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唐总肯定是日理万机,我不打扰了。”
王经理跟着吴离开,唐文却留在原地陷入沉思。
单单是HH1K直升机就不简单,其涡轴发动机技术相当先进国内至今都做不到,直8使用的发动机依然是购买佳嘛大的普惠PT6B-67A发动机,技术参数和HH1K的T53L-11早期型相当,就这还因为技术限制不卖。
一想到手里可怜巴巴的经验,唐文视野就又飞到了文明号上。
现在吕宋方面消停了不少,文明号带着两艘渔船正在大捞特捞,预计半个月后才返航。
哈尔西感受到指挥官的目光连忙敬礼,然后就收到了唐文的指示。
【指挥官唐文:老哈,我想要经验了。】
【M系舰长哈尔西(Lv.10):遵命,已放飞侦察机进行搜索!】
第127章 最速传说
鹅城火车站。
老张一行人在乘警的陪同下走出了火车站,抱着公文包沉默无言。
这一次鹅城考察小组有四个人,除了助手小贾还有两位海军。
由于行程紧张,四人直接买火车票硬坐到鹅城,与周遭乘客挤在一起。
但这趟旅程着实算不上好,一开始小贾没忍住买了火车站的烧鸡,结果打开一看是一层泥巴外面糊了一层滋滋冒油的黄纸。
老张的土豆牛肉饭里是姜和酱油萝卜,其余两人分别买到了酱油味可乐和红薯叶烟丝的香烟。
自那以后四人就表明身份待在了餐车,就这还有胆大包天的窃贼试图下手,中途被迫进行了三次见义勇为。
站在树荫下的老张抹了把汗,但还是将公文包夹在腋下,手掌不放心的托底。
助手小贾手揣在衣兜里抓住钱包,感受着炎热的天气问道:
“局座,咱打个电话让人来接一下吧。”
老张:“打过了,不过他们暂时没有空车,我们自己坐车去招待所吧……这旁边就是公交车站,我去看看。”
几人走到站台,发现这里就是始发站,有一趟19路公交车的终点就是招待所,便就站在路边等待。
等了差不多十分钟,一辆还算新的巴士停靠在路边,里面还没人,几人连忙上去。
老张看到年轻的乘务员便问道:
“小兄弟,这车是到XX招待所吧?”
乘务员转头看向司机,后者大声说道:“对,得小一个小时。”
听到回答几人连忙落座,却发现公交车没走,还在等客人。
差不多五分钟后,陆陆续续座位接近坐满后才开始发车。
老张坐在靠着窗的侧座,刚想转头和小贾讲话,忽然感觉屁股上传来一阵强劲的力量,整个人一个趔趄差点倒下去。
整个车厢里的人都未能幸免,坐下的人还只是吓了一跳,站着的只就听见了“哎哟”的呼声以及行李碰撞的声音。
“开的什咩车啊,咩啊!”
“会不会开车,我差点摔了……”
“……”
车厢里顿时响起一片难懂的骂声,但司机置若罔闻,只有年轻的乘务员是个外地小伙,大声解释道:
“这是搭载了大功率发动机的试验公交车,司机还没适应给油比较猛,大家坐稳了!”
他并非是乘务员,而是倡河汽车的工程师,这辆公交是搭载了盖金430马力V12引擎以及6AT变速箱的试验车,算是进行路试。
开车的司机也是知名的快车手,以前经常开顶个煤气包的公交,习惯了慢吞吞才上来的弱鸡动力,起步总是忍不住深踩油门。
搭载了近30人公交车也不过十吨出头,而盖金的430马力发动机扭矩输出1800牛米,比普通公交车五、六百牛米的扭矩大了足足三倍。
就这还是为了保护变速箱,不然还能更加暴力。
三倍的低速扭矩加成下,司机根本不在乎乘客感受,上了大路就直接油门到底。
客车尾部的V12引擎发出有力的轰鸣,同时AT变速箱自动降档,老张立刻感觉到了比之前更大的向后力,以及极其熟悉的柴油机轰鸣。
空旷的大路上19路公交瞬间提速,直接超过了一辆傻眼的摩托车,轻松就到了80以上高速。
从火车站到下一个站点很远,路宽车也少,司机直接油门到底,坐的离司机最近的小贾站起来一瞟方向盘,看到指针在110左右,已经接近表底。
窗外的树木飞速后退,比TM火车都快。
小贾双腿忍不住夹紧,看向旁边的老张:
“局座,我害怕。”
老张冷静地抓住扶手,手指用力都有些泛白,看向对面的两个海军也是面目狰狞,额头隐隐有冷汗冒出。
刚刚还叫嚷着的乘客们开始还骂,随着速度越来越快声音越来越小,一个个惊恐地抓住一切能抓住的东西不敢吱声。
19路公交在公路上横冲直撞,超过了每一辆路过的汽车,简直是陆地小飞机。
老张忍不住看向站着的工程师小哥问道:
“鹅城的公交车马力都这么足吗?”
小哥:“那倒不是,我们刚买了盖金的430匹发动机,也才刚刚用上……师傅你你快减速,前面有弯!”
师傅头也不抬地回答:“弯道不能刹车,要给油!”
说话间公交车直接一甩方向盘进入弯道,老张立刻因为离心力紧贴窗户,心跳的比熬夜分析情报时还快。
他刚刚听到了什么,盖金?430匹?
62式轻坦20吨重都才用500匹发动机,简单一算这辆公交车的吨功率是62式的两倍?
