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警大领主 第149节

帝国海军!

踏上甲板,咸咸的海风......哦,不,干冷的江风迎面扑来,虽然少了点在波澜壮阔的大海上航行才能感受到的气魄,但暗夜中江面与两岸都被氤氲的雾气遮掩,看起来倒像是身在一片无边无际的黑色汪洋之中。宽阔河道上江水的平缓令人完全可以不借助任何固定物的扶按便可在甲板上来去自如。

站在巍峨的三层舰桥外的悬台上注视着远处金陵方向那刺破苍穹的探照灯的王霸此刻看起来倒真的有一丝王霸之气,但这丝气概并不是他本身具有的,而是他脚下正踩着的庞然大物将军级战列舰。

能需要秦风将王霸派出去并一派就是月余的事情也只有这一项了,打造出一支内河舰队,以配合陆军的协同作战,毕竟,帝国的科技可是有一半以上都倾注在了那规模庞大的远洋舰队之上,缺少海军这一兵种力量的秦风实力将大打扣折。

不需要像国家级力量那样因为采用纳税人的钱来打造防御的国之利器,所以不必进行开销透明化及公示这一繁琐又充满限制的程序,秦风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将资源倾注到他认为需要发展的方面,太周城搜集的资源其中有很大的一部分被他私自挪作了海军发展,出于对虫群的顾虑,他并没有向阵营内部透露任何有关组建海军的事,而事实上也没有任何法律和条文规定秦风需要向任何人负责,从某种意义上说,秦风获得了绝对意义上的自由,而这种自由也使得他的阵营能和脱缰的野马一般狂速发展。

资源近乎无限量的倾斜使得海军这一头吞金巨兽能够在短到以月来计算的时间内被组建起来,一方面得益于帝国成熟强大的自动化组装技术,另一方面则是,这支舰队的规模尚不能冠上“海军”这一令人浮想联翩的强悍名词,毕竟即使秦风倾注了大量资金,目前所打造出来的也仅仅只是一支配合地面部队作战的内河舰队,而衡量海军的真正标准是能否在大洋上打一场独立军种的战争,一场完全脱离了陆地支援的战争。

无尽的黑夜隐藏了战列舰那通体铝银色的舰身,为了更加符合自己梦想中的科幻舰队的定位,秦风下令今后所有的船只都将漆成这统一的标准颜色,仿佛太空舰队般静悄悄的潜伏在了水面上的强大威慑力是目前各国海军那五花八门的漆色所难以具备的。

高耸的舰身中后段屹立着的船只建筑部分像极了高达机器人的额头以上部分,对称的梯形雷达中枢,能够容纳5、6人观景的外延平台,这一切都以最顶部的白色圆形相控阵预警雷达为中心左右对称着,这个相比较战舰的其他部分来说小的像面旗帜似的东西实际上有近一层楼高,弧形的表面上排列着19680个能发射电磁波的辐射器和5000个不发射电磁波的辐射器,这些辐射器分成近百组,与其他不发射电磁波的辐射器搭配起来从而能够达到每组由各自的发射机供给电能,也由各自的接收机来接收自己的回波的目标。这就相当于将近百个雷达整合在了一起,大大增强了战列舰的搜寻范围,从而能及早的发现水下及天空突然冒出来的致命打击。

即使是负责隐藏的帝国码头建设的王霸也对将军级战列舰的具体建造过程毫不知情,帝国码头那如同纪念馆般的庄严造型在将王霸深深震撼的同时也限制住了他的活动范围,全自动化的造船平台使得他只知道这里在生产战舰,但具体的型号以及图纸他都没有过目的机会。况且最高指挥官派他来的目的便是确保造船工作的平稳进行,因而他的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放在了如何避免虫群注意到这处隐藏船坞上,河道支流这一天然因素目前看来足以保障任何经过伪装的前哨基地免遭虫群侦察兵泽格林剥皮犬的侵扰,但对于日益猖獗的飞龙来说,除非密集的防空火力网,否则任何天然的造物都不是它们的障碍。

“先生,金陵的探照灯照射不到这里。”

王霸身后,一袭黑色双排铜扣呢绒风衣的中年男子微翘着嘴角提高了音调说道,江风吹散了他的话语,但凭两人之间的距离,王霸依然能听清他在说什么。

“即使肉眼看不到,但他们的雷达总该发现这里的异常了吧?”

