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填线炮灰到横扫千星 第55节

  但在旗舰传来的‘双发齐射’命令下,这些战舰的舰长只是等到温度降下了红线,便再次下令开火。

  所以在第一轮齐射结束不到十秒后,第二轮重金属粒子洪流就再次扫过高速突袭中的联邦舰队。

  那艘正在朝友军重巡身后规避的寒鸦级驱逐舰,用光了它的的运气。

  两道重金属粒子束,命中了它的后半段舰身。

  汹涌的能量洪流直接撕碎了后部积层装甲,内部的合金舱壁也被直接融化。

  正在前往主聚变反应炉和超导电池堆的损管人员,恰好走到了射线上,毫无痛苦的在瞬间蒸发成了几团等离子云

  这样的惨状发生了在了特混舰队的阵型各处。

  在这一轮双发齐射中,帝国第八远征打击群完美发挥了己方的火力优势,直接击沉了9艘联邦战舰,其中还有三艘作为联邦舰队火力输出的九头蛇级重巡。

  看著舰桥中央的全息影像上,8%的损失率和7%的受损率。

  特混舰队指挥官杜威尔准将的表情,并没有明显的变化。

  这样的损失率其实在战前会议上,就已经被舰载管制人格预测出来了。

  而他作为联邦海军中一个平庸的将领,也并不具备改变这个结果的能力。

  否则也不会在年近60的时候,还只是一个奉命驻留边缘星系的机动舰队指挥官。

  但即便如此,赶来汇合的其他指挥官依旧选择执行这个作战计划,并完全服从杜威尔的指挥。

  这些联邦军队中,并不算多见的‘爱国军官’无法做到在国土遭到入侵的情况下,连手都不还就逃向星系边缘。

  舰员中自然是有反对的声音,但在几个带头者被冠上‘临阵脱逃’、‘扰乱军心’的头衔,然后抛进冰冷的太空后,反对的声音也消失了。

  眼见这场掠袭战的发展趋势,和战前会议上推测的并无太大出入,已经穿戴好太空衣的杜威尔准将冷冰冰的下达了新的命令:

  “全舰队航向法线不变,前进三。”

  先谢谢各位大佬的打赏、月票和推荐票啦~

  只能说没啥经验,不知不觉又写了好几章战斗

  一时半会估计也改不了这个习惯0

  最后预告一下,第一卷差不多会在20万字左右收尾,接下来每一卷大概也就是在万字之间吧

  

第75章 决断

  联邦战舰重新点亮等离子推进阵列,并再次拖出长长蓝色尾迹的景象,立马被帝国舰队的光学、红外观测设备所捕捉到。

  拂晓神剑号的舰桥上,拉斐尔上校和其他战术参谋陷入了疑惑之中。

  联邦舰队这样的做法,完全出乎了他们的意料。

  一般来说,重新启动主推进阵列是发生在双方的对射进入尾声,即将交汇的阶段。

  因为在维持等离子推进阵列的情况下,战舰聚变反应炉就无法满足偏转力场的全功率运行,重粒子炮的射速和等离子体获得的加速度也会大幅降低。

  这也是为什么在即将进入交战之前,战舰指挥官都会在获得战斗航速后,选择关闭主推进阵列,这样才能在接下来的对射中不落下风。

  毕竟战舰的能量供应是有限的,哪怕主力舰在装备了复数聚变反应炉的情况下也是一样。

  因为复数的聚变反应炉,往往也意味著更大的舰身、更多更复杂的武器单元、功率更大的偏转力场发生器,以及阵点更多的等离子推进阵列。

  所以联邦特混舰队此时重新打开主推进阵列的操作,除了获得更多的速度优势外,毫无意义。

  虽然说更高的相对速度和角速度,会让舰队的炮击精度降低,但这种影响是双向的。

  高速突袭中的联邦舰队炮击精度同样会降低,更何况他们的战舰数量更少,齐射时的火力投放量也不及帝国舰队。

  所以现在的情况,等于就是这支联邦舰队白白吃了一轮双发齐射后,就准备进入脱离接触的程序了。

  “敌舰队,相对速度162公里每秒,持续加速中,直线距离公里,预计108秒后产生交汇!”