但他已经来不及多问,公交车已经进入城区,但还是保持了70以上的速度左拐右突,每过一个路口就是一脚油门,停靠又是一脚重刹车。
车厢里的乘客都跟蹦迪一样不停前后摆头,体验着难得的刺激之旅。
得益于现在稀少的公交车数量,19路公交几乎成为了城区里的最速传说,没有一辆车能够保持在它前面。
等最后一脚刹车停在终点站,有些腿软的老张扶着椅背站起身,发现才过了30分钟。
原本接近一个小时的路,30分钟就到……
四人蹒跚着走下公交,站在地上还感觉有些天旋地转。
几秒钟后,小贾开头靠在路边弯着腰“yue”的一声。
旁边的两位海军立刻引起了连锁反应,顿时鼓起腮帮子扶住腰。
老张:“呕!”
……
“您好张局我带你们去吃饭,额…几位是不是坐火车太久有点累,要不晚点?”
闫剑听说小组的人到了赶忙来招待所准备接风洗尘,结果就看到四人面色苍白的样子。
“不必。”
老张晃晃脑袋,心道下次再也不坐公共交通了至少人生地不熟的地方不行。
四人上了闫剑的车去城区饭店的路上,老张提起了白天公交车的事,闫剑听完后有些惊讶,但并不意外:
“盖金确实挺有技术实力,他们自己差不多制造了三四十架飞机,发动机好像都是自产的,全都是上千马力的狠货,船用千匹柴油机也有,这些都难不倒他们。”
“几十架?都有什么?”
“那可太杂了,米国的本子的都有,陆基、舰载、水上飞机,B25都有……哦,史巨柱前些天不是在炫耀他的飞机嘛,也是盖金卖出去的。”
老张:“你很熟悉?”
闫剑:“说来话长……我老爷子跟那家厂的老板还算是笔友,吃饭的时候我和你们说说。”
第128章 超级大黄蜂
闫剑为老张等人接风洗尘,聊到深夜才送回招待所,众人计划第二天一早就去大湾。
而就在他们纷纷入睡时,唐文站在二级造船厂的船坞边上,看着眼前的大黄蜂号不断变化。
大黄蜂号航母在暗无天日的小黑屋里沉寂了两个月,一直被当做飞机提取器,终于在前天晚上开了出来,然后送进船坞。
唐文打算展现一下造船厂的力量:
撞船事件到现在还在热度上呢,吕宋的“受害者”还在举牌游行要求赔偿,现在是外事部和渔政在顶着,调查组到来并非秘密。
想要获取海军的青睐,光是靠驱逐舰和轻巡洋舰大概不太够。
大和号的存在过于惊人,大黄蜂号拿出来刚刚好,而且二战航母技术水平与民船相当,比较容易接受。
而且LV2造船厂已经足够容纳大黄蜂号,大和号放不进船坞。
但单纯的原始设计吸引力并不够,大黄蜂号设计时还处于螺旋桨时代,没有斜角甲板设计,而且三座升降机全部位于舷内,根本无法适应现代化运作。
如果仅仅是直升机航母,唐文也感觉不太满意,就拉出来唐一,开始琢磨怎么对其进行现代化改造。
大黄蜂号底子还算不错,唐一首先计划增加一段8度外倾角,约180米长度的斜角甲板,然后将尾部和中部的升降机取消,转而在舷外布置升降机。
至于原本搭载的两座液压弹射器,唐一最终决定保留,并安装两条BS4蒸汽弹射器。
BS4蒸汽弹射器原为巨人级航母使用,长度只有40米,非常适合大黄蜂号只有230米的甲板,而且能很好的避免入侵到斜角甲板跑道。
BS4在50年代初期基于BS1研发出来,是早期型号的蒸汽弹射器,带英曾将它安装在只有1.8万的轻型航母“尊严”号上,后卖给了澳国,改名墨尔本号。
BS4指标还算不错,能把14吨的舰载机推到110节,加上航母30节左右的甲板风,能让舰载机起飞速度达到140节,也就是约260公里,其实能运作一些轻型飞机比如歼7改。
有了航母就得有机可用,苏27肯定是摆不下,歼10还要好几年,舰载化改造都是遥遥无期。
唐文倒是有不少舰载机,但性能都比较落后,最切合实际的就只有歼7。
国内以前研究航母的时候就计划了歼7的舰载版歼7J型,应该已经有了一些技术基础。
十几年后的歼7终极魔改再改舵手无敌版-山鹰教练机就是歼7J的精神后继者,最大起飞重量还不到10吨,BS4弹射绰绰有余。
歼7本身体积也比较小,以大黄蜂号改造后的机库,合理安排运作30架左右,还是有点用处的。
现代化改造后大黄蜂号预计标准排水量从2万吨增加到2.4万吨,满载排水量3.1万吨左右,最大航速将降低至31节。
一条三万吨、能够搭载30架舰载机,航速31节的常规航母,足够海军当宝贝供着十几年了,绝对是心头肉,转手要十个亿都可能。
十年前为了买报废的墨尔本号国家都花了3000万美刀,而一条更强并且全新的航母要价翻几倍一点都不过分。
大黄蜂的现代化改造耗时只要两三天非常快,仅仅花掉了十几万银币,同时耗费1.2万经验弄到了BS4弹射器,让唐文经验包清零。
船坞里的大黄蜂号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迅速完成改造,除了舰岛看上去比较老旧,在添加斜角甲板和蒸汽弹射器后隐隐已经有了现代航母的模样,看上去颇为威武。
这就是海军梦寐以求的东西,不知道会给他们带来多大的惊喜呢?
……
“这可真是个大惊喜!”
就在唐文如此想的时候,琼州一见老旧公寓里依靠在床边打电话的中年人高兴的大喊一声,然后被老婆一脚蹬在脸上。
但苏卫国全然不在意,激动地在电话里追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