身后的男子没有回答,王霸知道又是那身为帝国重型战列舰舰长的莫名其妙的荣誉感和爆棚的自尊出现在了中年男子的身上,话说这些升阳帝国的军人总是一副刻板到烦人的对话态度,若是个国人舰长,不到一小时王霸就能让他称呼自己老王,洒脱和真性情这种东西似乎自出生开始就从这些帝国人身上被剥离了出去,他们不会寒暄,不会客套,只会按照规矩做事,甚至连“先生”这个放哪儿都不过时的称呼从他们嘴里都能喊出腐朽僵硬的感觉。

不过,对秦风来说,循规蹈矩恰恰就是他所需要的,出于国人骨子里对升阳原型国家的反感,若是帝国军人再像这个世界历史上的那支烧杀掳掠无恶不作的军队一样的喜欢擅自行动,即便是会耗得指挥体系欠缺从而导致战力水准发挥不出来,秦风也会忍痛将各级军官都给撸个干净,若非帝国阵营比苏联还来的刻板与死守条例,怕是秦风现在的作战方式就将更贴合虫群的战斗模式:没有所谓的指挥体系,一人,就是一个军团。

帝国僵硬的观念与体系在这艘绝对的庞然大物上面体现的淋漓尽致,追求大和宏伟,乃至于华丽,相比较苏联的无畏战舰那种一味的叠加重型武器而搞的臃肿无比的式样,将军级战列舰仅装备了6门“白田”型400毫米舰炮,仅有的武器系统使的帝国工程师们可以在空出来的位置安装足够的蓄能设备和功能强悍到骇人听闻的引擎,而这一切都可以内置于战列舰那巨大而空旷的舰体腹内,以至于虽然号称战列舰,但其外观看起来却无比的简洁,兼具分明棱角和圆润线弧的舰身使其看起来更像是一台艺术品,一台具有毁天灭地之能的传世利器!(未完待续。)

------------

第二百五十章 舰队

“距离抵达预定炮位还有五分钟!”

舰桥操作传来了实时的行程汇报,通过站在舰长身后的信号兵长传递给了站在甲板上的两人,帝国严格的等级制度显露无疑,明明可以直接连接到舰长耳麦的通讯非得通过这种古老的方式来彰显舰长的权威,甚至宁愿牺牲掉信号兵长这个应该时刻守在舰上雷达站位置的关键人员。

王霸侧耳听了一下,始终面朝金陵方向的面孔使得舰长没能看到他此刻紧皱着眉头的表情,他决定等事情结束后必须得提醒秦风一下,这些刻板到简直落后于时代的人注重那些僵化的仪式已经到了对作战产生不利影响的程度。王霸本就不是正儿八经的军队上层建筑中的官僚出身,而他曾经所在的边疆哨所因为时刻面临着真正的威胁,因而一切日常生活都严格按照战时紧急条例般简单而极具高效,并且之前秦风派他去清剿小规模的异虫时他所带领也一直都是中小规模的队伍,那种垂直化的指挥模式已经深入了他的行动理念中去,与虫群那种天生便具有极高速度的生物战斗一贯得讲究己方行动的迅速与效率,此刻在他的眼中舰长那悠哉的态度和舰上阶级固化的传统简直就是在浪费这艘及其霸气的战舰那雄厚的实力,照他看来,这时候整个战舰就应该拉响战斗警报,全员火速赶往自己的位置,所有人都紧绷着神经盯着那城墙已经出现在眼前的城池上的一举一动,而不是在这只剩下五分钟的时候依然在试图讨好自己这个他们眼中的特派员。

