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手”知道,这是被击中即将坠落的表现,剩下的落水镜头当然是另外拍摄了。
“咔!”
导演的声音通过大喇叭响起,甲板上趴着装死和落水的群演都慢慢集中了过来。
“非常好,效果非常好牙!”
充当导演的正是电视台台长李宝明,听说要拍微电影,还是战争片,马上就放下工作来到大湾兼职。
早已谢顶的李宝明看着油腻,但还真有两把刷子,按照剧本分割出了镜头,还解决了不少器材和道具问题,关键是一分钱不要,甚至倒贴帮了不少忙。
“台长,有没有镜头需要补拍?”
徐莉莉走过来问,李宝明却是眉毛一皱:
“不要叫我台长,叫我导演老师,当年我在话剧院,XX就跟我说:小李很有导演天分,要不是我爹不让……”
徐莉莉:“……”
李宝明其实人品还不错,就是动不动喜欢提起导演梦,来了大湾更是激动万分,成天研究剧本。
原本30分钟的时长被他划分镜头后发现根本不够,四条战舰、二十多架飞机的场面,等拍完怎么也得有一个小时。
再加一点开头结尾的地面戏码,怎么也奔着90分钟去了。
所以……这还不是“微”电影,是真电影。
而且战斗场面占据50%以上,应该算得上国内有数的专业军事片。
逐渐了解这一点后,参演的演员也是更加用心。
航空团甚至专门搞来资料研究历史上真正的战役场面和战术动作,海军更不用说,木村进作为技术指导让人挑不出一点毛病,一板一眼的样子活像个真实的舰长。
唐文对拍摄并未插手,时长增加……就增加吧,反正没超预算。
现在他正在港口里,已经听到了汽车的声音。
为首的汽车停下,高玉良刚一下车要和唐文打招呼,视线就被他背后的事物吸引了过去。
在唐文的身后,是三条紧挨停着的三条灰色军舰,个个舰首都有炮塔,炮管指向天空。
几百米外的海面上,矢矧号的模型主炮正在测试发射烟花弹,爆炸效果比实弹看起来更夸张,泛起一团团焰火。
空中有十几架飞机完成拍摄正在绕机场盘旋,等待降落指引。
高玉良的视线从唐文背后的三条驱逐舰移到大几倍的矢矧号上,最后从天空落回地面。
再看向正上前打招呼的唐文,老头默默退后一步。
血别溅在我身上。
唐文:?
见老高脸色不对,他才赶紧解释:
“那边是在拍戏呢,广告片。我后面这三条也是改装过来的,改了涂装而已。”
他背后的三条“军舰”正是渔政301和渔政302,以及一条待交付的桥立级蒸汽渔船。
在船坞里三条船被套上了铁皮炮塔,再更改涂装,加上本身的战舰底子,看上去比真的还真。
高玉良狐疑地看着他,最终还是相信这个说辞,但还是不确定的垫脚往三条“战舰”上看,希望能发现点破绽,无果后才眼神复杂地盯着唐文说道:
“今天联防队的大家伙都过来了,就是想看看这钱交的值不值……不错嘛。”
唐文赶紧上前恭维:“都是您老领导有方,以后联防舰队总指挥就是您老人家。”
“什么叫我指挥,去去去!”
虽然拒绝了唐文的提议,但老高的脸色肉眼可见的好了不少,嘴角也带上了笑意,对着身后下车的会员们说:
“都看看啊,这就是联防队的船,满不满意?”
一众会员们无言,只是默默竖起大拇指。
众人可是亲眼目睹了庞大的机群还有爆炸场面,港口里还有三条崭新的军舰,以及七八架水上飞机,光看着就让人望而生畏。
有飞机有军舰,甚至比他们以前看过的还多。
虽然这三条船也不是护航船,但盖金的实力显然是毋庸置疑了。
一想到这支力量居然是保护自己,众人脸上就喜笑颜开。
一个个体户船东问道:
“这一条船出动一次三十万,能护航多久?”
第124章 东江舰队
“按一次捕捞作业周期算。”
唐文早就有了计划:
“一条护航船最多同时保护4条作业渔船,一次出海周期15到30天,整个周期内只要三十万,吃喝燃油保养全都是我们管,并且可以有限度的帮忙承载一些收获。”
“那护航范围呢?”
