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科技:从万倍神速开始 第92节

思索片刻后,柳清漓说道:

“这种先购买,后返现的方法,其实和交押金没什么两样,最重要是看设备的实用性和厂商口碑。”

“如果是别人,这种方法不一定能成,但如果是老板,这种方法倒是非常适合用来推广。”

“不过,我们这么大张旗鼓地推广,最大的好处是普及5G网络,我们虽然能找运营商要补贴,但怎么也不可能弥补我们的全部投入,更别说实现盈利了。”

另外几人也疑惑地看着苏信。

且不谈这种方式是不是真的能让智能管家全面普及,就算能,对天启公司也没有太大的好处。

苏信笑道:“这是我进军通讯行业的其中一步,加快5G网络普及,加快5G相关行业的发展,到时,我的下一步计划才能更好地实施。”

“就算亏本也没什么,这点钱对我来说没有太大压力。”

几人心中一阵无语。

不过,见苏信还卖着关子,显然暂时没打算告诉他们下一步计划,他们也不会不识趣地追问。

符本敬想了想,说道:

“老板,如果通过在线时长返现,从而达到免费的效果,基于大家对苏总的信任,我估计会有很多人选择重复购买来薅羊毛。”

“关键是,当小基站普及到一定程度之后,数量太多也没有任何意义,反而会造成资源的浪费,给我们造成不小的亏损。”

“虽然老板不担心亏损,但能不亏的话,肯定还是不亏为好。”

“所以,我觉得我们得适度推广,通过在线时长的方式返现不太合适,全额返现也不可取。”

“毕竟,老板为智能管家设想了那么多实用的功能,成本不会太小,我认为还是得让大家有所付出,不然大家反而不珍惜。”

苏信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符本敬继续说道:

“我考虑,既然是因为小基站的推广而给用户返现,能不能按照信号接入量来计费返现?不知道技术难度大不大?”

苏信想了想。

最后还是摇了摇头道:“技术难度倒是不大,但我觉得这种方式也不太合适,用户没法看到明确的返现金额,购买时肯定会有顾忌,这不利于智能管家的推广。”

这时,柳清漓提议道:

“既然担心用户重复购买造成浪费,我们干脆在天天助手内开辟一个商城版块,让用户凭借天天助手的账号限量购买。”

“虽然做不到全员普及,但天天助手龙国会员用户已经有三亿人,哪怕其中只有一亿人购买,也足以让5G网络遍布全国了。”

“至于返现金额,我同意符总的看法,没必要全额返现,只通过在线时长返现部分金额即可。”

“等智能管家设计完成后,我们可以结合成本与使用寿命来核算,比如最大使用寿命是八年,我们按照八年累计返现八成来算。”

“这已经是很大的优惠了,只要我们的产品有优势,绝对能够按计划普及开。”

几人商量一会,便纷纷同意了柳清漓的意见。

苏信看向视频中的符本敬,说道:“智能管家的项目大体就这么定了,符总,接下来交给你来推动了,若是需要其他子公司配合,你们自己互相沟通就行。”

“如果遇到技术难题就找我。”

“还有,我会将官方一位联络人的电话给你,让他帮和四大运营商牵线联络,探讨合作问题。”

“好的。”

符本敬认真地点头,随即又问道:“那智能管家的生产,我们自己收购工厂,还是交给代工厂?”

苏信随意道:“这个你们自己去商量,我不关心这些细节。”

几人又商量了一些细节,将智能管家的项目大体定了下来。

会议结束后。

苏信又给郝祖德打完电话,而后轻呼一口气,半躺在老板椅上,有些疲惫地揉了揉脑袋。

这段时间他的产业越来越多,要研究的项目也越来越多,哪怕不管公司杂事,也有些忙碌了。

接下来,还会更忙碌。

视距强化药剂。

尖端光刻机,以及与之相关的所有关键技术。

这两项都足够其他的顶级专家研究一辈子了,而他要同步进行。

休息一会之后。

他打电话给聂宏武问了问天目一号药剂的临床试验进展。

此时,第一期临床试验已经临近尾声,每一个志愿者都表现出了超强的视力,且没有任何后遗症。

“看来,这项技术没问题。”