说讨好似乎有些过了,不过一艘战舰就是一个小社会,要说舰长没有这方面的意味也不太可能,只不过这种死板并且丝毫不肯低下自己自觉高贵无比的头颅的态度王霸可接受不来,虽然只要站上这艘巨舰就能唤醒每一个男人的雄心壮志,但对于操纵这艘巨舰的男人,他心中并没有多少好感,即使传闻里能坐上战列舰舰长职位的都必定是在海战方面出类拔萃无比的精英。

“走,回舱里去。”王霸连诸如“外面风大”一类的理由都没有找便直接转身向舰桥走去,路过恭敬的低垂着头的舰长身边的时候他顿了一下,“你只需负责圆满完成最高指挥官交给你的任务,我只是来监督的,别把时间浪费在我身上。”

“监督”二字,王霸咬的极重,凭良心讲他虽然心里想的是一套,但表面他可不想真的和海军系统的人起冲突,真按地位来说他只是个顾问,可比不上手握实权的战列舰舰长,况且他以前带的那点儿陆军跟对面这个看履历动辄指挥一支舰队的家伙相比根本不够看的,他只是紧张金陵战事在即,再这样“玩忽职守”下去秦风交给他的任务完不成,那他可就辜负了对方一直以来给予的信任了。

极富科技感的舰桥内一片安静,高度自动化所带来的结果便是船员的大幅减少,传统战舰上一片噪杂的场面如今只会在苏联阵营的舰船上看到,毕竟帝国的人口一向都不能算是优势,在和世界另两大极权阵营同时作战的过程中兵源更是紧缺到了一个不能保证国内正常工农业生产的地步,庞大的陆军征召了海量的青壮劳动力送去瞬息道场罐头一般加工成帝国武士,而机甲部队又吸引了大量身体素质堪称精锐的青年踊跃报名报考机师,留给海军的尽是些聪明但却并不健壮的死宅,这也逼得海军部门不得不将一些尚处在实验后期的先进科技提前应用到实体战舰中去,以替代一些需要繁重体力来进行的工作,而将军战舰那曾缔造过战后无需修理纪录的强大防御力也使得其可以成为一个聚集了高技术人才而非纯战斗人员的安全场所。在秦风的设想中,将军级战列舰空旷的舰腹和较浅的吃水使得其可以更好的承接从远洋战舰到内河航运的任务,久远一点来看,他更倾向于将其打造成一款具有强大自卫能力的水上科研中心,如果有一天他会被虫群赶出陆地的话。

如今的舰桥内只有寥寥五人,而这五人甚至已经是整艘战舰内在同一舱室内所聚集的最多人数了,王霸没有看过战舰的参数配置,但自他登上这艘带着自充能型辅助发电机所特有的安静的庞大战舰后所一路走来的空旷看来,估摸着这个正常应该配备上千人的旗舰恐怕连一百人都没有。

那个在视频会议中出现在王霸身后的大屏幕上象征着金陵的点和象征着战舰的点几乎已经重合在了一起,负责雷达监听的女军官不得不将图形进一步放大以进行区分,由先前在金陵城中一掠而起的天狗机甲所盗摄的画面为基础结合数月来逐次探得的些许情报而拼凑成的金陵防御图也实时出现在了舰桥内的辅助指挥系统界面上,其中被雷达系统着重标明的便是目前已知的几处短程弹道导弹发射点,对于处在江面上难以进行大角度规避动作的战舰来说,弹道导弹是除鱼雷之外更令它们胆寒的噩梦,对于这方面的防御除了有地面部队在警戒着之外,舰队本身也在时刻提防着。

这是一支舰队,王霸在那儿待了月余的时间不会只造出了这么一艘战舰,在已经开始逐步减速的将军级战列舰前后方各有一艘剃刀巡洋舰在开路和殿后着,这种帝国海军的主力战舰杀手能够解决江面上的一切阻碍,为随后将军战列舰咆哮的怒火清空所有的水面威胁。鉴于帝国海军严格到苟刻的制度,其军种内的每种作战单位都被牢牢限制在自己的作战职责之内,这也造成了功能的单一性,任何一场海战的胜利都取决于各舰船之间的通力合作,虽然这次并不是海战,但秦风可不敢就这么将一艘放弃了任何防空能力的巨舰就这么赤条条的扔在江面上,扔在金陵的炮火范围内。即使它并不顶在最前面,但这么一个巨无霸在震颤人心的同时也是一个十足的活靶子,海军的首战,秦风期翼着能打出漂亮的一仗,为此他甚至给这支小规模的舰队配备齐全了防空、防水面以及防水下的所有单位。(未完待续。)