“你们开到哪就跟到哪,如果遭受到攻击受损盖金负责补偿。”
唐文说话颇有底气,这些渔船的作业半径才多少,远远小于战舰的续航。
4条渔船分开的作业范围也是护航船的覆盖极限,能比较快速的响应支援。
话音落下会员们立即又嚷嚷了起来,在心中比较付出利弊。
平摊下来一条船7.5万元,其实不多。
对于渔业资源丰富的远洋,一网下去就是好几万,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渔民冒着风险也要去的原因。
盖金只收固定费用,所以船越大越划算,滞留越久越划算。
如果能够保证稳定作业,这点钱也就是撒两网的事情而已。
更别提还能帮忙装载一部分,至少又是几十吨鱼获了。
“这钱我交了!”
刚刚说话的个体户举起手,然后继续问:
“现在有几条船能够出动?”
“还有一条,文明号的姊妹舰友谊号,要过三天左右才能出海。”
在计划组建联防舰队时,唐文就开始了文明号二号舰的建造,参数基本一致,代号“友谊”。
个体户眼睛一亮,马上说道:
“我三天后也要出海,打算去南沙,有没有人凑个4条?”
其余人立马反应过来,立即就有一家渔业公司老板大喊:
“剩下三个名额我都要!”
“放屁,你住口!”
“我要两个名额,我能出二十万!”
“怎么还带涨价的?”
“……”
“停!”
唐文赶紧制止,这玩意又不是拍卖,陷入加价怪圈可就不好玩了。
“大家别急,按先后顺序来。”
立刻就有人喊道:
“就两条护航船,我们大伙一起至少有15条船能出远海,不够啊!”
“就是啊,轮着来一个月至少也要三条护航船。”
高玉良见此情景也是也觉得不好办,护航是好事,但盖金能有几条护航船?
有了安全保证,人们远海作业的意愿蹭蹭往上涨,仅有的护航力量根本不够分。
他想了想看向唐文问:
“还有没有别的办法,最多只能保护四条船?”
唐文:“每条渔船的作业海域都很大,四条船分散开也是很大一片区域了,再大玩意发生意外很难及时赶到。”
高玉良:“你不是有飞机?能用上不?”
唐文摇头,解释道:
“水上飞机放飞和回收都比较麻烦,没有想象的那么容易,而且时间很短,一条驱逐舰顶多只能运行一架水上飞机。”
水上飞机确实能扩大警戒范围,但续航不高,而且长时间飞几个小时绝对是一种折磨,屁股都能坐出痔疮来。
虽然战舰上也有雷达,但二战技术的老旧雷达对渔船之类的小型目标搜索能力很低,经常漏掉或者误判。
除非……唐文忽然想到了港口,一座基础港口才1000银币,简直跟发福利一样。
如果在南沙放一座港口,停靠战舰和水上飞机就容易多了,而且花费还真的少。
1000银币还不到5万块,再摆个几架二式大艇,这种水上飞机巡航航程足足有7000多公里,绝对能保证对周围数百公里海域的侦查能力。
发现目标后直接无线电通知驱逐舰,这样的效率可就高多了。
建造港口、布设飞机、运营的费用估计还用不到三十万,极其方便。
而且设置港口也算完成了海军基地任务,可以先不管石油开采资格,单纯以渔业用途租下来,开采石油慢慢搞。
更妙的是南沙天高皇帝远,以后再有战舰直接放在那里的港口可放心多了。
就在他思索的时候,老高也开始安抚渔民,直接对刚刚说话的人训斥道:
“海上联防队是福利,三十万连成本都够不到,要不是联防舰队你们敢出去吗?知道一条船多少钱吗?”
刚刚声音最激烈的几人都低下头来,他们都是开船的老把式,当然知道运营一条大船要花多少,更别提发生碰撞还要修船。
老高:“这四个名额我看就掷圣杯,一人十八次,最多的前四名出海!”
掷圣杯是沿海一种习俗,也叫掷乃,同时扔两个具备两面的乃,通过投掷结果征求神明意见,如果是一正一反就代表圣杯,也就是同意,次数越多越吉利。
听到掷圣杯决定,众人就没了意见,也不存在什么操作空间。
老高打发完会员们,又对唐文说:
“这个海上联防队我觉得不太霸气,我看东江海上联防舰队比较好听,而且也符合鹅城的历史渊源。”
东江是珠江水系之一,以前鹅城境内还存在一支以它为名的游击队伍,以此为名看得出老高是下了心思的。
唐文没有异议,然后说出了自己刚刚的想法:
“联防舰队添置新船比较麻烦,短期内可能数量不会多,而且每次从鹅城出发太远了,我想在南沙租下一片岛礁,建一个常驻基地。
在这个基地里放置水上飞机和战舰,支援方便又节省燃料,您帮我参考参考?”
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