  秒”

  战术信息协调官再次报出的信息,让拉斐尔知道自己能做出决断的时间不多了。

  他知道联邦舰队的指挥官再怎么无能,也不会做出被白打一轮后,直接开溜这样令人昏厥的决策。

  对方一定是有别的打算。

  但在一秒一秒不断流逝的时间,逼迫著拉斐尔必须马上做出决断。

  最终,秉承著阿斯坎尼亚侯爵定下的‘执行舰队防御作战’的基调。

  在刚刚还大胆的下达了‘双发齐射’命令的拉斐尔,此刻决定保守一次。

  “第三、第五驱护支队,防御型战术氢弹三轮投放,间隔十秒,注意覆盖范围。”

  这个年代的太空战中,投放大当量热核武器已经成为了一种常规防御手段。

  核弹爆炸后产生的超高温离子火球,能将电磁重接炮投射的实体弹药烧蚀、扭曲,进而改变其弹道,编程弹头更是会在超高温下失去作用。-漫舞舞漫-

  而在爆炸结束后,这些空域内的电场会充斥著大量基本粒子。

  重粒子炮或者荷电粒子炮,这种本质上都是通过带电粒子进行攻击的定向能武器,就会受到极其严重的干扰,甚至无法穿透。

  很快,帝国舰队的正前方就重新升起了一道光墙。

  在这道光墙即将熄灭之时,紧接著是第二道、第三道光墙的依次亮起

  联邦各艘战舰上的告警系统,连续发出了三次‘高能量预警’。

  在全景舷窗外的景象被刺眼的白光所覆盖时,杜威尔准将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笑容。