------------

第二百五十一章 长枪迷你潜艇

三艘即使是在和平年代拉出来都能震慑一个小国的力量在此刻也毫不逊色,诺大的江面上除了这一支孤零零的舰队外再无其他,以往繁忙无比的金陵段江域现在看起来就像是一片死域一样,再不复往昔的繁华。曾经自由徜徉在这里的数千吨级的各式货轮已经在修建金陵长城之时便被搜刮一空,严重缺乏钢铁的军区甚至动用主战坦克将一艘艘开进护城河内的巨轮给拖上岸,人为搁浅在金陵城前,整块整块的甲板被切割下重新焊接在新建的钢筋混凝土墙面上,一切电子仪表和电缆都被完整的卸下运进城内,而一些看起来实在扎人的T字形部分则被安装在了城外的钢丝网上。

货轮的每一部分都没有浪费,以至于在长城修建好之后,平原上只剩下拖行时尖利的船底所留下的深深沟壑,原本密集的船只早已化为了支撑金陵防御建设的各个支柱。

空荡荡的江面上只有这一支舰队,可不代表暗流汹涌的江面之下就再无其他了。四艘比一辆汽车大不了多少的长枪迷你潜艇正在舰队周围游弋着,若排除它们身上那种金属特有的光泽,此时的它们简直就跟略臃肿些的鲨鱼是一样一样的,在水底光线的多层折射之下,没有人能凭肉眼一眼便能分辨出它们和活鱼的区别。

出于对虫群可能成功变异出水下兵种的提防,秦风在确定建立海军之初便向王霸强调了拥有一支舰队之前先得具备足够的反舰能力,而灵活的水下单位则是保证在面对虫群以及人类舰队时立于不败之地的利器,与此相对应的,苏联那兼顾水路两栖能力的磁暴快艇也在解锁后加速建造中,只不过看进度无论如何也赶不上这一次的行动了。

在舰队正式踏上航程之前,已经有两艘长枪迷你潜艇秘密从水下钻出隐蔽的造船基地沿着现在舰队的航道朔游了一遍,秦风自然不会让价值万金的远洋巨轮就这么随随便便的踏上一条未知的航线,长江这一段的水文数据已经被收集的七七八八,舰桥内屏幕上那一根粗长的红色长线便是长江的数据化展示。

在无法获得军用级别精度的祖国大地地貌的前提下,秦风选择了自己一寸一寸的丈量这片亘古长存的土地,爆裂机器人的存在给这一项计划带来了诸多便利,但它却对水域束手无策 ,而长枪迷你潜艇的及时出现无疑填补了小型侦查及进攻武器在水域方面的缺失。

地图显示舰队刚刚经过玉桥镇农场,拐了一角的长江限制住了高耸的舰桥上的视野,不然他们当能瞧见秦风给他们预定的战斗位置第二长江大桥。不过考虑到夜晚的视线所及范围,舰桥上的人们没有一个选择目视倾斜的舷窗外的景象,受过王霸提醒的舰长正站在舰桥正中的高位上接受四周剃刀巡洋舰和长枪迷你潜艇传来的数据反馈,以判断战舰周围的安全程度。

