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文:“这是前小鹰号航母上的华裔中层军官,非常熟悉航母运作。”
李约翰毫不怯场地说道:“大黄蜂号已经完工,现在有十分之一燃油,可以航行1000海里,但至少需要300名舰员我才能开动它,以及30名以上相关机械师才能测试弹射器。”
“给。”
老人言简意赅,然后看向旁边的闫剑:
“附近是不是有个海军基地?立即抽调舰员!”
“是!”
然后看向老张:“我记得弹射器研究小组在汉市,都研究过墨尔本号上的弹射器吧?”
老张:“已经通知过了,预定的是早上的班机。”
……
一大早,徐莉莉就在酒店餐厅找到了聂强。
她本来想找唐文,结果后者好像没下船,而且一直没消息。
昨晚直升机的动静也吵醒了她,叫醒摄像师回归本职工作尝试拍摄,但因为下雨和夜晚画面很模糊,基本没法用。
昨天开出来的航母吓了他们一跳,然后就知道航空团抽调了不少人上去,接着就只回来了两架飞机三个飞行员。
哪来的航母,发生了什么?
然而聂强一听到徐莉莉的疑惑,却并未解答只是叹气,口中念念有词:
“可惜啊可惜。”
“可惜什么?”
聂强大概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但不敢说。
可惜自然是因为昨天可能就是他唯一一次接触这条航母的机会,下一次可能要等到大黄蜂号退役或者开放公众参观。
徐莉莉问不到信息又看向旁边的刘东方,昨天他充当了无线电员,然而他只是一脸回味,也不说话。
最后她只能把希望放到雷战身上,这个汉子也是一脸懊恼道:
“早知道我就回去降落了,F4F是可以试试的,阻拦索都在,我肯定办得到,以后都没机会了!”
发现周围一圈都是谜语人的徐莉莉满头黑线,有些生气的起身叫起摄影师准备去拍摄,却被聂强开口拦住:
“你最好别去,也不要拍,更不要说出去。”
“为什么,那么大一条航母谁都看见了。”
徐莉莉刚反问,就听到了外面又传来直升机的声音,几架米8和法鸡的“小羚羊”出现在天空中,正在找地方降落。
而在她看不到的村口,看守的大爷听到汽车声立马打起精神,正扶着栏杆准备喝止,然后就看到打头的绿色帕杰罗停下,跳下来的士兵亮出了自己的证件。
虽然理论上一切车辆得需要许可才能进,但大爷还是明智的'违令',果断将拦路用的铁杆子扔到了一边,数起了进来的军车。
“一二三……数不过来了!”
除了越野车,更多是卡车,上面跳下来一群群正在上岸休假的舰员,正疑惑突然紧急集合的调令,然后就看到了不远处伟岸的……航母?!
大黄蜂号被拖船拖进了大湾港,唐文一下船就看到了栈桥上排着队的长长队伍,全都是前来支援的水兵。
这些基本都是正值上岸休假的水兵,但他们没有一人因为假期打断而感到不忿,反而脸上都泛着过人的光彩,眼睛不断打量着从未见过的航母和陌生的人物。
老张站在舷梯上,举着喇叭大喊:
“就如你们所看到的,这是一条全新的航空母舰,需要你们开动它并进行测试,风险很大,挑战很高!
有没有不能参加,需要退出的?”
“没!有!”
整齐划一的回答,没有一个人想错过这个机会。
与此同时岸边又停下了几辆越野车,好几个披着星星的制服军官小跑过来,看到老张上去就是一个熊抱:
“你干的好啊,干的好啊!这条航母南海舰队要了!”
话音刚落旁边一位军官就跳了起来:
“你放屁!对抗强度那么高,我们东海才最需要。”
“南海那么大一条航母都没有,东海那么近要什么航母!”
“船厂那条051B都给你们了,052分给了北海舰队,这次怎么也轮到东海了!”
“别动手,先上去吧!”
眼看就要在几百人面前打起来,老张连忙将两人劝到航母上去,这才擦了擦头上的汗水。
唐文:“……”
实际上除了唐文,几乎就没人愿意下航母。
那位老人已经80岁,已经快正式退下来,极为珍惜眼前的航母。
不管大黄蜂号是什么来历,要多少钱,但都已经开进领海,无论如何也要得到手。
而在江城,一群特殊的研究员抵达机场,分成两队登上航班。
这些都是第一代国产蒸汽弹射器的预研技术的研究员。
国产航母依然遥遥无期,能做的只有研究已有的弹射器技术为未来做准备,但国内大概确实没人比他们更懂如何使用蒸汽弹射器了。
他们并不清楚此行的目的,只是被要求带上十年前测绘bs4时留下的资料。
第136章 动作迅速
“滑梭复位!”
大黄蜂号甲板前部的1号弹射器起始点,一群研究员正将一辆改造过的拖车固定在弹射装置上。
测试蒸汽弹射器一般会用上专业的小车,不过暂时没有的情况下他们发挥了DIY精神,用航母上一辆拖车以及零件加重,搞了一辆约7吨重的测试车出来。
航母上有机加工车间和充足的工具,做到这些并非难事。
李约翰站在人群中间,干脆利落地指挥研究员们行动:
“牵引杆连接!”