  他,或者说战前会议上的所有人,都赌对了。

  大当量热核武器爆炸产生的离子火球,遮掩了交战双方的视野。

  这种遮掩不仅仅体现在光学和红外传感器上,就连长波雷达也被战术氢弹爆炸时产生的电磁脉冲所干扰。

  也就是说,在离子火球的效果消失前,双方舰队就好像两个拳击手被裁判员强行拉开了一样,谁也无法发动攻击。

  但联邦特混舰队,从一开始就没打算和帝国舰队进行对射。

  几天前,一艘开著光学隐身和雷达波对消装置的侦查舰,在一位大胆的舰长指挥下,硬生生摸到了距离帝国第八远征打击群8万公里左右的位置。

  通过舰上的光学观察设备进行侦查后,这艘侦查舰向特混舰队传回了两条信息。

  第一,帝国舰队有不少主力舰停靠在兰斯福德军港中,但太空电梯却没有运作的迹象。

  第二,帝国舰队一直在断断续续的,对罗伯特四号进行轨道打击,并进行轨道空投。

  也正是这两条信息,让参加作战会议的军官做出了一个大胆的猜想。

  那就是罗伯特四号的地表还未完全沦陷。

  一位参会的年轻军官更是提出了‘帝国可能尚未控制太空电梯’,这一大胆假设。

  作为罗伯特星系里唯一的类地行星,相比星系里的其他气态行星、岩石行星或有人驻扎的卫星来说,罗伯特四号上的人口和驻扎部队的数量也是最多的。

  再加上之前收到的那道,从罗伯特四号上发出来的预警求援信息。

  让杜威尔准将和其他指挥官认为,星球上的联邦军队还在抵抗当中。

  而且帝国部队,可能短时间内还没法拿下这个星球。

  最终,这次作战的计划在作战会议上全票通过。

  所以从一开始,杜威尔准将就没打算和庞大的帝国舰队拼个你死我活。

  这次高速掠袭战斗,更多的是为了接近罗伯特四号,探清楚帝国舰队的虚实,为之后可能到来的联邦主力舰队提前做好侦查。

  同时,也是为了在靠近行星的某个瞬间,进行全域广播,让地表的友军知道他们的头上还有一支舰队在战斗。

  当然,如果只是为了达成这个目的,特混舰队完全可以从星球的其他方向掠袭过去,根本不需要如此近距离的接触帝国舰队。

  但那样的话,帝国舰队就不会像这样进入舰队战的状态,更不会召回在星球轨道上游弋的轨道攻击舰,从而无法减轻地面部队的压力。

  所以,当离子火球形成的光墙逐渐消失,舰船的各种传感器和雷达重新恢复工作时。

  拉斐尔上校和战术参谋团,还有舰长席上的侯爵大人,就看到了从舰队直线距离不到2000公里的位置,高速交汇的联邦特混舰队。

  这些再次关闭了主推进阵列的战舰,此时正在保持航向法线不变的情况下,依靠舰身各处的矢量喷口,让战舰轴向始终指向帝国舰队。

  拉斐尔上校在这一刻,终于意识到他中计了。

  因为他看到这支高速掠过的舰队中,有两艘驱逐舰并没有调整轴向,而是在等离子推进阵列耀眼的蓝光中,脱离了舰队朝罗伯特四号冲去。

  联邦舰队根本就没打算进行高速掠袭,对方指挥官做的这一切,仅仅只是为了将这两艘驱逐舰送进罗伯特四号的顺行轨道。

  与此同时,几乎挨打了一整场的联邦战舰,也再次开火了。

  

第76章 交汇

  帝国舰队开始了紧急转向。

  因为在刚刚被离子火球遮蔽的情况下,他们对联邦舰队的跟踪丢失了几十秒。

  所以整个舰队,是在舰载管制人格对联邦舰队的运行轨迹进行预测后,根据预测结果进行的轴向调整。

  但很显然,这种预测是不精准的,联邦舰队的航速要比预测中的更高。

  这也导致此时帝国舰队的轴向不仅没有指向联邦舰队,还将己方部分战舰的侧舷暴露在了联邦战舰的射线上。

  “全舰队,优先攻击驱逐舰、护卫舰,自由开火!”

  杜威尔准将虽然平庸,但也不会放过这个送到眼前的攻击窗口。

  已经关闭主推进阵列的战舰,在各自舰长的指挥下,按照8:2的比例,将能源分配到了武器单元和偏转力场上。

  哪怕不用杜威尔准将提醒这些舰长也知道,刚刚进行过双发齐射的帝国舰队,短时间内已经无法再使用重粒子炮这个威力最大的武器了。

  连续两轮全功率射击,即便是主力舰也有些吃不消。

  这个时候必须强制冷却主炮,同时聚变反应炉也要重新补充聚变燃料。

  如果强行开火,极有可能造成重粒子炮报废,甚至损坏战舰聚变反应炉。

  这是基本的物理规则,并不会因为它们是高贵的帝国战舰而改变。

  这个时候,帝国舰队的主要攻击方式只剩下了高能激光、荷电粒子炮和电磁重接炮。

  而前者无视直接偏转力场的存在,后两者则并不需要过高功率的偏转力场就能防御。

  所以联邦战舰的舰长们,都大胆的下调了偏转力场发生器的功率,以便在能量供应还没完全恢复的情况下,维持全武器单元的攻击。

  这些战舰虽然还没完全恢复武器单元的供能,但哪怕不是全功率射击的重粒子炮,在集火状态下还是足以对驱逐舰和护卫舰造成威胁的。

  荷电粒子束和高能激光的耀眼轨迹,在两支舰队间交织著,重粒子炮的射击更是不断在齐射的聚焦点制造出一个个巨大的火球那是帝国驱逐舰聚变反应炉失控爆炸的结果。

  掌握了核聚变这种恒星级能量技术的人类,迄今为止创造出最震撼人心的景象,并不是什么人造太阳或者行星巨构体。

  而是大量战舰在太空中,用各种定向能武器对射所绘制出的这幅残酷又壮美的画卷。

  拂晓神剑号的舰桥上,拉斐尔上校并没有功夫来欣赏这幅画卷,尤其是在自己就是这幅残酷画卷一部分的情况下。

  全息影像上呈现出来的帝国舰队阵型中,此时已经打上了十七个红叉,这代表著有十七艘战舰已经被击沉。

首节上一节55/14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