军区所能做到的仅仅是将那些还漂浮在江面上的无主之船派蛙人部队登陆顺着挖开的护城河开入城外再人为搁浅,但在虫群刚刚大举进犯地球之时,不少异虫砸在了江面上还在航行的运送沙石煤炭的船只上,一些船员被屠戮殆尽的船只在失去控制之后相撞在了一起并最终沉没,这些沉船经过数月来江水的侵蚀和江底沉沙的倾覆反转之后更具威胁,那些因江底压力而爆出的钢铁零件随时都有可能碰撞上江面正在全速航行的舰队,更致命的是沉船的油箱不知是否在沉没的初期被河底淤积的沙泥堵住了,以至于那些在水压之下变得黏稠无比的柴油直到近半年后才开始时不时的泄漏一阵。若仅仅只是漏油的难题倒也算不上什么,只要舰队提前发现避开就是,但问题在于燃油泄漏依然还在持续着,在长枪迷你潜艇第一次对长江水道进行探测时,一艘潜艇便在规避漂浮的金属物体的过程中无意漂至了沉船的上方,突然从江底涌出的一股黑流由下至上完全包裹了体积狭小的潜艇,若非驾驶员临危不乱借助着远程扫描在避开漂浮物的情况下倒车退去,借助水流的逆冲刷撇开了大部分的油污,怕是现在伴航在舰队边缘的就是三艘潜艇了,金属零部件和潜艇外壳相撞产生的火花足以令裹满了柴油的潜艇成为一尾超大号的烤鱼。

在此之前维和部队没有一个人考虑到水底竟会产生火星这种事情的发生,不过在这次事件之后秦风的认知被又一次的刷新了,在高压下产生异变的黏性十足的柴油包裹下,只需要铁与铁之间一丝轻微的撞击,隔绝了江水的环境足以燃起那么一点最为微弱的火星,也许肉眼观察不到,但达到燃点的温度却是实实在在的,况且在一般大气压下柴油的燃点只有220℃,更遑论在江底的压力下可能产生的其他古怪状况,比如只需要110℃这些物质便会燃起。

长枪迷你潜艇毕竟是为了在水下航行而设计的,它的一项特别先进的配置便是防冷凝的坚固舱罩,但在设计之初海军的工程师们可没有考虑到在水底还有高温的存在,他们更加担忧的是在极地地区潜艇的表壳结冰的问题,至于海底火山一类的地方,远程扫描装置不就是为这个而生的么?避开就是。

潜艇的外壳在烈焰的灼烧和水底的低温双重作用下无疑会变得如饼干一样易脆,而将军级战列舰和剃刀巡洋舰虽然由耐冲击的纳米钢船体打造,但看似坚固的船底在遇到高温时一样会处于无计可施的状态,现有的科技程度下没有一样东西能够海陆空全能,这些战舰毕竟不是装备多向海/空推进器的超级要塞,在情况多变的水中,它们必须时刻提防着那些小却致命的威胁。(未完待续。)

------------

第二百五十二章 悄然逼近

早在舰队经过镇江的时候,金陵城内那座防范其他国家绝望之下进行无差别核打击的巨型预警系统便发出了警报,在现今人们纷纷筑城自保的时候,还有几艘明显是战舰样式的船只大摇大摆的从虫群占领区横行而过,见到这一幕的雷达兵们甚至出现了是不是他们在城里待久了实际外面早已没有虫子了的错觉,不过白天那尸山血海般的战斗犹如一盆凉水浇醒了他们,情报被第一时间报到了值勤军官那里。

不过也就止在了那里。

空军的预警系统被逸辰视为优先夺取目标中的重中之重,毕竟搭载有小型导弹的无人机不仅可以全地形侦查,同时也可以打击一些那些空军飞行员们下不了手的目标,比如金陵内某些所谓“僵硬”分子的营房。而作为一个从大局上看无比重要,但在实际上对城市内部的常规作战中并不能起到任何作用的战略级雷达站,逸辰将其降到了次一级的位置上,但在实际执行的过程中,人手严重缺乏的91师根本顾不上这些,以至于在完成对师一级中枢机构的占领过程中,次一级的目标单位自然而然的就被忽略了过去。

军中战略级别的设施几乎就等同于大杀器的代名词,偏偏这一处却是难得的防御建筑,而作为无意中躲过一劫的值备军官,负责这处设施的陆军少校在嗅到不对劲的时候便下令关闭设施出入口,所有战斗人员从库房领取装备后按照预案执行防御任务,同时他也在第一时间便关闭这里和司令部的电讯通道,即从那一刻起,任何雷达侦测到的威胁都将不会在工作人员接收到的同时同步传递给金陵司令部,而是在其中横加了一道关卡,这道关卡便是值勤军官本人。

如此重要的单位的负责人必然是绝对忠诚于军区司令部的人物,也即是能令梁军、秦筝放心的心腹之人,而这样的人又岂不会在金陵突然搅浑的水中发现一丝端倪?