苏信微微一笑,身心的疲惫似乎瞬间散去,整个人精神了起来。

他起身离开公司,坐车来到位于郊区的生物实验室,继续进行天目一号的改良工作。

虽然天目一号的临床试验只进行了第一期,但他已经有了充足的把握,没必要等待后续的验证。

接下来,他要根据天目一号的技术基础,尽快开发天目二号,乃至天目三号和更高等级的药剂。

在苏信的设想中。

天目二号的视距强化效果要比一号更强,起码要达到一千米以上,并强化黑暗视觉,也就是增强在黑暗环境下的视物能力。

天目三号除了之前的能力进一步强化外,微观视力,广域视角,动态视力都应该有明显强化。

到了这一步,天目系列药剂才算是迎来翻天覆地的蜕变。

不过,难度也极大。

甚至不比尖端光刻机全套技术的研发难度小多少。

在苏信潜心研究的时候。

负责智能管家项目的符本敬,在郝祖德的牵线搭桥下,与龙国四大运营的高层汇聚到了一起,郑重商谈末端基站的合作问题。

5G网络技术发布并投入使用,距今已有三四年时间,从最初的概念火爆,全民欢呼,万众期待,到后来渐渐冷清,许多人并没有感觉到5G带来的变化。

许多专家学者,还有各大互联网企业,此前宣传的种种高级应用方式,并没有出现在生活中。

这一切,就是因为5G网络的通信基站需求太大,即便以龙国四大运营商,也没法快速铺就。

这就导致许多用户就算买了5G手机,用了5G套餐,很多时候也没法真正使用到5G网络。

这给许多人带来了不好的体验,进而导致大家对5G大失所望。

145.第145章 破天荒的战略合作

一间宽敞的会议室里。

符本敬带着两位下属,还有四大运营商的十二人围坐在环形会议桌周围,一个个正襟危坐。

“5G网络面世以来,已经消磨了大家许多的期待和好感,苏总也一直等待着5G网络全面普及。”

“最近,苏总深入调查了5G网络的布局情况后,便知道了迟迟无法普及的症结所在。”

“所以,苏总决定与各位合作,共同推动终端基站的普及。”

“苏总的计划是,设计出一款集集智能音箱,小基站,个人云端等功能为一体的智能管家。”

“以天天助手的知名度和强大智能作为核心卖点,以在线时长返现的形式作为激励,推动智能管家,也就是小基站全面普及。”

“当然,这件事光靠我们肯定是无法推动的,还得各位一起,才能完成这项利国利民的大工程。”

听着符本敬的话,四大运营商的高层不时低声交流几句。

5G基站普及,正是四大运营商当前最大的苦恼。

按照内部评估,5G网络想要铺满全国,至少得建立500万个宏基站,四大运营商需要为此投资至少一万亿龙币。

即便以四大运营商的财大气粗,这也是极大的压力。

最关键的是,这么大的投资也不知能不能收得回来。

一方面,5G上网套餐若是资费太贵,大多数人都不会去使用,那他们也就只能亏本运营,更别提收回前期的那么多投资了。

二来,现在各国都已经开始研发更先进的6G网络了。

万一他们花费极大代价普及了5G网络基站,可还没等开始盈利,6G网络又面世了,那四大运营商又得继续投资6G基站,根本没有收回5G基站前期投资的机会。

所以,5G基站的投资,不仅资金需求大,风险也很大。

苏信愿意主动来承担末端基站的投资,同时承担这个风险,四大运营商自然十分乐意。

其中一人笑道:“苏总愿意投入5G网络的建设,我们当然欢迎。”

“我可以承诺,若是你们投资生产智能管家,我们连通公司可以入股其中,共同担负成本和风险。”

符本敬摇了摇头:“苏总一向不喜欢和其他人合资,所以,智能管家的生产,苏总打算一人持股。”

“苏总的意思是,希望得到后续5G网络流量的收入分成,用于弥补大量5G基站的投入和运营成本。”

“想必各位也清楚,要达到5G基站普及的程度,即便小基站只是宏基站的补充,起码也得铺设一亿台,按照我们对智能管家的成本估算,起码要投入两千亿左右。”

“我们的要求也不高,只希望能通过流量分成,在未来五年内收回一半的成本。”

“各位,按照这种方案,你们原本预计一万亿左右才能普及的5G基站,现在最多只需要三千亿来铺设宏基站,剩下的只需要花费一千亿让我们来补充就行。”

“相当于总成本由一万亿直接压缩到了四千亿。”

“并且,基站少了,你们后期维护和运营的成本也大大减少。”

闻言,另外一人摇了摇头:

“符总,咱们账可不能这么算,5G基站的一万亿投资,包括了基站设备,土地租用,电力供应,人工维护等等,单单专用于5G基站的设备可能也就两三千亿的样子。”

“等到将来6G网络研发成功,我们可以直接将其中的5G基站设备更换成6G设备。”

“所以,我们累计投资的这一万亿,其中大概只有这两三千亿是为5G基站而花费的,其他的配套投资都是能在将来继续使用的。”

其实,这人说的倒不是假话,5G基站建设成功后,将来若是需要建设6G基站,可以与5G共用,只需要增加6G相关设备即可。

但成本也不是他说的那么低。

对此,符本敬自然知晓。

在谈判之前,他就调查过四大运营商的不少经营和成本数据,心中早已有了价格预算和底线。

商业合作,尤其是高达千亿级别的战略合作,双方自然不可能一开始就坦然说出自己的真正条件,而是要经过一系列的谈判拉扯,互相试探,互相摸底。

但幸好,双方都有强烈的合作意向,供需关系也不存在谁高谁低,再加上有高层在后面推动,所以谈判过程倒是不难。

一周后。

天启设备公司与龙国四大运营商就初步达成了协议

天启设备公司承诺,在未来一年内,让四大运营商的小基站在线数量起码达到三千万台。

未来两年内,小基站在线数量起码要超过一亿。

若是没有按时按量达到合同约定的条件,天启设备公司需要赔偿四大运营商各15亿违约金。

首节上一节92/24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