴素的手段来感知大洋另一边的真实情感。

  只是刚刚载入页面,他的目光就被一行字所吸引。

  他的中文仅仅停留在简单的词汇翻译阶段,看不懂冗长的句子,但是能认出“航母”两个字,点进去就看到了唐文贴的图片。

  画面还算清晰,背景是在一座港口,主角是一条航空母舰。

  斜角甲板、舰首两座弹射器,舰岛布局偏保守老旧,甲板和升降机看起来不太和谐,不太像是原始设计带来。

  根据舰桥和港口上的人以及集装箱高度参照,未知航母长度不超过250米,宽度不超过50米,排水量三到四万吨左右。

  丰富的经验让汤姆立刻判断出了这条航母的大致信息,然后不由自主在脑海中进行比对。

  弹射器技术全世界应该只有代英和自家有,而且图片上的航母斜角甲板看起来像后期改造,感觉像是代英二战的一票后期航母现代化改造后的样子。

  50年代后代英全世界到处卖航母,这一条给他的感觉很像。

  不过简单在脑海里转了一圈,汤姆也没想到和记忆中哪一条对得上,但他不急,只是慢悠悠的思考。

  在他看来这应该是那些买过航母的小国所属,什么西板牙、巴茜之类,完全不必……

  汤姆动作一顿,然后凑近看网页上的图片,舰桥上的旗帜似乎有点熟悉。

  看了两遍后他还是不太相信,又去看港口的参照物,试图找到标志性的物件。

  好半天后,他在照片角落的龙门吊上找到了“禁止明火”四个大字。

  继续往下翻其他照片,汤姆的表情越来越不妙,而且很多帖子的回复也频频看到了很多相同词汇。

  “我们的、航母”这样简单的组合词他还是能认出的。

  好半天以后,他才意识到这不是玩笑,而是正在发生的事实。

  现在还没有AI,PS也尚未普及,没人会怀疑照片的真实性。

  “不好!”

  汤姆将杯子放到一边,直接摇起了电话,接通后直接喊道:

  “从猎狗小组抽调几个华裔,我有A类紧急需求,并且需要立即通知联邦!”

  A类需求意味着足以明显改变世界局势的重大发现,需要公司资源的确认和分析,自从老对头兵解,A类需求几乎从未发生过。

  但因为他的警告,智库还是以最快速度动员了起来。

  吩咐完的汤姆再次看向网页,刷新过后看着又增加的数百个回复数量心惊不已。

  该死,不可能突然冒出一条航母!

  ……

  《武库舰与装备变革》

  老张斟酌地写上标题,然后将手稿交给唐文:

  “你看看,我这篇通稿写的怎么样?”

  唐文拿在手里,迅速浏览起来:

  这篇文章专业性比较强,感觉更像是内部参考而不是发布给公众,核心是围绕战列舰在现代战争中的应用潜力,也就是大和号。

  对大和号的现代化改造是必然的,但怎么改、改多少就有学问的。

首节上一节118/18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