直属上司没有一丁点信息传来,而人尽皆知属于何人的91师却在城内频繁的调动兵马,对城内实时监控丝毫不弱于空军的战略导弹预警系统可不曾错过北面的城墙下那一段惊心动魄而又荒诞无比的争斗。待封紧了设施的一切进出口严正以待后,值勤军官却惊奇的发现并没有人来找他的麻烦,那些恨不得同时占领所有重要据点的91师官兵们仿佛根本没有接到命令一样,纷纷绕行过这个算起来还算是处在偏市中心位置的庞大战略设施驻地。

那样式明显迥异于各国海军风格的颇具科幻感的战列舰编队虽然摆明了是向金陵而来,但在建筑内部的雷达兵们眼里,这些人类的科技造物简直就是点燃他们在末世中仅余的一丝希望之火的明灯,只要不是虫子,身为人类的一员,他们总能将自己心中的防备在不知不觉中降到最低,就像秦风的装甲集群冲向虫群的那一刻北段城头上那沸腾的欢呼一样。

值勤军官未尝也不是受到了这丝情绪的影响,他并非没有怀疑过支神秘莫测的舰队是助逸辰上位的帮凶,但随之他便将其排除,倘若真有这么一支强大的水上武力愿意帮助逸辰的话,那么他又何必冒险对高层云集的前线指挥所下手呢?毕竟只要那支舰队横在江中对着指挥所的位置一阵炮击,这座城市的心脏就将在防空系统根本反应不过来的情况下成为一堆废墟,无论怎么算,这种方法看起来都比派一支小队来得靠谱的多。

既然不是来帮逸辰的,那剩下的就和值勤军官没有什么关系了。首先他并没有能够威胁到舰队的能力,再者他也没有动用任何反击措施的权限,他所能做的,便是稍施一把援手,让这支来历不明的舰队静悄悄的抵达,期颐着会对目前金陵内令人愤懑的情况有所改变。

身为军中高层或者高层的心腹,向来会对由下往上的变革带有一种天然的厌恶,不光是出于稳定城中局势的考量,即便是从私心来说,维护既有的秩序也是在保障他本身的利益,等逸辰掌握了全局腾出手来之后,他这种老臣子可不会有好下场。

秦风丝毫不觉正是这一丝巧合令他的舰队行踪依然处在“保密”的状态,对于城中那个金陵刚筑城之时便干扰了爆裂机器人进城侦察的巨大干扰源,一来他并不清楚其功用,并且在前两日作战之时落入城内的天狗机甲未受到任何电磁方面的干扰也令他忽略了这一方面(为避免对己方空军大规模出动造成不良影响,飞龙坠城之时战略雷达站一度临时关闭,直到秦风剿灭虫群后才重新开启以同步空军监视城外异动),二来帝国忍者本身便具备潜入敌方建筑令其暂时中断电力瘫痪的能力,秦风由此对屏蔽对方侦察抱有十足的自信,金陵已探知的雷达都已经标注在了系统界面上,其范围和聚焦朝向点都被限制在城市周边各陆地方向,尤以他的大本营方位为重点,他可真没想到,金陵城内还有这么一个无视海陆空三栖限制全方位探测的大家伙。

距大战结束不过半日,稍显沉寂的红警军团在夜色的掩护下悄然进行着细微的变换。自近代以来已经少有这般围城的局面,现代化的战斗方式使得即便是行伍中人也难以在不借助任何雷达帮助的情况下判断黑夜中的形势,若放在古代,稍有经验的校尉一眼便能看出今夜的不同寻常,实在是太静了。

首节上一节149/241下一节尾节目录

推荐阅读