“提起限位杆,安装绿色狗骨!”
“松开刹车!”
在他的声音下,模拟小车前部焊接的牵引杆连接完毕,尾部的限位杆则通过“狗骨”复位。
“狗骨”是一种两头粗中间细的金属块,负责在弹射时连接限位杆拉住弹射的飞机,当弹射的力度达到要求后断裂,从而保证飞机弹射时的压力足够,而不会因为初速不足坠海。
因为形似动画里的狗喜欢的骨头,便被称为“狗骨”,为了弹射不同重量的飞机,狗骨断裂力度也不同,并通过颜色进行区分。
7吨重的模拟小车太轻,只能用最低一档的绿色狗骨。
而在其他人心中,对身份神秘的李约翰却是十分敬重。
没人知道他的身份是真是假,但确实也没人比李约翰更懂如何运作一条航母。
虽然声称他只是个比较熟悉的中层军官,但研究员和军官们的感受都是这家伙比真正的舰长还了解航母,从最基础的地勤姿势到弹射流程、甲板调度都一清二楚,绝对是个完美的舰长。
这么懂的人,竟然年纪轻轻就退役了?
“CAT!(catapult,弹射)”
李约翰一声令下,站在起飞位充当地勤的研究员立刻下蹲做出并不标准的放飞手势。
早就蓄压已久的蒸汽立刻涌入滑槽,泄露出大量白汽,限位杆中的狗骨立即断裂,增加配重的模拟小车瞬间如离弦之箭一般弹了出去,眨眼之间就飞出甲板,以一道抛物线落在远处的海水中。
一群研究员们立刻狂欢起来,刚刚目测的最终时速起码在300公里以上,完全证明弹射器工作正常,满足技术要求!
高处的舰桥上,手持望远镜的老人嘴角泛起一丝微笑,就看着落水的小车说道:
“有查到李约翰的信息吗?”
旁边一个声音响起:
“没有,不过根据我们很多军官和他的交流,认为此人很可能在航母上服役了15年以上,几乎熟悉所有岗位的运作,对任何情况都不陌生。
另外小鹰号上服役过的华裔太多了,查起来很困难,这个名字很可能也是化名。”
“那就不必了,上边有什么消息没有?”
刚刚说话的人不由苦笑:
“上面真的很震惊,因为从造船专家判断这条船的舰龄才几个月,简直太新了,而且根据我们和一部分外流的约克城级航母图纸比对,发现这艘航母确实是复刻了大黄蜂号,并且进行了现代改进。
我们的评估是完全可以运作现代喷气机,而且整体性能还不错,20年以内毫无问题。”
“上面的指示是航母必须留下,不过要小心接触南洋组织和他们进来的渠道。”
听到这样的回答,老人不满的说道:
“查个屁,明摆着就是走水进来的,要不是咱们海军这个样子,他们哪有那么容易送这么多东西进来……钱批下来了没有?”
“这需要会议同意,大致可能需要一个月左右。”
老人立即一挥手:“我不要一个月,我只要一天,一个小时,谁不同意让他飞过来站在航母上跟我说!
答应了三天给钱,就绝不食言!要不然你们马上去买西板牙的航母,我不管是什么航母,是航母我就要,没有就扯淡!”
实际上就在去年5月,西板牙巴赞造船厂联络国内,提供了一重量两万吨左右的轻型航母设计方案,并且搭载米国蒸汽弹射器和F18舰载机,非常让国内心动,价格是2.5亿美元到4.5亿美元。
虽然明知希望渺茫,但国内还是接触了一年多,结果嘛……
好不容易有一条现成的,老人恨不得马上入役刷漆,免得迟则生变。
……
上面行动真的很快。
第二天晚上,航母采购谈判小组就来了级别很高,几乎包含了三大舰队的高层。
但谈判过程却异常简略,或者说谈判对象就不是唐文。
他们甩下一个存有十亿人民币的账户,然后就因为航母归属权互相喷口水,去外面空地决一高下了。
反而是本来应该旁听打酱油的老张,以及碰巧凑热闹的苏卫国成了谈判主力。
苏卫国:我??
他本来只是听说唐文要租岛,结果一进村就看到航母,然后就被莫名其妙拉进了航母购买谈判组。
好不容易搞清楚事情原因,唐文在苏卫国心中的地位立即变得深不可测。
史巨柱要买航母,现在还处于遥遥无期状态,而且瓦良格号还只是半成品,不知道什么时候服役。
结果唐文不声不响突然弄来一艘马上就能服役的航母,瞧瞧,什么才叫干大事!
会咬人的狗不……咳咳,这个比喻好像不太恰当。
但不管怎么说,现在唐文在他心中都已经是超人般的存在了。
“唉!”
老张忽然叹了口气,唐文见状立马好奇起来,然后就听他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